魏博節度使

魏博節度使:概述,田氏割據,田弘正歸附,何氏、韓氏、羅氏割據,歷代節度使,轄區,-九游会j9

魏博節度使,又稱天雄節度使,是唐朝設定的,管轄著、、相州、、、六州,屬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博節度使
  • 別名:天雄節度使
  • 設定朝代
  • 管轄範圍:山東東臨道西北部
  • 主要代表田承嗣
概述,田氏割據,田弘正歸附,何氏、韓氏、羅氏割據,歷代節度使,轄區,

概述

魏博節度使,又稱天雄節度使,是唐朝設定的節度使,管轄著魏州博州相州、、、六州,位於今河北大名一帶,屬唐河北道。唐末到割據河北,為之一。在8世紀末是的首領,9世紀衰落。

田氏割據

首任節度使田承嗣原為史朝義舊將。元年(763年)投降唐朝,唐朝為了籠絡河北安史舊部,任命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同年六月改為魏博節度使),駐魏州(今河北大名),擁兵十萬,形同割據,與、(盧龍)稱“”。
十年(775年),攻陷相州、,田承嗣暗中勾結,挑撥與,使朝廷只得承認田氏割據。大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去世。田承嗣臨終時,見自己的兒子孱弱,便讓侄子襲任節度使。不久,朝廷任命田悅為魏博節度,隨即升任檢校、魏博節度使。開了藩鎮先例。
年間,田悅先與成德、淄青、起兵叛亂,後與成德、淄青、幽州、起兵叛亂,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稱楚帝、稱秦帝。史稱。
元年(784年),田承嗣的兒子殺死田悅,歸附朝廷,被授為魏博節度使。德宗以(第十女)下嫁田緒,依然享有割據的實權。貞元十二年因為暴疾而死,年僅三十三歲。少子襲位。

田弘正歸附

七年(812年),暴死,妻子,召集諸將冊立其幼子田懷諫,田懷諫才十一歲,大權落入家僮蔣士則之手,蔣士則處事不公,經常隨便更換諸將職位,引起三軍憤怒的,擁立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為。
田弘正歸順朝廷,放棄割據,為平定、、立下大功,是的關鍵人物。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調為節度使,為魏博節度使。
長慶元年七月(821年),田弘正被成德軍都知兵馬使殺害,終年五十八歲。家屬、將吏三百餘口一同遇害。魏博節度使李愬聽說後,身著素服對全軍發令說:“魏博人民之所以富裕人多而且能服從皇帝管轄,是田公治理得好。皇帝因為他仁德又愛護人民,派他去治理鎮州。田公是從魏博去的,治軍七年,鎮州軍人胡來,敢於這樣殘忍,他們認為魏博沒有勇士了嗎?你們的父親哥哥兒子們受到田公恩惠的,應怎樣報答呢?”全軍都痛哭。他又將玉帶、寶劍交給牛元翼,並派使者對他說:“我父親曾用這把寶劍立下大功,我又用這把寶劍討平了叛賊,現鎮州人叛亂,希望您也用這把寶劍討平他們。”牛元翼接受命令後感情激動,就用這寶劍和玉帶在軍中動員,並稟報他說:“願率軍聽令,決一死戰。”正準備出兵,碰上李愬疾病發作,不能處理軍務。
穆宗以田弘正之子為魏博節度使,全軍三萬人討王廷湊,同時命令、昭義軍、軍、協同作戰。魏軍驕橫,怯於戰鬥,又加上大雪繽紛,糧草供應不足,更加沒有鬥志,軍不得進,田布被逼死,重新割據。布以因為史憲誠離間,估計軍隊終不為自己所用,嘆曰:“事情不能成功了!”第二天,秘密上書陳述軍情,稱為遺書,寫道:“臣看眾人的意思,最終會辜負國恩,臣沒有能成功,不敢苟活。只希望陛下速救、牛元翼。不然的話,那么義士忠臣,都要被河朔藩鎮殺害了。”寫完後,把信交給了從事。進屋打開父親的靈柩,抽刀自刺,說道:“上謝君父,下示三軍。”說完就死了。穆宗聞之,廢朝三日。
鼓動軍士騷動逼死節度使後,自稱留後。朝廷無奈,授之節度使。大和三年(829年),調史憲誠為河中節度使,史憲誠急於離任,準備將府庫中的錢糧全部帶走。軍心大怒,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軍亂,士兵夜闖軍府斬殺史憲誠,擁立牙內都知兵馬使留後,朝廷無法,只好以何進滔為魏博節度使

何氏、韓氏、羅氏割據

三年(829年),殺死,開始何氏割據。任內民心安定,大得民心。開成五年(),卒於任上。死,子襲父位為魏博節度使。866年,何弘敬去世,士兵推舉其子接任。認可了,任他為,又任命為節度使。何全皞年輕,處罰很嚴,尤其喜歡判死刑,經常因為小錯誤而鞭笞下屬,士兵因此畏懼他。870年,傳言他要削減士兵在糧食和衣物上的補貼,士兵譁變。何全皞騎馬想逃,被士兵追上殺死。士兵推舉將領韓君雄繼任,朝廷同意了。統治魏鎮長達42年之久的何氏從此被韓君雄取代。
韓君雄後被賜名,於去世後,士兵推舉其子繼任,同意了,任韓簡為,任為全權節度使。883年,攻打失敗。被部將取代。
部將趁戰敗,搶先占領了魏州。魏博士兵支持他取代,韓簡也被部下所殺。任樂彥禎為留後,同年稍遲的時候又任他為節度使。884年,前宰相出任義昌節度使,途徑,樂彥禎的兒子伏殺了王鐸與三百名幕僚,奪取了他的侍妾和財物。樂彥禎報告朝廷,稱王鐸被盜匪所殺。百姓素知名望,因此痛恨。
885年,昭義大將馬爽反叛節度使,想迫使後者殺死與自己不和的另一大將奚忠信,兵敗逃往,奚忠信向樂彥禎行賄殺了馬爽。
聚集五百士兵作為心腹,稱之為“”,引起魏博牙軍的怨恨。888年,察覺後,感到不安,逃離魏州。樂彥禎便任他為相州刺史。又時常來信索取軍器和錢帛,越發激怒了牙軍。樂彥禎因害怕牙軍兵變,而出家為僧。
魏博牙兵支持都將趙文弁為留後。樂從訓得知父親被迫隱退,率軍三萬進軍魏州。趙文弁拒絕和樂從訓交戰。魏博士兵因為不知趙文弁意欲何為而殺了他,另推將領羅弘信為節度使。光化元年(898年)九月,羅弘信去世,年六十三歲。魏博軍推其子節度副使為留後,得到認可並任命為節度使。
天祐二年(905年),李公佺作亂。三年(906年)羅紹威派親信楊利言向求救。羅紹威在朱溫的援助下,誅殺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續二百年的牙兵之患。這使整個魏博的軍隊都恐懼起來,六州皆反。歷時半年,叛亂才得以平息。雖然羅紹威藉助朱溫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從此元氣大傷,逐漸衰弱,只得依附朱溫。逐漸淪為小藩鎮。
不穩定,是隨意廢立節度使的結果。當時人稱“長安天子,魏博牙兵”。

歷代節度使

田承嗣(763-779年)
(779-784年)
(784-796年)
(796-812年)
(812-820年)
(820-821年)
(821-822年)
(822-829年)
(829-840年)
(840-866年)
(866-870年)
韓君雄(870-874年)
(874-883年)
(883-888年)
(888-898年)
(898-910年)

轄區

魏州(轄,,,,,。,),首府
博州(轄,,,,,)
相州(轄安陽縣鄴縣,,內黃縣,,,湯陰縣,縣)
(轄,,歷亭縣,,,,縣,,,)
(轄,,衛縣,,)
(轄,臨黃縣,,)
短期占領
(治今河北)
(治今河北)
(治今山東)
(治今河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