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父親稱為高祖,而與之對應的親屬稱謂是玄孫,即曾孫的兒子。 2)也可用於的廟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祖
- 外文名:emperor
- 讀音:gāo zǔ
- 含義:,二為之
- 它意:泛稱輩分比自己高的先祖
- 出處:《左傳·昭公》
先祖稱謂
始祖、遠祖
《左傳·昭公》:“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以為,曰籍氏。”
註:“孫伯黶,晉,九世祖。”
疏:“之祖稱高祖者,言是之祖也。”
曾祖之父
《·》:“繼者為。有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
註:“小宗有四:或繼高祖,或繼,或繼祖,或繼禰,皆至五世則遷。”
祖先牌位,山東夏津孟氏

《·》:“生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即),祖父之父為,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
有功績的先祖稱謂
[明]《》:“至高祖錦,以歲薦任陝西韓城教諭。生二子,長永綬,貢士;次,生五子:曰江、曰淮、曰河、曰洛、曰渭,淮則公(袁可立)之也。”錦是袁可立的,此處稱高祖。
泛稱輩分比自己高的先祖
如:誰是誰的“幾世高祖”、誰是誰的“第幾代高祖”。
一般多見於史書或家譜,在追述先祖事跡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