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英語:pride),又寫為憍傲,是一種內在的情緒狀態,一般而言,有兩大類常見的意涵。第一類,作為負面的意思,驕傲是指一種對於個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脹與,通常與(hubris)是同義詞。第二類,作為正面的意思,驕傲是一種對於達成目標,或是對於某個選擇或行動,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種受到讚賞之後產生的情緒,對自我獨立、堅強的形象感到滿足,成為某個一份子後產生的歸屬感與認同,並因此衍生出滿意的情緒,有時也作為自嘲鼓勵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驕傲
- 外文名:pride(形容詞proud)
- 拼音:jiāo' ào
- 含義:自以為了不起;自豪
- 近義詞:自大、高慢;自信、自豪
- 反義詞:謙虛、虛心;心虛、怯懦
- 詞性:形容詞(褒義詞;貶義詞)
- 組詞:驕傲自大、驕傲自滿
基本釋義,引證詳解,相關例句,相關典故,
基本釋義
拼音:jiāo' ào
詞義:
①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驕傲自滿。
②自豪:我們都以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
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古代四大發明是中國的驕傲。
④所認為的七種最嚴重的罪惡之一。
含義:
亦作“ 驕敖 ”。亦作“ 驕慠 ”。亦作“ ”。
“”指馬背拱起,不讓陌生人騎。“傲”指人昂首抬頭的樣子,引申指居高臨下的態度。“”指馬抬頭昂首。“慠”指心氣抬升,引申指居高臨下的神情或心理。“敖”本義為“抬高”、“抬升”。
引證詳解
1.自負而輕視他人。
①《管子·禁藏》:“驕傲,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②《楚辭·離騷》:“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 註:“倨簡曰驕,曰傲。傲,一作敖。”
③《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人主誠能去驕慠之心,懷可報之意,,見情素,墮肝膽,施厚德……則 桀 之狗可使吠 堯 ,而 蹠 之客可使刺 由 。”
④《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不通古今。”註:“驁與傲同。”
⑤《·劉匯傳》:“又不能訓子,皆驕慠不度,素業衰矣。”
⑥明 《女誡直解·敬慎》:“人能寬裕此心,便崇尚謙下,不肯驕傲。”
⑦曹禺《日出》第四幕:“你這個人太驕傲,太倔強。”
①《管子·禁藏》:“驕傲,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②《楚辭·離騷》:“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 註:“倨簡曰驕,曰傲。傲,一作敖。”
③《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人主誠能去驕慠之心,懷可報之意,,見情素,墮肝膽,施厚德……則 桀 之狗可使吠 堯 ,而 蹠 之客可使刺 由 。”
④《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不通古今。”註:“驁與傲同。”
⑤《·劉匯傳》:“又不能訓子,皆驕慠不度,素業衰矣。”
⑥明 《女誡直解·敬慎》:“人能寬裕此心,便崇尚謙下,不肯驕傲。”
⑦曹禺《日出》第四幕:“你這個人太驕傲,太倔強。”
2. 自豪。
①魏巍《》:“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
②《普希金廣場》詩:“青年男女成群地走過,充滿新的一代的驕傲。”
③老舍《養花》:“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
①魏巍《》:“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
②《普希金廣場》詩:“青年男女成群地走過,充滿新的一代的驕傲。”
③老舍《養花》:“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
3. 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①吳晗《讚歌》:“ 天安門 是 中國 人民的驕傲,它和廣大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②《·》:“你是我們的榜樣,你是少先隊員的驕傲。”
①吳晗《讚歌》:“ 天安門 是 中國 人民的驕傲,它和廣大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②《·》:“你是我們的榜樣,你是少先隊員的驕傲。”
相關例句
- 驕傲是他垮台的原因。
pride was his downfall. - 擁有世界冠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驕傲。
it's a civic pride to have a champion. - 我的教學工作是我的快樂和驕傲。
my teaching is my pride and joy. -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i'm proud of i am chinese. - 他為他出身於而驕傲。
he was proud of his impeccable pedigree. - 她很驕傲她從來沒有和北方佬說過話。
she was proud that she never talked with a yankee. - 【諺】知識使人謙虛,無知使人驕傲。
knowledge makes humble; ignorance makes proud. - 是他的一個缺點。
arrogance is one of his less attractive characteristics.
相關典故
在西方中,驕傲的代表是墮落天使(路西法墮落後也被稱之為) ,《聖經》中記載:撒旦第一次以“光耀晨星,榮耀之子”的形象出場的,恐怕是在那位的《失樂園》之中。因為不肯臣服的驕傲之罪而反抗的路西法,縱然是和反叛的同伴一起被投入了深淵中,消失了天使的榮耀光輝,但因為“驕傲”要與上帝同等,仍然不斷的反抗上帝,“驕傲”會造成“盲目”。
驕傲才正常
生活中總有些人不自量力,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但真要他拿出本事的時候,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腳底抹油,臨陣脫逃。
要了解這種心理現象的本質,我們不妨看一看極端的情形。精神病有一症狀,叫做“自大妄想”。病人堅信自己是超人轉世、神佛投胎;明明身無分文,卻告訴周圍的人,他有億萬家產。通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自大妄想可以被有效地抑制,但沒有了自大妄想的精神病人往往變得鬱鬱寡歡。原因很簡單,精神病人在面對現實時,發現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已嚴重受損,在參與生存競爭時往往力不從心。
心理學家經過大規模的系統研究,發現正常人對自我的認知其實有輕微的自大傾向,也就是說,稍微有點驕傲的人才是正常的,完完全全有自知之明的人反而會有憂鬱傾向。我們常講的樂觀主義就是指的這個輕微的自大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