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

馱: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基本詞義,常用詞組,漢譯英,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九游会j9

馱是一個漢字,讀作tuó 或duò,讀tuó時,表示用背負載,是動詞;讀duò時,指馱著貨物的牲口或牲口所負載的貨物。《漢書·匈奴傳上》等均有相關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馱
  • 拼音:tuó
  • 詞性:動詞
  • 筆順編號 : 551134
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基本詞義,常用詞組,漢譯英,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字義

tuó
◎ 用背負載:~運。~著兩袋米。
簡體部首:馬,部外筆畫:3,總筆畫:6
繁體部首:馬
五筆86:cdy 五筆98:cgdy 倉頡:nmk :xgd
筆順編號:551134 :74180 :cjk 統一漢字 u 9a6e

詳細字義

◎ 馱
馱 duò〈名〉
古字古字
(1) 馱著貨物的牲口或牲口所負載的貨物 [goods on draught animals]。如:(又稱、、馱子。綑紮成垛供馱運的貨物或行李)
(2) 另見 tuó

基本詞義

◎ 馱
馱 tuó
〈動〉
(1) (形聲。從馬,大聲。本作“佗”。《》:“負何也。”本義:騾馬負載東西)
(2) 同本義 [carry on the back]
馱,也。——《說文新附》
其奇畜則橐佗。——《漢書·匈奴傳上》。師古曰:“橐佗,言能負而馱物也。”
(3) 又如:馱繩(捆縛負載之物所用的繩子);馱銀;(( tuóbēi)。牲口負載東西);(專用來馱東西的騾子);(馱戶。專事馱運業務的人家);(專門用於馱東西的牲畜)。引申為用背負載。如:馱不動
(4) 挨;受 [suffer]
丫頭馱打,丫頭馱罵,丫頭也是爺娘生,夫人打我,少打幾下。——輯《古代兒歌資料》
〈量〉
(5) 專用量詞,民間農曆七月半給逝去的人燒紙,要封包, 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一包為一封,一馱為兩封。
(6) 另見 duò

常用詞組

◎ tuójiào
[pack sedan;mule lither] 由騾馬等馱著的轎子
◎ tuókuāng
[pannier] 掛在馱獸兩側或挑在人肩上的一對柳條簍子
◎ 馱簍 tuólǒu
[kajawah] 馱在牲口背上的簍子
◎ tuómǎ
[pack horse] 專門用以馱運物品的馬
◎ 馱運 tuóyùn
(1) [pack]
(2) 用背搬運
每人每天願付二十元馱運費
(3) 旅行時用馬或馱行李
馬匹馱運軍火

漢譯英

carry on the back
english
( 馱 )
tu ó
use to carry on the back to carry.
carry on the back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字部】馱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玉篇》馬負貌。《廣韻》馱,騎也。《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師古注》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𠀤徒蓋切,音大。義𠀤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說文解字

【卷十】【馬部】馱
負物也。從馬大聲。此俗語也。唐佐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