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士翽,又名馮三官,北燕馮氏後裔。北燕亡後,族人逃亡新羅,父馮暄。馮士翽歷任的刺史,唐朝的、竇州刺史、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唐武德六年七月,時任隋朝的岡州刺史的馮士翽據廣東新會起兵反唐,廣州刺史出兵討伐,以官復原職為條件勸降,馮士翽投降了唐朝,後任羅州剌史。
基本介紹
- 本名:馮士翽
- 別稱:馮三官
- 家族:北燕馮熙後裔
- 官職:隋朝的岡州刺史
- 唐朝官職:唐朝的羅州、竇州刺史
- 父:馮暄
平生,《萬年宮碑銘》,神化,
平生
馮士翽,又名馮三官,北燕馮氏後裔。亡後,族人逃亡新羅,父馮暄。
唐合浦郡轄區

馮士翽歷任隋朝的岡州刺史,唐朝的羅州、竇州刺史、上柱國開國公、右武衛將軍。
唐武德六年七月,時任隋朝的岡州刺史的馮士翽據廣東新會起兵反唐,廣州刺史劉感出兵討伐,以官復原職為條件勸降,馮士翽投降了唐朝,後任羅州剌史。
永徽五年,馮士翽在萬年宮事件中站在高宗皇帝一邊被任竇州剌史,封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右武衛將軍。代替馮盎成為嶺南當地的俚僚眾酋首領,後馮士翽在竇州(今廣東信宜市鎮隆鎮)建萬年宮,刻立萬年宮碑銘,歌頌唐朝高宗皇帝及武后恩德,迫害被流放嶺南的褚遂良及其家人。
顯慶五年,馮士翽與龐孝泰率領嶺南兵隨大軍征。
龍朔三年,五月,壬午,柳州蠻酋長吳君解反叛;朝庭遣冀州長史劉伯英、右武衛將軍馮士翽發兵討伐,馮士翽負責討石磨嶺叛軍。
年老死於零綠(在現化州)並妻吳川夫人墓在吳川縣西五十里特思山(頂山嶺)。
《萬年宮碑銘》
靈山作鎮,挺秀岐陽。遠圖天柱,迥儷瑤房。鸎嬌淑氣,花泛韶光。樹含冬霰,岩留夏霜。構宇重巘,裁基疊岫。石砌披錦,山窗點繡。佩小蘭新,峰殘蓮舊。雪徑如花,冰溪恆晝。標途天外,聳闕雲端。煙霾邃谷,霧宿危巒。澗曲回湍。彤闈潛暑,翠幌凝寒。憩駕離宮,淹留禁苑。柳初眉細,潭深鏡遠。蓋逐雲穿,苔隨雨卷。葉冷帷秋,莊濃( )晚。泉飛嶺腹,景鏤岩心。霞疏錦薄,草密袍深。露荷傾玉,風螢散金。檐空燕靜,山昏日沈。丘壑怡神,林篁賞性。千里眺覽,八州澄鏡。玉燭調序,薰琴動詠。仰則高山,刊規遠映。
右武衛將軍行竇州刺史上柱國□□郡開國公臣馮□翽.
神化
馮士翽死後被神化,在信仰冼夫人的信宜地區,現還流傳著請馮三官的請神歌:
僅請指揮馮三官,
調在北胡擋眾兵,
帶兵征討石磨嶺,
攻打石磨山太平,
零綠嶺 頭失了雲,
抬回尖山嶺頂葬,
千年香火千年敬,
萬年香火萬年神,
日管陰兵數百萬,
夜管陰兵數萬千,
日行千里人恭敬,
夜行百步魁神怪,
在海行船急急到,
在岸拍馬快搖鞭。
調在北胡擋眾兵是征高麗,帶兵征討石磨嶺是征柳州,零綠嶺 失了雲是死在化州,抬回尖山嶺頂葬是葬在梧川尖山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