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地處中國,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西接,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區域範圍包括、、和周圍262個島嶼,管轄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總人口約740.98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和“”等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港 
  • 外文名稱:hong kong
  • 別名:、、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共18區
  • 政府駐地:添馬添美道2號
  • 電話區號: 852
  • 郵政區碼:999077
  •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東南部,東岸,南海北部
  • 面積:1106.34平方公里 
  • 人口:7482.5千人(2018年)  
  • 方言:粵語、英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等
  • 機場香港國際機場
  • 火車站:、等
  • 車牌代碼:粵z(進入內地)
  • 高等院校:、香港中文大學
  • 時區: 8()
  • 貨幣:(hk$)
  • 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381,870港元(2018年) 
  • 人類發展指數:0.933(極高,2017年全球第7位) 
  • 軌道交通:9條線路
  • 道路通行規則:靠左駕駛
  • 外匯儲備:4415億美元(2018年1月) 
  • 地區代碼:hkg
  • 政治體制:行政主導的
  • 法律體系
  • 首任行政長官
  • 現任行政長官: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系,自然資源,海洋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政治,基本政策,行政制度,組織架構,區旗區徽,勛獎制度,對外事務,經濟,綜述,金融業,旅遊業,外貿,航運,社會,城市建築,教育事業,娛樂傳媒,社會治安,交通,市內交通,聯外交通,文化,美食,旅遊,名人,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先秦
在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境地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古人(人)。先秦時期,嶺南(包括香港)為百越之地,《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正史記載中,嶺南盡皆“南蠻之地”,至秦軍南下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觀點是“歷史的誤會”,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嶺南地區在秦朝之前已經存在過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高度文明,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管轄。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明確成為那時的中原王朝領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從此時起直至清朝,隨著中原文明向南播遷,香港地區得以逐漸發展起來。
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
《粵大記》中的香港地名《粵大記》中的香港地名
兩晉
東晉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東晉成帝鹹和六年將南海郡東部劃出,另設了一個,下轄寶安、興寧、海豐等六個縣。寶安縣的轄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區和深圳市、東莞市,縣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頭城。
隋唐
又廢東莞郡,將轄地併入南海郡,寶安縣也改為隸屬南海郡,香港則仍歸寶安縣管理。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中國元朝時屬,元朝時,在香港西南的,在廣州的外港的屯門又設巡檢司,駐軍,防止海盜入侵,拱衛廣州地區。
香港宋王臺香港宋王臺
明清
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為後來的香港地區。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管轄。
於1662年派兵到,並命令鄉民留辮。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
在占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大潭篤和,東部的、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
1841年1月26日,後,英國強占,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原名稱《》),割讓給英國。
清政府被迫在英軍艦上籤訂《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在英軍艦上籤訂《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割讓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俗稱“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以北、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占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民國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稱為“黑色聖誕日”),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
中英聯合聲明簽字儀式中英聯合聲明簽字儀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的歷史新紀元。
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1997年9月,和年會在香港舉行。這次年會是香港回歸祖國後承辦的首個大型國際會議,也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次在中國舉行年會。
1998年,受影響,香港股市經歷極大波動。在中央政府堅定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對國際炒家予以反擊,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投入龐大資金,成功擊退炒家。
2003年初春,香港暴發“”疫情。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全力投入抗疫行動,持續數月的疫情終被控制。6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正式將香港從“非典”疫區中除名。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署儀式《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簽署儀式
2003年6月,《》(cepa)簽署。中央政府隨後推出內地居民赴港“”計畫。
2003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同意為在香港辦理4類個人人民幣業務(即存款、兌換、匯款及人民幣銀行卡)的香港銀行提供清算安排。2004年2月,香港銀行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
2004年6月初,首屆“合作與發展論壇”在香港舉行,內地9省區和港澳特區“9 2”區域經濟合作正式登場。
第五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第五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
2005年9月,開業迎客,這是全球第5個迪斯尼樂園。
2008年8月,馬術比賽在香港成功舉辦。
2009年12月,在香港舉行,這是香港回歸祖國後首次承辦國際性綜合賽事。
2011年3月,中央公布“十二五”規劃綱要,港澳部分首次單獨成章。綱要指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業務中心。
香港維多利亞港香港維多利亞港

行政區劃

、、、
香港特區行政區劃香港特區行政區劃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以東,由、、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南面是廣東省。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海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香港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谷歌地圖展示的香港谷歌地圖展示的香港

氣候

香港屬,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度為22.8℃。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7~33℃之間;冬天涼爽而乾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5-9月間多雨,有時雨勢頗大。夏秋之間,時有颱風吹襲,7-9月是香港的颱風較多的季節,但由5-11月期間都有可能受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吹襲。在北太平洋西部、東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半數達到颱風強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港

水系

香港地區處於潮濕的亞熱帶環境,涇流豐富,地表水系發達。但水系作用範圍有限,無大河流。除作為香港與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門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錦田河等,絕大多數河流長度均不超過5英里,流速及流量與季節性降雨量密切相關,年中極不穩定。旱季難以維持水流或斷流,河床畢露或部分露出,濕季則極易達到滿岸水位,泛濫成災。深圳河發源於梧桐山牛尾嶺,自東北向西南流入深圳灣,出伶仃洋。全長37公里,流域面積312.5㎞2,其中深圳一側為187.5㎞2,香港一側為125㎞2。香港境內的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

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香港面向南中國海,鄰近大陸架,洋面廣闊,島嶼眾多。有漁業生產的地理環境。香港有超過150種具有商業價值的海魚,主要是紅衫、九棍、大眼魚、黃花魚、黃肚和魷魚。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底,已探明的礦藏有少量、、、、、等。

人口民族

香港人口密度每年上升,根據2011年官方數據指出,香港的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三。截至2014年年中,香港總人口約7234800人,較2013年同期增加47300人,與2004年年中相比更大增451300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近十年興建的住宅樓宇多在30至40層以上,部分更達70層,商業大廈可達約100層。而且,一個四人家庭普遍只能居住或擁有面積在400至1000平方英呎(約37.2至74.3平方米,12.3至30.7)的空間。正因如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時,仍然保留大量未開發的郊野土地。
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廣,倡導每個家庭供養兩名孩子,目的是想減少當時頗高的生育率。可是,於2006年,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個國家及地區中是最低的——每1000人中只有9.6個新生嬰孩。另一方面,香港是享有人均壽命最高的地區,男性的預期壽命為80.5歲,女性則為86.7歲。隨著平均預期壽命的增長,人口將會越趨老化,2011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估計於2033年將會增長至27%。
香港人口以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大部分原籍廣東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說粵語,、也甚流行。當中有一部分人士以暫居心態遷移到香港,即使於香港成立地區性聯誼會或商會仍然以“旅港”兩字作為標示,香港共有逾55萬人持外國護照。華人以外的種族,以印尼人及人數最多,其次為歐洲人及。在香港定居的菲籍人士與來自印尼及的一樣,大部分是家庭傭工,也有從後定居香港的菲籍歌手和樂師,於酒廊或休閒場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於英治時期由、巴基斯坦及被徵召及招聘到香港出任及(如踞喀兵)、銀行護衛、建築工人或在和津貼學校教授英語的人。在香港定居的英國人大都在英治時期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大企業和政府部門高層、和在公立和津貼學校的英語。在香港定居的大都是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日資大企業中高層。
港人治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香港自2000年開始出現女多男少現象,當時的男女口比例是每1000名女性比967名男性,有關差距於過去數年一直擴闊。2011年女性較男性多出46萬人,每1000名女性只有876名男性。

政治

基本政策

20世紀80年代初,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的科學構想,並首先用於解決香港問題。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長期不變。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央具有監督權力。
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不斷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是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把實行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的香港建設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如下:
(一)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並考慮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1條的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三)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主要官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原在香港各政府部門任職的中外籍公務、警務人員可以留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各政府部門可以聘請英籍人士或其他外籍人士擔任顧問或某些公職。
(五)香港的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障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旅行、遷徙、通信、罷工、選擇職業和學術研究以及宗教信仰等各項權利和自由。私人財產、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以及外來投資均受法律保護。
(六)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保持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地區的地位。
(七)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繼續開放外匯、黃金、證券、期貨等市場,資金進出自由。港幣繼續流通,自由兌換。
(八)香港特別行政區將保持財政獨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徵稅。
(九)香港特別行政區可同聯合王國和其他國家建立互利的經濟關係。聯合王國和其他國家在香港的經濟利益將得到照顧。
(十)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經濟、文化關係,並簽訂有關協定。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自行簽發出入香港的旅行證件。
(十一)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社會治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
(十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上述基本方針政策和本聯合聲明附屬檔案一對上述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之,並在五十年內不變。

行政制度

香港實施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並制定由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領導的管治體制和架構。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既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行政長官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選舉、並經委任產生。行政長官負責執行《》、簽署法案和財政預算案、頒布法例、決定政府政策以及發布行政命令,並由協助制定政策。香港首任行政長官是。現任行政長官為,2017年7月1日正式就職。
2014年8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組織架構

特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法有關規定組成,設政務司、財政司、律政司和各局、處、署,行使基本法規定的制定和執行政策、管理各項行政事務等職權。
行政長官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首長,依法履行基本法授予的領導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執行基本法以及其他各項職權。
職稱部門
公務員敘用委員會,,,審計署,(策略發展委員會秘書處),行政長官辦公室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行政署>(禮賓處,政府檔案處,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效率促進組(1823電話中心),政策及項目統籌處)
:公務及司法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諮詢委員會聯合秘書處
:選舉事務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內地),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
(公益少年團):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學生資助辦事處
(可持續發展科):環境保護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衛生署控煙辦公室),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政府化驗所
:民政事務總署,政府新聞處,法律援助署(法定代表律師辦事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管弦樂團)
:勞工處,社會福利署(創業軒)
(禁毒處):醫療輔助隊,民眾安全服務隊,懲教署,香港海關,香港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警務處(香港輔助警察隊),入境事務處,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秘書處
民航處,路政署,房屋署,海事處,運輸署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
(工商及旅遊科>旅遊事務署>旅行代理商註冊處,通訊及創意產業科):香港天文台,知識產權署,投資推廣署,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郵政署,香港電台,工業貿易署,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海外)
創新科技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建築署,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機電工程署,地政總署,土地註冊處,規劃署,水務署
(財經事務科>(內幕交易審裁處,證券及期貨事務抗訴審裁處),庫務科):政府統計處,公司註冊處,政府物流服務署,政府產業署,稅務局(稅務抗訴委員會),保險業監理處,破產管理署,差餉物業估價署,庫務署
立法機關
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並根據基本法行使職權,包括根據基本法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等。
香港第五屆立法會由70位議員組成,其中35位議員經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其餘35位議員經功能團體選舉產生。第五屆立法會的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根據《》及《立法會條例》(第542章),第五屆立法會的任期由2012年10月1日開始,為期4年。立法會主席由立法會議員互選1人出任。第六屆立法會的任期從2016年10月1日起。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與第五屆相同。
司法機關
香港特別行政區各級法院是特別行政區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特別行政區成立後,設立行使特別行政區的終審權。原在香港實行的司法體制,除因設立終審法院而產生變化外,予以保留。原在香港實施的普通法及相關的司法原則和制度,包括獨立審判原則、遵循先例原則、陪審制度原則等延續實行。
香港政府組織架構圖香港政府組織架構圖
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除繼續保持香港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則對法院審判權所作的限制外,對特別行政區所有的案件均有審判權。特別行政區法院審判案件時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終審法院可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法官參加審判。
廉政公署
(icac),原稱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1974年2月17日組建,現更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由專員、副專員及其他委任人員組成。
廉政公署是一個與所有的政府機關相脫離的獨立的反貪機構,廉政公署的職員並不隸屬政府公務員架構,其首長直接向政府最高首長負責,也僅僅向他負責,並依據《香港基本法》第57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工作。

區旗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香港的區旗香港的區旗
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徵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徵,盛放的洋紫荊象徵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徵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
呈圓形,除周圍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hongkong”的標準字樣外,中間也是紅底白色五星蕊圖案,其寓意與區旗相同。
香港的區徽香港的區徽

勛獎制度

通用榮譽
,,,,,,
香港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香港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英勇榮譽
,,
部隊榮譽
,,長期服務獎章
長期服務獎章第一加敘勛扣,頒授予品格及行為良好,服務滿25年,期間表現良好的各部隊人員。
長期服務獎章第二加敘勛扣,頒授予品格及行為良好,服務滿30年,期間表現良好的各部隊人員。
長期服務獎章第三加敘勛扣,頒授予品格及行為良好,服務滿33年,期間表現良好的各部隊人員。

對外事務

根據《》,一切的外交事務均由負責。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香港可在經濟、、、、、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hong kong,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定。香港參與的國際組織包括、、、、、等。
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舉行授旗儀式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舉行授旗儀式
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

經濟

綜述

發展歷史
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誌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
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港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貿易、旅遊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製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經濟結構
香港經濟以為主,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包括旅遊和旅遊業、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服務。截至2005年,香港有85.3%的人從事服務行業,其中從事批發、零售、進口與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的占34.4%;運輸、倉庫及通訊業10.5%;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占15%;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占26%;從事製造業的只占5.3%。農業方面,香港主要出產少量的蔬菜、花卉、水果和水稻,飼養豬、牛、家禽及淡水魚,日常需要的農副產品近半數需中國內地供應。
經濟數據
2017年,按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達26610億港元,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同比實際增長3.8%;按市價計算的人均本地居民總收入為36萬港元,屬於高收入經濟體。2017年,基本通脹率為1.7%,物價處於溫和增長態勢。2017年底,勞動人口396.04萬,失業率為2.9%,維持全民就業狀態。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90%以上。
香港明天更美好!香港明天更美好!
經濟地位
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政策。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
2017年9月發表的(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中,香港位居第三名,僅次於與。2012年10月,發布《2012年金融發展報告》,香港連續兩年高居榜首。截至2018年,香港連續24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第一。
兩地經濟交流
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香港是內地第六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場,2017年前三季度,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額為1989.5億美元,占內地對外貿易總額的6.7%。同時,香港也是內地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截至2017年9月,內地累計批准港資項目40.9萬個,實際使用港資9788.0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港資占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2.6%。隨著“”“”“”等先行先試政策不斷推出,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渠道逐步增多,機制不斷完善。當前,以參與“”建設、建設和等國家重大戰略為引領,兩地互利合作不斷深化,香港正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金融業

香港是全球主要銀行中心之一,截至2017年底,認可的銀行業機構共191家,其中,持牌銀行、有限制持牌銀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分別有155家、19家和17家。銀行體系認可機構資產總額22.70萬億港元,存款總額12.75萬億港元,貸款及墊款總額9.31萬億港元。在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截至2017年底,在掛牌(主機板和創業板)的上市公司達2118家,股票總市值達34萬億港元,排名全球第六和亞洲第三。2018年集資金額為2865億港元,共218新上市公司,排名全球第一。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業務樞紐、融資及資產管理中心。2017年底,香港銀行體系人民幣存款(含未償還存款證)總額為6184億元,貸款餘額為1445億元,2017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為39265億元,人民幣債券發行額為206億元。
香港香港
截至2014年,香港金融服務業從業人數達23萬,占就業人口6.1%,對香港生產總值直接貢獻16%。此外,金融業間接創造了10萬個職位,也間接對本地gdp貢獻6%。單是金融服務業所產生的稅收,已經高達400億元,從業員的人均生產總值,是整體經濟平均值的2.5倍。
從事金融業的人士,大多為學歷高人士,具大專或以上學歷的從業員所占比例達67%,相對高於整體經濟的35%。另外,38%的從業員屬經理及專業人員,人數是所有行業合計的2倍。由此可見,金融服務業肩負帶動香港發展成為知識型經濟體的重任。
貨幣
香港的貨幣是(hk$)。香港現有三家發鈔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香港)、和。香港以維持幣值穩定為貨幣政策基本目標,實行,即維持7.8港元兌1美元。
部分流通的港幣鈔票部分流通的港幣鈔票
外匯
香港的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均有聯繫,因此香港可全日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在2004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2017年底特區外匯儲備資產4314億美元。
黃金
香港的黃金市場是全球第三大黃金市場,其黃金交易所叫,成立於1910年。
股債
香港的證券交易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註冊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所於1947年合併,成為。2018年香港新股市場總集資額2865億港元,全球排名第一。
滬港通
2014年年4月國家總理李克強於博鰲論壇宣布試點滬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隨後中央和香港證監會聯合聲明披露,試點計畫需時6個月準備。香港交易所2014年11月10日發出公告,香港證監會與中國證監會共同宣布已批准於2014年11月17日啟動。
詳見詞條:,

旅遊業

香港旅遊景點眾多,截至2014年5月,來港旅客人數逾2403萬,較之2013年,同比增長13.6%。其中,5月來港旅客人數約為459萬,同比增長10.8%。2014年前5個月內地依然是香港最大旅遊客源地,旅客人次達1843萬,同比增長17.6%,占來港旅客總人數的76.7%。台灣、韓國分列二三位。
香港品牌——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品牌——亞洲國際都會
截至2014年5月,內地來港旅客為345萬人次,較之2013年,同比增長13.1%;台灣來港旅客為16萬人次,同比增長11.8%;美國來港旅客為9.6萬人次,同比增長6.8%。
2014年上半年,香港旅遊業印花收入為1161萬港元,較之2013年,同比增長0.8%;6月,印花收入為234萬港元,同比增長7.9%。

外貿

香港是世界第七大貿易經濟體,是全球成衣、鐘錶、珠寶、玩具、遊戲、電子和某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之一。2017年,香港貨物貿易總額為8.24萬億港元,其中貨物出口(包括港產品出口和轉口)3.88萬億港元,進口4.36萬億港元。服務貿易總額為1.41萬億港元,其中服務輸出0.81萬億港元,服務輸入0.60萬億港元。

航運

香港是亞洲重要的海上運輸樞紐,每周提供約340班貨櫃船服務到全球約470個目的地,2017年貨櫃吞吐量為2077萬標準箱,位居全球貨櫃港第五位。是世界最繁忙的貨運樞紐,也是全球十大最繁忙客運機場之一,每日提供超過1100班航班,前往全球約190個航點,包括42個內地城市。2017年香港機場航空貨運量494萬噸,位居全球第一位;航空客運量7246萬人次,位居全球第八位。

社會

城市建築

香港城市以現代建築為主,大量分布兩岸,高度逾90米的建築超過3000座。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位於香港。香港摩天大樓數目居世界首位。香港的建築中包括有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設計的中銀大廈,以及由建築師設計的滙豐銀行總行大廈,香港國際機場的建築設計也出自其手筆。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教育事業

教育政策
教育是香港的公共開支中最大的項目之一,預算開支約占經常公共開支總額的五分之一。政府設有學生資助計畫,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問題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分為以下幾部分:
  1. 免費學前教育:透過私立的幼稚園和幼稚園,為學前兒童提供機會學習與群體相處。
  2. 十二年免費教育:在全港設立或津貼資助中、國小、學齡前兒童為全港適齡學童提供六年制國小及三年制國中課程。
  3. 高中及預科課程:設立兩年制高中(中四、中五),為學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設立兩年制預科課程(中六、中七),作為學生報考大學前的課程準備。
2007年9月開始,香港推行新的,即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一改以往英式大學學制(三年)的傳統而推行大學四年制的制度。
2014年,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表示,願意配合內地城市政府在當地推行港人子弟學校項目,香港教育局會提供支援,包括為學校教師介紹香港課程及教育局最新製作的課程資源套等。但不會提供資助,因為資助向來只限於香港境內學校。
教育機構
香港的高等教育包括法定大學,法定學院,註冊專上學院,院校和一般院校。
法定大學是指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同意及通過,再經立法會三讀通過相關法例,成為一間受獨立法例規管的法定大學。直至現時為止,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學,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以及。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公布2012亞洲大學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學名列亞洲第一,香港大學緊隨後位列第三,名列第四,香港中文大學名列第五,令香港高校在亞洲大學五強中榮獲三席。

娛樂傳媒

流行音樂
是香港早年普及的大眾娛樂,1930年代是粵曲的黃金時代,也是香港市民最普遍的娛樂,這時期香港的流行文化與廣州一衣帶水,並未形成獨特的香港文化。1950年代之後,香港汲取上海普及文化,加上歐美多年影響,自20世紀70年代起,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帶動的中文歌潮流,對“粵語流行曲”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香港四大天王香港四大天王
20世紀80年代不僅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日子,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當時香港的流行曲引領亞洲中文歌曲潮流,大陸部分地方和台灣地區的居民雖然不懂粵語,也愛聽粵語流行曲。、、等積極參與歌曲創作,的成員堅持原創音樂極力推動本地音樂。1980年代的、、、雄霸香港樂壇,這幾位歌手在所有華人地區都有歌迷,更積極參演電影,是票房保證,聲色藝俱全。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紅極一時的歌手或樂隊還有beyond、、、、梅艷芳、徐小鳳、、、林憶蓮、、、、、草蜢樂隊、和四大天王張學友、、和等,這些歌手/組合都在華人樂壇大放異彩。2000年代,、、、等歌手/組合也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歌手。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始於1913年的首部香港電影《》。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電影人才及資金南下,香港先後成立多家電影公司,令粵語片在1950年代異常繁榮。當中1949年開創的《》系列電影,連拍60多部,成為世界史上最長壽的系列電影。有一段時期,東亞各國政府一度只容許香港電影進口,令香港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王家衛、、、、、、、、、、梁朝偉、、、在國際上均享負盛名。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及,是香港電影界每年一度的盛事。
李小龍李小龍
影視業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高峰期港產片年產達三百部電影,超越當時的電影產量曾經全球第一的印度。自1990年代後期,隨著,等科技的發展和普及,香港電影事業開始走向下坡,2004年只拍攝了60部電影。
香港電影獎項
,,。
香港媒體
商業電視台:(包括),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香港寬頻bbtv,衛星電視,。
商業電台:,。
紙上傳媒:截至2013年年初,香港註冊的報章有22份中文日報、13份英文日報、7份中英文雙語日報和5份日語報章。中文報章中,有17份以報導香港和世界新聞為主。

社會治安

治安狀況
於2011年進行的公眾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分別95%和76%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日間和夜間環境是安全的;以美國為基地的世界正義工程於同年發表的法治指數將香港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在全球66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列首位。
香港住宅樓香港住宅樓
香港警察
是香港的紀律部隊之一。香港警隊是一支擁有(截至2014年06月30日)28619名紀律人員及4590名文職人員的隊伍。香港警察主管部門為香港警務處。
香港ptu全稱police tactical unit,簡稱機動部隊,俗稱藍帽子,成立於1958年,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警察總區行動部,是準軍事化的防暴警察。1968年,警察訓練分遣隊改變組織,並且更改名稱為警察機動部隊。警察機動部隊成為半軍事化部隊後,高層認為其制服有須改變,經警務處處長的同意,於1969年所有人員改戴藍色的貝雷帽、繫上束腳帶及穿上軍靴,故部隊有藍帽子的俗稱。香港ptu的操作模式為定期抽調不同警務部門的警察,待完成ptu任務後解散,隊員再分往各個警務部門。在ptu,警察會接受體能、防暴、戰術等多種訓練。

交通

市內交通

軌道交通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mtr)為香港市區內最主要的公共運輸工具,分九條路線(捷運公司六條,前九廣鐵路公司三條),互相聯繫、、的、、、、、元朗、等地。每天清晨6時左右開始行走直至午夜,每隔數分鐘即有一班。車費由4元(兩個站)至51元(羅湖至香港迪士尼)。
香港捷運香港捷運
公共汽車
巴士(公共汽車)多家公司經營:新巴,行走部分港島路線;九巴,行走全九龍及新界;城巴,行走部分港島路線(以上三家公司均有過海隧道或機場路線);大嶼山巴士,則只行走該島僅有的十多條路線以及往來深圳灣口岸的兩條線路;龍運,為九巴下屬公司,經營新界與機場之間的巴士服務。市區票價每程由兩元多起。公共小(型)巴(士)分為綠色車身(專線)和紅色車身兩種,收費與巴士相若。
輕便鐵路(輕鐵)
行走新界屯門與元朗之間,另有接駁巴士往較僻地方。
電車
只在港島市區(北面)行走,收費最廉(現價3元),但速度較慢,如作短程乘搭或市區觀光,最為愜意。
渡輪
天星小輪、新世界第一渡輪、油麻地小輪公司、港九小輪公司等。

聯外交通

公路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開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運營。
航空
詳見:香港國際機場(舊啟德國際機場已於1998年關閉,並改建為啟德郵輪碼頭)
鐵路
水運
九龍及香港島之間的,則因港闊水深、四面抱擁,有利船隻航行,是之一。是香港和中國內地之間的邊界線,使香港和中國內地之間出現了陸地交接點。

文化

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里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占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香港的英文名稱,是照廣州語音,原譯作heungkong,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讀“香”為“康”,所以英文名稱也就隨著改拼為hongkong。
宗教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間,公共廟宇有40座,天后廟宇24座,1841年已設羅馬天主教香港特別行政區主教傳教區。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約有25.8萬人。天主教會在香港辦有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基督教1841年傳入香港,現已有50多個宗派,信徒28.5萬人。它在香港也興辦學校、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等機構。其他宗教還有:伊斯蘭教教徒約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是華人,教徒約1.2萬人;還有少數錫克教猶太教徒。
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受《基本法》和有關法例保障。香港人信奉不同的宗教。佛教、道教、孔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印度教、錫克教和猶太教,都擁有不少信眾。很多主要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之外,還興辦學校和提供衛生福利服務。
公眾假日
香港的公眾假日融合了東西文化的特色,全年共17天,分別是:元旦日,農曆新年(3天),,(三天),五月一日,農曆四月初八,農曆五月初五,七月一日特區成立紀念日,翌日,十月一日,,聖誕節(兩天)。香港長期以來把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列為假日,也深深影響了內地,中國內地於2009年起把部分中國特色節日列為國家統一的。
博彩娛樂
1867年(清朝六年)至1871年的四年,香港曾經容許合法賭場,當時有合法賭場12家,1871年,基於內外壓力和社會問題,香港禁止賭場賭博,用四年之間收取的賭餉和賭場公益慈善金創建了香港首家華人醫院,即東華醫院。
賽馬與賽馬博彩()是很多香港市民參與的娛樂。每年由9月開始至翌年6月為止的一個內,共六十多天的賽馬。日賽多於星期六及日在舉行,夜賽則多於星期三晚在進行,觀眾可購票入場觀看及投注。賽馬日有火車直達。在各區設有一百多間投注站,除賭馬外,和2004年開始的也由香港賽馬會經營。
盛事之都
香港每年都主辦各種類型文化、、體育活動,較大型的活動包括、、國際綜藝、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六人木球賽和國際賽馬。香港運動員也參與過多個大型國際運動會,如亞運會、東亞運動會等。香港在2009年12月主辦了。
香港中環、“”區、一帶、和(、、、),都有很多酒吧、卡拉ok場所、夜總會和酒廊,都是居民和遊客遊覽光顧的場所。
語言文字
香港的法定語文(不稱作“”)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即書面上使用中文白話文和英文、口語上使用粵語(俗稱廣東話)、國語和英語。香港人口中主要使用廣東話,而非華裔人口則多以英語作交際語。由於中國內地推行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
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人口比例
廣東話(粵語):89.5%
國語:1.4%
其他中國方言:4%
英語:3.5%
其他語言:1.6%

美食

香港匯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香港旺角、銅鑼灣、尖沙咀東部和等地有些街道儘是食肆。充滿亞洲風味的餐館遍布香港,辛辣的泰國湯、香濃的、韓國燒烤、越南卷、日本等等特色美食。香港的中國菜餐館,提供中國各地的特色佳肴,廣東菜餐館尤其多,其他地道菜包括、、、、等,還有講究素淡的素菜。還有以傳統的作早餐的飲茶。
香港美食香港美食
香港傳統本地菜以為主,則是在節日時的傳統菜。由於香港臨近海洋,因此海鮮也是常見的菜色,亦發展出如的避風塘菜色。
香港飲食也深受外來飲食文化影響。中環、灣仔及尖沙咀酒吧林立,由1991年起每年於尖沙咀廣東道舉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麥當勞及經營,而香港也發展出自己的,當中以大家樂、及為代表。
香港是流行於民間的傳統食品一直紮根香港,如年糕、粽子、魚蛋、蛋撻、小桃酥、杏仁餅、盲公餅、雞仔餅、小椰堆、花生餅、芝麻餅、相思酥、棋子餅、炒米餅、格子餅、花生糖、袋仔面、雞蛋仔、花生豆、南乳香酥角等等。

旅遊

香港有傳統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遊客可以參加由主辦的“古今建築漫遊”。
主要景點
地區景點
港島區
中環
、立法會大樓、、、、中環石階及煤氣(瓦斯)路燈、
、、(快活谷)、
南區
、、、、赤柱新街及赤柱市場、
太平山/山頂
山頂、山頂纜車、、、香港太平山信不信由你奇趣館、超動感影院、
九龍區
、星光大道表揚名單、維港夜景幻彩詠香江、
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鐘樓、、香港太空館、
、、尖沙咀區購物熱點、尖沙咀彌敦道、、、
、、園圃街雀鳥花園、旺角彌敦道、花園街、運動街波鞋街、
黃大仙/鑽石山
新界及離島區
大嶼山
、、、齋堂及茶園、昂坪360纜車、昂坪市集、、
青衣/馬灣
、青嶼幹線訪客中心及觀景台
香港濕地公園
宗教文化景點
香港島上的、、;九龍的黃大仙祠墓、侯王廟、、;沙田的、、、半園春、基督教堂;荃灣的、、荃灣天后廟;龍門的、、;元朗的、仙觀;西貢的佛堂天后廟、以及大嶼山、長洲北帝廟、坪州天后廟等。
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
民俗文化景點
九龍的、宋城、、李鄭屋古墓;的宋帝岩、紅樓、沙田的、五國六村;荃灣的三棟屋、海坎村屋;新田大夫第、、水頭村古蹟、、;西貢上窯等;港島炮台及大嶼山、東龍島佛堂等舊炮台。
博物展覽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香港島
,,,,,,
九龍
,,,,,,m 博物館
新界
,,,,暨文物徑訪客中心
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
機場核心計畫展覽中心,,香港歷史檔案館,,,,,,金管局資訊中心,機電工程署展覽館,,香港房屋委員會展覽中心,,,,,室內空氣品質資訊中心,選舉資訊中心,廉政公署展覽廳
教育及非牟利機構
,,,,,,,,,,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香港教育博物館(),聖士提反書院文物館
私營及其他
,大澳文化工作室,,,山頂纜車歷史珍藏館,交易所展覽館,,史前故事館,,藍屋民間生活館,,
已經停辦
大會堂博物院,,,,德華展覽廳,,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展覽廊,牛頭角上邨文物展覽區
公園/遊樂園
香港島
,,,,,,,,,,,,,,,,,,,,,,
九龍
,(含),,,,,,,,,,,,,,,(含),,,,,,,(含),,,,,,,,,,,,,,,,,,,,,,,,,,,,,,,
新界東
,,,安樂門街遊樂場,,,,,,,,,,將軍澳南海濱長廊,,,坑口花園,,,,,,,,,,,,,,,,,
新界西
,天秀路公園,,,,,,,,,,,,,,西樓角花園,,楊小坑錦簇花園,天河路遊樂場,湖山遊樂場,皇珠路遊樂場,海皇路遊樂場,青善遊樂場,,湖山河畔公園,,歷奇公園,老鼠洲兒童遊樂場,荃景圍遊樂場,青田遊樂場,,
地標街景
(英語:victoriaharbour)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是亞洲的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進出。早年已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之一。
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港
(簡稱國金;英文:internationalfinancecentre,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於香港島中環8號,面向維多利亞港。著名美籍建築師césarpelli及香港建築師合作設計而成,總樓面面積達43萬6千平方米。現為恒基兆業集團和的總部所在地。
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
自1997年5月開放通車以來,青馬大橋成為連線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及市區的幹線公路,不單是香港一個主要的建築標誌,更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吊橋。它全長2.2公里,壯觀恢宏的氣勢完全超越了美國的金門大橋。
青馬大橋青馬大橋

名人

體育界
,出生於香港,中國的第一個體育世界冠軍。1950年代返回中國內地,1959年第25屆世界盃桌球錦標賽奪得男子單打冠軍。
,在香港出生和長大,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為香港奪得的金牌。
文藝界
(),香港報人兼作家,小說代表作家。
香港作家還包括、亦舒、、、、、倪匡等。
香港漫畫家有、、、、等等。
香港歌星有、以及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紅極一時的、、、、、及樂隊。
1990年代,主要有、張學友、和等為首的歌影視明星。

城市榮譽

榮譽稱號時間
《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2016年6月
《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2017年6月
美國傳統基金會《》報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連續24年)
2018年2月
第23期“”第3位
2018年3月
《2018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全球第二
2018年5月
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第1位
2018年7月
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3位
2018年9月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世界經濟自由度2018年度報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2018年9月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排名第五
2018年10月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第1位
2018年10月
世界經濟論壇排名第七
2018年10月
《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科研城市50強
2018年11月
世界城市排名第三位
2018年11月
全球最受歡迎旅遊城市榜首(連續8年)
2018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