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旗

韓國國旗:歷史沿革,醞釀,創製,定型,國旗含義,使用方法,國旗誓言,海軍首旗,懸掛-九游会j9

韓國國旗通稱太極旗(:태극기;:taegeukgi),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為3:2。韓國國旗的寓意體現了中國的《》思想,中央的象徵宇宙,藍色為,紅色為。4個角落的在左上方的是,右下為,右上為,左下為,分別代表天、地、水、火。國旗底色為白色,象徵韓國人民的純潔和對的熱愛。

19世紀後期,由於日本的刺激,使意識到了國旗問題的重要性。中國的外交官建議朝鮮以龍旗為國旗,但終究沒得到採用。1882年《》簽字前,朝鮮方面設計了一種無卦的太極旗,經中國外交官提示加入了,同年出使日本的朝鮮大臣與英國船長商量後決定去掉四卦,在1883年被選定為國旗。建國後繼續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國旗
  • 外文名::태극기;:taegeukgi
  • 別稱:太極旗
  • 使用年代:1883年
  • 比例:3:2
歷史沿革,醞釀,創製,定型,國旗含義,使用方法,國旗誓言,海軍首旗,懸掛日期,懸掛時間,頂端樣式,

歷史沿革

醞釀

古時並無國旗,但紅、藍兩色組成的太極圖形一直是朝鮮半島廣泛使用的傳統吉祥圖案。太極旗出現於末期。隨著1876年《》的簽訂,朝鮮打開國門,而設計之議也萌生了。《江華條約》簽訂的契機原本就是日本宣稱朝鮮炮擊懸掛的軍艦而引發的,在條約簽訂時,日方人員宮本小一就向朝鮮灌輸“國旗是至貴至重之物”的概念,並對朝方提議說:“我國皇帝誕日即十一月初三日,謂之也,每於是日豎白質紅心國旗,放祝炮廿一矣。貴國主上誕日,亦建大朝鮮國旗,放廿一炮,凡於他慶亦如之,甚好。今見貴國各處公廨大門畫,貴國旗畫以此為定式,甚好也。”朝鮮全權代表謝絕道:“本無建旗放炮之例,前所未行之事,今忽仿之,以(似)恐眾民之瞻視也。此一款,我朝廷必不印(認)可也。”也就是說,儘管未被朝鮮方面接受,但文獻記載最早提出使用太極圖作為朝鮮王朝國旗的人是日本人宮本小一(有韓國學者認為是參與《江華條約》談判的朝鮮開化黨人)。
太極旗的變遷太極旗的變遷
朝鮮王朝國旗的第一個正式的設計方案是由當時朝鮮的宗主國——中國駐日使館參贊提出的。1880年9月,黃遵憲撰寫了一本小冊子《》,贈與訪問日本的朝鮮修信使(後改名),在《朝鮮策略》中建議朝鮮“奏請陸海諸軍,襲用中國()為全國徽幟”。同年11月,清駐日公使在致北洋大臣的報告也有提到:“若朝鮮既經開港後,應飭令彼國襲用中國龍旗,或圍繞以雲,微示區別,以崇體制。”李鴻章對朝鮮襲用中國龍旗的方案表示同意,1881年2月朝鮮官員李容肅來華時帶來了朝鮮政府關於開港通商問題的各種諮詢,其中就有詢問具體如何製作國旗的問題:“小邦船舶本無旗標,今將議造,而黃參贊有奏請襲用中國龍旗之論,敢問中國船工旗身畫樣?而小邦則用某色某畫是否有當乎?”李鴻章答覆道:“今貴國王自用之旗,據稱是畫方龍旗,亦與中國龍旗相仿,自可以畫龍旗為國旗,即作航海旗標。定於套用之先,將龍旗尺寸、顏色繪具圖式,咨明本大臣衙門,以咨核奏咨行。”
1882年,協助與簽訂《》,在條約簽訂前夕,美國代表薛斐爾(r. w. shufeldt)認為簽字儀式時美國會鳴炮升旗,朝鮮也應如此,但朝鮮卻只有各種雜亂無章的小旗和三角旗,沒有像樣的國旗,所以建議朝鮮設計國旗,於是朝方人員在美國軍艦斯瓦塔拉號上臨時趕製了一面國旗。通過後文描述可知,這是一面無卦太極旗。這面國旗於5月21日由朝鮮使團隨員李應浚呈給負責協助朝鮮締約的清朝官員過目,並在翌日的條約簽字儀式上使用。條約簽字後,朝鮮全權副官在中國軍艦威遠號上與馬建忠,馬建忠專門提起國旗問題,寫道:“昨李應浚袖至旗式,似與日本相混,貴國旗式究竟何若,前黃參贊()謂貴國宜用中國龍旗,以仆觀之,似亦未安。”馬建忠在否定了先前的中國龍旗方案後,又構思了一種新方案:“吾想貴國國旗,可用白底、青雲、紅龍,惟用四爪,暗示區劃。何以區別?只在四爪、五爪耳。青雲者,亦取雲從龍之意,君臣以民為本,故質用白色。”金宏集回答:“旨意甚妙,當告知朝廷,從可以表之仿用中國儀章耳。”可是在5月27日馬建忠離開朝鮮首都(今韓國)前再次就國旗問題提醒金宏集時,金宏集以“紅龍青雲製造須費工”為由婉拒了馬建忠的提議,並主張採用“紅質中青白合成圈子”作為國旗,又建議道:“前議此事後,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外周用,則恰合之數。八卦純用黑色為顯,太極用半紅半黑,旗外又緣以紅色,何若?但此系鄙人所見,歸當語我政府也。”回答:“領教,仆亦當告知敝朝廷也。”總而言之,這面設計於美國軍艦並使用於簽字儀式的“李應浚袖至旗式”可以說是太極旗的雛形,是以青、紅、白三色繪製的,與現在的太極旗相比只是沒有四卦而已(故被評為“似與日本相混”),而配卦當是出自馬建忠的提議。

創製

1882年朝鮮爆發了反日的,其後日本強迫朝鮮締結《》,規定朝鮮須派使臣向日本謝罪。於是在1882年9月,朝鮮政府以錦陵尉為謝罪兼修信使,出使日本。據日本報紙《》報導,()憤於對國旗的干涉,下旨以青紅兩色太極圖作為國旗式樣。朴泳孝也提到“曾有受命於上也”,可知他是在高宗授意下設計國旗的。1882年9月22日,在前往日本的“明治丸”號輪船上,參酌英國駐朝領事阿須敦(w. g. aston)和英籍船長傑姆士(james)的意見,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以和乾、坤、坎、離四卦為圖案,設計出了最早的太極旗。10月3日(八月二十二日)朴泳孝在給本國政府的報告中記錄了太極旗誕生的狀況:
“國旗標式在明治丸中與英阿須敦議到,則伊言該船船長英人周行四海,慣識各國旗號,又各色分別遠近異同,均能洞知雲,故與之商議,則之式特別出色,然八卦分布,頗覺稠雜不明,且於各國之仿製,甚不便易,只用四卦,劃之四角,則更佳雲。……既與各國通好之後,凡出使者,禮不得無國旗,為遇有各港口各兵艦載炮六門以上者,則必有祝炮以禮待之,伊時當揭該國使臣國旗而別之。又遇有約各國各等慶節,有懸旗相賀之禮,各國公使相會,以國旗表坐次,均此各件,闕不得制帶國旗。而英、美、德、日各國均請仿畫而去,此系布明於天下者也。”
太極旗誕生後,一行登入日本,就在客店外懸掛,朴泳孝描述道:“新制國旗懸寓樓,旗竿白質而縱方,長不及廣五分之二,主心畫,填以青紅,四隅畫乾坤坎離四卦,曾有受命於上也。”其後他們在外交場合中也頻頻使用太極旗,引起各國使節和日本各界的注目,“英、美、德、日各國均請仿畫而去”。
1883年3月6日(正月二十七日),正式決定以太極旗為。立刻將國旗圖樣送到清朝北洋大臣處,並咨報導:“敝邦現與各國修好,所有港口之處均許可通商,將來船艦往來須立旗號,以便認識。茲制國旗一面,圖繪形色,以備查照,除將圖畫旗色認明存案外,相應備文咨會乞照驗施行。”隨後中國刊行的《通商條約章程成案彙編》中“中外各國皇旗及官民旗式”一卷中便出現了太極旗,標註是“大清國屬高麗國旗”。1897年,朝鮮王朝改國號稱,太極旗又成為大韓帝國國旗。後來經過一些微小的變動,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太極旗樣式。

定型

在1910年被日本吞併,太極旗的國旗地位隨之取消。但太極旗作為韓國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象徵,一直流傳於民間。1919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的仍沿用太極旗。1945年,又因和已北緯38度線為分割占領朝鮮半島,導致朝鮮半島在1948年分裂成南北兩國,太極旗則成為了朝鮮半島南部的的國旗。
今韓國國旗今韓國國旗
1948年7月12日,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前夕,決定將太極旗作為韓國國旗,並於1949年頒布了製作標準:太極旗橫豎比例為3比2;白底代表神聖的國土;太極圖象徵宇宙天地渾成以及單一的國家。中間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太極的兩儀為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陰陽。1949年10月15日,韓國文教部正式確定韓國國旗現今的樣式:旗中央是太極圖案,四周配以乾、坤、坎、離四卦圖形。
在建國之前,太極旗不僅僅是韓國的國旗,更是整個的代表旗幟,所以亦為蘇聯占領下的所使用。直到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之後,朝鮮半島北部才廢除太極旗,採用了今天的(俗稱“人共旗”)。
韓國國旗
1948年2月,北韓人民委員會委員長蓋章頒發給(作曲家,生於朝鮮,後加入中國國籍《》的曲作者)的褒獎狀,可以明顯看到使用了太極旗。

國旗含義

韓國國旗被稱為太極旗,得名於國旗中央的。“太極”出自中國古典《·上》:“易有,始生,兩儀生,四象生。”指派生萬物的本源。到時,形成了組成的,並成為中國道教的標誌。因此一般認為韓國國旗里的太極圖是時代以來從中國傳入的。但韓國人根據考古資料指出,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並非來源於中國,在月城郡的628年建築遺址里就出土了有太極圖形的石刻,1144年去世的檢校太尉墓中的石棺和天板上也出現了太極圖形,到時,這種紅藍相間的圖案更是廣泛遍布各地的寺廟、陵墓中。因此他們認為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是固有的,只是後來借用了中國的“太極”名稱而已。儘管如此,韓國國旗上的太極圖包含著中國易經》中的陰陽思想,而且韓國固有的“太極”圖形並未搭配,到高麗末期以後受的影響才出現了太極八卦圖。由此可知,韓國國旗中的太極圖形可能是韓國固有的,但其中蘊含的易理思想和國旗上的四則源自中華文化。
韓國國旗製圖標準韓國國旗製圖標準
韓國國旗的含義具體而言如下:
  1. 太極旗的白底象徵“和平”,白色是喜愛的顏色,表示民族和國土的純潔性。
  2. 太極的圓形表示沒有分成天地的整個宇宙本原的單一性,而韓國正是一個由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
  3. 太極圖形中的青紅兩色表示“創造”精神,紅色和青色代表和,陽上陰下的理由是根據天(陽)上、地(陰)下的方位而來的。這樣,陽和陰的上下和諧運動構成一純粹精一的太極,然後隨著陰陽二者的作用產生了天地,進而產生了人類社會和民族國家。同樣,在陰陽的循環和調和中萬事萬物生長繁榮。
  4. 乾(天)、坤(地)的“無窮性”和坎(月)、離(日)的“光明”思想。四卦實際上是縮略,表示陰陽作用在空間上的廣大無邊和時間上的永遠無窮。左上方的乾,作為太陽被放在陽最盛的位置;右下角的坤作為太陰,被安排在陰最盛的位置上;右上方坎作為陰中陽的少陽,表示陰中紮根成長的陽;左下角的離,作為陽中陰的少陰,表示在陽中紮根成長的陰。換言之,就是從太陽的乾轉變到少陰的離,再從離發展成太陰的坤,從坤轉變到少陽的坎,最後從坎發展成太陽的乾。這個發展變化是無限循環的。

使用方法

國旗誓言

韓國國旗在升旗前及正式場合使用時通常要誦讀《國旗誓言》,一般會在播放前播出:
“在自豪的太極旗下,為了自由和正義的大韓民國之無窮榮光,我堅決保證竭盡忠誠。”(나는 자랑스러운 태극기 앞에 자유롭고 정의로운 대한민국의 무궁한 영광을 위하여 충성을 다할 것을 굳게 다짐합니다.)

海軍首旗

艦首旗為太極旗之變體,將太極旗置於左上角,並將四卦改為船錨。艦尾仍使用太極旗。
韓國海軍艦首旗韓國海軍艦首旗

懸掛日期

韓國國旗通常在以下日期:
日期中文名韓文名
1月1日
신정
3月1日
삼일절
6月6日
현충일
7月17日
제헌절
8月15日
광복절
10月1日
國軍日
국군의 날
10月3日
개천절
10月9日
한글날
  • 降半旗。
  • 期間降半旗。
  • 政府制定的其他日期。
  • 地方政府或議會規定的其他日期。
  • 地方政府、公共建築物、學校、機場需每日升降國旗。

懸掛時間

每日升降國旗時間如下,但若國旗24小時懸掛,在夜間應以燈光照明。
月份升旗時間降旗時間
3月 - 10月
07:00
18:00
11月 - 2月
07:00
17:00

頂端樣式

韓國國旗在國內使用時,旗桿頂端的球形通常製成韓國國花花萼的樣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