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通用,總人口約5147萬。首都為。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東南是,東邊是,北面隔著與朝鮮相鄰。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和。1950年爆發,1953年7月27日依,朝韓雙方停戰。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韓民國
- 英文名稱:republic of korea
- 簡稱:韓國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
- 主要城市:釜山,,,,,,,等
- 國慶日:1948年8月15日
- 國歌:《》
- 國家代碼:kor
- 官方語言:
- 貨幣:(krw,₩)
- 時區:utc 9
- 政治體制: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moon jae-in)
- 人口數量:約5100萬(截至2019年1月)
- 人口密度:528人/平方公里(2017年)
- 主要民族:
-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佛教、天主教
- 國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
- 水域率:0.3%
- gdp總計:1.531萬億美元(2017年,)
- 人均gdp:29743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82
- 國際域名縮寫:.kr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法律體系:和
- 國旗:
- 國花:
- 國鳥:
- 人類發展指數:0.901(極高,2016年)
- 中央銀行:
- 大型企業:、、、、
- 主要學府:、等
- 著名景點:南山塔
- 民族象徵:
-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 地理最高點:
國名由來,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分布,自然資源,行政區劃,政區,首都,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國花,人口民族,政治,憲法,國會,司法,政府,政黨,政要,歷任總統,總統官邸,經濟,概況,工業,農業,旅遊業,金融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國資本,經濟團體,文化,語言,宗教,服飾,飲食,節日,軍事,交通,概況,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社會,科技,教育,社保,體育,媒體,外交,韓朝關係,外交政策,對外關係,旅遊,
國名由來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南部的部落聯盟“”(、、),在中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如《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建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1919年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歷史沿革
主詞條:、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韓帝國簽訂《》,正式吞併朝鮮半島。

1919年4月11日,“”在中國上海成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輾轉杭州、嘉興、鎮江、長沙、廣州、柳州、綦江等地,於1939年抵達重慶。今天的韓國政府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
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出任首屆總統。
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
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
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
韓國地圖說明

山地占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其向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等,其中、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海拔1915米。位於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峰。古代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山,並且同、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
平原主要分布於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黃海沿岸有漢江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平原及其它小平原。
氣候特徵
韓國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14℃,年均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
大韓民國地圖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
水系分布
韓國最長的河流分別是和,是南部地區兩條主要河流。洛東江長525千米,流入東海;長514千米,流入黃海,是中部地區的重要水系。其他河流還有:、、臨津江等。韓國湖泊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於頂火山口的,海拔1850 米,湖面直徑約300米,周長1 公里,深約6 米。最大的人工湖是,位於江原道市東北13 公里處,1973 年建成,面積6930 萬平方米。此外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湖,如插橋湖、木津湖等。
自然資源
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採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量不大。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行政區劃
政區
主詞條:
韓國全國劃分為1個特別市:首爾特別市;2個特別自治市(道):世宗特別自治市(2012年7月2日成立)、濟州特別自治道;8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韓國行政區劃

道市名 | 下轄政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首府 | 備註 | |
特別市 | 特別市 | 25區 | 606 | 中區 | |
特別自治市 | 23 | 2012年7月2日正式成立。韓國行政首都 | |||
廣域市 | 15區1郡 | 751 | 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海港。 | ||
廣域市 | 7區1郡 | 886 | 中區 | 第三大城市。 | |
廣域市 | 8區2郡 | 958 | 南洞區 | ||
廣域市 | 5區 | 501 | 東區 | ||
廣域市 | 5區 | 540 | 中區 | ||
廣域市 | 4區1郡 | 1056 | |||
道 | 27市4郡13區 | 10136 | |||
7市11郡 | 16536 | 韓國管轄該道軍事分界線以南地區。 | |||
3市8郡2區 | 7433 | ||||
6市9郡 | 8590 | ||||
6市8郡2區 | 8047 | ||||
5市17郡 | 11956 | ||||
10市13郡2區 | 9021 | ||||
10市10郡2區 | 10512 | ||||
特別自治道 | 2市2郡 | 1846 | 韓國氣溫最高,降水量最多,風速最大的地區。 |
首都
主詞條:
(seoul),人口約1000萬,面積605平方公里,年均氣溫11.6℃。
國家象徵
國旗
,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和在船上第一次繪製的,1883年被李熙正式採納為李氏朝鮮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徵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範圍內永恆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國徽
國徽公布於1970年7月3日。
大韓民國國徽

中央為一朵盛開的。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徵著和平與純潔,黃色象徵著繁榮與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紅藍陰陽圖代替,它不僅是韓國文化的一個傳統象徵,而且在此代表著與大自然規律的和諧。一條白色飾帶環繞著木槿花,飾帶上縫著國名“”四字。
國歌
韓國的是《》。韓國最早創立的民間報刊《》曾於1896年時刊登了多版本的歌詞,但當時“愛國歌”的旋律還未確定。後在大韓帝國時期,愛國歌的旋律被定為軍隊曲,稱大韓帝國愛國歌。1902年再經修改後大韓帝國愛國歌,被使用於國家的重要慶典上。大韓民國創立前愛國歌一直是依照民謠“” (中國稱《》)的旋律而演唱的。但作曲家(1905年——1965年)深感不適合拿其它國家的名謠旋律來作自己國家的國歌曲,於是在1935年重新創作了國歌曲,立刻被當時的所採用。但直到1945年大韓民國成立前,仍是以“auld lang syne”版本為主。
國花
是韓國的。花開時節,樹枝會生出許多花苞, 一朵花凋落後,其它的花苞會連續不斷地開,開得春意盎然,春光燦爛。因此,韓國人也叫它“”。
韓國國花——木槿花

人口民族
韓國主要民族為,屬東亞類型,占全國總人口的96.25%。
截至2019年1月,韓國總人口約5100萬,為單一民族。
政治
憲法
主詞條:
1948年,韓國公布第一部憲法並按憲法原則建國。在建國後的幾個十年中,韓國對憲法進行了九次修訂。
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過現行憲法,1988年2月25日生效。憲法規定,總統享有作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權力,任期5年,不得連任。
國會
,立法機構。主要職能包括:審議各項法案;審議國家預決算;監察政府工作;批准對外條約以及同意宣戰或媾和、彈劾總統和主要政府官員、否決總統的緊急命令等。實行一院制,共300個議席,議員任期4年。第20屆國會2016年4月選出。國會設1名議長和2名副議長,由議員投票選舉產生,現任議長,副議長李柱榮、朱昇鎔。
司法
審判機關有大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和家庭法院。大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院長由總統任命,須經國會同意,任期6年,不得連任,現任院長金命洙。另設有憲法裁判所,現任所長劉南錫。
檢察機關有大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和地方檢察廳,隸屬法務部。大檢察廳是最高檢察機關,檢察總長由總統任命,無須國會同意。現任檢察總長文武一。
政府
設18部、5處、17廳,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國務總理輔助總統工作。現任總理李洛淵,2017年5月就任。現任內閣主要成員有: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南基、社會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官柳恩惠、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長官俞英民、外交部長官康京和、統一部長官趙明均、法務部長官朴相基、國防部長官鄭景斗、行政安全部長官金富謙、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都鐘煥、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李開浩、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保健福祉部長官朴凌厚、環境部長官趙明來、僱傭勞動部長官李載甲、女性家族部長官陳善美、國土交通部長官金賢美、海洋水產部長官金榮春、中小風險企業部長官洪鐘學。
政黨
:前身為金大中領導的新政治國民會議。1997年金大中當選總統,該黨成為執政黨。2003年分裂為開放國民黨和民主黨,2008年2月合併為統合民主黨,7月改名民主黨。2011年12月,民主黨與市民統合黨、韓國勞動組合總聯盟合併為民主統合黨。2013年5月改名民主黨。2014年3月與以安哲秀為代表的政治力量聯合組成新政治民主聯合黨。2015年12月改名共同民主黨。2017年5月,該黨候選人文在寅贏得大選。2018年6月,該黨在國會補缺選舉中獲勝,在國會擁有130個席位。
: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民主自由黨,1995年改名為新韓國黨,1997年新韓國黨和韓國民主黨合併,改稱大國家黨。2012年2月改名為新國家黨,2016年12月該黨部分議員退黨,2017年2月更名為自由韓國黨。現為最大在野黨,在國會擁有113個席位。
正未來黨:2018年2月,由國民之黨和正黨合併而來,成為韓國第三大黨,在國會擁有30個席位。
:2018年2月,由國民之黨部分成員脫黨組建,在國會擁有14個席位。
:前身為進步正義黨,2013年7月更名為正義黨,在國會擁有6個席位。
政要
:總統。1953年1月生於韓國慶尚南道巨濟市,畢業於韓國慶熙大學法學系。1982年與前總統盧武鉉合作,擔任人權律師。2003年起歷任盧武鉉政府的總統民政首席秘書、市民社會首席秘書、總統政務特別助理、總統秘書室長等職。2012年4月當選國會議員,同年參加總統大選,以微弱票差落敗。2017年5月9日在大選中獲勝,10日宣誓就職。
:國務總理。1952年生於全羅南道。畢業於首爾大學法學專業。在韓國三大報之一的《東亞日報》任職20餘年,歷任該報駐日本記者、論說委員、國際部長等。金大中政府時期進入政界,四次當選國會議員。2002年起歷任新千年民主黨發言人、盧武鉉當選總統發言人、統合民主新黨發言人,曾任黨的院內代表、最高委員、事務總長、中央選舉對策委員會共同委員長等職。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任全羅南道知事。2017年5月31日就任國務總理。
歷任總統
姓名 | 任期 |
---|---|
1948年——1960年 | |
1960年——1961年 | |
1961年——1979年 | |
1979年——1980年 | |
1980年——1988年 | |
1988年——1993年 | |
1993年——1998年 | |
1998年——2003年 | |
2003年——2008年 | |
2008年——2013年 | |
2013年——2017年 | |
2017—— |
總統官邸
韓國總統官邸位於首爾鐘路區世宗路一號。這裡原來是高麗王朝的離宮,1426年朝鮮王朝建都漢城後,把它做為景福宮後園,修建了隆武堂、慶農齋和練武場等一些建築物,並開了一塊國王的親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後毀掉五雲閣以外的所有建築,建立了朝鮮總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後變為軍政長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的同時,它成為總統官邸並改名為景武台。1960年4月19日推翻政權後,尹譜善當選總統併入主景武台。不久,因為尹譜善忌“武”字並為了同美國白宮相對應,給白牆藍瓦的這群建築起名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藍宮”(blue house)。主樓為總統官邸,有總統辦公室、接見廳、會議室、居室,配樓有秘書室、警護室和迎賓樓等。
韓國總統官邸——青瓦台

經濟
概況
20世紀60年代,韓國經濟開始起步。70年代以來,持續高速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6年的10548美元,創造了“漢江奇蹟”。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
2017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1.5萬億美元。
人均國民收入(2017年):2.92萬美元。
經濟成長率(2017年):3.1%。
貨幣名稱:韓元。
匯率:1美元≈1120韓元(實行浮動匯率制)。
工業
韓國工礦業產值占gdp的30%,半導體銷售額居世界第1位,粗鋼產量居世界第6位。
農業
韓國現有耕地面積175.9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8%。農業產值(含漁業和林業)占gdp的2.6%。
旅遊業
韓國旅遊業較為發達。近年來,韓政府將旅遊業確定為戰略產業,積極鼓勵和發展旅遊業,通過對外宣傳“韓流”文化、簡化熱點旅遊地區入境手續、完善國內旅遊市場、改善國內旅遊硬體設施、提升相關服務水平,吸引國外遊客。據韓方統計,2017年訪韓外國遊客為1334萬人次。2018年1月至10月,訪韓外國遊客為1267萬人次。
金融業
韓國的金融業由韓國的和韓國銀行金融機構構成。韓國銀行作為中央銀行負責執行韓國並發行韓國流通貨幣。除韓國銀行外,韓國還有數個政策性銀行比如產業銀行、、水產協會銀行等。韓國的主要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等。其中新韓銀行創立於1897年,是韓國歷史上第一家商業銀行,而目前國民銀行是韓國最大的銀行。
韓國各經濟帶的差異——nasa2016夜間地球照片

韓國交易所(簡稱krx)是韓國唯一的證券交易所,總部設在韓國。2005年由原韓國證券交易所(kse)、韓國期貨交易所(kofex)和韓國創業板市場(kosdaq)合併而成,其主要指數為。韓國交易所的證券及其它衍生產品交易量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韓國交易所衍生產品契約交易量為37.52億手,占全世界交易量的16.8%。據世界交易所聯盟2008年的統計,韓國創業板市場kosdaq的成交量及換手率僅次於美國,其上市公司總市值位居世界第四。
財政金融
2017年韓國財政收支情況(單位:萬億韓元):財政收入375.6萬億韓元,財政支出346.4萬億韓元。截至2018年底,韓國外匯儲備約為4037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17年外貿總額10521億美元,貿易收支順差953億美元,增長6.6%。其中,出口5737億美元,增長15.8%;進口4784億美元,增長17.8%。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關係,中國、美國、日本是韓國三大主要貿易夥伴國。
主要進口產品有原油、半導體、天然氣、石油製品、半導體零部件、鋼板、煤炭、通訊器材、電纜等。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有線無線通訊器材、船舶、石油製品、平板液晶顯示器、個人電腦、影視器材等。
外國資本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外國直接投資僅占資本流入的一小部分,80年代起韓國逐步放寬外商投資限制。1997年金融危機後,韓加大引進外資力度。
經濟團體
大韓商工會議所:1948年7月正式成立。是韓國最大的民間經濟團體,現有正式會員企業5.5萬家,在韓國內有71家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調查了解企業情況,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作為民間團體,對國內生產、物價等進行統計調查;組織、領導會員企業的技工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負責與國外經濟團體的交流與合作;負責發放原產地證明等。1992年8月成立韓中民間經濟協定會,在北京設有代表處。會長朴容晚。
韓國貿易協會:成立於1946年。有會員企業8.6萬家。主要職能是:研究韓國的貿易政策,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貿易諮詢和信息服務,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代培貿易專業人員。多次協助中方在韓舉辦貿易展,並組織韓企業赴華考察,組派採購團,在北京設有國際事務支部。會長金仁浩。
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成立於1961年。由製造業、貿易、金融、建設等各行業67個團體、韓國具有代表性的431家大企業及4個名譽會員組成。主要職能是:代表大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意見和建議;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國外企業的聯繫;研究交流經營理論和經營方法;調查研究國內外經濟動向;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繫,組織會員企業開展各項公益事業。設有中國委員會,2003年5月成立全經聯中國論壇。會長許昌秀。
中小企業中央會:成立於1962年。由中小企業行業協會組成,2006年改用現名,有500多家註冊會員企業。主要職能是:維護中小企業利益,代表中小企業向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議;通過下屬行業組織指導中小企業發展,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研究,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信息和諮詢;管理赴韓外國勞工事務。會長朴成澤。
文化
韓國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是源於中國文化。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語言
主詞條:
韓國通用韓國語。
韓國在19世紀前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15世紀世宗國王遣人完成《》,仿照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由於當時朝鮮上層階級的官員貴族們和正式書籍文本仍然使用漢文,諺文在數世紀間未能成為正式文字。諺文因多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群中使用,而被抵制。直到二十世紀初期朝鮮被日本吞併後,諺文方逐步成為主要書寫工具。二戰結束,後,韓國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辭彙的不同意義。
韓文字母

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韓語與朝鮮語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外來語以及部分語法及單詞的用法上稍有不同,其中在發音和外來語上表現尤為突出。因為政治原因,朝鮮半島在內戰後南北長期分裂,使得南北語言也出現差異,主要表現在口音和用詞方面。
宗教
韓國50%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服飾
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鬆;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韓國長鼓舞

飲食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料理

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複的日常飲食,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時擺的食品,祈求豐年和豐漁時擺的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而擺的祭祀食品等。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物做季節美食。
節日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獨立紀念日:3月1日。
光復節:8月15日,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光復(1945年)和大韓民國建國(1948年)。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開天節:10月3日,傳說中古朝鮮的建國日。
軍事
韓國武裝力量正式名稱“”。
2012年,韓軍總兵力為69萬,其中陸軍56萬,海軍6.7萬,空軍6.3萬,預備役304萬。美國在韓國約有2.8萬。 軍隊的指揮系統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體制。平時的指揮架構是由韓國總統擔任最高統帥,聯合參謀主席轄三軍指揮官向總統負責。在戰時與並肩作戰,美軍與韓國部隊均由“美韓聯軍司令部”負責指揮。1953年5月16日簽定停戰協定後,結束,南北兩韓隔著38度線分治,韓國隨即在美國協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後經濟獲得高度的發展。面對朝鮮軍事威脅,韓國也投注龐大資源發展軍備。
韓國軍事武力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衛和特別是防禦朝鮮軍事威脅,但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隊參加的聯合國維和任務,此外,非洲、、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駐兵力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2017年12月5日,歐盟宣布韓國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韓國實行義務兵役制。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服役期為21個月,空軍為24個月,海軍為23個月。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國防部長官鄭景斗(2018年9月就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朴漢基(2018年10月就任)。現有總兵力65.5萬,其中陸軍52.2萬,海軍6.8萬,空軍6.5萬。預備役304萬。2019年國防預算約46.69萬億韓元,較上年增長8.2%。
交通
概況
韓國陸、海、空交通運輸均較發達。全國已建成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
鐵路
韓國鐵路總長約3900公里。2004年3月,首爾-釜山高速鐵路開通,全長412公里,最高時速300公里。
韓國高速鐵道—ktx海霧

公路
韓國公路總長約10.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約4200公里。登記的汽車有2200多萬輛。
水運
韓國以海運為主。主要港口有:釜山、浦項、仁川、群山、木浦、濟州、麗水等。
空運
韓國開通國內航線21條,國際航線350條(其中外國航空公司航線210條),現有8個國際機場:仁川、金浦、濟州、金海、清州、大邱、襄陽、務安。
社會
科技
韓國非常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據韓國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kistep)的調查顯示,韓國政府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居oecd國家榜首,預算規模排名第六。
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之牛耳,與科技產業發達,除高速服務聞名世界外,記憶體、及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
網路通訊
早在政府時期,韓國就把發展以寬頻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提升為國家戰略。從1999年開始,韓國定期提出發展寬頻的政策。韓國已是世界上網路通訊發達的國家之一,網速全球最快,寬頻普及率世界第一。美國《》2011年報導說,2010年韓國網速每秒流量為14mbps,是全球平均網速(1.9mbps)的約7倍,而美國50個州中網速最快的(7.1mbps)也只有韓國的一半水平,證明韓國在網路硬體環境方面的領先地位。
韓國是oecd成員中首個無線寬頻普及率達到100%的國家。2013年6月,在距離網路商用還不足兩年時間,新一代網路開始在韓國商用,使韓國進入4.5g時代。2013年5月12日,宣布已率先開發出基於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路,使韓國5g技術上也占得先機。2013年,韓國政府宣布實施“吉咖韓國”戰略。該戰略計畫到2020年使韓國無線寬頻傳輸速度達到每秒1吉咖位元組以上。
韓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政府數位化。續政府1.0版(單純提供信息)和2.0版(限制性的公開和參與)後,朴槿惠政府提出了實現政府3.0版本的目標。政府3.0版是通過移動技術和大數據為國民提供差異化一對多的行政服務,使社會民主化得到更深的提高。指出,政府3.0時代不僅僅意味著政府信息的公開,而意味著政府工作從過去以國家為中心的工作方式向以國民為本的工作理念的全面轉型。
航天業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是韓國從事航天科研的主要機構。1992年8月11日,韓國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韓國星1號”進入太陽同步軌道,成為世界航天俱樂部的第22個成員。自1992年起,韓國至今已連續成功開發了8顆人造衛星。出於防止軍備競賽的考慮,韓國的盟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試圖阻止韓國發展自主的飛彈和火箭技術。因此韓國與俄國合作發展航天技術。2008年4月,俄國成功將韓國首位太空人送至。 2013年1月,經過兩次失敗後,韓國與俄國共同研製的成功將科學衛星送至指定軌道,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10個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韓國首架國產超音速戰鬥機“制空號”(f-5e/f)由研製,於1982年9月9日首飛成功。進入21世紀以來,韓國的航空產業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9年7月,韓國首次研製出國產運輸直升機“surion”。2011年,首次開發出“無人智慧型飛機”。同年5月,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基於t-50超音速教練機研製的輕型攻擊機fa-50首飛成功。t-50超音速教練機出口至印度尼西亞,也使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出口超音速飛機的國家。
機器人
由於韓國人力資源的短缺,機器人的發展在韓國非常受重視。韓國政府計畫在2018年以前,使韓國成為世界三大機器人強國之一。2010年韓國公布了《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將服務型機器人列為發展的重點,韓國政府還計畫到2020年前使機器人的普及率在韓國達到一戶一個。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機器人飛行員、機器人獄警、機器人教師等紛紛在韓國問世。
韓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位。截至2013年,韓國製造業機器人出廠台數已排名世界第4位。韓國在納米級搬運機器人系統和高密度革新製造工程用機器人領域已經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2013年,韓國細菌機器人研究所研發出世界上首個可治療癌症的納米機器人(“體內醫生”),可對大腸癌、、胃癌和等高發性癌症進行診斷和治療。韓國現代機器人、羅普伺達機器人、東部機器人、斗星機器人和阿爾帕機器人是韓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五大機器人廠商,其中現代機器人在韓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
生物技術
早在1983年,韓國就頒布實施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生物技術促進法案》。在過去的幾十年內,韓國先後出台和啟動了“國家研究實驗室(nal)計畫”(1999年)、“21世紀前沿研發項目”(2000年)、“bio-star計畫”(2003年)、“促進生物產業,新藥研發,器官工程和生物晶片發展項目”(2003年)等支持生物科技發展的計畫和項目。據統計,自1994年以來韓國政府對生物技術的投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05年累計投資達到4.3萬億韓元。
生物醫藥是韓國生物技術領域最重要的構成,韓國60%左右的生物技術公司為生物製藥企業。2003年,factive獲得的認可,成為韓國第一個獲得國際認可的新藥。此後,隨著諸多新藥研發成功並投入生產,韓國已經擁有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藥。韓國的發酵科技是韓國生物技術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領域,涉及胺基酸、酶製劑、抗生素等多個產業。其中胺基酸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20%。2005年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辛辣甘藍泡菜中成功提取了一種可以治療和其他雞的疾病的發酵芽胞桿菌。為減少對石油進口的依賴,韓國非常重視的發展。2004年10月,韓國修訂了《石油及石油替代燃料事業法》並制定了生物柴油質量標準。韓國實施較嚴格的生物燃料和燃料效率規定。在生物製品方面,韓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製品已經從最初的功能性食品逐漸轉變為生物醫藥類和生物診療類製品,擁有一批自主研發世界品牌。另外,首爾大學已於2005年和2007年成功克隆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和兩隻瀕危物種的狼。
教育
1953年起實行國小六年制義務教育,從1993年起普及國中三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機構80%為私立。2019年教育預算約75.2萬億韓元,較上年增長10.2%。
全國各類學校(公立、私立)近2萬所,學生1100多萬人,教師50多萬人。著名大學有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等。
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是一所的綜合類院校,2013qs亞洲大學最新排名第4位。和、並稱韓國s.k.y(寓意撐起韓國高等教育的一片天)另外(kaist)、和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
社保
韓國自1960年以來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法規。在執政期間(1980-1988年),“”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來。與其它相比,韓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起步較晚,有待進一步完善,但韓國建立起福利國家所用的時間卻是很短的。韓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公共救濟和社會福利服務三方面。
社會福利服務主要以社會化的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婦女福利和殘疾人福利等為主。老人福利針對65周歲以上沒有養老金的老人,主要是政府建設老人福利設施和減免公共費用。兒童福利針對18周歲以下孤兒和無能力撫養的兒童,主要是設立有兒童諮詢所、嬰幼兒設施、職業輔導設施等。婦女福利主要通過婦女諮詢所、母子保護設施、婦女職業輔導設施、女性會館等婦女福利設施對婦女提供福利和教育。依照《殘疾人福利法》、《殘疾人僱傭促進法》和《特殊教育振興法》三部保障殘疾人福利的法律,韓國政府通過設立殘疾人福利設施、為殘疾人提供福利,並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便利。
體育
韓國舉辦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2002年與日本一起舉辦了(官方名稱)、同年釜山舉辦了亞洲運動會,仁川於2014年舉辦,將舉辦2015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舉辦2018年冬季奧運會。繼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之後,第七個舉辦奧運會、、世界盃三大賽的國家。
媒體
新聞出版業發達。共有新聞機構230多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報社120多家,雜誌種類繁多。《朝鮮日報》(1920年3月創刊)、《中央日報》(1965年9月創刊)、《東亞日報》(1920年4月創刊)是三大全國性韓文日報。
通訊社:聯合通訊社,1980年由契約通訊社和東洋通訊社合併而成,1999年兼併內外通訊社。該通訊社在北京、華盛頓、紐約、洛杉磯、東京、巴黎、倫敦、曼谷、莫斯科等地設有分社,同40多家外國通訊社簽有新聞交換協定或合作協定。
有10家全國性廣播公司,另有地方廣播公司59家,有線廣播公司81家。
韓國廣播公司(kbs):1927年開始試播,自1953年開始對外廣播。政府控股廣播公司,擁有全國性廣播網,目前用韓、英、漢、法、日等11種語言播音。電視台成立於1961年12月。自1996年7月起開通多頻道衛星電視節目,主要以數位訊號播放。
文化廣播公司(mbc):1961年12月開辦,擁有全國性廣播網。電視台成立於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衛星轉播站。
首爾廣播公司(sbs):1991年12月開播。
外交
韓朝關係
韓戰停戰後,朝鮮半島長期處於政治對立、軍事對峙、經濟隔絕狀態。1990年9月至1991年12月,朝韓先後舉行5次總理會談,簽署《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及交流合作協定書》,發表《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朝韓關係有所改善。此後受金日成逝世及朝核等問題影響,朝韓關係趨冷。
1998至2008年,韓國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任政府分別奉行對朝“陽光政策”及“和平與繁榮政策”,推進南北和解合作。2000年6月和2007年10月,金大中、盧武鉉分別訪朝,同金正日舉行首腦會晤,發表《南北共同宣言》和《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其間朝韓舉行多次官方會談和一系列民間交流活動,簽署多項合作協定。
2008年至2016年李明博、朴槿惠任韓國總統期間,南北關係時有起伏。2014年2月雙方舉行高級別會談和離散親屬會面。2015年8月和10月,雙方先後舉行高級別磋商和離散親屬會面。2016年2月韓方關閉開城工業園。
2018年朝韓關係取得積極進展。1月,雙方重啟板門店熱線、西海軍事熱線,舉行高級別會談。2月,朝方派金永南、金與正出席韓國平昌冬奧會開幕式,派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統戰部部長金英哲出席閉幕式。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國家情報院院長徐薰作為文在寅總統特使訪朝,會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4月,金正恩委員長同文在寅總統在板門店舉行首次領導人會晤,發表《板門店宣言》。5月雙方再次會晤。9月,文在寅訪朝,雙方第三次會晤,簽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9月,韓朝共同聯絡辦事處正式成立。10月,雙方舉行第10次北南將軍級軍事會談和山林領域合作會議。12月,朝韓軍方對非軍事區內試點拆除哨所情況進行互查。同月,朝韓在板門店舉行東西部鐵路公路對接項目開工儀式。2019年1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發表新年賀詞,表明進一步發展朝韓關係意願,韓方對此表示歡迎。
外交政策
二次大戰後,韓國長期以對美外交為主。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1988年盧泰愚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北方外交”,發展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其後歷屆政府均推行積極外交政策,近年來基本形成了以韓美同盟為基軸、加強美、中、日、俄四大國外交、積極參與地區與國際事務的多層次、全方位外交格局。
截至2019年1月,韓國與19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駐外外交機構163個。
對外關係
- 與中國的關係
中韓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快速發展。政治上,兩國領導人經常互訪或在國際多邊活動中會晤,增進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了兩國關係發展。經濟上,兩國互利合作不斷深化,互為重要貿易夥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兩國在地區及國際事務中保持密切協調與合作。
一、政治關係及高層互訪
建交以來,兩國政治關係進展順利。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訪華,雙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韓合作夥伴關係。2003年韓國總統盧武鉉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8年5月韓國總統李明博訪華,雙方宣布建立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韓,雙方宣布中韓努力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2017年12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雙方就推動中韓關係改善發展、加強在朝鮮半島等國際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合作深入交換意見,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4年11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apec領導人會議。
201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韓。
2015年9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赴韓出席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6年6月,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訪華並出席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2016年9月,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
2017年5月,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特使李海瓚訪華。
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柏林同文在寅總統舉行首次會晤。
2017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文在寅總統。
2017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會見文在寅總統。
2017年12月,文在寅總統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分別出席平昌冬奧會開、閉幕。
2018年3月,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楊潔篪同志應韓國政府邀請訪韓。
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日本東京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
2018年8月、9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聯大期間會見韓國外長康京和。
2018年11月,習近平主席和文在寅總統在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
二、經濟合作與貿易關係
中韓建交後,雙邊經貿合作穩步、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
2018年1-11月中韓雙邊貿易總額2888.7億美元,增長13.9%。其中,中方出口98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4%;進口1905.2億美元,增長18.8%。
2012年5月中韓啟動自由貿易協定政府間談判,2014年11月雙方宣布完成實質性談判並簽署有關諒解備忘錄。2015年6月雙方正式簽署協定,同年12月20日協定正式生效。2017年12月文在寅總統訪華期間,雙方宣布啟動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2014年7月中韓宣布在韓國先行建立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機制,在韓國首爾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選擇在首爾的中國交通銀行作為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同年11月該清算行業務啟動。2015年3月韓國正式加入亞投行。2016年6月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在中國正式啟動。2017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續簽本幣互換協定,協定延長3年,規模為3600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8年11月,韓國對華實際投資累計768億美元。中國對韓國實際投資累計76.5億美元。韓國是中國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中國是韓國第二大海外投資對象國。
三、其他領域的關係
兩國科技、文化、教育、法務部門及不少地方政府之間均建立了友好交往與合作關係。中國在韓國釜山、光州、濟州設有總領事館,韓國在中國上海、青島、廣州、瀋陽、成都、西安、武漢和香港設有總領事館,在大連設立駐瀋陽總領館駐大連領事辦公室。兩國主要城市之間有約60條定期客運航線,每周近1200個班次。中國天津、青島、大連、煙臺、威海與韓國仁川、釜山、平澤等地有定期客貨輪航線。
2018年1至10月,中韓人員往來791萬人次。截至2018年底,韓國在華留學生約6.7萬名,中國在韓國留學生6萬人,均居對方國家留學生人數之首。韓國有23家孔子學院和5家孔子課堂。
中韓軍事交往穩步開展,兩國在駐對方使館均設立了武官處。中韓軍方保持高層交往,就艦艇互訪、軍事留學生、災害救援、反恐、聯合國維和行動等保持交流合作。
兩國在文學、藝術、體育、教育、衛生、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等領域交流發展迅速。
雙方共建立184對友好省市關係。雙方友好團體有中韓友好協會、韓中友好協會、韓中文化協會、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韓中經營人協會、韓中親善協會等。
四、重要雙邊協定
《中韓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1992年)
《中韓政府貿易協定》(1992年)
《中韓關於在中國上海和韓國釜山互設總領事館的換文》(1992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青島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1993年)
《中韓政府文化合作協定》 (1994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保留總領事館的換文》(1995年)
《中韓聯合公報》(1998年)
《中韓關於簡化簽證手續和頒發多次簽證的協定》(1998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廣州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0年)
《中韓漁業協定》(200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2000年)
《中韓關於韓國駐華使館領事部駐瀋陽辦公室升格為總領事館的換文》(2002年)
《中韓聯合聲明》(2003年)
《中韓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03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4年)
《中韓就設立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駐光州領事辦公室的換文》(2004年)
《中韓聯合公報》(2005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西安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6年)
《中韓聯合聲明》(2008年)
《中韓聯合公報》(2008年)
《中韓關於韓國在武漢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09年)
《中韓聯合新聞公報》(2012年)
《中韓關於中國在濟州設立總領事館的換文》(2012年)
《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2013年)
《中韓聯合聲明》(2014年)
《中韓領事協定》(2014年)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2015年)
- 同美國的關係
韓美1949年1月建交。1953年10月韓美簽署《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確立軍事同盟關係。目前美國在韓國有2.85萬駐軍,掌握韓軍戰時指揮權,對韓國負有安全防衛義務。2017年2月,美國防部長馬蒂斯訪韓。3月,美國務卿蒂勒森訪韓。6月,韓國總統文在寅訪美,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韓,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晤。2018年2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參加平昌冬奧會開幕式,美國總統顧問伊萬卡·特朗普參加平昌冬奧會閉幕式。2018年5月、9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兩次訪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談。2018年11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美國副總統彭斯會晤。據韓方統計,2018年1-11月,韓美貿易額1198.2億美元,韓方順差127.5億美元。
- 同日本的關係
韓日1965年建交。兩國在各領域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但歷史等問題仍是干擾兩國關係的因素。2017年5月,韓國總統文在寅特使文喜相訪問日本。同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7月,文在寅總統在德國漢堡與安倍晉三首相會晤。2018年2月,安倍晉三首相出席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並會見文在寅總統。2018年4月,文在寅總統與安倍晉三首相通電話。2018年5月,文在寅總統赴日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同安倍晉三首相會晤。據韓方統計,2018年1-11月,韓日貿易額784.9億美元,韓方逆差221.7億美元。
- 同俄羅斯的關係
韓國與前蘇聯1990年9月建交。前蘇聯解體後,韓國與俄羅斯繼續保持外交關係。2017年5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7月,文在寅總統和普京總統在德國漢堡會晤。9月,文在寅總統訪俄,同普京總統會晤。2018年6月,文在寅總統訪俄,同普京會晤。9月,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訪問赴俄羅斯,會見普京總統,出席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10月,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緹娜·伊萬諾夫娃·馬特維延科訪問韓國,會見文在寅總統。2018年11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據韓方統計,2018年1-11月,韓俄貿易額227.6億美元,韓方逆差93億美元。
旅遊
韓國主要旅遊點有首爾、、、、、國立國樂院、、湖岩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民俗村、 、慶州、、等。韓國第一大島濟州島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島上的瀑布、海灘、浴場、綠樹紅花等自然風光,韓國最高峰——海拔1950米的漢拿山也屹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