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之一。
陶謙最初為,在任職,被舉,歷任舒、盧二縣令、幽州刺史、,性格剛直,有大志。後隨左對抗,任揚武校尉,之後又隨征、。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黃巾起,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擊破徐州黃巾,並推行屯田,恢復生產。爾後聽從、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徐州牧,封溧陽侯。晚年因戰事上為曹操大敗,徐州大半幾乎遭兵禍所害,以致過度憂勞而逝,終年六十三歲。
基本介紹
- 本名:陶謙
- 別稱:陶恭祖
- 字號:字恭祖
- 所處時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丹陽郡丹陽縣
- 出生時間:132年
- 去世時間:194年
- 主要作品:《奏記朱儁》
- 主要成就:擊破徐州黃巾,恢復生產
- 官職:、徐州牧
- 封爵:溧陽侯
- 典故: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經營徐州,惹禍上身,憂曹而死,為政舉措,推行屯田,宣揚佛教,任用豪族,個人作品,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妻子,兒子,史料記載,墓葬紀念,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戲曲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陶謙的父親,曾經擔任過餘姚縣長。陶謙幼年時父親去世,少年時以性格放浪聞名縣裡,十四歲時以布作為戰旗,騎著竹馬與鄉里小孩子一起嬉戲。他的同鄉、曾任蒼梧太守的甘公出門時遇見陶謙,見到陶謙的外貌不凡,於是叫上車來與他交談,感到非常高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陶謙。甘公的妻子對此非常憤怒,但是甘公對其妻說:“這個孩子外貌奇特,長大後必成大器。”陶謙後來喜歡學習,先是考上,在州郡為官,後被舉為茂才,拜,先後出任舒縣令、盧縣令。其後遷幽州刺史,被徵拜為議郎。
陶謙像

二年()三月,等率領羌胡進犯,派遣左車騎將軍率軍討伐,皇甫嵩表請武將隨行,召拜陶謙為一同出征,將叛軍擊敗。七月,皇甫嵩因先前得罪中常侍、,在他們的誹謗下被貶官削爵。
朝廷另委派司空為車騎將軍前往討伐,張溫請陶謙為,接遇甚厚,但陶謙素來輕蔑張溫的作為,心懷不服。後大軍回朝,陶謙在百官宴會上公然羞辱張溫,張溫大怒,意圖將陶謙遷往邊關,在別人的勸說下才將陶謙追回。張溫於宮門迎接陶謙,陶謙並不領情,但張溫對陶謙還是像以前一樣好。
經營徐州
中平五年()十月,青、徐兩州黃巾復起,攻打郡縣。朝廷任命陶謙為徐州刺史,鎮壓。陶謙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東海的泰山人及其同鄉等為將。結果一戰便大破,剩下的黃巾軍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內。黃巾破走後,陶謙上表拜臧霸、孫觀為,令其屯琅玡郡治,駐守徐州北面。
元年()正月,牧守擁立袁紹為盟主,矛頭直指在的。當時天下回響,義兵。但陶謙並未加入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
初平二年(),名將屯駐在中牟縣,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陶謙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只派了一些兵來,陶謙又上表奏任朱儁代理。
初平三年()四月,、呂布殺董卓,後、等反,攻陷長安,把持朝政。朱儁當時還在中牟,陶謙認為朱儁是名臣宿將,屢立戰功,可以委以大任,於是聯合前刺史周乾、琅邪國相、東海國相劉馗、彭城國相汲廉、北海相國、沛相、泰山太守、汝南太守、前九江太守、博士等人共朱儁為,移檄,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奏記朱儁》)。十二月,李傕用計召朱儁入朝,朱儁於是辭謝陶謙,應召入朝,陶謙也只好作罷。
初平四年(),經與別駕的建議,陶謙派趙昱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接到陶謙的奏章後讚賞並升陶謙為徐州牧、;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王朗被任命為。同年,下邳人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派軍將其擊殺(一說陶謙與其共舉兵,率軍攻入南部的任城。)
惹禍上身
當時,曹操之父、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戰亂,曹操命令泰山太守迎接曹嵩到兗州。《三國志》記載陶謙素來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騎兵掩殺曹嵩;《後漢書》記載曹嵩攜帶輜重一百餘車,陶謙的一個部將駐守在陰平縣,其士兵貪圖曹嵩的財產,於是在華縣與費縣的交界處發動襲擊,殺死曹嵩和他的小兒子(一說是陶謙派部將護送曹嵩,但張闓貪圖曹嵩資產而將其殺害,另一說陶謙派軍截殺曹嵩父子)。對於此事,《三國志》、《》、《世語》(見《三國志·武帝紀》注)、《吳書》諸書記載不一。其中《三國志·武帝紀》、《後漢書·應劭傳》、《後漢書·曹騰傳》、《世語》均認為陶謙是謀害曹嵩的元兇,而《》、《吳書》等則不認為此舉是陶謙所為。
三國志12的陶謙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當時袁紹亦派部將督三營軍相助。曹操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曹將攻克廣威(沛縣東),沿泗水直至彭城。另前鋒別攻陶謙部將呂由,破敵之後還與曹操合兵。陶謙引軍迎擊,卻遭遇大敗,只得逃離彭城,退保東海郯城,曹操乘機又破彭城,傅陽。當初各地流民依附陶謙,多在彭城間,此次遇曹操大軍,皆遭殺戮,數萬(一說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致使河水都不能流動。
其後曹操向東北攻費、華、、開陽,陶謙於郯城一面遣別將救援被曹軍圍攻諸縣,一面告急於青州刺史。曹操圍攻郯縣,未能攻下,便轉而攻取慮、睢陵、夏丘三縣,所過之處全都遭到屠戮,雞犬不留,舊城廢址不再有行人。田楷此時與劉備率軍來救,後曹操因兵糧告盡,終得退兵。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小沛。
憂曹而死
興平元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領大軍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東海。回軍經過郯城,徐州將領與劉備屯兵郯東,邀擊曹操,被其擊破,曹操隨即西拔襄賁,所過之處多所殘戮。陶謙眼見日暮途窮,打算逃回老家丹陽,正在這時,陳留太守背叛曹操,與其弟原廣陵太守張超迎呂布入兗州,曹操只好回師平叛。同年,陶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他死後,張昭為其撰(《》)。
為政舉措
推行屯田
陶謙任徐州刺史時,徐州經戰火過後“世荒民飢”,陶謙表薦下邳人為,在徐州境內實行。陳登上任便“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在陶謙、陳登的努力下,徐州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收穫“粳稻豐積”。
陶謙擔任徐州刺史時,北面的青州、兗州黃巾此起彼伏,徐州卻相對太平無事,百姓富足,穀米屯滿糧倉,青州、豫州等地的流民(如鄭玄、許劭等)也紛紛湧向徐州。
宣揚佛教
當時,陶謙任命與自己同郡的下邳相督管廣陵、下邳、彭城運糧,其利用手中掌握的糧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餘,“每,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笮融此舉或出於陶謙的默許)。
任用豪族
陶謙任徐州刺史時,曾任用徐州富商為,並任命與自己同郡的督管廣陵、下邳、彭城運糧,同時任用琅玡人趙昱、東海人王朗為別駕及治中從事。
但《三國志》及《後漢書》均稱陶謙疏遠賢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廣陵太守琅邪趙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見疏,曹宏等讒匿小人也,謙親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漸亂”。
個人作品
陶謙作品 | |
---|---|
《被詔罷兵上書》 | 《奏記朱儁》 |
(陶謙作品來源:《》卷85)
人物評價
甘公:彼有奇表,長必大成。
陶謙(葉雄三國人物譜)

: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
:猗歟使君,君侯將軍。膺秉懿德,允武允文。體足剛直,守以溫仁。令舒及盧,遺愛於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賴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寧。唯帝念績,爵命已章。既牧且侯,啟土溧陽。遂升上將,受號安東。將平世難,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喪覆失恃,民知困窮。曾不旬日,五郡潰崩。哀我人斯,將誰仰憑?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嗚呼哀哉!
《吳書》:謙性剛直,有大節。
陳壽《》:陶謙昏亂而憂死,授首於臣下,皆擁據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無可論者也。
《》:徐方殲耗,實謙為梗。
:蓋謙之為謙也,貪利賴寵,規眉睫而迷禍福者也。然則曹嵩之輜重,謙固垂涎而假手於別將耳。吮鋒端之蜜,禍及生靈者數十萬人,貪人之毒,可畏也夫!
親屬成員
妻子
甘氏,蒼梧太守甘公之女。
兒子
陶商,不仕。
陶應,不仕。
史料記載
《·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卷七十三·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卷第六十·漢紀五十二》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一·漢紀五十三》
墓葬紀念
在安徽省宿州市城南45里的莊裡鄉。當時,在徐州西南遠郊同時修建陶墓10餘處,均為假墓。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陶謙被描述成一副和藹可親的老實善人形象,是為參與討伐董卓的之一。由於曹操來犯,請求、救援。後來病倒,懇求劉備治理徐州。
三讓徐州

影視形象
年份 | 電視劇/電影 | 飾演者 |
---|---|---|
1994 | 《》 | |
1996 |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 |
2004 | 《》 | 劉國祥 |
2010 | 《》 | 佟漢 |
戲曲形象
京劇《》:言鞠朋飾演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