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公:魏晉,曹魏,晉朝,南朝,北朝,北魏,北齊,後世,-九游会j9

郡公,中國古代的一種封爵。曹魏始置,一直延續到明朝初年。亦傳至越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郡公
  • 設定時間:曹魏
  • 罷免時間:明朝初年
  • 屬性:爵位
魏晉,曹魏,晉朝,南朝,北朝,北魏,北齊,後世,

魏晉

南朝時期,郡公為異姓功臣(禪代前的權臣除外)的最高封爵,皆為實封,有封國、,開國置國官,具有世襲性。食邑從數千戶到萬戶不等。郡公以郡立國,封國置,其職責相當於。

曹魏

曹魏元年(264年),在的主持下,創建了,分為郡公、、大國侯、次國侯、大國伯、次國伯、大國子、次國子、大國男、次國男十級,郡公為最高的一級,居第一品。郡公僅封一人,為長樂公。

晉朝

晉朝郡公為第一品爵,一般為三千戶,置妾6人,14人,旅賁50人。配有:、玄、綠紫紺、三梁冠、九縫皮牟、八斿旗、七旒冕。
西晉時期郡公的國官有:
:1人,第五品
: :1人,第六品
:1人,第六品
:1人,第六品
上軍將軍:1人,第六品,置軍1500人
:2人,第八品
四令: 令:1人,第八品 典書令丞:1人
典祠令:1人,第八品
令:1人,第八品
學官令:1人,第八品
陵長:1人,第九品
廟長:1人,第九品
牧長:1人,第九品
:4人,第九品
:6人,第九品
典醫丞:1人,第九品
典府丞:1人,第九品
治書:4人
:10人
世子:1人
東晉時,省去、上軍將軍,其它與西晉時相同。

南朝

、的制度與東晉相同。
時,開國郡公為十七班爵,位視(),境內被尊稱為第下,自稱,國官向其稱臣。郡公的國官有:
: :七班
大農:六班
:五班
侍郎:三班
典祠令
令:一班
典衛長
陳朝時,開國郡公為第二品爵,視中二千石。

北朝

北魏、時,異姓功臣可以封王,郡公為僅次於的封爵,有實封、虛封兩種。

北魏

北魏初期的封爵皆為虛封,可以世襲(追贈者不可世襲)。時,改革,郡公分為兩類:
開國郡公,第一品,為實封,封國置一人,其職責相當於。
散郡公,從第一品,為虛封。

北齊

時,開國郡公為,散郡公為

後世

從北周開始,開國郡公之上增設一爵。皆無實際封國,郡公雖帶有“開國”二字,但並不開國,“開國”二字成為榮譽稱號。唐朝以後,郡公一般不可世襲,常為虛封。明朝初年,取消郡公一爵,以後不再復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