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doro eldengge,:doro eldengge;:төр гэрэлт;1821年—1850年)是清朝第八位、清軍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清宣宗的年號,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次年改元。
旻寧在位期間,爆發了震驚中外的,這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關於清朝道光皇帝的內容,詳看條目。本條目只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光
- 在位者:愛新覺羅旻寧
- 使用時間: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
- 屬性:年號
在位皇帝,公元對照表,大事年表,
在位皇帝
清宣宗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為清仁宗第二子,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母喜塔拉氏。嘉慶十八年(1813年)被封為和碩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慶帝病死後,旻寧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道光”。

清道光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身份即位的皇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道光帝在內外交迫中憂愁成疾,一開始還能勉強支撐著臨朝辦理政事。到第二年正月,病情加重,他知道已沒有康復希望,忙召宗人府宗令、大臣載恆、、,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等進宮,命令他們隨同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取下錦合,內有御筆兩諭:先書“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後書“皇四子立為皇太子”,並附有相應滿文。中午,道光帝崩於圓明園慎德堂內。諡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廟號宣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慕陵。
公元對照表
年號 | 公元紀元 | 乾支紀元 | 廟號 |
道光元年 | 1821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年 | 1822年 | 壬午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三年 | 1823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四年 | 1824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五年 | 1825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六年 | 1826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七年 | 1827年 | 丁亥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八年 | 1828年 | 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九年 | 1829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年 | 1830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一年 | 1831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二年 | 1832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三年 | 1833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四年 | 1834年 | 甲午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十五年 | 1835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六年 | 1836年 | 丙申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十七年 | 1837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八年 | 1838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十九年 | 1839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年 | 1840年 | 庚子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二十一年 | 1841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二年 | 1842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三年 | 1843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四年 | 1844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五年 | 1845年 | 乙巳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二十六年 | 1846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七年 | 1847年 | 丁未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道光二十八年 | 1848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二十九年 | 1849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
道光三十年 | 1850年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大事年表
-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旻寧在出生。
- 嘉慶元年,以為。
- 嘉慶十八年九月,封為智親王。
-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仁宗去世,綿寧繼位,更名旻寧。
- 道光十八年閏四月,黃爵滋奏請“將內地吸食鴉片者俱罪死”。十一月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開始。
-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英艦封鎖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正式開始。英艦北上,六月攻陷浙江,七月抵達天津附近,其後返回廣東。九月林則徐被革職。與英方全權代表商議和約,十二月義律單方面公布《》。
-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英軍占領香港。道光帝不承認《穿鼻草約》,二月琦善被革職,押京審理。
-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英軍兵臨南京,清廷同意議和,《》立。
-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立。
-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正式解除對天主教的禁令。
-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在去世,終年69歲,葬於(今河北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