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旗(越南語:quốc kỳ việt nam)的名稱是“金星紅旗”(越南語:cờ đỏ sao vàng)。
國旗的長寬比例為3:2,中心是一顆的,標誌越南共產黨(越南語: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的領導地位,紅色表示革命和勝利。五角星的五個角分別表示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和青年。
規定:“為長方形,其寬度為長度的三分之二,紅底中間有五角金星。”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英文名稱:flag of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簡稱:越南國旗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國旗比例:3:2
國旗簡介,歷代國旗,三色旗,黃底三橫條旗,
國旗簡介
金星紅旗最早出現在1940年11月23日。第一面金星紅旗的設計者名叫阮友秦(越南語:nguyễn hữu tiến,1901-1941),1901年在北方平原地區的出生,是一位充滿革命熱情的革命者。1940年底,越南南方的部分士兵對法國的虐待極為不滿而決定舉行起義,這一決定得到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語:đảng cộng sản đông dương)駐(越南語:nam kỳ)黨部的支持和指導,起義時間定於1940年11月23日凌晨。起義的領導者認為起義需要一面旗幟作為鼓舞民眾士氣和指揮的標誌,於是設計旗幟的任務就交給了阮友秦。經過幾晝夜的精心構思和設計,阮友秦出色地完成了這一特殊的任務,設計出“金星紅旗”的樣旗。起義領導人對樣旗十分滿意,正式決定作為起義的標誌。繪製方法
1940年11月23日,起義的槍聲打響。當時,從邊和到,南部平原18個省的人民舉起金星紅旗,參加抗擊法國殖民主義者的(越南語:khởi nghĩa nam kỳ)。特別是在重要的革命紀念日,金星紅旗不斷展現,鼓舞看人民奮起鬥爭,它逐漸成為越南共產黨領導下的越南民族解放革命的強大生命力的象徵。
1945年8月16日,在越南北部選舉產生了以胡志明主席為首的越南民族解放委員會,決定以金星紅旗作為越南國旗。回響胡志明主席“在越盟旗幟下勇敢前進,以自我力量解放自己的號召,越南全國人民奮起舉行了八月總起義。1946年11月,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二次會議決定:以金星紅旗為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語: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