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中共黨員,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該片獲得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1960年,憑藉戰爭電影《》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5年,執導的劇情電影《》獲得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審獎。1975年,與、聯合執導劇情電影《》。1981年,憑藉劇情電影《》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8年,執導劇情電影《》,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1993年,執導的劇情電影《》獲得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十佳影片獎”。
1997年,謝晉獲得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98年,獲得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並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2005年,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2008年10月18日,謝晉在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辭世,享年8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星座:天蠍座
- 血型:a型
-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縣
- 出生日期:1923年11月21日
- 逝世日期:2008年10月18日
- 職業:導演、編劇
- 畢業院校: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
人物生平,人物履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助理導演,藝術指導,文學作品,參演電影,獲獎記錄,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謝晉從小對戲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家鄉度過他的童年,並上了一年的國小。20世紀30年代,跟隨父母遷居上海繼續讀國小,在上海期間他對戲曲的痴迷轉向電影。

1938年,謝晉前往香港讀中學。1939年,謝晉回到上海,先後進入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稽山中學高中就讀,業餘時間他則到華光戲劇專科學校、金星電影訓練班學習,並參加由於伶等人支持的學生戲劇活動,在多幕劇《岳雲》中扮演岳雲。
1941年高中畢業時,他堅定報考戲劇學校。儘管父母堅決反對,但謝晉義無反顧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受到、、等老師的教導和培育。
1943年,謝晉主動輟學,跟隨馬彥祥、、焦菊隱前往重慶中國青年劇社工作,在《少年游》等戲中擔任劇務、場記和演員。1947年,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專業復學。1948年,從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畢業;同年,加入大同電影企業公司擔任副導演。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同年,擔任劇情電影《》的助理導演;此外,還擔任了劇情電影《》的助理導演。1954年,擔任劇情電影《》的助理導演;同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1955年,執導由、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該片獲得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1958年,執導傳記電影《黃寶妹》;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上映。
1960年,執導戰爭電影《》,該片改編自梁信的小說《瓊島英雄花》,該片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2年,執導由姚德冰、共同主演的喜劇電影《》。
1965年,執導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越劇藝人竺春花、邢月紅在舊社會受盡壓迫的悲慘生活,以及她們在新社會得到解放、重生的故事,該片獲得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審獎。
1975年,與、聯合執導劇情電影《》。1977年,由其執導的青春電影《青春》上映。1979年,由其執導的戰爭兒童電影《啊!搖籃》上映,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影片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1年,執導由、、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4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83年,執導劇情電影《》,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影片獲得第6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影片獎、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同年,執導由主演的革命電影《》,該片講述了秋瑾在詩情畫意中表現出革命志士的豪放壯烈的革命生涯。
1984年,執導劇情電影《》,影片根據的同名小說改編,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該片獲得第8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1986年,執導由、搭檔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根據古華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該片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同年,擔任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
1987年,謝晉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同年,謝晉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接納為會員。1988年,執導由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改編自白先勇的短篇小說《謫仙記》,影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同年,擔任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審會主任委員。
1991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上映,該片由、、聯袂主演;同年,執導劇情電影《》。1992年8月8日,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成立於上海,他擔任了公司總經理。1993年,執導劇情電影《》,該片根據張賢亮的小說《邢老漢和狗的故事》改編,影片獲得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十佳影片獎”;2月,擔任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現)校長。
1995年,執導由、、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獲得第4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5月,擔任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並擔任了謝晉恆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擔任人物傳記電影《》的藝術指導;同年,擔任第6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此外,還參演了紀錄片《》。
1997年,謝晉獲得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同年,執導由、共同主演的戰爭電影《》 ,該片是中國電影界為紀念香港回歸一周年而創作的一部獻禮片,影片獲得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3屆中國電影優秀故事片獎華表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98年,謝晉獲得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並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同年,擔任第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審會主席;此外,還出版了文章選集《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2005年,謝晉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謝晉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2008年10月18日,謝晉在浙江省上虞縣下榻的酒店辭世,享年85歲。
人物履歷
曾任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電影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第五屆、六屆執行副主席,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個人生活
謝晉的父親是香港的會計師。1942年,19歲的謝晉從淪陷區上海輾轉來到重慶,與正在江安女子中學讀書的相識。1946年秋,謝晉與徐大雯在上海舉行婚禮,由證婚。
謝晉有四個孩子,三男一女,卻不幸有兩個兒子患有智障。1949年,徐大雯生下大兒子。是謝晉和徐大雯的小兒子,是一名患有智障的殘疾人。2008年8月23日下午,謝晉的長子謝衍因肺癌病逝,享年59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主演演員 | 類型 |
---|---|---|---|
1954年 | 《藍橋會》 | 筱文艷、楊占魁 | 短片 |
1955年 | 《水鄉的春天》 | 奇夢石、孫景璐、譚雲 | 電影 |
1957年 | 《女籃五號》 | 劉瓊、秦怡、曹其緯 | 電影 |
1958年 | 《黃寶妹》 | 黃寶妹 | 電影 |
1958年 | 《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 李守成、蔣天流、張雁 | 電影 |
1960年 | 《紅色娘子軍》 | 祝希娟、王心剛、向梅 | 電影 |
1962年 | 《大李小李和老李》 | 姚德冰、劉俠聲、范哈哈 | 電影 |
1965年 | 《舞台姐妹》 | 謝芳、曹銀娣、馮奇 | 電影 |
1975年 | 《春苗》 | 李秀明、馮奇、達式常 | 電影 |
1977年 | 《青春》 | 陳冲、俞平、俞平 | 電影 |
1979年 | 《啊!搖籃》 | 祝希娟、張勇手、村里 | 電影 |
1981年 | 《天雲山傳奇》 | 石維堅、王馥荔、施建嵐 | 電影 |
1982年 | 《牧馬人》 | 朱時茂、叢珊、劉瓊 | 電影 |
1983年 | 《秋瑾》 | 李秀明 | 電影 |
1984年 | 《高山下的花環》 | 呂曉禾、唐國強、蓋克 | 電影 |
1986年 | 《芙蓉鎮》 | 劉曉慶、姜文、鄭在石 | 電影 |
1992年 | 《啟明星》 | 劉子楓、張欣、顏美怡 | 電影 |
1992年 | 《清涼寺鐘聲》 | 丁一、栗原小卷、濮存昕 | 電影 |
1993年 | 《老人與狗》 | 斯琴高娃、謝添 | 電影 |
1995年 | 《女兒谷》 | 趙薇、李翠雲、馬翎雁 | 電影 |
1997年 | 《鴉片戰爭》 | 鮑國安、林連昆、鮑伯·派克 | 電影 |
2001年 | 《女足九號》 | 伍宇娟、周里京、林連昆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主要演員 | 類型 |
---|---|---|---|
1957年 | 《女籃五號》 | 劉瓊、秦怡、曹其緯 | 電影 |
1962年 | 《大李小李和老李》 | 姚德冰、劉俠聲、范哈哈 | 電影 |
1965年 | 《舞台姐妹》 | 謝芳、曹銀娣、馮奇 | 電影 |
1983年 | 《秋瑾》 | 李秀明 | 電影 |
1986年 | 《芙蓉鎮》 | 劉曉慶、姜文、鄭在石 | 電影 |
助理導演
時間 | 影片 | 類型 |
---|---|---|
1950年 | 《啞妻》 | 電影 |
1950年 | 《婦女代表》 | 電影 |
1950年 | 《影迷傳》 | 電影 |
1954年 | 《雞毛信》 | 電影 |
藝術指導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96年 | 《孔繁森》 | 電影 |
文學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98年 | 《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 | 文章選集 |
參演電影
-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5 | 第25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 ---- | 獲獎 |
1997 | 第1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鴉片戰爭 | 獲獎 |
1997 | 第1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鴉片戰爭 | 提名 |
1987 | 第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7 | 第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 芙蓉鎮 | 提名 |
1987 | 第7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芙蓉鎮 | 提名 |
1985 | 第5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提名 |
1985 | 第5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提名 |
1985 | 第5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獲獎 |
1981 | 第1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 天雲山傳奇 | 獲獎 |
1981 | 第1屆 |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天雲山傳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6 | 第10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4 | 第8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獲獎 |
1983 | 第6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 牧馬人 | 獲獎 |
1981 | 第4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天雲山傳奇 | 獲獎 |
1961 | 第1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紅色娘子軍 | 獲獎 |
1961 | 第1屆 | 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 紅色娘子軍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4 | 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獲獎 |
1982 | 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牧馬人 | 獲獎 |
1980 | 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天雲山傳奇 | 獲獎 |
1979 | 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啊!搖籃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07 | 第10屆 | 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1997 | 第2屆 | 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7 | ---- | 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 鴉片戰爭 | 獲獎 |
1989 | ---- | 德國電影家協會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9 | 第40屆 | 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9 | 第5屆 | 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金熊貓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9 | ---- | 德國電影家協會發行影片評論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6 | ---- | 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6 | 第33屆 | 西班牙瓦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觀眾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6 | 第33屆 | 西班牙瓦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評審特別表彰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3 | 第12屆 | 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審獎 | 舞台姐妹 | 獲獎 |
1981 | ---- | 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 舞台姐妹 | 獲獎 |
1980 | 第24屆 | 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 舞台姐妹 | 獲獎 |
1964 | 第3屆 | 亞非電影節“萬隆獎” | 紅色娘子軍 | 獲獎 |
1960 | ---- | 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 女籃五號 | 獲獎 |
1957 | 第6屆 | 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 女籃五號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8-12-18 | ---- | 改革先鋒 | ---- | 獲獎 |
2018 | ---- | 入選 | ---- | 獲獎 |
1998 | ---- | 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 | ---- | 獲獎 |
1998 | ---- | 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 | ---- | 獲獎 |
1995 | ---- | 中國電影世紀獎 | 紅色娘子軍 | 獲獎 |
1993 | ---- | 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十佳影片”獎 | 老人與狗 | 獲獎 |
1988 | 第1屆 | 中國電影節榮譽獎 | 最後的貴族 | 獲獎 |
1987 | ---- | 《文匯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故事片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獲獎 |
1987 | ---- | 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 芙蓉鎮 | 獲獎 |
1987 | ---- | 《中國電影時報》新時期十年電影獎導演獎 | 高山下的花環 | 獲獎 |
1982 | 第1屆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 天雲山傳奇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7 | 第3屆 | 中國電影優秀故事片獎華表獎 | 鴉片戰爭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5 | 第4屆 | 全國大學生電影節特別榮譽獎 | 女兒谷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0 | 中國長春國際電影節第10屆“金鹿獎”華語電影特別貢獻獎 | 獲獎 |
人物評價
謝晉是中國電影的民族魂,他特別關注民族的命運。他的電影代表著不同時代的變革,能讓觀眾看到當時人們很真實的生存狀況和時代的意義。他所表現出的與時代同步發展和求新求變的藝術追求,令人敬佩。與時代總是保持同步前進,是謝晉的最大特點。他的作品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民族意識,並與接近大眾的電影敘述方法結合,達到了政治倫理情節劇的高峰,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黃蜀芹、袁泉、尹鴻綜合評)。
謝晉早期的作品,總是呈現著樂觀明亮的情感色彩,與電影產生的時代氛圍一致,這一階段其影片的人物形象也是熱情單純的,敘事風格輕快流暢,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調。而且,很會利用電影語言表述他對時代風格與社會需要的感受,表述大多數人對社會生活的主流情感。謝晉的電影符合中國觀眾喜歡看大團圓結局影片的心理習慣:好人歷經苦難,壞人作惡多端;好人堅強不屈,壞人終將完蛋。與所生活時代的主流政治意識形態始終保持一致,在宏大的歷史或政治背景的襯托下,用強烈戲劇化的方式來處理人物關係,使人物的形象塑造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這是謝晉電影的鮮明特徵(《人物》雜誌評)。
謝晉始終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堅持藝術創作與時代發展同步,改革開放以來拍攝了《天雲山傳奇》《牧馬人》《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鴉片戰爭》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為撥亂反正、解放思想發揮了積極作用。他的作品集中展現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思想解放、時代風雲激盪的歷程,為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和人民民眾思想文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後世紀念
2013年,為了紀念謝晉誕辰90周年,由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雙馬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杭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和上海雙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紀錄片《謝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