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諒山省
- 外文名稱:lạng sơn province
- 所屬地區:越南
- 電話區號:008425
- 郵政區碼:20
- 地理位置:越南北部
- 面積:8305.2平方公里
- 人口:731700人(2004)
- 著名景點:雙仙洞、二青洞、三青洞
基本信息,簡介,歷史,位置,經濟,旅遊景點,直轄市,交通,文化,最佳旅遊時間,節日,弄送聚會,三青廟會,仙寺廟會,友好往來,
基本信息
簡介
名稱:諒山省
隸屬國家:越南
越南語原文: tỉnh lạng sơn
代碼: vn-25

省會: (越南語:thành phố lạng sơn)
區屬: 東北
面積: 8,305.21km2
人口: 731,700人(2004)
歷史
諒山省歷史悠久,在原始時期,諒山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省的平嘉發現過牙齒。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5頁)
時地置,治所文諒縣即今諒山省諒山市,屬安南都護府,轄境相當於今諒山省一帶。
時,越南李朝太祖李公蘊(lý công uẩn)不斷興兵北上,蠶食領土,大有盡收宋朝邕、欽二州之勢,並將其女嫁與土酋首領甲承貴,封他為諒州,(lý thái tông)又於(thiên thành )二年(1029 年) , 以平陽公主嫁給承貴之子甲紹泰為妻。諒山地區遂為領土(《越南民族與民族問題》1999年8月第1版)。
1975年12月,北越國會通過決議,北越撤消一級的行政區劃,並將一些省合併。和諒山省合併成。
1979年初,高諒省重新析置為諒山省和高平省。

位置
諒山(越南語lạng sơn)為越南北部邊境的一個省,與中國的與為鄰。諒山是越南北方山區省份最早被國家批准的開放城市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和區位的優勢,前景十分的廣闊。諒山與僅相隔40公里,陸路十分便捷。尤其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將給諒山帶來了很大機遇和發展的空間。
諒山分為南北兩面,北面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華的街道。南面是諒山省機關單位所在地,但須穿過一座大橋,叫做奇窮橋。而奇窮橋下的這一條美麗的河流,蜿蜒穿過諒山中間,把這一座城市分隔成兩半,點綴得更加絢麗多彩,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由於流入廣西龍州縣的,因而越南中國山連山,江連江,是從這裡而得名的。
經濟
主要經濟來源是邊境和兩大支柱,這兩大命脈推動著全市經濟發展的步伐。由於諒山的人們善於利用國家給予優惠政策,從事貿易和旅遊,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城市知名度的目的。
諒山景色

旅遊景點
諒山還是一個的旅遊城市之一,這裡有許多的旅遊景點,如雙仙洞、二青洞、三青洞等。二青洞據說曾作為當年抗法指揮部所在地,洞內的景色很美,讓人目不暇接。由於經歷了風雨滄桑的歲月洗禮,戰爭的痕跡早已蕩然無存了,洞內深約半公里左右,剛進去洞不大,再往前走二十米,就豁然開朗,有石凳子,有平台,洞頂有白光照下來,非常的明亮。洞壁上閃閃發光,精緻、小巧玲瓏。前面是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聲,發出汩汩的響亮聲音,像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向外飄揚,美妙無比。
諒山

直轄市
鎮是越北交通重鎮,中國的、均在該鎮境內同越方的公路、鐵路幹線對接。該鎮現有人口約2萬人,面積約5平方公里,轄區內有、、3個口岸和浦苛、谷楠、新清3個邊貿點。離同登最接近、與谷楠口岸對接的廣西弄堯(懷)邊境貿易點是1989年3月經批准設立的,已投入資金近2億元,開發面積200多畝,已建成近1000個鋪面,常住人口3000多人。2006年其進出口額首次突破15億元大關。
諒山

越方擬將同登鎮升格為諒山省直轄市,其用意之一是下放權力,精簡機構。越南總理阮晉勇就任以來,不斷強化地方政府許可權,重組政府機構,希望通過地方分權更有效地開放市場和吸引外資。用意之二是理順邊貿管理關係。儘管同登鎮中心是名副其實的邊貿大市場,駐有、邊防機構,但越方並未在此設立邊貿管理機構,邊貿業務歸距鎮中心12公里以外的新清管委會管理,成立省直轄市有助理順這一不合理的管理關係。用意之三是對接推進中國憑祥-越南諒山的建設。
交通
- 1b 國道:從諒山到
- 4b 國道:從諒山到高平省
- 4a 國道:從諒山經過到仙安
- 31 國道:從諒山到
- 279 國道:從諒山經過北江的陸岸縣到北件省
文化
最佳旅遊時間
諒山省的氣候明顯地體現越南北方的氣候特點:由於的冷空氣的周期性變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就形成了四季分明、氣候兒複雜多樣、各地溫差明顯。
年平均氣溫:17-22攝氏度
節日
弄送聚會
弄送聚會(下田聚會) 新年期間儂、岱依族人舉行於村莊的聚會。其目的在於向上天祈禱,風雨順和、豐收…
三青廟會
舉行於。本會吸引了從四面八方來趕、參觀遊覽、參加各種節日活動的遊客。
仙寺廟會
舉行於正月十八
友好往來
越南諒山馮清檢、武輝煌,省委組織部部長林青賢,省文化體育旅遊廳副廳長黃文驗,省海關局局長阮功長等到領導都曾到等地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