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9日,中行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大量存量房貸面臨“被加息”,將增加購房人的利息支出,這引起不少客戶的擔憂。中行有關人士表示,調整並非一刀切,主要針對簽署補充協定的那部分客戶。法律界人士認為,若貸款契約確有對調整方式的約定,那么中行這么做不能算違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加息
- 時間:2010年04月29日
- 含義:購房者被迫接受加息
- 出台:中行總行
介紹,事件,補充協定,專家意見,他行仍在觀望,
介紹
由於人民銀行上調很迅速,銀行還沒給購房者放貸款,購房者的負擔就增加了,所以,購房者被迫接受加息,稱為“被加息”。
被加息

一般契約里銀行會你約定:如遇害國家調整並適用於契約項下借款時,銀行無需通知借款人即有權根據調整後的相應檔次基準,進行調整的。時間從人民銀行調整次年的1月1日起實行。
2010年04月29日,中行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大量存量房貸面臨“被加息”,將增加購房人的利息支出,這引起不少客戶的擔憂。中行有關人士表示,調整並非一刀切,主要針對簽署補充協定的那部分客戶。
事件
2010年04月23日,中行總行出台了新政以來“最嚴厲”的細則,率先宣布提高存量房貸利率。從的網站上了解到,中行除了原則上暫停第三套及以上以外,還會根據銀行與客戶在契約中的約定,在調整方式到期時,對於首套、二套、三套房及以上的分別調整至的0.85倍、1.1倍和1.2倍。基於中行的此條新政,部分已發的也將上調,相當於“被加息”0.89個百分點。

補充協定
出台了新的細則,宣布提高存量房貸利率。 經過測算,100萬元的,按照20%繳納,為30年,在將調整為0.85倍之後,支付的總額將增加15萬多元,每月客戶將多支出425元。
對於多出的利息支出引發了“單方面更改優惠幅度是否違約”的質疑。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行對做出調整,肯定會依據契約規定來執行。
中行存量貸款利率優惠的調整並不是一刀切。“這次的調整主要針對簽署補充協定的那部分客戶。”中行人士稱,當初為了貫徹國務院對房地產市場的振興政策,中行對2008年10月27日(含)之前發放的,如的0.85倍、借款人在還款期間無且調整當日無逾期,借款人可以申請辦理利率優惠業務。
隨後,中行和部分簽署了補充協定,將部分客戶的優惠調整至的7折執行。“當時中行在和部分客戶簽署的補充協定中明確規定了執行存量下浮調整的有效期限。即自《補充協定》生效日起執行兩年期滿。”中行有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契約約定“貸款人有權根據人行及自身屆時頒布的相關規定,確定借款人具體適用的浮動比例及有效期限。”
顯然,這次中行的調整“有約在先”。中國證券報記者就此諮詢法律界人士。他們表示,若貸款契約確有對利率調整方式的約定,那么中行這么做不能算違約。
但是在2009年訂立的契約中,該行許多地區分行的契約範本中均未涉及或明確對下浮30%的水平是可以調整的,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地區分行也都未出台執行細則。這位人士提醒,直接享受7折優惠政策的客戶不必恐慌。
從中行在北京地區廣泛執行的契約範本上看,中行明確貸款利率為,“本契約現行利率是在基礎上下浮30%”。
專家意見
專家表示,各行在簽訂貸款契約的時候均會對留有一定的“口子”,根據巨觀政策的變動調整政策是很正常的。
上述專家認為,對的定價本來就應該交給市場,而非行政性的。各行根據自身經營策略,經股東同意的“打折促銷”或是“加息”都無可非議。其實中行想要為存量“加息”也十分困難,打折是國家當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而出台的刺激政策之一,現在如果想改變當時在契約中約定的基礎上的既定優惠幅度,無疑將引發很大非議。
他行仍在觀望
“的調整政策在中國銀行業的速度是最快的,力度也是明確有力的。”分析師付立春表示,政策實施主要是為了儘可能快地提高存量的利差水平,使房貸新政對業績的正面影響迅速體現出來。
但是,也有銀行業人士對中行此舉表示不解,畢竟還是銀行優質資產,這樣做對老客戶傷害較大,在其他銀行的調整步伐還未跟上之時,可能會引發較多的、,造成市場份額流失。
當率先對老客戶“動刀”後,是否其他銀行會“跟風”壓縮存量房貸利率優惠呢?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工行、建行、農行、招商、民生、華夏銀行,相關人士均表示目前未對存量房貸政策做出調整。
獨立研究機構莫尼塔表示,在收緊信貸額度緊縮、調控政策不支持大量的巨觀背景下,各家銀行陸續上調存量按揭是大勢所趨。
他們測算,在整個行業的層面上,全部4.85萬億的餘額中,七折難以調整的部分大約有2萬億元,可調整的存量按揭餘額接近3萬億元。按照上市的市場份額大致在60%左右,推算大約有1.8-2萬億元的存量貸款,其有條件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