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

華南地區:概念,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行政區劃,交通,鐵路,軌道交通,教育,普-九游会j9

華南地區,中國大區之一,位於漢族地區南部,簡稱“華南”,包括廣東省、、、香港澳門。民國時代,華南範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貴州,1945年勝利後又列入台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

基本介紹

概念,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行政區劃,交通,鐵路,軌道交通,教育,普通高校,藝術類院校,民族,歷史文化,學術,文學,飲食,漢語方言,

概念

秀美華南秀美華南
華南指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臨近海島,如、南沙群島、、(粵)、及其附屬島嶼(台)、(桂)等。雖然在很多時候,福建省、台灣省名義上被列入華東地區,但閩台兩省在文化上,風俗上,血緣和人員移動等方面,多屬於,尤其是福建省閩中南地區的地方文化,跟廣東省西江流域(廣州肇慶)、東江流域(、)、東翼沿海()的地方文化,有著共同歷史淵源。
國家一般將福建廣東海南三省視為重點僑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華南地區位於中國最南部。北與,相接,南面包括遼闊的南海和,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等國相望,華南地區邊界的武夷山、也大致是人類學的分界線,廣東福建有。西南界線是中國與越南寮國、等國家的邊界。在行政區上,華南地區包括台灣省、海南省全部,福建省中南部,廣東省和的中南部,雲南省南部和西南部。

氣候

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
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台灣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區劃分說明:
華南地區:南北向基本以分為南部與北部,東西向以福建與廣東、廣東和廣西交界線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
本區北界,是與的分界線。這條界線以南的華南地區,最冷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4℃,日平均氣溫≥10℃的天數在300天以上。多數地方年降水量為1400—2000毫米,是一個多雨、常綠的-亞熱南帶區域。
植物生長茂盛,種類繁多,有、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地帶性植被。現狀植被多為熱帶灌叢、亞熱帶草坡和小片的,熱帶性森林動物豐富多樣,有許多典型的東洋界動物種類。地表侵蝕切割強烈,丘陵廣布。在長期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丘陵台地上發育有深厚的紅色風化殼。在迅速的生物積累過程的同時,還進行著強烈的脫矽富鋁化過程,成為我國、集中分布區域。區內擁有廣闊的熱帶海洋。景觀獨具一格。全區自然面貌的熱帶-南亞熱帶特徵突出,這與的亞熱帶景色有明顯的區別。充分利用豐富的熱量和水分資源,發展熱帶作物,合理利用和保護熱帶性植物和動物資源,開發熱帶海洋資源等,是華南地區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突出問題。

行政區劃

華南地區包括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
華南五省/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簡表
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北區)
順風堂區
()
(路環)
註:華南五省/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大致如表。

交通

鐵路

特等站:廣州南站、、、、、、、、
高鐵樞紐站:廣州南站、、、、

軌道交通

城市運營線路首條線路通車時間運營里程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香港捷運
1979年
91.0公里
廣州市











知識城支線
(在建)
(在建)
(佛山捷運1號線)
1997年6月28日
390.6公里(截至2017年12月28日)
深圳市


3號線





深圳捷運6號線(在建)
2004年12月28日
285公里(截至2017年1月1日)
佛山市
(佛山捷運1號線)
(在建)
(在建)
2010年10月31日
32.16公里
南寧市


南寧捷運3號線(在建)
南寧捷運4號線(在建)
南寧捷運5號線(在建)
2016年12月28日
53.3公里(截至2017年12月28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
氹仔市中心段
/
/

教育

普通高校

(985)、(985)、(211)、(211)、、、、、、、、 、、、、、、、、、、、、、、、、、、、、、、、、、等。
香港大學香港大學
(211)、、、、、、、、、(211)、、、、、、、、、、、、、等。

藝術類院校

、、、等。

民族

華南地區各省以漢族為主,主要由南遷的中原移民所形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為了鞏固對嶺南的統治,從中原遷來了50萬人。自秦朝統一嶺南2200多年來,本地歷史上至少發生過6次較大的移民潮。漢武帝平定嶺南,留下占領軍駐守,歷經西漢覆亡和王莽篡政等政治變革,先後又有5批移民來到嶺南。晉代嶺南移民被稱之為“流人”,北方士族和黎民百姓紛紛逃到東南沿海。北宋滅亡和南宋末年,兩度形成士族豪門、平民百姓和抗元將士南逃,兩宋時期的移民潮從規模上遠遠超出了兩晉。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遷徙嶺南,逐漸形成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漢族民系。
華南地區自古就有原住先民在此生息,被稱為、,華南地區包括“南越”,“西甌”、“駱越”。自秦朝統一中國後,隨著中原移民不斷南遷,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遷的中原人融合外,大部分遷入山區或往外遷徙,衍化為今天的壯族、、、、傣族、、、、、京族、、等的少數民族,南越部落衍化為今天廣東地區的壯族、、。
另外有中國長江以南的省級— —。壯族人口在1700萬左右,不僅是中國南方地區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亦是全國少數民族之中人口最多的。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占全區總人口35%。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漢族居民主要使用漢語族的客家話西南官話、和、桂南白話等,漢族占全區總人口2/3;區內除壯族漢族外,尚有、、毛南、苗、京等本土民族和一些因工作關係定居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外來少數民族連線等。嶺南各族文化主要由南遷的北方中原文化形成。

歷史文化

華南地區的文化稱為,涵蓋、、、、、、、、、、、、、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廣東文化的、廣東和潮汕文化為主,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
嶺南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在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等多方面,嶺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近代嶺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先進文化,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嶺南文化以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采中原之精粹,納之新風,融匯升華,自成宗系,在中華大文化之林獨樹一幟,對嶺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學術

漢代時期,、父子是當時嶺南著名的,更設館,傳授《春秋左氏學》,被譽為“嶺南之儒宗”。廣州漢學者向皇帝極力主張以,得到的採納,下詔命令“臣民均行三年通喪”,同時獎勵有的臣民,救濟孤寡貧老者,使“”禮教影響後世千餘年。還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
宋代,廣東出現了、、等一批大師。南宋時期,南宋名臣與弟子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他們強調的是的學問,要培養的是有正氣、有學識、有能力、有功績的讀書人。菊坡學派在思想上重仁治,重君,重才觀。便是菊坡學派培養的嶺南歷史上第一位,其重要門生有、、李春叟、何文季等。
明代,廣東大儒提出了以“自然為宗”、“學貴自得”的哲學主張,打破沉悶和僵化的模式,明代先河,創立了“”,在宋明理學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轉變風氣的關鍵人物。陳白沙學以“宇宙在我”的主體自我價值,突出個人在天地萬物中的存在意義。他一生致力於授徒講學,弟子遍天下。為表彰其在學術上的重大貢獻,於萬曆十三年(1585)將陳白沙從祀,追諡文恭。陳白沙的主要門生有、、、、、、、、等。
廣州在繼承學說的基礎上,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提出“格物為體認天理”與“為學先須認仁,仁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理念,創立了“”,終至自成的一大門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並稱為“王湛之學”。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40所,弟子多達數千人,遍布大江南北,促進了明代的發展與繁榮。湛若水的主要門生有、、、、、等。明代嶺南的家還有、、、、等。
清代,廣州形成了以為代表的“”,其著作《》論證了與門戶之見是毫無依據的,主張打破門戶之見。陳澧的著作《》更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高等學校治專業的必讀書。東塾學派的主要弟子有、、、、、、等。同時廣東也出現了以、、為代表的“九江學派”,他們提出與結合,以及強化史學的獨立。清代嶺南的名家有、、、、等;著名學者有、、、、、、、等。
鴉片戰爭後,、、、等力主變法強國和教育改革,提倡,主張興辦學校。康有為在廣州創辦“”,培養人才,研究維新變法理論,重要門生有、、等。、等衝破頑固守舊勢力的禁錮,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為積蓄了巨大能量。

文學

嶺南文學從唐代開始興盛,當時以廣東粵北地區為中心,代表人物有、等。張九齡是嶺南第一位進士,第一位宰相,也是第一位有影響的詩人。張九齡走上詩壇,進而走上政壇,成為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宋代,珠三角地區逐漸取代粵北成為嶺南文學中心,、、是當時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之始。
明代,廣東以、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多位青年詩人在廣州南園創立南園詩社,對明代嶺南詩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代表人物有、、王佐、李德、趙介,人稱“南園前五先生”()。明年間,、、、、五人因追慕“前五先生” 而重結南園詩社,被尊稱為“南園後五先生”()。明末,在的發起下,、曾道唯、高齎明、謝長文、區懷年、蘇興裔、梁佑逵等12人,再結南園詩社,復興南粵詩壇,稱“南園後勁”。
清代,廣東出現了以“”和“”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等,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近代,珠三角地區仍保持宋元以來的中心地位,出現了、等人物。此外粵東還出現了、等有影響力的人物。據統計,從西漢到近代,廣東境內有籍貫可考的、有文集行世的近1800人。

飲食

是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粵菜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也稱)、(也稱)、(也稱)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關、湛江等地,用料豐富,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發源於潮汕地區,匯閩、粵兩家之長,自成一派。以烹製海鮮見長,湯類、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細,口味清純。起源於廣東東江一帶,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究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清末時期,粵菜被廣東商人帶到上海。民國時期,粵菜在上海逐漸取得霸主地位,贏得“”的殊榮,“”的聲譽便由此而起。粵菜更被廣東華僑帶到世界各地,成為最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菜系,是中國菜在國外的代表。經典粵菜有、、、、、、、、、、、、、、、、、、、、、、、、、、、、、、、、、、、、、、。

漢語方言

華南地區較具影響力的漢族方言主要是:系、系、客家方言系。其中粵方言系的方言包括(粵語)、、、、桂南白話、粵西白話等,主要分布在廣東;客家方言系的方言包括、(蛇話)、韶南話、、海陸話、艾話()、(俚話)等,遍布華南各省區;閩方言系的方言包括、海陸豐閩語(福祿話/學佬話)、()、(瓊語)、中山閩語,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兩省。另外,惠城話(禎語)的歸屬有爭議,有認為其屬於客家方言,有認為其為獨立的大方言,也有認為其屬於粵方言;獨立而特別,在抗日中做出巨大貢獻。廣西、土話、、等歸系不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