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族(越南語::người mường)是越南(việt nam)官方劃分的54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集中於(tỉnh hòa bình),以及(tỉnh thanh hóa)的山區,人口約123.6萬,是越南第三大少數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芒族
- 外文名:người mường
- 分布區域:越南西北部
- 人口:約123.6萬
- 越南語:người mường
- 手工業:織布、染色、養蠶、繅絲等
- 語言:芒語
簡介,宗教,
簡介
芒族的主要居住地介於泰族(người thái)和越族(người việt)的分布區之間,南北約350千米長,東西約80千米寬的狹長地帶,從(tỉnh yên bái)西北部一直延伸到(tỉnh nghệ an):包括和平省的全部,清化省的伯尺縣(bá thước)、錦水縣(cẩm thủy)、郎正縣(lang chánh)、玉樂縣(ngọc lặc)、如春縣(như xuân)、石城縣(thạch thành),(tỉnh phú thọ)的清山縣(thanh sơn)、安立縣(yên lập),山羅省(tỉnh sơn la)的符安縣(phù yên)、北安縣(bắc yên)、木州縣(mộc châu),河西省(tỉnh hà tây)的(ba vì)、國威縣(quốc oai),安沛省的文振縣(văn chấn)、鎮安縣(trấn yên)等,南部的(tỉnh đăk lăk)、(tỉnh đồng nai)等也有芒族零星分布。

芒族人民有著出眾的才華,男人擅長狩獵,女人則心靈手巧,耕種梯田是他們謀生的主要方式。 芒族長期從事山地農業,生產方式較為落後,以水稻為主要食糧,亦耕種,以及黃麻、棉花等經濟作物,同時進行採集、漁獵,並飼養家豬、水牛、雞、鴨等作為食物補充。其他收入來源包括售賣山林特產,如木材、、等。
手工業有織布、染色、養蠶、繅絲等,可自行生產衣物和簡單器具。幾乎沒有制陶瓷、冶鉄業,陶瓷器皿和金屬工具需要通過與外界交易得來。
芒族村落常由十數戶組成,房屋為式(高腳房屋),內部以竹屏分隔。屋中設有龕位,是為祖先而設。門外放有水桶,供入室前洗腳使用。
芒族的起源與京族有著緊密關係,芒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從、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面來看,芒族與越族有親緣關係,可能同源於雒越(lạc việt),與(văn hóađôngsơn)有關。兩千多年來,居住於流域與沿海地區的雒越人,經濟發展更快,受影響較深,逐漸分化為越族;而居住于山區的雒越人較大程度保留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元朝遺留的蒙古人與其融合形成今天的芒族。芒族的語言稱為,與越南語很接近,但漢語借詞更少,亦屬於南亞語系越芒語族(hệ ngôn ngữ nam á—ngữ tộc môn-khmer)。
現在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兩個民族之間的差異變得更加微弱。
此外,也有某些學者認為,在現今中南半島的一些民族,比如說泰國的泰族、寮國的佬族、緬甸的撣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屬於南島民族的台灣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當程度的密切關聯。
宗教
芒族人多相信萬物有靈,村莊多建有祭祀城隍的亭子,並求拜土地、山神、林神、河神等,且認為存在妖魔坑害人類。
民間有各種禁忌,禁止食用某些動物,這可能是原始圖騰的殘餘。
芒族實行祖先崇拜,有祭祖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