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部):總體介紹,建國後期,文革時期,新時期,歷任總長-九游会j9

總參謀部一般指本詞條

總參謀部,在、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下,負責組織全國武裝力量建設和作戰指揮的最高軍事統率機關,始建於初期。主席和中央軍委作出決定,組建戰略規劃部。2011年11月22日,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2016年1月10日,總參謀部新名稱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參謀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
  • 外文名:china pla general political department
  • 隸屬關係
  • 現任領導:空缺 
總體介紹,建國後期,文革時期,新時期,歷任總長,

總體介紹

建國後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總參謀部的正規化機制進一步完善。其基本任務是: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制定的關於國防建設和作戰的方針、原則,平時組織武裝力量建設,領導全國戰備工作;戰時負責作戰組織指揮的實施。等中央軍委首長高度重視總參謀部的正規化機制建設。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指示:為了組織複雜的高度機械化的近代的戰役和戰鬥,必須挑選優秀的富於組織和指揮才能的指揮員,組成健全的、具有頭腦作用的富於科學的組織和分工的。
1949年10月1日,成立之時,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兼任。10月19日,改稱參謀部,任,任副總參謀長。徐向前因病,由聶榮臻代總參謀長。建國初期,為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作戰指揮的需要,總參謀部抓緊編制體制的改革調整,建立健全了相應機構,其下設作戰部、軍訓部、情報部、技術部、信息化部、聯絡部、軍校部、人民武裝部、軍務部、裝備計畫部、直屬政治部、測繪局、民用航空局、氣象局、軍事運輸司令部、軍事出版局等部門。
4月,任第二副總參謀長。1952年10月,任第三副總參謀長、任第四副總參謀長。1953年1月,任第五副總參謀長。10月,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任,副總參謀長為、、、、、、、、張愛萍、、。
07式總參臂章07式總參臂章
1955年4月,中央軍委批准,以總參謀部軍事訓練部、軍事學校管理部、軍事出版局為基礎,成立訓練總監部;195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1956年,總參謀部通信部改稱通信兵部,直屬中央軍委領導;1957年1月,中央軍委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做出大量裁減軍隊的決定,嗣後,撤銷了總軍械部,將軍械工作劃歸總參謀部管理。
1958年7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關於改變組織體制的決議(草案)》,《決議》認為,人民解放軍的組織體制仍然存在著機關龐大、部門過多、組織重疊、分工機械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對軍隊的組織體制進行某些改革。《決議》規定,總參謀部是軍委統率全軍的軍事工作機關,在軍委領導下負責組織計畫軍隊的編制、裝備、訓練、兵役動員、戰場準備、工程建築、作戰指揮、行政管理、後備力量建設等工作。並負責組織各部門的協同,調節和解決軍事工作中共同有關的各項問題。直接領導陸軍各兵種,對空軍、海軍負有指導和組織協同的責任。會後不久,訓練總監部、武裝力量監察部劃歸總參謀部建制。1959年又撤併了軍校部、出版局,增加了管理局、外事局。通信兵部、防化兵部劃歸總參謀部。
1958年10月,黃克誠任總參謀長,免去粟裕總參謀長職務。
1959年9月,羅瑞卿任總參謀長,免去黃克誠總參謀長職務。
1959年10月,任副總參謀長,免去王震、鄧華、副總參謀長職務。
1961年3月,副總參謀長陳賡。
1962年3月,副總參謀長李克農。
1962年9月和1963年9月,、先後任副總參謀長。
6月,任第一副總參謀長。12月,羅瑞卿被總參謀長職務,由楊成武代總參謀長。
60年代初,總參謀部機關進行了調整充實,到1965年總參謀部下設部門有:(軍委辦公廳兼)、作戰部、情報部、第三部、通信兵部、軍訓部、軍務部、裝備計畫部、動員部、軍事交通部、防化學兵部、政治部、機要局、測繪局、氣象局、管理局等機構。

文革時期

1967年11月,溫玉成任副總參謀長。12月,吳法憲任副總參謀長。
1968年3月,、一夥誣陷楊成武“搞山頭主義”、“宗派主義”,撤銷了楊成武代總長職務,任命黃永勝為總參謀長。9月,李作鵬、邱會作任副總參謀長。
1969年5月,任副總參謀長。“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和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等人,以加強戰備、精簡機關為名,於1969年6月撤併了總參謀部裝備部、動員部,從而使、正規化建設中一些綜合性工作和專業工作受到削弱。同時,又把中央調查部和國家體委、郵電部、四機部、國家測繪總局、中央氣象局劃歸總參謀部建制,列入軍隊序列,與軍事部門合併。這樣的組織體制,既不便於為國家機關和經濟建設服務,又使軍隊的領導、指揮機構龐大臃腫,給軍隊及地方的工作和建設都造成了損失。
1970年6月,溫玉成被免去副總參謀長職務。7月,任副總參謀長。9月,李天佑副總參謀長病故。1971年4月,任副總參謀長。9月,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因參與的陰謀活動,被隔離審查。10月,免去閻仲川副總參謀長職務。
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後,對總參謀部的機構進行了調整。
1972年以後,又逐步恢復了總參謀部原編制體制,原屬中央和國務院的一些部、委、局又重新劃歸黨和政府建制系統。
1972年4月、10月,向仲華、先後任副總參謀長。同年10月、12月,先後免去王新亭、陳繼德副總參謀長職務。
1973年6月,免去張宗遜副總參謀長職務。
1974年11月,、何正文、任副總參謀長。
1975年1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4月,任副總參謀長。
1975年,根據中央軍委關於壓縮軍隊定額、調整編制體制的決定,繼1969年防化學兵部縮編之後,通信兵部又改為總參業務部。同時組建了四部,恢復了動員部、裝備部。至此,總參謀部的編制體制和工作關係初步理順。
1976年4月,鄧小平被撤銷了黨內外一切職務。同月,任副總參謀長。
1977年7月,恢復鄧小平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職務。9月,任副總參謀長,免去胡煒、向仲華副總參謀長職務。
1978年4月,副參謀長病故。同年8月,副總參謀長病故。
1980年1月,、劉華清任副總參謀長,免去楊成武、李達、張才千副總參謀長職務。3月,任總參謀長,免去總參謀長職務。
1982年8月,免去劉華清副總參謀長職務。9月,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兵種領導機關縮編為總參謀部的業務部。11月,免去伍修權副總參謀長職務。
1985年3月,徐惠滋、、何其宗任副總參謀長,免去張震、王尚榮、何正文副總參謀長職務。5月,韓懷智任副總參謀長。
1987年11月,遲浩田任總參謀長,免去楊得志總參謀長職務。
1992年10月,任總參謀長,免去遲浩田總參謀長職務。
1993年,任副總參謀長。
1995年9月,任總參謀長,免去張萬年總參謀長職務。
1995年7月,、吳銓敘、任副總參謀長。
1996年1月,熊光楷任副總參謀長,免去徐惠滋副總參謀長職務。
2000年6月,任副總參謀長。
2002年11月,梁光烈任總參謀長,免去傅全有總參謀長職務;任副總參謀長。
2007年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

新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全黨和軍隊工作重點的轉移,軍隊的編制體制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從1982年起,總參謀部同時隸屬於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同年9月,根據、中央軍委決定,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由兵種領導機關縮編為總參謀部的業務部,劃歸總參謀部建制領導。經過精簡調整後,總參謀部下設辦公廳、作戰部、情報部、第三部、信息化部、軍訓部、軍務部、裝備部、動員部、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防化部、電子對抗雷達部、政治部、機要局、測繪局、外事局、陸航局、管理局等部門。
總參謀部自建立以來,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保衛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加強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等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任總長

周恩來)(1947.8-1949.10)(同時兼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1949.10-1954.10)
)(1950.初-1954.10)
(1954.10-1958.10)
(1958.10-1959.09)
羅瑞卿(1959.09-1965.12)
)(1965.12-1968.03)
(1968.03-1971.09)
)(1971.09-1975.01)
鄧小平)(1975.01-1976.04;1977.07-1980.03)
(1980.03-1987.11)
(1987.11-1992.11)
(1992.11-1995.09)
(1995.09-2002.11)
梁光烈(2002.11-2007.9)
(2007.9-2012.10)
(2012.10-2018.01;2018年1月,因涉嫌行賄、受賄犯罪,被移送軍事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