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站

綿陽站:歷史沿革,建築規模,建築設計,整體布局,站台線路,運營情況,自助購票,便民-九游会j9

綿陽站(mianyang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四川省,是隸屬於綿陽車務段的客運一等站,是寶成鐵路和西成高速鐵路的中間站。

綿陽站建成於1953年6月,於195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1989年6月,綿陽站新建站房動工,於1990年7月投入使用;2010年10月,綿陽站站房重建建成並投入使用;2012年11月,綿陽站站場改造工程啟動;2014年9月,綿陽站站台改造全部完工。

截至2015年,綿陽站站房總體建築面積15167平方米,站場規模為5個站台,12條到發線,設計最高聚集人數3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站
  • 外文名:mianyang railway station
  • 車站代碼:45524 
  • 投用日期:1955年1月1日
  • 車站等級
  • 所屬地區:中國綿陽市
  • 區域管理: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 
  • 建築面積:15167平方米(截至2015年)
  • 站台規模:5台12線(截至2015年)
  • 主要線路:寶成鐵路、西成高速鐵路
  • 年客運量:778.8萬人次(2018年) 
  • 車站地址:四川省綿陽市臨園路西段62號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建築設計,整體布局,站台線路,運營情況,自助購票,便民設施,客貨流量,特色服務,交通換乘,公交線路,長途汽車,文化傳統,建設規劃,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1953年6月1日,綿陽站建成;同年10月1日,寶成鐵路成都至綿陽段通車,綿陽站臨時通車運營。當時的綿陽站僅有95平方米的候車站,300平方米的簡易站台。
1955年1月1日,綿陽站正式交付運營,隸屬重慶鐵路管理局運輸處。
1982年5月3日,綿陽站由三等站上調為二等站,隸屬成都鐵路局成都鐵路分局。
1985年,綿陽站旅客站台增至2座,長1080米。
1989年6月28日,綿陽站站房新建工程破土動工。
1990年7月1日,綿陽站投入使用。
2008年後,綿陽站站房大樓受損嚴重,部分牆面坍塌,喪失了使用功能。
2009年10月,綿陽站站房災後重建工程動工,設計總投資1.6億元。
2010年10月1日,災後重建的綿陽站正式投入使用,功能集城際客運、普通客運等於一體。
2012年11月17日,綿陽站站場改造工程正式啟動。
2014年9月,綿陽站站台改造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同年12月20日,途徑綿陽站的(其江油至成都段後併入西成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2010年10月1日,綿陽站災後重建工程投入使用2010年10月1日,綿陽站災後重建工程投入使用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 設計理念
截至2018年11月,綿陽站站房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屋面鋼網架結構;站房在設計上汲取了漢代宮廷建築“大屋頂”風格,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和石材幕牆裝飾;站房使用電子引導系統、自動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系統、pdp旅客服務系統、節能中央空調、消防控制系統等客運服務設施設備。車站採用“上進下出”為主、“平進平出”為輔的流線組織方式,結合站場、軌道交通接駁和地形特點,形成多層次、多方向、快速通過的站內交通模式。
  • 設計參數
截至2015年末,綿陽站站房長189米,寬66米,高25米,總體建築面積15167平方米,設計抗震烈度為7度,主樓廊柱直徑達1.4米,屋檐最大外挑達10米,局部地下一層,地上二層,設計最高聚集人數3000人。候車廳面積5308平方米,其中一樓候車廳面積2582平方米、二樓候車廳面積2726平方米,售票廳面積490平方米,行包房面積1100平方米,貴賓室面積300平方米,vip貴賓廳543平方米。出站地道寬12米,進站天橋寬16米。

整體布局

  • 舊站房
1990年7月建成的綿陽站站房分主樓和裙房,中部主樓為兩層、四周裙房為一層。
  • 新站房
截至2010年9月,綿陽站站房主體為兩層,站房兩側布置有出站口、售票廳、貴賓室、設備用房及辦公用房等。
截至2015年末,綿陽站站房位於線路南側,站前廣場與站台同標高。
2010年災後重建的綿陽站站房藍圖2010年災後重建的綿陽站站房藍圖

站台線路

截至2018年11月,綿陽站站場為5個站台,12條到發線,採用高站台、無柱風雨棚。綿陽站途徑線路有、。

運營情況

自助購票

截至2018年11月,綿陽站售票廳設有15個售票視窗,23台自動售取票機。

便民設施

  • 便民服務
截至2015年末,綿陽站候車大廳二樓左右兩側設有便利店、特色食品店。截至2018年11月,綿陽站候車廳有座椅1700座,設有服務台、重點旅客候車區、飲水處、快餐廳、吸菸區、衛生間、自動扶梯等便民設施,旅客還可以掃碼借充電寶。
  • 刷證通行
截至2019年1月,綿陽站部分動車全價票的旅客可以直接憑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直接驗證、檢票、進站、出站,無需再取紙質車票。學生票、兒童票、軍殘票等非全價票及已經取了紙質車票的全價票旅客,以及到站為桂林、桂林北、柳州、南寧東、煙臺、濟南、濟南東、青島北、淄博、淄博北、青州市、濰坊、濰坊北、三江南、白溝、衡水北、錦州南站的動車票旅客仍需憑紙質車票進站。

客貨流量

1955年至1989年,綿陽站共傳送旅客3538.5萬人次,傳送貨物591.6萬噸,裝車17.9萬輛,卸車68.2萬輛。
1971年,綿陽站旅客傳送量達83.5萬人次。
1979年,綿陽站旅客傳送量達138.3萬人次,日均傳送旅客3789人次。
1983年,綿陽站旅客傳送量達到159.1萬人次。
1985年,綿陽站旅客傳送量達到178.6萬人次。
20世紀90年代初,綿陽站每天有20多趟列車,平均每天傳送旅客1000多人。
2013年4月29日至5月1日五一假期3天,綿陽站累計傳送旅客47754人次,同比增長22.9%,客流主要以短途為主。
2016年,綿陽站全年傳送旅客5792192人,比2015年4950744人增加841448人,增長17.0%。
2016年12月6日至2017年12月5日,綿陽站共傳送旅客602.4萬人次。
2017年12月6日至2018年12月5日,綿陽站共傳送旅客778.8萬人次。
2018年鐵路春運40天期間,綿陽站共傳送旅客86.07萬人次,同比增長16.3%。
截至2018年11月,綿陽站日均傳送旅客2.2萬人到2.4萬人,尖峰時段達到4萬人。

特色服務

  • “暖心工程”
2018年春運期間,綿陽車務段開展“暖心工程”,成立黨員服務隊,要求黨員佩戴黨徽“亮身份”、“亮承諾”、“亮標準”,為重點旅客提供引導、購票、候車、進站、乘車“五優先”服務;在綿陽站設立“雅心之聲”服務台,解答旅客問詢,及時解決旅客困難,做好重點旅客服務工作,並新增服務台退改簽票、常旅客註冊等服務。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公交站點公交線路起迄站點
火車客站
富樂山九洲國際大酒店—火車客站
火車客站—蘭花公園
夜班車
火車客站—富樂汽車站
火車客站—師範學院磨家校區
布魯斯國際新城—富樂汽車站(遊仙路)
宜家美國際家具城—長虹南山一號站
火車客站廣場
夜班車
火車客站廣場—塘汛
火車客站廣場—沈家壩開元醫院
綿陽公交35路夜班車
火車客站廣場—沈家壩開元醫院
火車客站廣場—南湖汽車站
綿陽公交40路夜班車
火車客站廣場—南湖汽車站
火車客站廣場—平政車站西站
火車客站廣場—團魚村委會
綿陽公交62路
火車客站廣場—草堂村
綿陽公交62路
火車客站廣場—玉皇鎮
火車客站廣場—塘汛
火車客站廣場—塘汛
火車客站西
紅旗水庫—火車客站西
四川幼專—火車客站西
安州城北客運站—火車客站西
註:本信息更新截至2019年1月12日,若有變更以管理運營方及媒體公布的信息或實際運行為準。參考資料

長途汽車

綿陽站配套設有綿陽汽車總站,位於綿陽站斜對面臨園路西段29號,運營線路覆蓋成都、重慶、上海、北京、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河北、新疆等地。
綿陽汽車總站綿陽汽車總站

文化傳統

  • 廣場文化牆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綿陽站重新打造廣場一側的文化牆。牆上繪有高鐵動車等圖案,其中有反映綿陽站不同時期的三幅畫。第一幅畫畫的是一座平房,有木門、木窗、木條候車座椅,這是綿陽站剛投入使用時的站房;第二幅畫反映的是1990年投入使用的綿陽站新站房;第三幅畫展現了一座具有蜀漢文化特色的建築物,即2010年10月1日正式建成投用的綿陽站新站房。

建設規劃

  • 站前廣場
截至2018年12月,綿陽站站前廣場正從拓寬車行道、增加車道數量、完善交通標誌標線、改善站外交通組織等幾個方面進行升級改造。

價值意義

綿陽站主樓設計者結合綿陽古今燦爛歷史,汲取漢代宮廷大屋頂造型及嚴整的廊柱構造,並在傳統文化上,運用現代的材料和結構建造方式對其重新詮釋,使巍峨大氣的主樓建築兼具歷史的浩瀚厚重和現代的文明高效,充分彰顯出綿陽在中國歷史長河和當代社會中的特殊地位。(綿陽市人民政府 評
綿陽站整個主樓將厚重的歷史和現代文明完美融合,全部竣工後,將成為綿陽市地標性建築。(四川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