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是美國著名科幻電影系列,著名電影雜誌《電影周刊》在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此片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
這部電影居然是一部早在20世紀末就拍攝完畢的科幻片,這在技術已經相當完善的2017年可謂一大新聞。但這部電影的冠軍地位決非浪得虛名,這與它所表現出的強烈的美國式風格和出色的電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開的。
基本介紹
-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
- 編劇:/小威廉·威謝爾
- 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麥可·比恩,琳達·漢密爾頓,愛德華·福隆,,克里斯塔娜·洛肯,克萊爾·丹妮絲, ,, ,穆恩·布拉得古德,,,,艾米莉亞·克拉克, ,
- 製片人:詹姆斯·卡梅隆/
- 出品公司:華納
- 中文名:終結者
- 外文名:the terminator
- 其它譯名:終結者
- 出品時間:1984年至今
- 發行公司: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
- 類型:動作/科幻/驚悚
- 片長:107-156min
- 分級:美國r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職員表,演員表,角色介紹,原聲音樂,獲獎記錄,土星獎,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日本電影學院獎,mtv電影獎,土星獎,青少年選擇獎,製作發行,美國公映,中國公映,幕後花絮,終結者1,終結者2,終結者2018,終結者5,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終結者 這是一個未來的世界,天下已經由機器人來操控。機器人想完全占有這個世界,把人類趕盡殺絕,然而卻遇到了頑強抵抗的人類精英康納。於是,終結者機器人t-800(阿諾·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飾)受命回到1984年,殺害康納母親莎拉(琳達·漢密爾頓 linda hamilton 飾),目的是滅掉康納的出生。 康納得知後,火速派戰士雷斯(麥可·比恩 michael biehn 飾)前往救援。雷斯來到1984年的洛杉磯,及時搭救了被機器人追殺的莎拉——她當時還是一個大學生。然而,人們把雷斯當成瘋子,不相信未來機器人統治世界。 直到莎拉又一次遭到機器人追擊,她才相信了這一切。奔走中她和雷斯相愛,懷上了未來的康納,而雷斯也陷入和機器人的苦鬥當中。人類世界能否從因為這場鬥爭改變原來的噩運? | ![]() |
終結者2:審判日 上一部中,超級電腦“天網”阻止人類抵抗領袖約翰·康納誕生的行動失敗,時隔13年後,在“審判日”到來之前,“天網”派出了更加先進的生化機器人t-1000(羅伯特·派屈克 飾)從公元2029年回到洛杉磯追殺已經長大的約翰,與此同時,約翰也派出了機器人t-800(阿諾· 施瓦辛格 飾)回去保護年幼的自己。 此時,薩拉·康納(琳達·漢密爾頓 飾)因為怪異的言行而住進了精神療養院,約翰則和養父母住在一起,行為叛逆。t-800找到他們,在逃避t-1000追殺過程中,獲得了二人的信任。 為了改變未來的歷史,挽救人類的命運,薩拉、約翰和t-800 model 101找到了“天網”之父,邁爾斯·戴森(喬·莫頓 飾),說服他銷毀一切有關“天網”的資料,此時,警察和t-1000同時趕來,他們陷入了多方爭鬥中。 | ![]() |
終結者3 故事發生在《終結者2》10年之後,此時john connor(nick stahl) 飾)已經22歲,他的母親去世後,他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不願意面對即將到來的命運。但是,命運並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天網”經歷了兩個失敗之後,派出了更為先進的t-x終結者(kristanna loken 飾)來追殺他,人類也同樣送回了t-800改良後的終結者t-850(arnold schwarzenegger飾)保護john。 john巧遇了兒時的夥伴,獸醫kate brewster(claire danes 飾),kate的父親是美國軍方“天網”系統的負責人,她本人也將成為人類叛軍的副統領,理所當然成了t-x的打擊對象。二人在t-850的保護下,開始了逃亡之路。 同時,美國電腦系統病毒入侵,人類束手無策之下準備啟用“天網”,一旦“天網”接管美國軍方防禦系統,人類將首當其衝的被消滅。 面對已經發生的未來,john connor和kate brewster決定奮起反抗,在t-850的幫助下,他們將又一次改變人類的命運。 | ![]() |
終結者2018 2018年,天網系統與人類的戰爭使世界陷入了末世般的境況,反抗軍精神領袖約翰·康納(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 飾)帶隊執行一次任務的過程中獲得了戰勝天網的新思路,而天網系統適時推出了新的目標排名,康納位居次席,榜首上康納此時尚年青的父親凱爾·瑞斯赫 然在列。與此同時,一名遺忘了自身過去經歷的強壯男子馬庫斯(薩姆·沃辛頓 sam worthington 飾)出現在洛杉磯的廢墟中,他與反抗軍戰士瑞斯偶然結識,並組隊前往反抗軍總部,不料途中遭機器人襲擊,瑞斯被俘。落單的馬庫斯經由反抗軍女戰士布萊爾引路,迎來了與康納命中注定的相遇,但人與機械的對立讓康納不得不視對方為敵人…… | ![]() |
終結者:創世紀 天網擁有獨立意識後,對創造它的人類展開血腥屠殺。此後的歲月,約翰·康納(傑森·克拉科 jason clarke 飾)率領戰友和天網的機器人大軍進行著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關鍵的一次戰役過後,天網將終結者派往1984年的洛杉磯,企圖殺害約翰的媽媽莎拉(艾米莉亞·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飾)。而約翰則將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同時也是他的生身父親凱爾·里斯(傑·科特尼 jai courtney 飾)派往過去。凱爾剛剛抵達洛杉磯便遭到液態金屬終結者t-1000(李秉憲 飾)的襲擊。與此同時,終結者t-800“老爹”(阿諾·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飾)則與莎拉聯手幹掉了終結者t-1000。 似乎過去的事情悄然改變,凱爾則從時間旅行中的遭遇得到靈感,與莎拉穿越來至2017年,嘗試阻止天網的誕生…… | ![]() |
演職員表
職員表
職務 | 職員 |
---|---|
導演 | 詹姆斯·卡梅隆(1、2) |
喬納森·莫斯托(3) | |
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4) | |
阿蘭·泰勒(5) | |
編劇 | 詹姆斯·卡梅隆(1、2、3、5)/蓋爾·安妮·赫德(1、5)/小威廉·威謝爾(1、2)/哈爾蘭·艾莉森(1) |
john d. brancato/麥可·費里斯(3、4) | |
約翰·布蘭卡托(4) | |
萊塔·卡羅格里迪斯(5)/派屈克·盧西爾(5) | |
製片人 | 約翰·戴利(1)/蓋爾·安妮·赫德(1、2、3) |
詹姆斯·卡梅隆(2)/馬里奧·凱薩(2-4) | |
莫里茨·伯曼(3、4)/哈爾·里伯曼(3) | |
德里克·安德森(4)/傑夫里·希爾沃(4) | |
大衛·埃利森(5)/梅根·埃里森(5)/派屈克·盧西爾(5) |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
terminator | |
guardian | |
t-1000 | 羅伯特·派屈克 |
李秉憲(5) | |
t-x | |
馬庫斯 | |
約翰·康納 | (2--少年) |
麥可·愛德華茲(2--成年) | |
(3) | |
(4) | |
(5) | |
凱特·康納 | (3) |
(4) | |
凱爾·里斯 | (1) |
(4) | |
(5) | |
莎拉·康納 | 琳達·漢密爾頓(1、2) |
艾米莉亞·克拉克(5) | |
凱特-布魯斯特 | |
布萊爾·威廉士 | |
巴恩斯 |
角色演員介紹
t-800 一個從2029年返回1984年試圖殺死莎拉·康納的賽博格殺手,半機械半血肉的生物,外貌上與人類無異。第二部未來的人類抵抗軍領袖約翰·康納將他重新編程,並送回1995年保護年幼時的自己。 | ![]() |
t-850 從未來穿越回來的機器人,為了保護john connor和kate brewster兩人而與另一個機器人鬥爭,最後為了保護他們兩個而終結了t-x機器人,自己也在爆炸中毀滅了。 | ![]() |
t-1000 一個由液態金屬組成的更為先進的終結者,被送回過去刺殺約翰。他可以在液體與固體間任意變換,可以將其接觸過的任何人或是肢體任意部分轉變為刀一類的金屬利器,並且也和t-800一樣可以完美模仿任何人的嗓音。 | ![]() |
t-x一個由液態金屬組成的更為先進的終結者,被送回過去刺殺約翰。他可以在液體與固體間任意變換,可以將其接觸過的任何人或是肢體任意部分轉變為刀一類的金屬利器,並且也和t-800一樣可以完美模仿任何人的嗓音。 | ![]() |
馬庫斯 來自更遙遠未來的高端終結者,與靠型號排序的終結者不同,馬庫斯(marcus)沒有編號。它的骨架也由一根中心骨支撐身體,進化為了和人類相似的齊排肋骨。正是由於體內三分之二的構造來自人類,馬庫斯作為半人半機器的混合型終結者比其他任何終結者都更具隱蔽性。在影片中,他以失憶陌生人的身份出現在人類反抗軍面前,隨著劇情發展,才逐漸發現自己已被改造…… | ![]() |
約翰·康納 莎拉·康納10歲大的兒子,幼年時就受過野外生存訓練,但之後被政府送由他人領養。和保護他的終結者成為好朋友。《終結者3》中22歲的約翰-康納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沒有家,沒有信用卡,沒有電話,也沒有工作。甚至沒有能證明他存在的記錄。康納也無法破除天網的追蹤。《終結者4》中33歲的約翰·康納已從一名普通士兵當上了前哨隊隊長。身經百戰的約翰多次與終結者面對面交鋒,均化險為夷,逐漸在反抗軍戰友中獲得了聲望。但“天網”的進化令他開始質疑當前發生的是否與母親一直向他預警的未來一樣,他懷疑自己是否能成為母親口中的約翰·康納,成為人類的領袖,甚至懷疑自己沒有能耐熬到把卡爾·里斯派回過去,保護自己的母親。約翰在母親所警告他的殘酷未來里領導著人類艱難抵抗機器的屠殺。約翰的妻子凱特已懷有身孕,但仍然協助丈夫打點反抗軍內的事務。約翰關於天網的種種警告總是得不到統帥階層的重視。戰場上的約翰總是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贏得了部下的敬重和愛戴。天網每開發出一個新型殺手,約翰總會想法將其捕獲回反抗軍營地進行研究。沒有了終結者的保護,戰友成了約翰最忠實的夥伴。約翰和比自己年輕的父親凱爾·里斯並肩作戰,這便是時空穿梭帶來的後果,但不管怎么說,父子總算相遇了。《終結者5》被天網抓獲改造成反派t-3000追殺母親莎拉一行,不達目的不放棄。 | ![]() |
莎拉·康納 終結者的目標,被終結者追殺。得知了自己和自己尚未出生的兒子的命運之後莎拉勇敢的面對現實,變得十分堅強,決心保護兒子平安成長拯救全人類。《終結者2》中因為怪異的言行,且試圖用炸彈破壞造成機器人猖厥的電腦公司,而被捕送入精神病院。《終結者5》中被t-800收養,趕在t-1000消滅凱爾·里斯(約翰·康納的親生父親)之前救下了凱爾·里斯。 | ![]() |
凱爾·里斯 人類抵抗軍戰士,從2029年返回1984年來保護莎拉,在患難中與莎拉·康納相愛,成為人類抵抗軍領袖之父。後為救莎拉,凱爾同只剩下骨架的殺手同歸於盡。《終結者4》中“審判日”後在廢墟中伴隨飢餓長大的凱爾,成為戰後僅存的倖存者之一,後被天網抓進集中營。之後,約翰·康納帶領反抗軍直搗天網總部救出凱爾,凱爾隨即加入反抗軍。《終結者5》中穿越過去後意外成為約翰·康納的父親,一起抵抗黑暗勢力。 | ![]() |
資料來源
原聲音樂
![]() | the terminator (original soundtrack) 歌手:brad fiedel 發行時間:1991-07-01 發行公司:cinemaster |
![]() | terminator 2: judgement day 歌手:brad fiedel 發行時間:1991-09-01 發行公司:silva screen records |
![]() |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歌手:marco beltrami 發行時間:2003-06-24 發行公司:環球唱片 |
![]() | terminator salvation [soundtrack] 歌手: 發行時間:2009-05-19 發行公司:reprise |
![]() | terminator genisys(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歌手: 發行時間:2015-06-24 發行公司:skydance productions llc and paramount pictures |
獲獎記錄
土星獎
作品 | 年份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種類 |
---|---|---|---|---|---|
《終結者》 | 1985 | 第12屆 | 最佳編劇 | , | 獲獎 |
最佳科幻電影 | -------- | ||||
最佳化妝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
最佳導演 | |||||
最佳配樂 |
(資料來源)
奧斯卡金像獎
作品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終結者2》 | 1992年3月30日 | 第64屆 | 最佳音響 | tom johnson 嘉里·瑞德斯托姆 gary summers lee orloff | 獲獎 |
最佳音效剪輯 | 嘉里·瑞德斯托姆 gloria s. borders | ||||
最佳視覺效果 | 丹尼斯·穆倫 斯坦·溫斯頓 gene warren jr 羅伯特·斯科塔克 | ||||
最佳化妝 | 斯坦·溫斯頓 jeff dawn | ||||
最佳攝影 | 亞當·格林伯格 | 提名 | |||
最佳電影剪輯 | 康拉德·巴夫 mark goldblatt 理察·a·哈里斯 |
(資料來源)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作品名稱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終結者2》 | 1992年 | 第45屆 | 最佳音效 | 嘉里·瑞德斯托姆 tom johnson lee orloff gary summers | 獲獎 |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 斯坦·溫斯頓 丹尼斯·穆倫 gene warren jr. 羅伯特·斯科塔克 | ||||
最佳藝術指導 | joseph c. nemec iii | 提名 |
(資料來源)
日本電影學院獎
作品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終結者2》 | 1992年3月20日 | 第15屆 | 最佳外語片 | 詹姆斯·卡梅隆 | 提名 |
(資料來源)
mtv電影獎
作品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終結者2》 | 1992年6月10日 | 第1屆 | 最性感女演員 | 琳達·漢密爾頓 | 獲獎 |
最佳女演員 | 琳達·漢密爾頓 | ||||
最佳男演員 | 阿諾·施瓦辛格 | ||||
最佳突破表演 | 愛德華·福隆 | ||||
最佳電影歌曲 | ------- | 提名 | |||
最佳反派 | 羅伯特·派屈克 | ||||
《終結者3》 | 2004年 | 第13屆 | 最佳動作場景 | ------- | 獲獎 |
(資料來源)
土星獎
作品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終結者2》 | 1992年3月13日 | 第18屆 | 最佳年輕演員 | 愛德華·福隆 | 獲獎 |
最佳女主角 | 琳達·漢密爾頓 | ||||
最佳導演 | 詹姆斯·卡梅隆 | ||||
最佳特效 | 斯坦·溫斯頓 | ||||
最佳科幻電影 | |||||
最佳男主角 | 阿諾·施瓦辛格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羅伯特·派屈克 | ||||
最佳編劇 | 詹姆斯·卡梅隆 威廉·威舍爾 | ||||
最佳化妝 | 斯坦·溫斯頓 | ||||
《終結者3》 | 2003年 | 第29屆 | 電影未來面孔獎-女性面孔 | 克里斯塔娜·洛肯 | 提名 |
2004年 | 第30屆 | 最佳科幻電影 | --------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克里斯塔娜·洛肯 | 提名 | |||
最佳特效 | 帕布羅·海爾曼 | ||||
danny gordon taylor | |||||
allen hall | |||||
john rosengrant | |||||
最佳化妝 | john rosengrant | ||||
jeff dawn | |||||
《終結者2018》 | 2010 | 第36屆 | 最佳化妝 | mike smithson | 提名 |
john rosengrant | |||||
《終結者:創世紀》 | 2016 | 第42屆 | 最佳科幻電影 | ------- | 提名 |
(資料來源)
青少年選擇獎
作品 |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
《》 | 2009年 | 第11屆 |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男演員 | 提名 | |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女演員 | |||||
最佳夏日電影-動作冒險類 | ----- | ||||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 ----- | ||||
最佳電影男新人 | |||||
《終結者:創世紀》 | 2015 | 第17屆 | 最佳夏日電影女星 | 艾米莉亞·克拉克 | 提名 |
最佳夏日電影 | ------ | 提名 |
(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美國公映
影片序號 | 影片名稱 | 片長 | 正式首映日期(美國) | 最終票房(美元) |
---|---|---|---|---|
1 | 終結者 | 107分 | 1984-10-26 | 78,371,200 |
2 | 終結者2:審判日 | 156分 | 1991-07-03 | 520,881,154 |
3 | 終結者3 | 109分 | 2003-07-02 | 433,371,112 |
4 | 終結者2018 | 118分 | 2009-05-21 | 371,353,001 |
5 | 終結者:創世紀 | 126分 | 2015-07-01 | 440,603,537 |
中國公映
影片序號 | 正式譯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終結者 | 1985年3月29日 |
3 | 終結者3 | 2003年7月17日 |
4 | 終結者2018 | 2009年5月27日 |
5 | 終結者:創世紀 | 2015年7月3日 |
影片序號 | 正式譯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終結者 | 1985年3月22日 |
2 | 終結者2:創世紀 | 1991年8月1日 |
3 | 終結者3 | 2003年7月10日 |
4 | 終結者2018 | 2009年5月28日 |
5 | 終結者5 | 2015年7月1日 |
影片序號 | 正式譯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2 | 終結者2:審判日 | 2000年5月18日 |
3 | 終結者3 | 2003年8月29日 |
4 | 終結者2018 | 2009年6月9日 |
5 | 終結者5:創世紀 | 2015年8月23日 |
幕後花絮
終結者1
- 卡梅隆承認他是受到了60年代電視科幻劇《the outer limits》(外星界限)中的兩集故事《士兵》(soldier)和《玻璃手的魔鬼》(demon with a glass hand)啟發而創作《終結者》的,這兩個故事的原作者、科幻作家harlan ellison後來起訴該片,要求獲得應有的名分和酬勞,製片方hemdale公司和發行方orion pictures公司最後滿足了他的要求,所以此後《終結者》都在影片字幕中加上了harlan ellison的名字。
- 製作該片只花了640萬美元。
- oj·辛普森曾是扮演終結者的人選,但製片方認為他過於“俊朗”,不適合扮演冷血殺手。
- 麥可·比恩在本片和其他兩部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影片《異形2》和《深淵》中扮演的角色都曾被咬傷。
- 終結者穿透汽車擋風玻璃的場景是用液壓活塞拍攝的,該裝置就放在施瓦辛格旁邊,甚至還被穿上了衣袖,在《終結者2》中,終結者與t-1000的打鬥中再次出現了同樣鏡頭。
- 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曾是扮演終結者的最初人選,編導詹姆斯·卡梅隆早期設計的終結者草圖就與亨利克森很相似,因為最初的設計理念是終結者的形象很平常,在人群中一點不扎眼。後來亨利克森在片中扮演了瓦科維奇警官。
- 阿諾·施瓦辛格在片中只有17句台詞。
- 科幻作家哈蘭·埃里森(harlan ellison)曾指控卡梅隆剽竊了他為1963年的電視劇《the outer limits》編寫的劇本,而且片中的“天網”出自埃里森的短篇小說《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後來訴訟在庭外和解,影片的較新版本中也出現了鳴謝埃里森的字樣。
- 影片劇本的初稿被以1美元的價格賣給卡梅隆的妻子gale anne hurd。
- 詹姆斯·卡梅隆在歐洲拍攝另外一部影片時產生了拍攝本片的想法,他的構想是一副金屬骨骼出現在火焰中,劇本的大部分內容在倒敘以前的故事,即從未來回到現在。
- 麥可·比恩因正在出演舞台劇《熱鐵皮屋頂上的貓》而操著南方口音,這口音讓他險些與凱爾·里斯的角色失之交臂。
- 在影片開始不久,莎拉的電話留言機中傳出的聲音出自導演卡梅隆。
- 全片只有一個麥可·比恩和施瓦辛格同時出現的畫面中的鏡頭。
- 里斯在夜總會槍戰中解救莎拉時說:“如果想活命就跟著我。”在《終結者2》中,終結者曾向莎拉說出同樣的話。
- 雖然1984年已經出現了立體聲,但本片仍是用單聲道拍攝的,因為當年影片的拍攝經費相當有限。後來,hemdale公司重新製作了立體聲版本,直到2001年,本片的5.1聲道特別版才得以面世。
- 在一次拍攝休息期間,阿諾·施瓦辛格到洛衫磯市區的餐館進餐,等他發覺時已經為時已晚,因為他當時是終結者的打扮:少了隻眼睛,顎骨露了出來,皮膚也被燒焦了。
- 大多追車場景是按正常車速拍攝的,然後加入少許快進的效果。
- 在影片開拍前,施瓦辛格接受了數周槍械訓練,後來《僱傭兵》雜誌對他在影片中準確、專業的使用槍械大加讚賞,而以往,《僱傭兵》雜誌一向樂於諷刺各種影片中出現的武器疏失。
- 片中經典的鏗鏘有力的伴奏聲音是用鑄鐵鍋敲擊麥克風產生的。
- 終結者戴的是gargoyles牌太陽鏡。
- 片中經典台詞“i'll be back”在美國電影學院評選的“百佳電影台詞”排行榜中名列第37位,而在2007年《首映》雜誌評選的相同榜單中名列第95位。
- 里斯在片中從未開燈駕車。
- 梅爾·吉勃遜曾拒絕扮演終結者
終結者2
- 愛德華·弗朗是從幾百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他是在排隊等候進入一家俱樂部時被選角導演發現的。
- 影片一共拍攝並洗印了超過一百萬英尺的膠捲,而最後看到的版本還遠遠不到它的1%。
- 影片拍攝時一位女士走進摩托騎士酒吧,以為這是真的酒吧,完全無視運載布景的卡車和攝像機,當她看見施瓦辛克站在酒吧中,只穿著拳擊手穿的短褲,就問他這是怎么回事,施瓦辛格回答說這裡正在舉辦男士脫衣舞之夜。
- 導演卡梅隆的弟弟,客串了片頭中的一名士兵。dvd製作人林凡,客串了西泊汀電腦公司的一名職員。阿諾的經濟人客串了拜訪莎拉的醫生中的一個。
- 愛德華·弗朗在片中大部分的聲音都是經過他本人重新配音的,因為拍攝時他正處於變聲期,他的童音只在他跟終結者討論人為什麼會哭時保留,導演認為這段戲要戲劇化一些,所以還是保留的好。
- 電影中使用了超過200種的武器。施瓦辛格手中的獵槍槍聲實際上來自於加農炮。
- t-1000變型時的聲音是把麥克風包好,然後蘸麥片粥的聲音取樣。t-1000死時的慘叫聲是導演卡梅隆配音的。
- 阿諾和液體金屬t1000相遇在大商場的走廊上交火,那個夾在中間被打死的亞裔是一個日本人扮演的。他是導演的一個好友,千里迢迢從東京飛來,就是為了能夠在片中光榮的死去。
- 在一場河渠中追殺的戲中,本來是沒有把卡車頂棚削掉的鏡頭的。但是到了實地以後意外的發現有座橋太低了,乾脆臨時設計了這個場面。車子的頂棚在拍攝前就被削掉了。
- 阿諾拿著的加特林機槍實際上是一把真槍,用來裝在直升飛機或者汽車上使用的。射速是每分鐘6000發。實際拍攝的時候降到了2000發,因為這樣火舌的效果更猛烈。
- t1000在高溫下慢慢凝結成整體的鏡頭,前面那部分融化的鏡頭是用固體水銀放在熱盤子上拍攝出來的。
- 最後的拍攝地點不是一個真的鋼鐵廠,是廢棄的鋼鐵廠改的。裡面流動的鋼水實際上是牛奶。
- t1000威脅薩拉時,手指變成的鐵針是真實的。為了不傷到演員,拍攝的時候用了錯開距離拍攝,實際上演員和鐵針不在一條直線上。
終結者2018
- 在拍攝過程中,攝製組找到美國國防部某空軍基地,很幸運,他們在那裡借到很多現代軍事設備、並被允許進入基地內部進行拍攝。
- 該片在拍攝時,曾用片名為《拯救終結者:開啟未來》(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s)。並計畫開創一個全新的《終結者》三部曲。
- 在好萊塢打出名堂的本可出演電影《終結者4》,可惜卻輸給混血女星。《終結者4》片導演選角時看中兩人,但因穆恩有拍動作片的經驗,最終被選中。
- 由於原定飾演約翰·康納的妻子凱特·康納的法國女演員夏洛特·甘斯布,因檔期問題離組,凱特·康納這一角色將由好萊塢女演員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頂替。
- 為了呈現核爆炸之後的昏暗世界,邁克及其助手把傳統的膠片置於陽光下暴曬,使其褪色後加注過量的銀色,通過特殊技術處理,使整個膠片的色調都體現出荒蕪和灰暗。
- 該片特效人員是從1984年《終結者1》中獲得施瓦辛格的臉部圖像,然後將它“安”到了身材相似的健身教練羅蘭·金格的身上,創造出施瓦辛格的銀幕回歸形象。可惜的是,在影片中“施瓦辛格”只有短短几個鏡頭,和約翰·康納對打了幾個回合便被打得面目全非,露出了機器人的金屬骨架,總計露臉時間不到一分鐘。
- 在《》中扮演約翰·康納女友的拒絕出演本集,她的說法是“不想重複一個角色”。而這個角色最終由出演。
- 製片方原來有意讓演影片中的馬斯·懷特一角,但他本人拒絕了拍攝邀請。
- 是第七個扮演約翰·康納這個角色的演員。
- 在開拍後不久,取代了出演該片。只用10天時間她就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拍攝,但悲痛的是,在拍攝進入尾期的時候,海倫娜·伯翰·卡特的四位親人出了車禍。
- 在2008年夏天該片拍攝期間,曾經傳出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大聲辱罵該片攝影師的新聞曝出,相關視頻也在網上廣為傳播。這起事件之後,克里斯蒂安·貝爾公開發表聲明道歉,並說自己與攝影師的關係很好。
- 克里斯蒂安·貝爾本來不準備出演該片,但看過該片劇本以後,他最終接納了該片的拍攝計畫。
- 該片是第一部分級為pg-13的終結者電影,之前三部前傳都是r級。
終結者5
- 為了恢復體形,在拍攝本片前進行了六個月的體能訓練,每天鍛鍊3小時。
- 波伊德·霍布魯克和傑·科特尼是扮演凱爾·里斯的最終兩位人選,經過無數次試鏡之後,傑·科特尼被選中了。
- 據編劇laeta kalogridis透露,影片劇本的靈感來自於《回到未來2》。另一部分還受到了《星際迷航》(2009)的啟發。
- 製片方曾考慮尼古拉斯·霍爾特、加內特·赫德蘭出演凱爾·里斯,但他們拒絕了試鏡。泰勒·克奇曾參加過這個角色的試鏡。
- 據編劇laeta kalogridis透露,影片劇本的靈感來自於《回到未來2》。另一部分還受到了《星際迷航》(2009)的啟發。
- 影片的預告片使用了jetta的歌曲《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同一首歌還曾被用在傑森·克拉克主演另一部電影《猩球黎明》的預告片。
- 扮演danny dyson的演員人選包括約翰·波耶加和戴奧·奧柯奈伊。波耶加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得到了主演機會而放棄本片
影片評價
影片為科幻片經典之作。影片的動作戲、置景、情節節奏等俱佳,將卡梅龍和阿諾的事業推向新的台階。阿諾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台真正的機器人,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讓人感覺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他,使影片氣氛從頭到底都一直籠罩在“絕望”之中,散發著一種令人心底發毛的恐懼感。而康納的母親,由一名本來脆弱的女性到堅強的轉變,則體現了女權主義。《終結者》以快節奏和緊湊的情節成為一部長盛不衰的賣座片。片中的特技鏡頭反映了影片的未來色彩,預示著此後科幻電影的發展方向,予人印象深刻,與眾不同的手法在科幻片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時光網評《終結者》)
該片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作品的巔峰之作,也是詹姆斯·卡梅隆嘗試轉變的成功之作。在該片中,導演早期影片中陰暗的噩夢心理已經逐漸轉化為一種信心和勇氣。影片不再徘徊於封閉壓抑的工業化基地,而是轉換到明亮開闊的室外,未來也不再是難以扭轉的災難結局,而是有了更多努力改善的可能。當然,除此之外就是一如既往地對女性、母性的極端崇拜。(網易報導評《終結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