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purplish soil)是我國的一種特殊土壤類型,是亞熱帶地區由富含碳酸鈣的紫紅色砂岩和頁岩上的初育土。它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其他如雲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色土
- 外文名:purplish soil
- 分布區域:四川盆地
概述,分布情況,分類,
概述
紫色土是由侏羅紀、白堊紀紫色砂岩、泥岩時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紅色、頁岩,變來的,據說其紫色可以保留很久而不褪色,而土壤中的紫色大都富含鈣質()和磷、鉀等,很是肥沃。紫色土快,也快(主要是物理崩解作用)。紫色土淺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過1米者甚少 。
一般含碳酸鈣 ,呈中性或微。含量低,磷、鉀豐富。由於紫色土松疏,易於崩解,含量豐富,肥力較高,是中國南方重要之一,除丘陵頂部或陡坡岩坎外,均已開墾種植。因和乾旱缺水現象時有發生,利用時需修建和蓄水池,開發灌溉水源。開闢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氮的含量,也是提高其生產力的重要措施。
紫色土

分布情況
紫紅色上發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廣,在南方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含量 1.0%左右,其發育程度較同地區的紅、黃壤為遲緩,尚不具脫矽富鋁化特徵,屬化學風化微弱的土壤,呈至微鹼性反應,為7.5~8.5,石灰含量隨而異,達80~90%。紫色土豐富,在四川盆地的中為較肥沃土壤,其農業利用價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機肥料、合理等。
分類
紫色土分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3個亞類。
酸性紫色土分布在長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廣大低山丘陵。、含量相對較高,磷、鉀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於5.5,較低。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土層較酸性紫色土薄,約30至60cm,含量小於30g/kg,ph值約為7.5,肥力水平較高,但、氮、磷稍顯不足。
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質疏鬆,碳酸鈣含量大於6%,土壤有機質在10g/kg左右,氮、磷低,、嚴重缺乏,土體淺薄,保水抗旱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