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醫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科醫院,無論從設址、服務對象、管理模式、醫療護理方式、方法,以及社會地位等諸多方面,都顯示出其不同於綜合醫院或其他專科醫院的特點。近年來,隨著我國精神病患病率的提高,精神病治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加大。但受社會認知和歷史遺留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精神病醫院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想要突破就必須回到源頭,從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能力入手。
精神病醫院應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以低廉的價格優先收治療社會三無人員和慈善救助病人,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同時,根據國內其他醫院的發展經驗,精神病醫院可以擴大老年病區,開展臨終關懷服務,為政府和千萬家庭分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病院
- 原版名稱:madhouse
- 遊戲類型:rpg 角色扮演遊戲
- 地區:美國
- 發行商:paul hubans
- 語言: 英文
精神病院電影簡介,關於導演,
精神病院電影簡介
這裡是邊境的一家精神病院,像是與世隔絕,可是戰爭卻是不肯放過的地方,一天早上醒來,醫生護士全都不見了,只剩下了這一群病人。janna是一個漂亮的女病人,她瘋狂的迷戀bryan
adams並深信自己是他在俄羅斯的未婚妻,她喜歡拉,總在拉一首輕快愉悅的曲子。先是車臣的軍隊占領了醫院,他們和病人還算和平相處,因為一句玩笑janna就愛上了一個軍人並深信要嫁給他和他一起離開。俄羅斯人進攻了過來,車臣軍人撤退了,janna也被拋棄在戰火中,可是她幻想中的bryan
adams一直都沒有拋棄她,車臣軍人為了逃生也成了這裡的一個病人,我想影片的最後janna一定覺得很幸福。
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一群病人在醫生護士消失之後,在炮火紛飛中要獨立的生存,儘管他們一開始也有過暴動騷亂,但是後來自發的由病情較輕的人領導在戰爭的夾縫裡存活了下來,對於車臣這個敏感的話題俄羅斯老導演安德烈.岡察洛夫斯基並沒有明顯的傾向性,而是真正的從一群的角度看待一波一波的占領。與此同時,那些軍人,無論是車臣的還是俄羅斯的,他們的瘋狂他們的脆弱他們的痛苦也在這個精神病院裡緩緩的滲透,瘋狂的不止這個精神病院,世界全都變得瘋狂了,是什麼讓我們變得瘋狂?
在因為炮火搖搖欲墜的房間裡,一直沒有說話的老人突然對著一顆落滿炮灰的青色蘋果說話:"我在蘋果上看到了不同的國家,人們互相愛著互相殘殺著,終日戰鬥,死去。他們充滿希望的仰視著我,你想讓我吃掉他們?我只能寬恕他們。"突然我看到了躺在別斯蘭市學校地下的那些孩子們的屍體,幾百具的屍體,他們的眼裡還有希望嗎?人類還有希望嗎?僅僅因為我們信仰的上帝的不同,就讓我們背負上死亡的代價嗎?
一個俄羅斯軍官在醫生的面前痛哭流涕,他說:"說過,'為什麼一個人在殺死別人的時候高興?有什麼好高興的?'"突然我想那些恐怖分子在向孩子們開槍和引爆炸藥的時候,他們眼裡會閃爍著快樂嗎?有什麼好快樂的嗎?當一個像自己一樣的生命結束在自己的手中的時候,真的會有快感嗎?那些虛幻的不存在的信仰、神或者上帝,真的會有手中這個活生生的生命有價值嗎?瘋狂了,整個世界都變得瘋狂了,可是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變得瘋狂了?
影片始終都在用冷冷的色調,冷冷的就像戰爭,只在janna的幻想中,在她的bryan
adams出現並為她唱情歌的時候,世界溫暖的像陽光,美麗的像夢境。可惜現實始終是冰冷的,冰冷的像躺在地下的幾百具屍體,冰冷的像我們手中緊握的手槍,冰冷的像是我們瘋狂的心。只是當我們再次唱起情歌的時候,希望上帝會寬恕我們。
關於導演
人物簡介
安德烈·科夫洛夫斯基是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哥哥,由他擔任編劇的俄羅斯電影大師的名作《安德烈·魯布列夫》使他聲名大震,本片是1995年以來,他推出的首部劇情片。
代表作品 有:
1961: mal’cik i golub’ (il ragazzo e la colomba) cm; 1965: pervyj ucitel’ (il primo maestro); 1967-1987: istorija asi kljacinoj, kotoraja ljubila, da ne vysla zamuz (storia di asja kljacina, che amò senza sposarsi); 1969: dvorjanskoe gnezdo (nido di nobili); 1970: djadia vanja (zio vanja); 1974: romans o vljublennych (romanza degli innamorati); 1978: sibiriada (siberiade); 1982: split cherry tree (ciliegio spaccato) tv; 1984: maria’s lovers (id.); 1985: runaway train (a 30 secondi dalla fine); 1986: duet for one (id.); 1987: shy people (i diffidenti); 1989: homer and eddie (homer & eddie); 1989: tango & cash (id.); 1991: the inner circle (il proiezionista); 1994 kurocka rjaba (asja e la gallina dalle uova d’oro); 1997: the odissey (l’odissea) tv; 2002: dom durakov – la maison de fous (la casa dei paz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