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粵語jyut6,國語yuè),
部首:米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2。
基本字義:1、中國廣東省的別稱:~語。~劇。~菜。2、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
- 粵語拼音:jyut6
- 筆順編號:325431234115
- unicode:cjk
- 四角號碼:26027
基本信息,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參考,上古音系,玉篇,廣韻,集韻,分韻撮要,其他讀法,常用詞組,
基本信息
五筆86:tlon 五筆98:tlon 倉頡:hwmvs
舊體字“粵”

統一漢字 u 7ca4
字義
詳細字義
〈名〉1、廣東的簡稱 [kwangtung;guangdong]。如:粵繡。秦代(今廣東龍川縣)令趙佗曾建南越國,割據自立為“南越武王。” 宋置,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名。元設。明設廣東省。轄區漢初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2.、舊地名。百粵之地,也稱,是古籍中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部落的統稱。《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至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包括“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西甌”(廣西一帶)、“雒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
自秦朝統一中國後,隨著中原移民不斷南遷,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遷的中原人融合外,大部分遷入山區或往外遷徙,衍化為今天的壯族、、、、傣族、、、、、京族、、、等的少數民族,南越部落衍化為今天廣東地區的壯族、、。
予弱冠粵行。—— 清· 袁枚《祭妹文》
3、又如:粵東(廣東省的別稱);(清朝統治階級對太平天國起義者所用之詞);粵海(指中國南部廣東一帶的海域,又作為廣東和廣州的代稱);(指五嶺以南地區)
字義發展
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

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與粵通,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而不是確數。百越是對上古南方諸部落的泛稱。後來"粵"和"越"區分,粵指廣東,越指浙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字部】粵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伐切,音越。《爾雅·釋詁》粵,曰也。《注》語辭發端。《說文》審愼之詞。《徐曰》凡言粵者,皆在事端句首,未便言之,駐其言以審思之。書召誥,粵三日丁巳是也。心中暗數其日數,然後言之,其聲氣舒虧,故從虧會意。
又《爾雅·釋詁》於也。《注》語之韻絕嘆辭也。
又與曰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又與越通。《書·召誥》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
又地名。《前漢·高帝紀》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
又《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
又厚也。《管子·五行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注》天為厚順,不逆時氣也。《說文》粵,從虧從宷。
說文解字
【卷五】【虧部】粵
虧也。審愼之詞者。從虧從宷。《周書》曰:“粵三日丁亥。”王伐切
說文解字注
虧也。釋詁曰。粵於爰曰也。爰粵於也。爰粵於那都繇於也。粵與於雙聲。而又從虧。則亦象氣舒於也。詩書多假越為粵。箋雲。越、於也。又假曰為粵。宷愼之䛐也。也各本作者。今正。此說從宷之意。粵虧皆訓於。而粵尤為宷度愼重之䛐。故從宷。從宷虧。宷愼而言之也。王伐切。十五部。周書曰。粵三日丁亥。今召誥越三日丁巳。亥當作巳。
音韻參考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韻部細分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粵 | 粵 | 月 | 1 | 越 | ɢʷad | 金文作雩,隸變轉注分化字 |
玉篇
字頭 | 釋文 | 部首 | 位置 | 備註 | 字序 |
---|---|---|---|---|---|
粵 | 有月切。《說文》曰:於也、審愼之詞者。 | 於 | 卷9部98 | - | 6776 |
廣韻
字 頭 | 聲 母 | 韻 攝 | 韻 類 | 韻 目 | 呼 | 等 | 調 | 反切 | 位置 | 釋文 | 小韻同音 | 推導 現漢 | 古韻 拼音 | 字序 | 紐序 | 內 序 |
---|---|---|---|---|---|---|---|---|---|---|---|---|---|---|---|---|
粵 | 雲 | 山 | 元 | 月 | 合 | 三 | 入 | 王伐 | 入10 | 辝也於也 | 越𨒋粵戉鉞䋐樾蚏 曰𥩡𡛟璏熭𣐋𧊎泧 | yue4 | yat | 21448 | 3358 | 3 |
集韻
字 頭 | 聲 調 | 韻 目 | 韻 序 | 反切 | 釋文 |
---|---|---|---|---|---|
粵 | 入 | 月 | 十 | 王伐切 | 【小韻同音字】□越|𨒋|䟠|戉鉞|□|□|曰|粵□|䋐|□|□|熭|樾□|□|□|蚎螖𧑅|泧|𧊎 【釋文】王伐切說文度也|一曰墜也|於也|逺也|亦國名|又姓{隸}作越文二十四說文逾也|引易雜而不𨒋說文輕也|說文斧也|引司馬法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戊右秉白髦或從金斧衣也|劒𤾁玉也|說文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氣出也|說文亐也|審慎之詞者從亐從宷引周書粵三曰丁亥或從口說文采彰也|一曰車馬飾一曰細布說文輕也|一曰愚也|竚立也|暴也|字林樹隂也|或作□木名|鳥名|彭蚎水蟲似蟹而小或作螖𧑅大水貎□𧊎水蟲名|似蚌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分韻擬音 | 英華分韻撮要 |
---|---|---|---|---|---|---|---|---|
粵 | 悅 | 以 | 乙 | 第十三鴛婉怨乙 | 陽入 | 於也又地名 | jyut6 | üt6 |
其他讀法
- 粵語:[廣州音]jyut6;[順德音]hyut6;[]jyut4;[肇慶音]jyut6;[平南音]jyut6;[]jyut6;[]jit4;[]jit4;[]jut6;[茂名話]jit6;[]jyuet6;[蒼梧石橋鎮]yut6;[]jut6;[封開]jyut2;[新會會城]jit6;[新會雙水]jut6;[新會羅坑]jet6;[台山台城]juot6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jet8;[客英字典] jet8;[海陸豐腔] ret8
- 吳語:yoeh
- 朝: 월
- 越: việt
- 日吳: (おち (をち)), (えち (ゑち)) 日漢: えつ (ゑつ) 日訓: ここに
常用詞組
1、粵菜 yuècài
[cantonese food]中國菜系之一,以廣東風味為代表的菜餚。
2、 yuèjù
[canton opera]中國廣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用廣州話演唱,主要流行於說粵語的地區。
3、yuè jiāng
[the yuekong] 珠江的舊稱。
4、粵繡 yuèxiù
[guangdong embroidery] 廣東出產的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