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karwai wong),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香港電影導演、監製、編劇。
1963年隨父移居香港。1980年畢業於平面設計專業後,經過短期培訓進入香港tvb電視台從事電視製作。1988年王家衛首次執導電影《》,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獲得香港電影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影片《》,是一部顛覆傳統的。1997年導演影片《》,獲得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導演。
200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2004年拍攝電影《》,榮獲歐洲電影獎、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等多項大獎,2006年5月21日,在法國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勳章,同年擔任第59屆評審會主席。2013年執導電影《》,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並擔任第63屆評審會主席。2017年6月,獲得第9屆里昂盧米埃爾電影節“盧米埃爾大獎”。
基本介紹
人物履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片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網友印象,
人物履歷
王家衛,籍貫浙江舟山,出生於上海,5歲時隨家移居香港,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美術設計系。1981年考進無線電視台第一期編導培訓班,結業後於無線電視台工作,參與編導的第一個劇集為《》。1982年開始編寫電影劇本,第一個參加編寫的電影劇本為《》。
1987年與合作編寫電影劇本《》,搬上銀幕後,獲得第七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提名。
1988年王家衛自編自導第一部電影《》,影片由、、等主演。
1990年王家衛編導電影《》,在這部電影裡他樹立了自己的拍攝風格。該片讓他獲得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十八屆最佳導演獎及第三十六屆最佳導演獎。
1994年王家衛執導影片《》,這部影片改編自小說《射鵰英雄傳》,講述了六個複雜人物的情感糾纏,同時也是一部顛覆傳統的,該片獲得第一屆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
1994年王家衛執導文藝愛情電影《》,該片獲得第十四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並使梁朝偉成為金馬、金像的雙料影帝。
1995年拍攝都市傳奇電影《》,影片由、、等主演,影片獲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花樣年華》

1997年王家衛導演影片《》,該片使王家衛獲得第50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0年王家衛導演影片《》,由梁朝偉、等人主演。該片獲最佳導演獎以及2000年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200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
2004年王家衛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聯合編導三段式影片《》,他導演的是《手》一段,該片由、、等主演;2004年拍攝電影《》,歷時5年,該片入圍正式競賽單元。
2006年5月21日,在法國獲法國政府頒授榮譽軍團騎士級勳章
2006同年擔任法國評審團主席。
2007年導演電影《》,該片是根據王家衛早年在香港拍攝過的一個短片改編而成,是他執導的首部英語電影,於2007年5月首映,成為的開幕影片。
2013年曆時“八年籌備,三年拍攝”執導電影《》,講述的是一代武學宗師“”先生的傳奇一生。
2013年底憑《一代宗師》獲第8屆最佳導演獎,且代表香港地區角逐第86屆最佳外語片。
2017年6月15日,第9屆里昂盧米埃爾電影節官網宣布,將本屆“盧米埃爾大獎”頒給王家衛,並寫道“after all, dark glasses are undeniably classy。”(畢竟,墨鏡是不可否認的經典),語句幽默,一語雙關。王家衛成為首次獲獎的亞洲導演。
2018年,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審會主席,北京電影學院名譽教授。
2018年5月24日上午(美國波士頓時間),哈佛大學授予導演王家衛文學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在電影藝術領域的成就及影響力。同時,王家衛也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項榮譽的亞洲導演。
2018年6月22日,王家衛的澤東電影公司與梁朝偉契約期已經結束。
2019年3月16日,獲得榮譽大獎。同時,籌備根據金宇澄同名小說改編的文藝電影《》。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王家衛的父親是一名海員,後來他遠赴馬來西亞從事酒店管理。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 1988
- 1988
- 1984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3年 | 《》 | 電影 |
2007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4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0年 | 《》 | 電影 |
1997年 | 《》 | 電影 |
1995年 | 《》 | 電影 |
1994年 | 《》 | 電影 |
《》 | ||
1990年 | 《》 | 電影 |
1988年 | 《》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6年 | 《》 | 電影 |
2013年 | 《》 | 電影 |
2007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4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0年 | 《》 | 電影 |
1997年 | 《》 | 電影 |
1995年 | 《》 | 電影 |
1994年 | 《》 | 電影 |
《》 | 電影 | |
1991年 | 《》 | 電影 |
1990年 | 《》 | 電影 |
《》 | 電影 | |
1988年 | 《》 | 電影 |
《》 | ||
《》 | ||
1987年 | 《》 | 電影 |
《》 | ||
《》 | ||
1986年 | 《》 | 電影 |
《》 | ||
《》 | ||
1985年 | 《吉人天相》 | 電影 |
《》 | ||
1984年 | 《》 | 電影 |
《》 | ||
1983年 | 《》 | 電影 |
1982年 | 《》 | 電影 |
製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8年 | 《》 | 電影 |
《》 | ||
2016年 | 《》 | 電影 |
《》 | ||
2013年 | 《》 | 電影 |
2012年 | 《》 | 電影 |
2008年 | 《》 | 電影 |
2007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4年 | 《》 | 電影 |
《》 | 短片 | |
2003年 | 《》 | 電影 |
2002年 | 《》 | 電影 |
2000年 | 《》 | 電影 |
1997年 | 《》 | 電影 |
《》 | ||
1995年 | 《》 | 電影 |
1994年 | 《》 | 電影 |
1993年 | 《》 | 電影 |
1987年 | 《》 | 電影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7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
2004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
2000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
1997 | 最佳導演獎 | 獲獎 | |
1997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4 | 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1 | 最佳短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4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2014 | 最佳影片 | 獲獎 | |
2005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2005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2005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2001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2001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2001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1998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98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1995 | 最佳導演 | 重慶森林 | 獲獎 |
1995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1995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1995 | 最佳影片 | 重慶森林 | 提名 |
1995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1995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91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1991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1991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1991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1989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88 | 最佳編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7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2013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2004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2000 | 最佳原著劇本 | 提名 | |
2000 | 最佳劇情片 | 花樣年華 | 提名 |
2000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97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94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1994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1994 | 最佳導演 | 提名 | |
1991 | 最佳導演 | 獲獎 | |
1991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3 | 最佳導演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4 | 最佳導演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5 | 最佳電影獎 | 提名 | |
2005 | 最佳導演獎 | 提名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1 | 最佳導演獎 | 獲獎 | |
1985 | 最佳導演獎 | 獲獎 | |
1985 | 最佳編劇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2017 | 第9屆 | 盧米埃爾大獎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4 | 陽光獎年度最佳導演 | ---- | 獲獎 |
2005 | 最佳外國電影 | 2046 | 提名 |
2004 | 環球銀幕獎 | 獲獎 | |
2001 | 最佳外國電影 | 獲獎 | |
2001 | 最佳外國電影 | 獲獎 | |
2001 | 最佳外國電影 | 提名 | |
2001 |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 | 提名 | |
2000 | 環球銀幕獎 | 獲獎 | |
1994 | 主競賽單元-金豹獎 | 提名 |
人物評價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張國榮評)
王家衛導演是一個很認真的電影人,他為電影而生,是在用生命去拍電影,很少有導演像他那樣,在國內電影產業如此飛速發展的環境下,他對電影的追求一定是要做到極致,他是不會給演員留下遺憾的。(章子怡評)
香港殿堂級導演王家衛以別樹一幟的電影觸覺和細膩的感情刻畫寫聞名遐而。他在1997年以電影《》一片成為首位勇奪法國康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項的華人導演,被英國權威電影雜誌《視與聲》冠以“當代詩人”的美譽;美國《》則形容他為香港極其權威和特別的導演。(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