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學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一年生。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極短;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2-5個簇生於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著生在短小枝上,橢圓形,先端鈍;第二穎幾與小穗等長,橢圓形;第一外稃與小穗第長,先端鈍,其內稃短小狹窄;第二外稃橢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內卷,狹窄;鱗被楔形,頂端微凹;花柱基分離;上下表皮脈間均為微波紋或無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產中國各地;生於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布於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其稈、葉可作飼料,也可入藥,治癰瘀、面癬;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小穗可提煉。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狗尾草
- 拉丁學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
- 別稱:
- 界:植物界
- 門:
- 綱:
- 目:
- 科:
- 亞科:
- 族:
- 屬:
- 種:狗尾草
- 命名者及年代:(l.) beauv.,1817
形態特徵,主要亞種,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發生規律,綜合防治,化學成分,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鬆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葉舌極短,緣有長1-2毫米的纖毛;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圓形,幾呈截狀或漸窄,長4-30厘米,寬2-18毫米,通常無毛或疏被疣毛,邊緣粗糙。
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直立或稍彎垂,主軸被較長柔毛,長2-15厘米,寬4-13毫米(除剛毛外),剛毛長4-12毫米,粗糙或微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綠色或褐黃到紫紅或紫色;小穗2-5個簇生於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著生在短上,橢圓形,先端鈍,長2-2.5毫米,鉛綠色;第一穎卵形、寬卵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先端鈍或稍尖,具3脈;第二穎幾與等長,橢圓形,具5-7脈;第一外稃與小穗第長,具5-7脈,先端鈍,其內稃短小狹窄;第二外稃橢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內卷,狹窄;鱗被楔形,頂端微凹;基分離;葉上下表皮脈間均為微波紋或無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染色體2n=18(avdulov, krishnaswamy, tateoka):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主要亞種
![]() | (擬)(亞種)setaria viridis(l.) beauv. subsp.pycnocoma(steud. ) tzvel. 與原亞種的主要區別為植株粗壯高大,約60-90厘米,基部數節具不定根,基部莖約7毫米。葉鞘較松,上部不太包稈,無毛。產中國多省區;生於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坡、路邊、灌木林。歐洲、亞洲中部、西伯利亞、烏蘇里和日本也有分布。 |
![]() | (擬)(亞種)setaria viridis(l.) beauv. subsp. pachystachys 該亞種主要特徵:稈匍匐狀叢生,矮小細弱,基部多數膝曲斜向上升或直立,高5-25厘米。葉鞘松,基部葉鞘被較密的疣毛,邊緣具長纖毛。產中國台灣;生於海邊砂地。日本也有分布。 |
產地生境
產中國各地;生於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布於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生長習性
狗尾草喜長於溫暖濕潤氣候區,以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及粘壤土為宜。
發生規律
狗尾草為一年生晚春性雜草。以種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種子發芽出苗,發芽適溫為15-30℃,5月上、中旬大發生高峰期,8-10月份為結實期。種子可借風、流水與糞肥傳播,經越冬休眠後萌發。
綜合防治
- 主要危害
- 與農物爭奪水分、養分和光能:雜草根系發達,吸收土壤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強,而且生長優勢強,耗水、耗肥常超過作物生長的消耗。雜草的生長優勢強,株高常高出作物,影響作物對光能利用和光合作,干擾並限制作物的生長。
- 雜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不少雜草是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雜草上或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
- 降低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由於雜草的直接和間接(病蟲害傳播)危害,會明顯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 影響人、畜健康:如麥田雜草毒麥和種子,含有毒麥鹼,混入小麥粒內,可引起人和牲畜中毒;蒼耳籽內也含有毒物質,誤食多量後,會造成人、畜中毒。
-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產成本:雜草較多的農田,其除草的用工量消耗多,同時由於大量用工,增加了生產成本。
- 狗尾草俗稱,為果園雜草的優勢種之一,繁殖力強,危害嚴重。
- 防治措施
- 合理輪作:這是改變雜草生態環境抑制和減輕雜草危害的重要農業措施。
- 物理除草:最常用的是利用地膜覆蓋,提高地膜和土表溫度,燙死雜草幼苗,或抑制雜草生長。
- 土壤耕作:利用犁、耙、中耕機等農具,在不同時間和季節進行耕作,對雜草有殺除作用。
- 人工除草:狗尾草適生範圍廣,傳播途徑多,因此,對蘋果園四周及果園內要適時中耕2-3次,把雜草消滅在幼苗階段。
- 藥劑防除:可用克蕪蹤,拉索、撲草淨、敵草隆等除草劑防除。
化學成分
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無氮浸出物34.55%,粗纖維34.40%,粗灰分10.60%。
主要價值
- 飼料
稈、葉可作飼料。
- 藥用
可入藥,治癰瘀、面癬。
- 其它
小穗可提煉。全草加水煮沸20分鐘後,濾出液可噴殺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