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特點,地理分布,成因,植被類型,代表城市,區別,-九游会j9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半球大陸東岸,年平均氣溫不低於0℃,年積溫介於3200℃~4500℃,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是亞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帶季風氣候
  • 外文名:monsoon climate of medium latitudes
  • 歸類:季風氣候
  • 分布地區:北半球中緯度東岸
  • 顯著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 代表城市:北京、平壤、札幌
特點,地理分布,成因,植被類型,代表城市,區別,

特點

1.高溫多雨: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晝長,氣溫較高,從熱帶海洋吹來的帶來豐沛的降水。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寒冷乾燥: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緯度較高、離源地近、地形較低平坦地勢西高東低使冬季風得以削弱。
3.性顯著。
4.夏秋常受影響。
這種氣候帶來的主要是:冬春季:(、霜凍、白害)夏季:(雷雨、、冰雹

地理分布

包括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域、、日本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南部。位於的溫帶東部,具體在華北地區、東北地區、日本東北地區、島、大部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亞歐大陸東岸,在帶以南,中國秦嶺——淮河以北,以及溫帶半乾旱區和乾旱區以東的地區,包括中國和、全部、韓國北部和中部、37°n以北的日本以及前蘇聯區的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區。本區的北界即亞寒帶的南界,以年均溫4℃為界;南界則以全年有8個月的月均溫9.5℃為標準,此即帶的北界。
在中國,這一界線大致與秦嶺——淮河線相當,也大約與緯向帶一致。溫帶季風氣候的西界沿大興安嶺呈東北向延伸直至東端。在這裡,、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乾旱與三者的界線比較接近。亞洲東部的海陸分布和地形結構對溫帶季風氣候的範圍影響很大,如東北-西南向的山脈,能夠阻擋季風勢力的深入。

成因

成因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似。冬季受溫帶控制,寒冷乾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受溫帶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且南北氣溫差別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在強大的大陸冷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冬季風,以偏西偏北風為主,風力強勁,天氣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氣溫南北差異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達-20℃,平均緯度遞減率為2℃/緯距。夏季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盛行,以偏東偏南風為主,風力較小;潮濕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南部可達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於20℃,平均緯度遞減率僅為0.4℃/緯距。自然植被為和。
成因主要是受影響。

植被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區的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典型植被是。幾百萬年以前,這類森林幾乎擴展到整個北半球溫帶。更新世的冰川和乾旱把它們分割成三個主要分布區:西歐、東亞和北美。在中國主要分布於華北地區。
由於嚴酷的,西歐的種類組成比較貧乏。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區,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最熱月平均溫度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約-6℃。年降水量400~800毫米。構成的主要樹種是櫟、、槭、梣、椴、樺等。它們具有比較寬薄的葉片,秋冬落葉,春夏長葉,故這類森林又叫做。群落的垂直結構一般具有四個非常清楚的層次:喬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地衣層。和附生植物極少。各層植物冬枯夏榮,季相變化十分鮮明。夏綠林中的消費者動物有鼠、松鼠、鹿、鳥類,以及狐、狼和熊等。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落葉闊葉林的生產力約2~5克/㎡·天。該類森林已殘留無幾,大部分地區為所代替。以產冬、玉米、大豆、玉米、、馬鈴薯、花生、和蘋果、桃、杏、梨、李、棗、柿、核桃等為主。地區也有針葉林分布,在中國多為和。
東亞的闊葉樹種類較歐洲豐富,有蒙古櫟、遼東櫟以及、椴屬、樺屬等雜木;往往形成單一樹種組成的純林,如山毛櫸林、櫟林等;的闊葉林景觀(含以南,直到、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則以美洲山毛櫸和為主。整個溫帶濕潤闊葉林帶主要發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半濕潤的帶發育的是和黑土。

代表城市

出現在溫帶大陸東岸,以東亞地區(中國長江以北)最為典型。風向、風力、氣溫和降水的季節變化明顯。冬季風是來自、蒙古的冷高壓,刮偏北或偏西北風,風力較強。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多刮東南風。氣溫變化: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溫在0℃以下),夏季高溫(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降水集中於夏季,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因此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濕潤,乾濕和四季分明,是這種氣候的特點。這裡自然植被以和針闊葉混交林為主。中國北京市的氣候類型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這種典型性甚至是世界範圍的。其特徵為12個字: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中國北京屬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暫、冬夏漫長。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較寒冷,乾燥少雪;秋季是最好的季節,秋高氣爽,溫潤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1.7℃,極端最低氣溫-27.4℃(1966年2月22日)。極端最高氣溫40.6℃(1961年6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為640毫米,是華北平原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主要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和大到暴雨,全年無霜期為180-200天。
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大量降水的存在,也使位於鴨綠江畔的遼寧省成為中國北方降水最多的地區,年降水量高達1000mm左右。
丹東氣象數據丹東氣象數據
全世界僅亞洲有溫帶季風氣候:北京(中國)、天津(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濟南(中國)、(中國)、(中國)、(中國)、鄭州(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中國)、(朝鮮)、(朝鮮)、(韓國)、(韓國)、(日本)、(日本)、函館(日本)、(俄羅斯)、(俄羅斯)、(俄羅斯)

區別

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其他類型的氣候有很多相似點,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部。全年和溫帶海洋氣團,沿岸又有經過,於是形成了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氣候特點。此外,這裡陰雨日較多,雲霧多,也較少。關鍵字:冬暖夏涼,降水多,秋冬季雨量稍大。主要分布在35°~55°n之間的北美大陸東部和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風向、的季節變化不如溫帶季風氣候明顯。在成因方面,它的冬季寒冷乾燥不是由於大陸季風的作用所致,而是由於從海洋吹來的西風人陸已深,經過了大陸變性作用,故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夏季有,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溫帶季風氣候那樣顯著。關鍵字:冬季寒冷乾燥,夏季對流雨。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亦稱溫帶荒漠和溫帶草原氣候。亞洲的此類深入內陸,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終年盛行溫帶大陸氣團,於是形成了冬冷夏熱、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一般而言,乾旱氣候的年平均降水量為250mm以下,半乾旱氣候則為250—500mm。
南美洲的此類氣候區地處的大陸東岸,是西風帶的雨影區域,且西岸有高大的,西風過山後下沉,絕熱增溫,乾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經過,空氣穩定,降水稀少。關鍵字:冬冷夏熱,乾燥少雨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35°n—55°n左右的東亞地區。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此外,四季分明、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顯著,也是溫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由於上述幾種類型的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濕潤(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為半濕潤),因此較普遍的發育了溫帶闊葉林景觀(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為森林草原景觀)。
關鍵字: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