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浙江: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九游会j9

浙江,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西與、相連,北與、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複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截至2018年末,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浙江
  • 外文名稱:zhejiang
  • 別名:之江、魚米之鄉
  • 行政區類別:省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
  • 下轄地區:11個地級市
  • 政府駐地:杭州市省府路8號
  • 電話區號:0570-0580
  • 郵政區碼:310000-325800
  • 地理位置:華東
  • 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 人口:5737萬人(2018年) 
  • 方言吳語、徽語、閩語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等
  • 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浙a—浙l
  • gdp:56197億元(2018年) 
  • 人均gdp:98643元(2018年) 
  • 歷史名人:、、、、
  • 當代名人:、、、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其他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運,航空,跨海大橋,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歷史文化,方言,象徵,飲食,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時期
行政建制
行政區劃大事記
史前
于越原始氏族公社
浙江各地出現原始氏族公社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
夏商
揚州
《禹貢》
春秋
分屬吳、越兩國
史學家杜佑:吳越分界處,在嘉興之語兒溪,後並于越。
戰國
屬楚國
楚周顯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滅越國,盡取浙江以北地。
秦朝
分屬會稽、鄣、閩中等郡
在今浙江省境內設15個縣。
西漢
分屬會稽、丹陽郡
增設5縣,共20縣,隸屬揚州。
東漢
分屬會稽、吳、丹陽郡
會稽郡分拆,錢塘江以北屬吳郡,以南屬會稽郡,隸屬揚州。
三國
屬東吳
增設4個郡,縣共44個,隸屬揚州。
晉朝
屬揚州
分屬吳. 會稽
南朝
屬東揚州
孝建初年(454年),置東揚州,分為5郡23縣。
隋朝
屬揚州刺史部吳州總管府
分為10州。隋末,沈法興、李子通等割據於此。
唐朝
屬江南道/江南東道,乾元元年江南東道分拆,分屬浙江西道,浙江東道
分為11個州(郡)
五代十國
屬吳越國
設11州、1軍、63縣
北宋
屬兩浙路
設11州、府
南宋
分屬兩浙東路、兩浙西路
遷都臨安。浙西治臨安,浙東治紹興。
元朝
設浙江等處行中書省
元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為省級行政區劃的開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亡宋,立兩浙都督府於杭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此,改名江浙行省。元末,方國珍、張士誠等割據於此。
明朝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浙江作為省名的開始,行政區域從此開始穩定少變。
清朝
浙江省
有11府(地區)、63縣(州、廳)。
參考資料來源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9月15日,浙江省下轄11個地級市,下分89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7個市轄區、19個、32個縣,1個自治縣。
行政區
電話區號
郵編
車牌
面積(平方千米)
下轄行政區
0571
310000
浙a
16596
、、、、、、、、、、、、
0574
315000
浙b
9714
、、、、、、、、、
0577
325000
浙c
12065
、、、、、、、、、、
0575
312000
浙d
8256
、、、、、
0572
313000
浙e
5820
、、、、
0573
314000
浙f
3915
、、、、、、
0579
321000
浙g
10942
、、、、、、、、
0570
324000
浙h
8845
、、、、、
0576
318000
浙j
9411
、、、、、、、、
0578
323000
浙k
17298
、、、、、、、、
0580
316000
浙l
1440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緯27°02'一31°11',東經118°01'一123°10'。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和占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中部、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為主。四大平原有(、、)、(寧波、)、金麗衢平原(、、)、溫台平原(、)。

氣候

浙江屬,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雨、旱澇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水文

浙江境內有、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浙江段)、、、、、和等八大水系,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浙江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中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土地資源

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自2007年啟動,歷時3年,至2010年1月完成了標準時點(2009年12月31日)調查成果的匯總分析,全面查清了浙江省土地利用狀況,掌握了各類土地資源底數。2014年6月20日,經省政府同意,省國土資源廳、省統計局聯合公布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
浙江的茶葉種植浙江的茶葉種植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標準時點),浙江省境內耕地2980.03萬畝,占18.83%;園地943.52萬畝,占5.96%;林地8530.94萬畝,占53.91%;草地155.76萬畝,占0.97%;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33.49萬畝,占8.43%;交通運輸用地319.07萬畝,占2.02%;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89.53萬畝,占8.15%;其他土地273.53萬畝,占1.73%。
浙江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占浙江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生物資源

浙江省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
浙江林地面積667.97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84.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0.5%,活立木總蓄積1.9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中,喬木林面積420.18萬公頃,竹林面積78.29萬公頃,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面積85.95萬公頃。
浙江的森林覆蓋率、毛竹面積和株數位於中國前茅。其中竹林面積占中國的1/7,竹業產值約占中國的1/3,森林群落結構比較完整,具有喬木林、灌木林、草本三層完整結構的面積占了喬木林的54.2%,只有喬木層的簡單結構的面積僅占喬木林的1.5%。森林的健康狀況良好,健康等級達到健康、亞健康的森林面積比例分別為88.45%和8.23%。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總體上屬中等偏上水平,森林植被類型、森林類型、喬木林齡組類型較豐富。
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鳥類300-400種,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二級保護動物103種,省級保護動物44種。

礦產資源

浙江省境內礦產種類繁多,有、、、、、、、、、等,以及,、、、、、、砩石等。明礬石礦儲量居世界第一(60%),螢石礦儲量居中國第二。
浙江省境內已發現礦產113種。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統計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93種(不包括油氣、放射性礦產)。浙江省列入統計的礦區有2392個,比上年減少302個,其中固體礦產礦區2343個,地熱礦泉水礦區49個。
非金屬礦產豐富,部分礦種探明資源儲量位居全國前列。以探明資源儲量而言,明礬石、葉蠟石居全國之冠,螢石、伊利石、鑄型輝綠岩居全國第二,飾面閃長岩第三,沸石、矽灰石、透灰石、硼礦、膨潤土、珍珠岩等列前十名之內。多數礦床規模大,埋藏淺,開採條件好。
金屬礦產點多面廣,但規模不大。浙江省鐵、銅、鉬、鉛、鋅、金、銀、鎢、錫礦產較多,但多數為小型礦床或礦點,僅少數礦產地達到大中型規模,且礦石組成複雜,共伴生多種元素。
浙江省域成煤地質條件差,煤炭資源貧乏;陸域尚無發現油氣資源,但海域油氣前景看好。

海洋資源

浙江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占中國的20.3%,居中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中國第5位。
千島湖的捕魚盛況千島湖的捕魚盛況
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陸域面積有1940.4萬公頃,90%以上無人居住。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主島)為中國第四大島。
浙江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占中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涂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組合優勢顯著。截至2013年,有港口58個,泊位650個,年吞吐量2.5億噸。海岸灘涂資源有26.68萬公頃,居中國第三。是浙江唯一的海島市,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
浙江海域遼闊,氣候溫和,水質肥沃,餌料豐富,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生長與繁殖。生物種類繁多,素有“中國魚倉”美譽。
浙江可供海水養殖的品種:、、、、、、、、、、、、、鯔駿魚、、、、、、、、脊尾對蝦、、、。

其他資源

  • 二次能源
電力生產:浙江省電力總裝機容量5728萬千瓦,總發電量2568億千瓦時,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發電機組發電量2503億千瓦時。
括蒼山風力發電站括蒼山風力發電站
熱電聯產:地方熱電聯產企業年發電量172億千瓦時,年集中供熱量3.2億吉焦。(截至2010年)
  • 可再生能源
風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產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24.9萬千瓦。風力發電量4.7億千瓦時。
太陽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光伏利用示範項目裝機容量2.96萬千瓦,累計推廣太陽能熱水器920萬平方米。
垃圾焚燒發電:浙江省已建成投產的垃圾焚燒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3.3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0.1億千瓦時。
農村生物質能:浙江省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用能中,秸稈和薪柴消費折合標準煤57.8和95.6萬噸。沼氣用戶14.4萬戶,大中型沼氣工程7240處,年產沼氣1.7億立方米,折合標準煤10.3萬噸。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66.0%。(截至2010年)

人口

據2018年全省5‰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939萬人,女性人口2798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2%和48.8%。全年出生人口62.8萬人,出生率為11.02‰;死亡人口31.8萬人,死亡率為5.58‰;自然增長率為5.44‰。城鎮化率為68.9%。
浙江省主要的民族成分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下同)有45 535 266人,占浙江省人口的99.1%,少數民族總人口為39.97萬,是浙江世居的,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浙江省內有畲族人口170 993人,占浙江省人口的0.4%,占省內少數民族人口的約43%。是中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也是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畲族主要居住於縣城周圍低山區。人口在1萬以上的縣市依次為(19455人)、(16144人)、(16133人)、(13862人)、(13658人)。若以占全縣人口比例而言,則10.55%最高,8.6%。
浙江省各市概況(截至2012年末)
城市常住人口(萬人)出生率(%)死亡率(%)城鎮人口比重(%)
880.2
9.22
5.08
74.3
763.9
8.98
4.86
69.4
915.6
12.61
5.08
66.7
494.3
7.94
6.61
60.1
290.5
8.06
6.54
55.1
454.4
9.67
5.89
55.3
539.9
11.13
5.73
61.4
212.0
10.27
5.97
46.6
114.0
7.89
6.35
65.3
600.5
11.25
5.26
56.9
211.7
11.35
6.22
52.5
總計
5477.0
10.12
5.52
63.2

政治

現任浙江省黨政領導一覽(截止2018年9月)
中國共產黨
浙江省委員會
書記
副書記
其他常委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副主任
、、、、、
秘書長
省長
副省長
、、、、、、、
秘書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
主席
副主席
、、、、、、、、
秘書長

經濟

綜述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寧波、、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浙江浙江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50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724億元,分別增長1.9%、6.7%和7.8%,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6.2%。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上年的3.7︰43.0︰53.3調整為3.5︰41.8︰54.7。人均gdp為98643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4907美元),增長5.7%。

第一產業

浙江省素有“”之稱,大米、茶葉、、柑桔、竹品、水產品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產量占中國第一,產量占中國第二,出口量為中國30%,產量中國第三,產量中國第一。浙江是中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海鮮和竹製產品等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
桑蠶養殖桑蠶養殖
浙江一個漁業大省,漁業由傳統生產型,過渡到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是中國最早四大中心漁港中占兩席,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是中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599萬噸,比上年增長3.3%;油菜籽播種面積97千公頃,增長0.9%;蔬菜646千公頃,增長0.2%;花卉苗木161千公頃,增長0.1%;中藥材51千公頃,增長4.6%;果用瓜102千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年肉類總產量105萬噸,比上年下降8.8%;水產品總產量611萬噸,增長2.8%,其中,海水產品產量481萬噸,增長1.8%;淡水產品產量130萬噸,增長6.6%。年末生豬存欄517萬頭,下降4.8%,生豬出欄912萬頭,下降10.8%。2017年10月,浙江省入選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714億元,比上年增長7.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8%,私營企業增長7.0%;外商投資企業增長7.4%,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5.9%。17個傳統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67384億元,增長10.6%,其中,出口交貨值11698億元,增長8.6%。
建築
2018年,全年建築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gdp的比重為5.5%。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總產值28756億元,增長5.6%;實現利稅總額1358億元,增長5.4%。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08億元,比上年增長9.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684億元,增長8.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24億元,增長10.6%。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2292億元,增長8.5%;餐飲收入額2716億元,增長12.5%。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通訊器材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7.8%,家具類增長17.3%,日用品類增長16.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5.9%,糧油、食品類增長1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4.1%,中西藥品類增長12.2%,五金、電料類增長4.2%,金銀珠寶類增長3.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0.3%,汽車類下降0.7%。
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59個,全年交易額為2.1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十億級市場268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
對外經濟
2018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出口21182億元,增長9.0%,出口占全國的12.9%,份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進口7337億元,增長19.0%。民營經濟出口16530億元,增長10.6%,占出口總額的78.0%,比重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9214億元,增長9.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408億元,增長11.5%。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3%、10.1%,其中,出口分別增長7.8%和12.2%。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967億元,增長12.3%,其中出口6822億元,增長8.3%。中歐(義新歐)班列開行320列。推動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權,2018年自貿區固定資產投資419億元,新增註冊企業7413家,新增油品企業1998家,大宗商品電子交易額1487億元。
交通運輸、郵電和旅遊
2018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082億元,比上年增長6.1%。
全省公路總里程1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21公里。共有民航機場7個,全年旅客吞吐量6539萬人,其中傳送量3375萬人。鐵路、公路和水運完成貨物周轉量1153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4.2%;旅客周轉量1104億人公里,增長0.7%。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6.9億噸,增長6.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3.4億噸,增長6.2%。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8億噸,增長7.4%,貨櫃吞吐量躍居全球第三,達2635萬標箱,增長7.1%。
年末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153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9.8%,其中個人汽車1347萬輛,增長9.7%。民用轎車保有量964萬輛,增長8.6%,其中個人轎車892萬輛,增長8.4%。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7]2326億元,比上年增長34.6%;電信業務總量[8]4099億元,增長129.1%。年末行動電話用戶8309萬戶,比上年增加719萬戶,其中使用3g、4g行動電話用戶7071萬戶。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2648萬戶,增加183萬戶,其中固定網際網路光纖寬頻接入用戶2349萬戶,增加238萬戶。移動網際網路用戶8136萬戶,增加680萬戶。全省快遞業務量101億件,比上年增長27.5%。
全年旅遊產業增加值43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占gdp的7.8%;旅遊總收入10006億元,增長11.9%,接待遊客6.9億人次,增長8.7%,其中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56.8萬人次,下降4.2%。
金融、證券和保險
2018年,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1651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6%,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增長9.4%。住戶本外幣存款餘額46458億元,增長13.9%。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05775億元,增長17.2%,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17.5%。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3946億元,比年初增加1822億元
年末境內上市公司432家,累計融資10112億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42家,占全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5.4%;創業板上市公司82家,占全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11.1%。
全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273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827億元,增長8.7%;人身險保費收入1446億元,增長4.4%。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762億元,增長16.6%。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490億元,人身險賠付支出272億元。

交通運輸

公路

浙江省主要公路
國道
高速公路
申嘉湖(杭)高速
(未建成)
杭州灣寧波通道及接線
杭州灣蕭山通道
杭衢南高速公路
杭州灣紹興通道
--------

鐵路

狀態鐵道線路
已經建成
-
-
正在建中
正在規劃
杭廣高鐵
金華-建德城際
建德-衢州城際

航運

沿海的寧波、與之間每天都有多班客輪往返,形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海上客運“金三角”。的杭州—蘇州、杭州—無錫區段每天尚存一班夕發朝至的遊船對開。
寧波港寧波港
2016年,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1億噸,增長2.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4億噸,增長3.9%;內河港口完成2.7億噸,下降5.5%。
浙江的主要沿海港口有:、、、、;主要內河港口有:、、、。

航空

浙江省境內機場
地區
機場
級別
備註
杭州市
4f
世界百強機場、中國十大機場
寧波市
4e
-
溫州市
4e
國內二級民用機場
嘉興市
4d
軍民合用
湖州市
湖州長興機場
/
軍用
紹興市
紹興濱海機場
/
正在規劃
金華市
4c
軍民合用
衢州市
4c
軍民合用
台州市
4c
軍民合用
台州金清機場
4d
正在規劃
麗水市
/
正在規劃
舟山市
4d
-

跨海大橋

杭州灣第二跨海大橋
(正在規劃)
()

(正在規劃)
三門灣跨海大橋
台州灣跨海大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年末全省共有國小3301所,招生66.2萬人;在校生360.6萬人,比上年增長1.9%,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小學生均校舍建築面積9.5平方米;生均圖書31.2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20.5台;國小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99.7%。共有國中1742所,招生54.3萬人;在校生161.5萬人,比上年增長3.6%,國中入學率為100%。國中生均校舍建築面積19.9平方米;生均圖書50.6冊;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31.8台;國中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的學校比例為99.5%。全省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46所(不含技工學校),招生17.8萬人,在校生52.6萬人;普通高中591所,招生25.5萬人,在校生76.9萬人,畢業生25.3萬人。
義務教育
截至2018年,義務教育中國小專任教師33.8萬人,比上年增長2.4%。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專任教師3.4萬人,生師比15.3:1;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7.5%。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比例分別為45.3%和83.6%。普通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所占比例為45.7%;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84.0%。
幼稚園
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幼稚園8453所,在園幼兒193.4萬人,比上年減少1.2%。幼稚園專任教師13.0萬人,比上年增加0.5萬人;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97%。
高等教育
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含獨立學院及籌建院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本科、專科招生比例為1.0︰5.5︰4.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0.1%。全年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招生29760人,其中,博士生3339人,碩士生26421人。
浙江大學浙江大學
本科院校名單(不含獨立學院,38所)
地區
學校名單

杭州
----------
寧波
----------
----------
溫州
紹興
 ----------
----------

其他地區
(順序按車牌號)
----------
參考資料:
獨立學院名單(21所)
地區
學校名單

杭州
----------
----------
寧波
----------
溫州
----------
紹興
嘉興
金華
----------
湖州
----------
----------
舟山
----------
----------
高職院校名單(49所)
地區
學校名單
杭州
----------
----------
寧波
溫州
----------
紹興
----------
----------
金華
----------
台州
嘉興
----------
舟山
----------
湖州
----------
----------
衢州
----------
----------
麗水
----------
----------

科學技術

2018全年全社會研究和發展(r&d)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的2.52%,比上年提高0.07個百分點。財政一般公
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79.7億元,比上年增長25.1%。
2018年,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113家(含分中心)。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87家,累計14649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0539家,累計50898家。全年專利申請量45.6萬件;授權量28.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3.3萬件,比上年增長13.2%。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1.8%。新增“浙江製造”標準559個。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公共圖書館103個,文化館101個,文化站1374個,博物館337個,隸屬文化部門藝術表演團體64個。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9.73%和99.80%。共有影視製作機構3368家,其中上市公司26家;全年製作電視劇52部2358集,卡通片54部19393分鐘;製作影片117部,電影票房收入48.9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圖書出版社14家;公開發行報紙95種,出版期刊233種;新聞出版營業收入23.4億元。

體育事業

2018年,浙江運動員在各類國際性、洲際性、全國性比賽中共獲得世界錦標賽、世界盃總決賽冠軍14個,世界盃分站賽、系列賽冠軍25個,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4個,亞洲錦標賽、亞洲杯賽冠軍9個,亞洲青年錦標賽冠軍17個,全國一類比賽冠軍80個、二類比賽冠軍96個、青少年比賽冠軍343個。
年末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1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占總人口的41.3%,城鄉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保持在92.9%以上。有省級全民健身中心24個、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體育休閒公園)534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585個。國家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8個,省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50個。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7個。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13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運動休閒示範區)5個、體育旅遊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運動休閒特色小鎮3個。省級運動休閒基地17個、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26個。
全年銷售體育彩票206.2億元,比上年增加69.2億元,增長50.5%。
2018年12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校足辦)、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同意設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的函》,公布浙江省等27個地區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全省衛生機構3.3萬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288個,衛生院116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310個,診所(衛生室、醫務室)11089個,村衛生室1148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02個。衛生技術人員48.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5.5%,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1萬人,註冊護士20.2萬人,分別增長6.4%和7.1%。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33.2萬張,增長5.7%,其中,醫院29.4萬張,衛生院1.9萬張。醫院全年總診療28292萬人次,增長2.4%。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08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36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1478、2088和1477萬人。正常繳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超過320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月人均最低標準提高到155元,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月人均提高100元。
年末在冊低保對象72.7萬人(不含五保),其中,城鎮22.1 萬人,農村50.6 萬人。低保資金(含各類補貼)支出45.2億元,比上年增長33.9%;城鄉低保標準已實現一體化,平均每人每月771元。全年支出醫療救助資金12.1億元,比上年增長36.9%。中央和省財政投入補助資金62.7億元,新增各類機構養老床位數2萬張。
全年發行各類福利彩票 167.8 億元,比上年增加11.4億元,籌集公益金48.3億元。

環境保護

  • 植樹造林
2018年,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積16.9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1.8%,其中,人工造林7.4千公頃,跡地更新8.8千公頃。森林撫育面積128.6千公頃,完成義務植樹2679萬株。新植珍貴樹木2413萬株,重點建設珍貴彩色森林29.8萬畝。根據2018年浙江省森林資源公告,全省森林覆蓋率為61.2%(含灌木林)。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54.5平方公里。
  • 空氣品質
2018年,年末有氣象雷達觀測站點10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6個,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2968個。全年霾平均日數22天,比上年減少12天。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pm2.5年均濃度平均為3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4%;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1.0%~95.1%,平均為85.3%,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69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71.0%~100%,平均為90.8%,提高0.8個百分點。
  • 水質
2018年,221個省控斷面中,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占84.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滿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水質要求斷面占89.6%,提高3.6個百分點。按達標水量計,11個設區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0%,下降0.4個百分點;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0%,提高0.6個百分點。按個數計,11個設區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0.5%,與上年持平;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4.5%,提高1.1個百分點。145個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0.3%,與上年持平。近岸海域發現赤潮18次,累計面積約1069平方千米,其中有毒有害赤潮6次,面積180平方千米。與上年相比,赤潮發現次數減少15次,累計面積減少999平方千米。
  • 環境治理
2018年,全年城市污水排放量37.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9%,城市污水處理量為35.3億立方米,增長4.8%,城市污水處理率95.55%,比上年提高0.78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用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氣普及率99.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6平方米。
  • 生態城鎮
截至2018年,累計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10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5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5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38個。建成國家級生態市2個,國家級生態縣(市、區)39個,國家級生態鄉鎮691個,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7個,省級生態市5個,省級生態縣(市、區)67個,省級環保模範城市15個。
  • 節能減排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比上年增長2.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8%。其中,千噸以上和重點監測用能企業能源消費量分別下降0.7%和1.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6.6%和7.2%。

歷史文化

方言

浙江人大部分屬,其中吳語人口占浙江省總人口的98%以上,除此以外還有、、、畲家話、官話等語言人口分布在省內個別縣市。
吳語區吳語區
吳語分片
使用地區
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舟山
吳語台州片
台州、寧波局部地區、溫州局部地區
金華、衢州
吳語甌江片
溫州
吳語上麗片
麗水

象徵

為省樹、為省花。
(吉祥之樹)、(長壽之樹)、(富民之竹)、(造福之樹)為浙江省特色樹。
(高潔之花)、(清純之花)、(天香之花)、(幸福之花)為浙江省特色花。

飲食

【主詞條:】
西湖醋魚西湖醋魚
浙江菜,簡稱,是我國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佳肴美,故諺曰:“”。浙江省位於中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素有“”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產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產資源豐富,有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產品500餘種,總產值居全國之首,物產豐富,佳肴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菜式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流派所組成,各自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寧波湯圓寧波湯圓
原料講究品種和季節時令,以充分體現原料質地的柔嫩與爽脆,所用海鮮、果蔬之品,無不以時令為上,所用家禽、畜類,均以特產為多,充分體現了浙菜選料講究鮮活、用料講究部位,遵循“四時之序”的選料原則,選料刻求“細、特、鮮、嫩。”
浙菜以烹調技法豐富多彩聞名於國內外,其中以炒、炸、燴、熘、蒸、燒6類為擅長。“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三十餘類,因料施技,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口味富有變化。

文化遺產

浙江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新近發現的蕭山“跨湖橋遺址”也獲得了豐富得遺蹟、遺物。2005年,浙江省在中國率先公布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2007年,省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10大類225項。
在中國率先公布首批省級名錄,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
民間表演
(36個)
戲曲
[新昌]
[]
[]
[]
[]
三腳戲[]
[杭州]
[紹興]
蓮花落[紹興]
[寧波]
姚劇[]
[溫州]
曲藝
寧波
寧波明州走書
杭州西湖小熱昏
舞蹈
(永康)
大頭和尚舞[寧波]
造型藝術
(24個)
銅雕
[杭州]
[海寧]
王星記扇[紹興]
甌塑和甌繡
民俗風情
(5個)
衢州南宗祭孔
畲族祭祀儀式
[]
[]
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州山歌和琴書
路橋氣象諺語
佛教音樂
昌化竹編
台州道情
桑生產習俗
杭派書畫裝裱工藝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寧海縣平調
杭州銅雕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金石篆刻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
傳統燒制技藝
世界遺產

風景名勝

浙江文化屬於典型的“中國東南文化區”,其主體構成是。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省級321處,市縣級1674處,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3個。
雁盪山雁盪山
浙江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18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6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2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個,國家森林公園35個。浙江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7處,國家自然保護區65處,是森林公園最多的省,有絲綢、、服裝、南宋等博物館。
城市
著名景點
杭州
、、、、、、、、
寧波
、、、、、、
嘉興
、、、、、、()、、、、、
溫州
、、、
舟山
、、、、
湖州
、、、、、、
金華
、、
紹興
、、、、、
衢州
、、
台州
、、、、、
麗水
、、、

地方特產

城市特產
杭州
、、、、、、、、、、杭州、、杭州等
寧波
、、、、、寧波、香乾、等
嘉興
、、、八寶飯、、、、、、、、、、、、、等
溫州
、、、、、、、、、等
舟山
、、、、、、等
湖州
、、、、、、、、、等
金華
、義烏蜜棗、永康等
紹興
、、、、等
衢州
、、、等
台州
、、、、、仙居雲峰茶、黃岩龍乾春、臨海、、、、、邵家渡草莓等
麗水
、魚頭、、等

著名人物

自東漢至現代,浙江籍文學家載入史冊者已逾千人,約占中國的1/6,科學界到處是浙江人的身影,“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其中寧波兩院院士中國最多。
古代文學家:、、、、(、、、)、、、、、、、、、、、、、、、、、、、、、、、、、、
近現代文學家:、、、、、、、、、、、茅盾、、余秋雨、、、、、、、、、、、
美女:、、、、、、、
國學大師:、
史學家:、、
藥學家:、
軍政界:、、、、、、、、、厲聲教、、、、、、、、、、、
革命家:、、、、、
科教界:、、、、、、、、、、、、、、、、、、、、、、、、、、、
書畫家:、、、、、、、、、、吳昌碩、、、、、、、、
設計師:、、
戲劇家:、、
企業家:、、、、、、、、、、、、、、、、
藝術家:、、
運動員:、、、、、、、、、
娛樂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