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蘇省)

江蘇(江蘇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九游会j9

江蘇省一般指本詞條

江蘇,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江蘇界於北緯30°45'-35°20',東經116°18'-121°57'之間,北接山東,東瀕,東南與浙江和毗鄰,西接,江蘇省總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處在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江蘇地處,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江蘇人均gdp、、(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水平 。

江蘇居全國第一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浙江、共同構成的成為國際6大之一。

截至2017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22個,19個縣,55個。

截至2018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實現92595.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41.7億元,增長1.8%;增加值41248.5億元,增長5.8%;增加值47205.2億元,增長7.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5168元,比上年增長6.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蘇
  • 外文名稱:jiangsu
  • 別名:蘇
  • 行政區類別:省
  • 所屬地區:中國
  • 下轄地區:13個地級市 
  • 政府駐地:江蘇省鼓樓區68號 
  • 電話區號:025、0510-0527
  • 郵政區碼:210000-226000
  • 地理位置:華東
  • 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 人口:8050.7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 方言:江淮官話、吳語、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等
  • 機場:、、等
  • 火車站:、、、等
  • 車牌代碼:蘇a—蘇n、蘇u
  • 歷史名人:、、、、等
  • 當代名人:、、、等
  • 地區生產總值:92595.4億元(2018年)
  • 行政區劃代碼:320000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體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教育事業,對外交往,社會保障,交通,綜述,公路,航空,鐵路,航運,軌道交通,民俗文化,文化,文學,美術,音樂,戲劇,飲食,方言,風景名勝,綜述,旅遊景區,名優特產,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江蘇北部屬、淮夷,江蘇南部屬勾吳。夏朝隸屬九州中的徐州和揚州。商朝後期至西周,出現了徐、吳兩個諸侯國。
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牆
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等國。
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以北分屬東海郡和泗水郡。
西漢初年,郡國並行,江蘇省先後分屬楚、荊、吳、廣陵、泗水等國,會稽、丹陽、東海、臨淮、琅邪、沛等郡。東漢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
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孫吳、曹魏二國。
西晉建國初,江南復屬揚州,江北復屬徐州。東晉及南北朝時期,江蘇省大體上以淮河一線為界,以南屬南朝,以北屬北朝。從晉懷帝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年~453年),南遷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在今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均定都於南京。
蘇州盤門蘇州盤門
隋統一中國後,境內分置蘇州、常州、蔣州(今南京)、潤州(今鎮江)、揚州、方州(今六合區)、楚州(今淮安區)、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
唐分中國為十道,江蘇分屬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東道。
五代時期(907年~960年),淮北的徐州先後屬梁、唐、晉、漢、周,江南的蘇州屬吳越錢氏,其他各州先後屬楊吳和南唐。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江南和淮南。
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蘇南北分屬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靖康之亂後,靖康元年至紹興十一年(1126年~1141年),北方人民南遷以本階段人數最多,短短十餘年,“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十一年(1141年),紹興和議達成,和約規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遷的浪潮始告消退。
明初定都(今南京),今江蘇範圍內先後稱為南京、京師,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復稱南京,大致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市,因相對於北直隸稱,南京是明朝陪都。南京應天府治江寧、上元(今南京主城)。轄:江寧(縣治在今南京主城東南部)、上元(縣治在今南京主城西北部)、句容(縣治在今江蘇省句容市)、溧水(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江浦(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六合(縣治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溧陽(縣治在今江蘇省溧陽市)共8縣。
明洪武十三年(1386年),罷中書省,蘇州府歸屬南直隸(南京)六部管轄。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遷都北京,蘇州府歸屬直隸南京六部(簡稱南直隸)管轄,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清初滅南明,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今上海)、安徽二省,江蘇省(巡撫衙門駐蘇州)轄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揚州府、淮安府,兩江總督署駐江寧,江蘇巡撫衙門駐蘇州。這是江蘇建省之始,“江蘇”之名取江寧、蘇州兩府首字而得名,簡稱“蘇”。
到清末時,江蘇省轄有8府3直隸州1直隸廳。期間,太平天國曾在鹹豐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年~1864年)間建都南京,稱,並曾在境內短暫地設定過天京省、天浦省和蘇福省。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江寧府、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4府和通州、海州2直隸州範圍置江淮省後旋即撤裁。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析置江蘇省江寧縣設立南京特別市,析置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設立上海特別市,分出江蘇省,直隸於國民政府行政院,稱院轄市。
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1949年,鎮江成為江蘇省省會。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立行政督察區。江蘇省的體制一直延續到民國以後。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蘇全境解放,設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直轄市三個省級行政區。
1952年,為了更好治理,安徽的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蕭縣和碭山縣劃歸安徽。
江蘇行政區劃圖江蘇行政區劃圖
1953年1月,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直轄市合併,南京市降為省轄市,並將省會設在南京市。江蘇省轄6個省轄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8個專區(徐州、淮陰、鹽城、揚州、鎮江、蘇州、松江、南通),69個縣,6個縣級市。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江蘇省松江專區9縣(上海、嘉定、、松江、金山、、、奉賢、青浦9縣)和南通專區的先後劃歸上海市管轄,松江專區撤銷。上海面積自此擴大了10倍。
1983年,江蘇實行市管縣體制,設立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陰、鹽城、揚州、鎮江11個地級市。
1996年,揚州、分設,撤縣級泰州市,設地級泰州市;(今淮安)、分設,撤縣級宿遷市,設地級宿遷市。
2001年,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5月,江蘇省共轄13個、22個、19個、55個,815個鄉鎮,縣(市)中包含崑山、泰興、沭陽3個江蘇試點(縣)。
江蘇省行政區劃詳情
區劃名稱行政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市轄區、縣、縣級市
3201
蘇a
025
、、、、、、、、、、
3202
蘇b
0510
、、、、、、
3203
蘇c
0516
、、、、、、、、、
3204
蘇d
0519
、、、、、
3205
蘇e/蘇u
0512
、、、、、、、、
3206
蘇f
0513
、、、、、、、
3207
蘇g
0518
、、、、、
3208
蘇h
0517
、、、、、、
3209
蘇j
0515
、、、、、、、、
3210
蘇k
0514
、、、、、
3211
蘇l
0511
、、、、、
3212
蘇m
0523
、、、、、
3213
蘇n
0527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部,、淮河下游,東瀕,北接山東,西連,東南與、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陸域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占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12%,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

地形地貌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占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組成。
江蘇省最高峰-----雲台山玉女峰江蘇省最高峰-----雲台山玉女峰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水文

長江橫貫江蘇東西433千米,縱貫南北718千米,海岸線長957千米。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長江橫穿江蘇省南部,江水系江蘇省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有、、、、、、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運河、、、、、、灌溉總渠和等各支河,河渠縱橫,水網稠密。
啟東圓陀角啟東圓陀角
中國五大淡水湖,有兩個位於江蘇,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澤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個。

氣候

江蘇屬於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江蘇等溫線江蘇等溫線
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於13~16℃,江南15~16℃,14~15℃,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沿海部分地區和里下河腹地最熱月在8月份,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陸增加。江蘇省春季升溫西部快於東部,東西相差4~7天;秋季降溫南部慢於北部,南北相差3~6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江蘇境內降雨年徑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間。江蘇省平原地區廣泛分布著深厚的第四紀鬆散堆積物,地下水源豐富。
江蘇地處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氣候過渡帶,河湖眾多,水系複雜。江蘇省本地水資源量321億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492億立方米,其中長江徑流占95%以上。
江蘇地下水資源量142.4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134.4億立方米,山丘區地下水資源量13.1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5.1億立方米。
2018年12月10日從江蘇省水利廳獲悉,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江蘇河長湖長已實現水體全覆蓋,共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5.7萬餘人,恢復水域面積92平方公里。

土地資源

截至2018年4月,江蘇耕地面積6870萬畝,人均占有耕地0.86畝。全省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沿海未圍灘涂面積5001.67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居全國首位。
江蘇濕地資源豐富,江蘇濕地面積為282.19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195.32萬公頃,人工濕地86.87萬公頃。濕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與海岸濕地為主,蘇南以湖泊、河流、沼澤類型為主,里下河地區以河流湖泊為主,蘇北以人工輸水河與運河為主。

礦產資源

江蘇地跨華北地台和揚子地台兩大地質構造單元,有色金屬類、建材類、膏鹽類、特種非金屬類礦產是江蘇礦產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截至2018年4月,江蘇發現的礦產品種有133種,探明資源儲量的有68種,其中鈮鉭礦、含鉀砂頁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氣等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居中國前列。

植物資源

截至2016年,江蘇省森林面積156萬公頃,林木覆蓋率22.8%,活立木總蓄積量9609萬立方米,國有林場76個、面積10.67萬公頃。
江蘇重點國家保護植物有、、、、、、、、、、、、、、、、、、、等,計20種,分屬17科19屬,其中中國特有種13種。全省共建立林木種質資源原地保存地46處,面積1.29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內,保護種質資源樹種1063種,如金錢松、寶華玉蘭、南京椴、楸樹、青檀、黃連木、銀杏、銀鏤梅等。

動物資源

截至2016年,江蘇共有野生動物604種,其中獸類79種,爬行類56種,兩棲類21種,鳥類448種。鳥類主要是野雞、野鴨,沿海有丹頂鶴、白鶴、天鵝等珍稀飛禽,沿海地區還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50多種,尚有可利用和開發前途的野生植物資源600多種。水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東部沿海漁場面積達10萬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大沙等四大漁場,盛產、帶魚、、蝦類、蟹類及貝藻類等水產品。內陸水面有2600多萬畝,養殖面積1140萬畝。有140餘種,是中國河蟹、苗的主要產地。被稱為“長江三鮮”的鰣魚、、,“”的、、,都是水中珍品。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4萬人,增長0.27%。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4051.15萬人,女性人口3999.55萬人;0-14歲人口1115.83萬人,15-64歲人口5805.36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1129.51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32‰,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03‰,與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長率2.29‰,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
江蘇絕大部分人口為漢族,占比99.5%。江蘇是少數民族散居省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有少數民族人口70多萬。其中常住人口384926人,占江蘇總人口的0.5%。江蘇少數民族有4個特徵:一是55個少數民族齊全,江蘇98個縣(市、區)都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市是江蘇省唯一的少數。二是占江蘇總人口的比例小,僅為0.5%。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超過萬人的只有10個(,,,,,,,,,);100人以下的有15個少數民族。三是回民占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較大,占34%。城鎮少數民族居多,約占60%;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南京市,有9萬多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37%。四是少數民族幹部數占江蘇幹部總數的0.4%,少數民族人口文化素質也高於江蘇平均水平,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為88960人,比江蘇平均數高2716人。

政治

現任江蘇省黨政領導一覽(截止2018年9月)
書記
副書記
其他常委
、、、、、、、、、
主任
副主任
、、、、、
秘書長
省長
副省長
、、、、、、、
秘書長
主席
副主席
、、、、、、、、
秘書長

經濟

綜合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595.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41.7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41248.5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7205.2億元,增長7.9%。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5168元,比上年增長6.3%。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平均每位從業人員創造的增加值達194759元,比上年增加14247元。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4.5∶44.5∶51,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經濟活力增強,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68057.6億元,占gdp比重達73.5%,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私營個體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9.9%,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5.6%。2018年末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286.79萬戶;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48.95萬戶,註冊資本25838.02億元。年末個體戶590.10萬戶,全年新登記109.54萬戶。區域協調發展有力推進,揚子江城市群對全省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81.4%;沿海經濟帶對全省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16.6%。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年末城鎮化率達69.61%,比上年提高0.85個百分點。
居民價格消費指數構成圖居民價格消費指數構成圖

第一產業

2018年,糧食播種面積547.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5.1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7萬公頃,減少0.4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6.3萬公頃,減少0.5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2.5萬公頃,增加1.7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660.3萬噸,比上年增產49.5萬噸,增長1.4%。其中,夏糧1326.4萬噸,下降0.7%;秋糧2333.9萬噸,增長2.6%。糧食畝產445.6公斤,比上年增加10.1公斤,增長2.3%。
主要農產品產量圖主要農產品產量圖
2018年,江蘇造林面積4.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7.6%。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21.9萬噸,比上年下降4.0%;禽蛋產量178萬噸,下降3.0%;牛奶總產量50萬噸,增長2.1%。水產品總產量493.4萬噸(不含遠洋捕撈),下降2.1%,其中,淡水產品354.0萬噸、海水產品139.3萬噸,分別下降1.1%、4.6%。
2018年,全省高效設施農業面積占比達19.6%,高標準農田占比達61%,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4%,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8%。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418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3萬公頃;新增設施農業面積3.4萬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04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

第二產業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1%,其中輕工業增長3.5%,重工業增長5.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增長5.6%,集體工業增長4.8%,股份制工業增長5%,外商港澳台投資工業增長5.3%。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工業增長8.1%,民營工業增長4.1%。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圖
2018年,全省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11.1%和8%,高於規模以上工業6個和2.9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3.4%和74.2%。分行業看,電子、醫藥、汽車、專用設備等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3%、10.4%、7.2%和12.5%。代表智慧型製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運輸設備和高端電子信息產品的新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3d列印設備、智慧型電視、伺服器等新產品產量比上年分別增長139.9%、107.1%、51.4%、36.4%和26.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7.3% ,利潤比上年增長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為6.6%、6.9%,比上年提高0.12個和0.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6%,總資產貢獻率為12.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98.8%。
建築業穩定健康發展。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08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3%;竣工產值22551.7億元,增長4.7%;竣工率達73.1%。全省建築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168.7億元,增長9.1%。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為33.6萬元/人,增長7.5%。建築業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9176.8萬平方米,增長7.4%;竣工面積74806.3萬平方米,下降0.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4411.4萬平方米,下降0.6%。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增長7.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長9.7%。全省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6%。從消費品類值看,基本生活類消費增長平穩,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4%、7.6%和9.5%。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代表的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30.8%;書報雜誌類增長15.9%;家具類增長11.8%。石油製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2.2%。
2018年,全省完成進出口總額43802.4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出口26657.7億元,增長8.4%;進口17144.7億元,增長11.3%。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21342.6億元,增長10.9%;占進出口總額比重達48.7%,超過加工貿易9.4個百分點。從出口主體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出口額分別增長17.7%、3.6%和15.1%。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歐盟、日本出口比上年分別增長6%、6.9%和5.5%,對印度、俄羅斯、東協出口分別增長4.4%、10.5%和13%。從出口產品看,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增長8.9%、8.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出口額6459.6億元,增長8.9%;占全省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4.2%,對全省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25.7%。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全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60.03萬件、30.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9.88萬件,比上年增長6.31%;發明專利授權量4.2萬件,增長1.21%;pct專利申請量達5500件,增長19.8%;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6.45件,增長17.56%。全省企業共申請專利43.76萬件。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契約4.2萬項,技術契約成交額達115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省級以上眾創空間達746家。2018年,江蘇共有50個項目獲國家科技獎,獲獎總數位列全國各省第一。
2018年,組織實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124項,省資助資金投入8.38億元,新增總投入72.81億元。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8000家,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高至1.3%,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保持在90%左右,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達到145家,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已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160個。
2018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64%(新口徑),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78萬人。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98人。各類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中,政府部門屬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達466個。建設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71個,科技服務平台27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04個,企業院士工作站326個,經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117家。

體育事業

江蘇曾舉辦第一屆,2005年第十屆,第二屆,,第二屆男籃世界盃,第53屆,,。
2018年,成功舉辦第19屆省運會,促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江蘇健兒在第18屆亞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在重大比賽中獲世界冠軍5項,獲金牌58人次,獲銀牌37人次,獲銅牌55人次。

文化事業

2018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館、民眾藝術館115個,公共圖書館115個,博物館322個,美術館31個,綜合檔案館113個,向社會開放檔案79.55萬件。共有廣播電台8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1座,電視台8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100%。全省有線電視用戶1666.82萬戶。全年生產故事影劇片61部;出版報紙21.92億份,出版雜誌1.14億冊,出版圖書6.84億冊。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3254個。其中,醫院185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14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49.08萬張,其中醫院擁有病床38.72萬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9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23.34萬人,註冊護士26.03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0.63萬人,婦幼衛生保健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23萬人。

教育事業

2018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2.74萬人,在校生200.09萬人,畢業生53.87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6.91萬人,在校生19.46萬人,畢業生4.74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8.3%,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9%以上。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62.6萬人(不含技工學校)。特殊教育招生0.48萬人,在校生3.12萬人。全省共有幼稚園7222所,比上年增加240所;在園幼兒255.58萬人,比上年減少4.95萬人。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8%以上。
江蘇本科院校名單
南京
(985,211)、(985,211)、(211)、(211)、(211)、(211)、(211)、(211)、、、、、、、、、、、、、、、、、、
無錫
(211)、
徐州
(211)、、、
常州
(211)、、、
蘇州
(211)、、、
南通
、、
連雲港
淮安
、、
鹽城
揚州
鎮江
泰州
、、、
宿遷
截至日期2017年12月
軍事院校
地區名單
南京
、、、政治學院、南京校區、南京校區
徐州

對外交往

2013年,江蘇與美國締結為姐妹省州,成立了“江蘇省-加利福尼亞州”聯合經濟委員會。
2015年,江蘇共接待重要外賓團組274批3266人次,其中省部級團組31批638人次、友城團組54批801人次、外國使領館團組49批279人次、商務機構和跨國公司團組43批270人次、友協團組72批639人次。
2015年,江蘇新增友城18對,累計與52個國家締結友城291對。全省赴友城交流團組33批,接待友城來訪團組20批。江蘇省與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州、丹麥首都大區和納米比亞霍馬斯省結為友城。開闢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交往新局面。重點推進“江蘇—東英格蘭三郡聯合委員會”、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城市合作聯盟”等友城合作機制建設。舉辦江蘇省與安大略省結好30周年、與愛知縣結好35周年、“江蘇·日本友好省縣(府)公務員對話”等系列活動。

社會保障

2018年末,全省城鄉基本養老、城鄉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538萬人、7721.18萬人、1671.3萬人、1777.2萬人和1694.46萬人,比上年末分別增加160.4萬人、102.08萬人、88.4萬人、87萬人和112.4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89元。

交通

綜述

2018年,全年貨物運輸量比上年增長5.7%,旅客運輸量下降4.7%;貨物周轉量比上年下降0.4%,旅客周轉量增長2.0%。全省機場飛機起降51.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1.5%;旅客吞吐量5164.6萬人次,增長16.2%;貨郵吞吐量59.7萬噸,增長4.5%。完成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23.3億噸,比上年增長0.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9億噸,增長0.5%;貨櫃吞吐量1798萬標準貨櫃,增長4.4%。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710公里。鐵路營業里程3014公里,鐵路正線延展長度5258.6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783.2萬輛,增長10.1%;淨增163.8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1537.6萬輛,增長9.2%;淨增129.4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066.8萬輛,增長8.0%;淨增79.2萬輛。

公路

2017年末,江蘇公路里程達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688公里。江蘇省首輪規劃的“四聯”高速公路網主骨架全面建成,包括、、、、、、、、、、、等。、等正在規劃中。
截至2016年底,江蘇農村公路密度達138公里/百平方公里,農村公路網密度和高等級公路比重全國領先。

航空

截至2017年6月,江蘇共分布有9個民航機場與9個一類航空口岸。其中無錫、鹽城、常州、連雲港白塔埠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另外南京馬鞍國際機場近期為軍用遠期為軍民合用機場,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為民用遷建機場。
江蘇民用機場
地區機場通航時間
南京
1997年7月1日
2015年7月30日(軍用)
無錫、蘇州
2004年02月19日
徐州
1997年11月8日
常州
1986年3月15日
南通
1993年8月24日
連雲港
1985年3月26日
即將建設
淮安
2010年09月26日
鹽城
2000年3月29日
揚州、泰州
2012年05月08日

鐵路

京滬鐵路、兩條鐵路幹線經過境內,京滬鐵路主要呈東西向穿越江蘇的南部,隴海鐵路也呈東西向經過江蘇的最北部,則為兩大幹線交匯的樞紐。京滬鐵路南京至上海段為中國最繁忙的鐵路之一,尖峰時段平均每5分鐘就有列車通過。
徐州東站徐州東站
2014年,江蘇省鐵路建設12個項目中有11個列入國家計畫,10個主體位於蘇北,分別是、、滬通鐵路、、寧啟鐵路二期、、改造工程7個新開工項目。
2016年末,江蘇幹線鐵路里程達2791公里,其中時速200公里及以上高等級鐵路里程1569公里。全省鐵路複線率、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5.1%(1816公里)、66.0%(1841公里)。
江蘇省主要鐵道線路
高速鐵路
連徐高速鐵路
普通鐵路
截至日期2019年1月5日(註:包含運營和在建鐵路,不包含待建設和規劃中的鐵路)

航運

江蘇省東瀕,和呈十字形貫穿江蘇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網密布,水運歷來在江蘇省的交通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蘇省絕大部分城市歷史上均是依託水運優勢得以發展繁榮。
江蘇是港口大省,國家公布的中國53個主要港口名錄中,江蘇有7個;在沿海25個主要港口中,江蘇有5個。、和鎮江港均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國家25個沿海主要港口、12個區域性中心港口和江蘇重點打造的貨櫃幹線港之一。和均是國家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是江蘇重點打造的貨櫃幹線港之一。
2016年底,江蘇共有內河航道總里程24366公里,占中國航道總里程的1/5。全省等級航道總里程8709公里,其中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3042公里,等級航道與四級以上航道里程均居中國第一。
江蘇港口
分類名單
海洋港口(黃海、東海)
(、、、前三島港)、()、(、、)
港口(長江、京杭大運河)
(新生圩港區、區、區、儀征港區、板橋港區、棲霞港區、大廠港區、銅井港區、馬渡港區、七壩港區、西壩港區)、、、、(、邳州港、雙樓港、孟家溝港)、(、、)、、、()、、、(、)
截至2017年12月

軌道交通

江蘇捷運
名稱備註
已運營
花橋段
已運營,蘇滬一體化段,中國首條跨省捷運
建設中
申報中
規劃中

民俗文化

文化

古代文化
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93年發現的南京直立化石表明,距離2017年的5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考古工作者於1954年在東下草灣發現的人類化石,據測定年代介於和現代人之間,距2017年約4~5萬年,屬於晚期,古人類學界稱之為下草灣人,又叫泗洪新人。距2017年的六七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相鄰地區的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南京、、高郵、、蘇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常州圩墩文化等,五彩繽紛,星羅棋布。在發現了馬家浜文化水稻田,該稻田距2017年約有6000年的歷史,是中國發現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明代中期的,因蘇州為古吳都城,有之謂,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等名家,均屬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故名。
江蘇符號江蘇符號
現代文化
吳韻漢風是形象表達江蘇文化的一種說法,江蘇文化主要由“”、“”、“淮揚文化”、“徐淮文化”、“”等組成。
截至2016年12月,江蘇共擁有13座和3座,和32座,5處,擁有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的數量均列全國首位。
眾多,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江蘇已有“”10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5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32名、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5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611個、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32名。省級非遺傳承示範基地21個、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5個、非遺研究基地1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0個。
江蘇地域文化
分類簡介
楚漢文化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為中心的區域性文化,它以6000年前的、大墩子文化乃至更早的下草灣新人文化為淵源。它的顯性特徵是剛強雄渾。
吳文化的地域通常指靠近太湖的蘇、錫、常地區,其具有清新氣息、柔美風格、鮮活靈性,形成了聰穎靈慧、細膩柔和而又視野開闊、樂於創新等顯性特徵。
金陵文化以古都南京為中心,其顯性特徵是南北交匯、兼容並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金陵文化主要包括、明文化和民國文化,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
文化
淮揚文化以揚州為中心,淮揚地區河多水多,船多橋多,呈現出古、文、水、綠、秀的地域風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優雅與豪邁超俊相結合的顯性特徵。
文化
江蘇海洋文化區通常指連雲港、鹽城、南通的沿海區域,早在先秦時期,長江古沙咀由揚州向東經過二千多年向外伸展,形成了一個海洋文化區。蘇東海洋文化主要包括山海文化、西遊文化、海、江海文化。南北之間同中有異,具有滄海桑田、大膽開放的海派氣概。

文學

西漢淮陰(今淮安)是漢大賦的開山祖師,被後人推崇為“文章領袖”。盛行於梁、陳間的,追求聲律上的和諧美與韻律上的迴旋美,對唐代律詩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唐江都張若虛的《》韻律和諧婉轉,被聞一多稱為“頂峰上的頂峰”。南唐後主李煜詞作極富感染力,後人尊之為“詞聖”。長篇小說《水滸傳》《西遊記》都享譽世界。和它們並稱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國演義》《紅樓夢》,也與江蘇有割捨不斷的聯繫。唐代的傳奇、明代的話本和擬話本,受讀者喜愛。江蘇民間口述文學豐富性和藝術性在國內外享有盛譽。20世紀80年代啟動中國民族民間文學三部集成(故事、諺語、歌謠)編纂,江蘇省收錄2億多字資料。

美術

公元1634年,明代傑出畫家所繪《》描繪了明朝時期南京近郊的棲霞山風貌。

音樂

江蘇素有“二胡之鄉”美譽,“江南絲竹”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間音樂。古琴藝術在中國具有突出地位,先後形成常熟虞山琴派、揚州、南京金陵琴派()等重要的地方性音樂流派。江蘇流傳的民歌有12800餘首,有六合民歌《》、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廣為流傳。歷史上產生過大小曲種50餘種,現尚存20餘種,蘇州評彈(蘇州評話、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都是代表性曲種。
崑曲崑曲

戲劇

江蘇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迭出。地方戲種有20餘種,影響較大有、、、、、、等。小劇種主要有、、、海州童子戲、徐州丁丁腔、、淮紅戲、高淳陽腔目連戲。外來劇種主要有京劇、越劇、徽劇、滬劇、黃梅戲、呂劇等。泰興、揚州等地木偶戲歷史悠久、藝術手段豐富。

飲食

簡稱蘇菜,主要以、、、組成。起始於南北朝、唐宋時,經濟發展,推動飲食業的繁榮,蘇菜成為“南食”兩大台柱之一。

方言

江蘇分為3個方言區,即區、吳語區、區。
江蘇省方言分區
江淮官話區
總體分布
分布於南京、揚州、淮安、鹽城、鎮江、泰州和南通、宿遷、連雲港三市的一部分
淮揚小片
揚州全市、淮安全市、鎮江市區、鹽城市區(除大豐)、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南部
南京小片
南京市區(含江寧、浦口、六合、溧水北部)
泰如片
泰州市區(含姜堰)、泰興、興化、東台、大豐、南通市區、如皋、海安、如東
海泗小片
連雲港市區(除贛榆)、灌雲、灌南、泗陽、泗洪、沭陽、響水北部
總體分布
分布於蘇州、、和、鎮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
蘇滬嘉小片
蘇州全市、無錫市區(東部)、、、
毗陵小片
常州市區、無錫市區(西部)、、溧陽、江陰、宜興、靖江、丹陽、高淳和溧水的一部分
宣州片
高淳、溧水(南部)
中原官話區
總體分布
分布於徐州和連雲港、宿遷兩市的一部分
徐州片
徐州全市、宿遷市區(含宿豫)
贛榆片
贛榆

風景名勝

綜述

江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有古鎮水鄉,有千年名剎,有古典園林,有湖光山色,有帝王陵寢,有都城遺址,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
2018年,全年接待境內外遊客8182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6%;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3247.3億元,增長13.6%。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00.9萬人次,增長8.3%。其中,外國人264.7萬人次,增長9.5%;港澳台同胞136.2萬人次,增長6.1%。旅遊外匯收入46.5億美元,增長10.8%。接待國內遊客81422.8萬人次,增長9.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2851.3億元,增長13.7%。

旅遊景區

截至2016年8月,江蘇有6處(其中3處正中)、5a級景區22家、4a級景區超100家、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處國家級、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28座全國優秀、120處、64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遺產(3處)
、、、(正在申遺)、(正在申遺)、(正在申遺)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
太湖、南京、雲台山、、三山
江蘇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城市景區
南京
、景區
無錫
景區、景區、太湖風景區
徐州
常州
蘇州
、、、、、
南通
連雲港
淮安
旅遊景區
鹽城
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
揚州
鎮江
景區、句容景區
泰州
截至日期2016年8月
長江旅遊區
城市旅遊景點
南京
、、、、、、、、、、、、、、、、、、、、、、、、、、、、、
鎮江
金山、、、茅山、、、、、、、蒜山、、、、、
揚州
、高郵旅遊集聚區、集聚區、儀征旅遊集聚區、、、、、、、、、、、、、、
泰州
、、、風光帶、泰州景區
南通
南通風景區、、、
太湖旅遊區
城市旅遊景點
蘇州
、、、、、、、、、、、、、、、、盤門三景、
無錫
風景區、、、、、、
常州
、、、、、、、常州大運河、天寧、、、、、、、、、、吳越弟一峰、、、、
運河徐海旅遊區
城市旅遊景點
、、、、、、、、、、、、、、、、、、、、、、、、、、、、、、、、、、、
、、、吳承恩紀念館、、、、
鹽城
、、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泰山廟)、、、東台旅遊文化景區、
連雲港
、海濱浴場、、、、、、世外桃源風景區、東海獵趣園、、、、、、、、、、、
、、、、、、、、、

名優特產

城市特產
南京
、、、、、、、、金陵、、、、、、、、、、、、、、、、、、、、、、、、、、、、、、、、、南京木雕、
無錫
、惠山泥人、、江陰黑杜酒、、、、陶器、無錫水蜜桃、、、、、、、、、、、惠山臘燒片(已失傳)拱北樓、聚豐園腐乳肉、惠泉黃酒、、蘿蔔絲餅、、海棠糕、油豆腐乾
徐州
、、、、、、、、、、、、、、、、、、、、、、、蝴蝶、、、、、、
常州
、、、蘿蔔乾、蝦餅、、、刻紙、、、、金錢菜、茅尖花紅、南式麻糖、、桂明茶;特產:、、茶葉、水蜜桃、、
蘇州
﹑糖果﹑蘇式蜜餞﹑﹑滷汁豆腐乾﹑﹑桃花塢木刻年畫紅木雕刻﹑(刻絲)、、崑山、崑山奧灶面、襪底酥、崑山、長江三鮮
南通
西亭脆餅正場薰糕、、、、、、、、火腿、肉鬆盆景、、白蒲“三香齋”茶乾、、薄荷腦、扎染、王氏保赤丸石港乳腐、、海門、雲片糕、海安糯米陳酒、海安河豚魚、海門朝天小辣椒
連雲港
﹑﹑﹑﹑﹑﹑葛藤粉﹑﹑王子啤酒﹑﹑﹑山板栗
淮安
、、淮安菜炒飯、、震豐圓餛飩、、、鼓樓茶饊、淮城、、高溝大麯軟兜長魚、
鹽城
、、、、、、燴素魚皮、鯮魚餅東溝茶乾、白首烏粉、、、濱海香腸、鉤針衣生熗條蝦、、、、青蒲籪蟹、、
揚州
、、、、、平山綠茶(郊區)、儀征老鵝、捺山綠茶(儀征)、(高郵)、(高郵)、(高郵)、寶應藕粉(寶應)、江都方酥(江都)、嘶馬的拉豆腐(江都)、瓊花露酒、邵伯菱角、、揚州、揚州煮乾絲、、揚州
鎮江
、、、、鎮江、揚中、、、、句容新坊老鵝、句容食砂朱鯉、
泰州
、、難得米酒、清炒鯊魚片、(麻油、、)、羊肉、溱湖八鮮(、溱湖甲魚、溱湖銀魚、溱湖、溱湖水禽、溱湖螺貝、溱湖四喜溱湖水蔬)
宿遷
、、、、龍嫂米線、、、、、老湯黃狗、豬頭肉、、、、、泗陽新袁羊肉

著名人物

江蘇名人
時期人物
、、、、、、、、、、、、、、、、、、、、、、、、、、、、、、、、、、、、、、、、、、、、、、、、、、、、、、、、、、、、、、、、、、、、、、、、、、、、、、、、、、、、、、、、、、、、、、、、、、、、、、、
近代
、、、、、、、、、、、、、、、、、、、、、、、、、、、、梅蘭芳、、、、、、、、、朱自清、、瞿秋白、、、、、、、、、、、、、、、、、、、、、、、朱可心、周信芳
當代
、、、、、、、、、、、、、、厲聲教、、、、、、、、、、、、、錢鐘書、、葉聖陶、、、、、、、、、、、、、、、、、、、、、、、、、、、、、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