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包括多種含義:1、古代管理水路的官名;2、民間接骨醫生;3、水軍,兵種之一;4、一種水神;5、水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師
- 外文名:navy
- 別稱:水軍
- 出處:《左傳·昭公十七年》
古代官名,接骨醫生,水軍,歷史背景,一種水神,水手,
古代官名
古代管理水路的官名。
《左傳·昭公十七年》:“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周朝官名。《國語·周語中》:“監燎,水師監濯。”註:“水師掌水,監滌濯之事也。”
接骨醫生
是湖南,江西,廣西部分區域對於能夠用符和一碗清水對病人進行接骨治療的上醫的尊稱。這個稱號使範圍不太廣泛,在明、清時代,七十二行業中它排列在前位。
水軍
[navy]∶可克日於大閱水師,並巡,講武校獵。——《·武帝紀》
【明】《募練水師疏》:“題為臣鄉募練水師,共資守御,以示鼓舞事。”明《奏登師出海之期疏》 :“登萊之水師,實榆關之。”
【清】昭連 《嘯亭雜錄·天津水師》:“ 憲皇帝念津門附近,海防綦重,因設 滿洲 水師都統一員,副都統二員……然 滿 兵雖雄健,不利水師。”
凌力《星星草》第二六章四:“ 巴里爾水師官指揮著六艘法國炮艦魚貫地馳進。”
清代有長江水師,外海水師。1840年爆發鴉片戰爭的當時,清朝全國水師的外海戰船共約930艘,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省敵前的水師兵力共約10萬人,大小戰船約700多艘。
歷史背景
來說,在前後,已有相當規模。中間雖有一段時間裁撤艦隊,但實力頗強。16世紀末,仍猶在世界強權列中。明末的登萊水水師也有很大規模,並參與到對後金的實戰之中,所到之處“舳艫相接,奴酋膽寒”。“登萊之水師實榆關之犄角,臣(袁可立)與鎮道圖畫者數月,諸凡操練將士、修驗船隻、合併營伍、簡汰官兵稍有次第,乃拔其尤者三千六百人,俾總兵沈有容領之先發。”(《實錄·奏疏》)17世紀之後,清朝之下,水師實力銳減。
日本派兵登入台灣,清政府決定重整水師力量。將其水師分為三洋: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福建及等水師負責福建及南海。而以北洋水師而言,官制由上而下分為、(分左、右翼)、副將、、、、、、,而艦長稱為。
一種水神
【南朝梁】《文心雕龍·誇飾》:“孌彼,既非;惟此水師,亦非。”這是一種水神。
水手
船工; [boatman]
而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宋】蘇軾《》
《宋史·謝景溫傳》:“景溫劾軾(蘇軾)向歸蜀,乘舟商販。朝廷下六路捕逮篙工水師窮其事,訖無一實。”
【漢】《潛夫論·贊學》:“水師,則溺。” 唐《問答·晉問》:“巨舟軒昂,廻環,水師更呼,聲裂 商 顏。” 宋蘇軾《》詩之一:“水師絕叫起,亂石一線爭磋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