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洲議會
- 外文名:european parliament
- 成立時間:1958年
- 前身:議會
- 官網:http://www.coe.int/
- 總部所在地:斯特拉斯堡(法國)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議會介紹,主要任務,開會地點,成立發展,組織機構,黨團,委員會,職能,政黨團體,選民影響,代表,大選,議會主席,最新報導,
議會介紹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是歐盟三大機構(、、歐洲議會)之一,為歐盟的參與立法、監督、預算和諮詢機構,其地位和作用及參與決策的權力正在逐步擴大。
歐洲議會是唯一的一個直選議會機構。但是與一般意義上的議會相比,歐洲議會擁有的職能卻少了很多。它主要是考察歐盟成員國的人權狀況、監獄虐待與事件等。歐洲議會的特別之處在於:自從1979年以來,它的成員是由歐盟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
主要任務
歐洲議會的主要任務是討論人權問題和派遣人權觀察委員會,如對被揭露的警署或監獄虐待和酷刑事件進行調查,或者提醒一個國家和公眾輿論對種族主義或排外提高警惕。
開會地點
雖然歐盟的兩個行政機關歐盟委員會和都設在比利時,《》(treaty of amsterdam)卻規定歐洲議會每月必須在法國召開一次會議。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立法準備工作和議會委員會會議都在布魯塞爾舉行。議會每月只在斯特拉斯堡開4天會,舉行常規會議和最終的投票工作,其他所有會議都在布魯塞爾舉行。雖然歐洲議會多次表示希望自行決定開會地點,之後的多個歐盟條約都規定,歐洲議會的開會地點需由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定奪。
成立發展
歐洲議會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議會,當時由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6個成員國的78名議員組成。
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三個共同體共有一個議會,時稱“歐洲議員大會”,成員增至142名。1962年改稱“歐洲議會”。
歐洲議會在開會

1986年,歐共體擴至12國(英國、、丹麥、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先後加入),歐洲議會議員增至518名。
德國統一後,1992年底歐共體首腦會議決定將歐洲議會議員增加到567名。1995年1月奧地利、芬蘭、瑞典正式加入後,歐洲議會議員達到626名。
2004年月歐洲議會舉行大選,包括2004年5月1日新入盟的10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也同時舉行大選,歐洲議會的議員人數增至732人。
2007年1月1日和保加利亞正式加入歐盟,成員國達27國,議員人數增加53人,總數達785人。
歐洲議會的議員原由各成員國議會指派,1979年6月起,改由歐共體成員國直接選舉產生。目前為2004年6月經歐盟各成員國普選產生的第六屆歐洲議會。每屆議會任期五年。議長、副議長及專門委員會領導人每兩年半改選一次,可連選連任。目前的領導人都是在2007年1月中期改選中產生的。
組織機構
歐洲議會總秘書處名義上設在盧森堡,但大量的會議,包括每月一次的小型全會、各專門委員會和黨團會議均在比利時。歐洲議會候選人漢斯-格特·珀特林時布魯塞爾舉行,多數工作人員常駐。每月四天的全體議員大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同時每月在布魯塞爾召開兩個半天的全體議員大會。
歐洲議會候選人漢斯-格特·珀特林

根據人口比例,歐洲議會目前的785個議席按國別分配如下:德99席,法、英、意各78席,西、波各54席,羅28席,荷27席,比、希、葡、捷、匈各24席,瑞典19席,奧18席,保15席,芬、丹、斯洛伐克各14席,愛爾蘭、立陶宛各13席,拉脫維亞9席,斯洛維尼亞7席,盧森堡、愛沙尼亞、賽普勒斯各6席,馬爾他5席。
歐洲議會設議長1人,副議長14人,總務官6人,組成議長執行局(bueauofpresidents),負責領導議會及其機構的日常行政工作。現任議長漢斯-格特·波特林(hans-gertpoettering德國基民盟成員、原黨團主席)於2007年1月16日當選,接替原議長(josepborrell西班牙工人社會黨成員)。副議長來自各黨團。總務官(quaestors由全會選舉在議員中產生)負責議員的行政和財政事務,在執行局會議上僅有諮詢權。議長和各黨團主席組成黨團主席聯席會議(conferenceofpresidents),負責協調議會各項政治決策和確定全會的會議議程。
黨團
歐洲議會的政治分野是黨團。歐洲議會現有8個黨團,所占議席和黨團主席情況如下:何塞普·博雷利
何塞普·博雷利

歐洲人民和民主黨黨團(ppe-de),簡稱人民黨黨團,277席,黨團主席約瑟夫·多爾(法國籍josephdaul)。
歐洲社會黨黨團(pse),簡稱社會黨黨團,218席,黨團主席馬丁·舒爾茨(德國籍martinschulz)。
歐洲自由和民主聯盟黨團(alde),簡稱自由黨黨團,106席,黨團主席格雷漢姆·華生(英國籍grahamwatson)。
民族歐洲聯盟黨團(uen),44席,黨團兩主席分別為布萊恩·克勞萊(愛爾蘭籍briancrowley),克里斯蒂娜·姆斯卡蒂尼(女,義大利籍cristianamuscardini)。
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黨團(vert/ale),簡稱綠黨黨團,42席,黨團兩主席分別為:丹尼爾·馬克·科恩-班迪(德國籍danielmarccohn-bendit),莫妮卡·弗拉(女)(比利時籍,monicafrassoni)。
歐洲左翼聯盟和北歐左翼綠黨黨團(gue/ngl),簡稱左翼聯盟黨團,41席,黨團主席弗朗西·烏爾茨(法國籍franciswurtz)。
歐洲議會副主席

獨立和民主黨團(ind/dem),23席,黨團兩主席分別為:奈吉爾·保羅·法拉吉(英國籍nigelpaulfarage),簡斯-彼德·邦德(丹麥籍jens-peterbonde)。
歐洲議會副主席(左)與“西藏小組”主席托馬斯·曼恩
特性、傳統和主權黨團(its),20席,黨團主席為布律諾·戈爾尼什(法國籍brunogollnisch)。
另無黨籍議員14人。
各黨團議員人數會隨議員的退出或加入有變化。
委員會
歐洲議會共有20個專門委員會,涉及對外關係的主要有三個專門委員會:
歐洲議會會場

外事委員會(簡稱“外委會”),主席為人民黨黨團議員雅克·薩利尤茲-沃爾斯基(mr.jaceksaryusz-wolski,人民黨黨團議員、波蘭公民綱領黨成員)。下設人權分委會和安全與防務2個分委會;
發展委員會,主席為原議長何塞·博雷利(mr.josepborrell社會黨黨團議員、西班牙工人社會黨成員);
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為米特·馬爾科弗(mr.helmuthmarkov左翼聯盟黨團議員、德國民社黨成員)。
歐洲議會在其總部舉行特別全會
另有:預算委員會;預算監督機構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會;就業與社會事務委員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工業、研究與能源委員會;內部市場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運輸與旅遊委員會;地區發展委員會;農業委員會;漁業委員會;文化和教育委員會;司法事務委員會;、正義和內部事務委員會;憲法委員會;婦女權利和平等委員會;訴願(petitions)委員會。
歐洲議會還與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立了36個議會間關係代表團和議會間混合委員會代表團。對華關係代表團是歐洲議會第二大對外關係代表團,有正式成員32名,候補成員32名,團長是自由黨黨團議員、比利時荷蘭語自由民主黨成員德克·斯特克斯。
職能
右圖為黎巴嫩總統(左)會見到訪的歐洲議會議長珀特林。
歐洲議會副主席

隨著歐盟有關條約的修訂,歐洲議會的職權逐步有所擴大,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共同立法權
《》所規定的歐共體立法程式為:委員會提出建議,理事會徵詢歐洲議會意見後作出決定。1986年簽署的《歐洲單一檔案》加強了歐洲議會對歐共體立法的影響。《》則規定,在大市場、科研、泛歐運輸網路、消費者保護、教育、文化及衛生等領域,歐洲議會與理事會擁有“共同決策權”;在歐盟接納新成員國和同第三國簽訂國際協定方面有審批權;在農產品價格方面有諮詢權。《》生效後,歐洲議會的共同決策權從原來的15個領域擴展到38個領域;包括就業政策、社會政策、海關、環境保護、海洋事務等方面。2006年6月歐洲議會與理事會和歐委會達成了在機構程式改革方面的一個協定,即歐洲議會可以中止歐委會採取的執行決定,同時規定歐委會必須向歐洲議會以各種官方語言通報所採取的各項決定。新的協定使歐洲議會在《》條約未生效前與理事會享有共同。
監督權和人事批准權
《歐洲聯盟條約》規定,新的委員會主席及其成員在任職前必須接受歐洲議會的質詢。委員會每年需向歐洲議會報告工作並予公開討論。《條約》則進一步規定,理事會提出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及其委員的人選必須得到歐洲議會的批准。歐洲議會可以三分之二多數(法定有效人數需過半數)委員會,迫其集體辭職。歐盟理事會主席國需向歐洲議會定期匯報工作計畫和工作總結。歐洲議會可向委員會和理事會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質詢,並可成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歐洲議會通過行使“共同決定權”,監督歐委會的工作,影響理事會和委員會的決策。
預算決定權
歐共體開支分兩大類:一是強制性開支,包括占歐盟總預算近一半的共同農業政策開支和有關執行國際協定的開支等,這類開支的決定權屬理事會;二是非強制性開支,包括結構基金、科研、環境、能源、產業政策及對第三國的發展援助等,對這部分預算,歐洲議會與理事會有共同決定權。
施加其他各種政治影響。
政黨團體
第六屆歐洲議會內的政黨團體如下:ppe-de(()和歐洲民主黨):288席
歐洲議會副主席

pse():217席
aled():100席
uen(歐洲國家聯盟):43席
greens-efa(- 歐洲自由聯盟):43席
gue-ngl(歐洲左派/北歐綠色左派聯合陣線):41席
edd(民主與多元歐洲):22席
無黨派(ni):31席
歐洲議會的政黨團體與組成這些團體的個別政黨是有區別的,政黨團體是通過幾個立場相近的政黨所組成。許多政黨團體在非歐盟成員國內也擁有政黨成員。
選民影響
根據《》新成員加入後歐盟內各國選民相對影響力:
國家 | 人口(百萬人) | 席次 | 人口/席次 | 相對影響力 | |
---|---|---|---|---|---|
0.4 | 6 | 66,667 | 12.42 | ||
0.4 | 5 | 80,000 | 10.53 | ||
0.8 | 6 | 133,333 | 6.21 | ||
1.4 | 6 | 233,333 | 3.54 | ||
2.0 | 7 | 285,714 | 2.89 | ||
2.4 | 9 | 266,667 | 3.10 | ||
3.7 | 13 | 284,615 | 2.91 | ||
3.7 | 13 | 284,615 | 2.91 | ||
5.2 | 14 | 371,429 | 2.22 | ||
5.3 | 14 | 378,571 | 2.18 | ||
5.4 | 14 | 385,714 | 2.14 | ||
8.1 | 18 | 450,000 | 1.84 | ||
8.9 | 19 | 468,421 | 1.76 | ||
9.9 | 24 | 412,500 | 2.00 | ||
10.0 | 24 | 416,667 | 1.98 | ||
10.2 | 24 | 425,000 | 1.94 | ||
10.3 | 24 | 429,167 | 1.92 | ||
10.6 | 24 | 441,667 | 1.87 | ||
15.8 | 27 | 585,185 | 1.41 | ||
38.6 | 54 | 714,815 | 1.15 | ||
39.4 | 54 | 729,630 | 1.13 | ||
57.7 | 78 | 739,744 | 1.11 | ||
59.1 | 78 | 757,692 | 1.09 | ||
59.4 | 78 | 761,538 | 1.08 | ||
82.1 | 99 | 828,283 | 1.00 | ||
總計 | 450.8 | 732 | 615,846 | 1.35 |
代表
歐洲議會目前共有785名歐洲議會成員(members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meps),歐盟內小國一般能得到比例上較多的代表人數。
大選
議會選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比例代表制舉行的,具體選舉方式由各成員國決定,但選舉日期全歐盟統一。主要的選舉方式包括地區和全國的政黨比例代表制或單記讓渡投票制。
1979年
1984年歐洲議會選舉
1989年歐洲議會選舉
1994年歐洲議會選舉
1999年歐洲議會選舉
2004年歐洲議會選舉
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
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
2014年5月25日,德國等多個國家舉行歐洲議會大選。歐洲議會多名議員在訪問中國和亞塞拜然時,因讓接待方為消費買單,受外界批評違反倫理道德。
議會主席
議事大會主席,1958年至1962年
(政治家)(robert schuman,法國) :1958年至1960年漢斯·富勒(hans furler,西德):1960年至1962年
漢斯-格特·珀特林

歐洲議會主席,1962年至今
蓋塔羅·馬蒂諾(gaetano martino,義大利):1962年至1964年
讓·杜維薩特(jean duvieusart,比利時):1964年至1965年
維克多·黎曼斯(victor leemans,比利時):1965年至1966年
阿蘭·坡赫(alain poher,法國):1966年至1969年
馬里奧·斯塞爾巴(mario scelba,義大利):1969年至1971年
瓦爾特·貝倫德(walter behrendt,德國):1971年至1973年
科內尼斯·伯克豪威爾(cornelis berkhouwer,荷蘭):1973年至1975年
喬治·斯貝奈爾(georges spenale,法國):1975年至1977年
艾米利奧·科隆波(emilio colombo,義大利):1977年至1979年
(simone veil,法國):1979年至1982年
皮特·丹克特(pieter,dankert,荷蘭):1982年至1984年
皮埃爾·普夫里姆林(pierre pflimlin,法國):1984年至1987年
亨利·普郎布(henry plumb,英國):1987年至1989年
恩里克·巴龍(enrique baron,西班牙):1989年至1992年
egon klepsch(德國):1992年至1994年
克勞斯·漢施(klaus hansch,德國):1994年至1997年
josé maría gil-robles(西班牙):1997年至1999年
尼古拉·方丹(nicole fontaine,法國):1999年至2002年
帕特·考克斯(pat cox,愛爾蘭):2002年至2004年
何塞普·博雷利 josep borrell (2004/07/20-2007/01/16)
漢斯-格特·珀特林 hans-gert poettering (2007/01/16-2009年7月)
(jerzy buzek ,波蘭)(2009年7月-2012年1月17日)
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德國)(2012年1月17日-----2017年1月17日)
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義大利)(2017年1月17日-----)
最新報導
禁止俄羅斯外交員
歐洲議會主席舒爾茨周二晚在發表聲明稱,歐洲議會將禁止俄駐歐盟大使弗拉基米爾·奇若夫和另一名沒有透露姓名的俄外交官自由進入歐洲議會,還暫停歐盟-合作委員會的合作。該委員會由歐盟議員和俄羅斯的代表組成,歐洲議員和俄羅斯代表各占一半,每年舉行一到兩次會議。舒爾茨強調,如果俄羅斯取消自己的“黑名單”,歐洲議會對俄議員的限制措施也將廢除。
訪華團被中方叫停
因執意邀請達賴喇嘛訪問 歐洲議會訪華團被中方叫停
【環球時報】“考慮到不要惹惱北京”,法國政府“抵制了”達賴喇嘛的竄訪活動,至17日其在法國的行程結束前一天,都沒有安排任何官員接待。然而,歐洲議會15日卻邀達賴訪問總部,並與議長見面。“法蘭西24”新聞電視台16日報導稱,中國對此作出強烈反應,推遲了歐洲議會議員原定下周起的訪華安排。幾乎在邀達賴訪問的同時,歐洲議會宣布,提名被中國以判處無期徒刑的伊力哈木入圍2016年度精神自由獎。中國專家孫恪勤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歐洲議會在當中經常扮演所謂“人權衛士”的角色。這種做法雖然對歐洲決策的影響有限,但仍會對中歐關係造成很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