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書郎-九游会j9

官名。掌典籍,訂正訛誤。東漢朝廷藏書於東觀,置校書郎中。後魏始置校書郎,唐秘書省與皆置,宋屬秘書省,遼屬,金、元屬秘書監。元並掌鑑定書畫。明清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書郎
  • 拼音:jiào shū lánɡ
  • 釋義:官名,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
  • 朝代:東漢
  • 出處:《後漢書·楊終傳》
東漢時,徵召學士至或東觀宮中藏書處校勘典籍,其職為郎中者,稱郞中(亦省稱校書郎);其職為郎者,則稱校書郎。 三國 魏 始置校書郎官職,司校勘宮中所藏典籍諸事。 唐 以後歷代因之。 明 以後不置。《後漢書·傳》:“校書郎 上書訟 慬 與 。” 集解“蓋、侍郎、郎中,通謂之三署郎,校書郎中本可省稱校書郎,猶之省稱尚書耳。”《後漢書·楊終傳》:“ 時,徵詣 蘭台 ,拜校書郎。”《·律曆志上》:“中堅將軍、 ,故 張明豫 息湯寇將軍 龍祥 ,校書郎 等三家並上新曆,各求。” 唐 《贈三呂校書》詩:“同年同拜校書郎,觸處潛行爛熳狂。”《》後集:“遣校書郎 為賀生辰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