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chad),簡稱“查德”(或譯查德,阿拉伯語:تشاد,法語:tchad),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北接,東鄰,南與接壤,西南與、為鄰,西與交界。首都及最大城市為。
查德國名以境內最大湖泊——的名字命名,境內是位於的,全國共分為三個主要的地理區域:北部的沙漠地區,屬;中部乾旱的地區,屬;南部較肥沃的地區,屬。查德有超過200個民族,法語和阿拉伯語是,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查德是之一,經濟落後的農牧業國家,2016年聯合國位居全球倒數第三。
2017年8月23日,查德外交部發布公告,宣布查德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查德列入新禁令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查德共和國
-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chad
- 簡稱:查德
- 所屬洲:非洲
- 首都:
- 主要城市:、等
- 國慶日:1960年8月11日
- 國歌:《查德人民》
- 國家代碼:tcd
-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 貨幣:
- 時區:utc 1
- 政治體制:總統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idriss deby itno)
- 人口數量:1,490萬(2017年)
- 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柏柏爾人、阿拉伯人、
-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 國土面積:1,284,000平方公里
- gdp總計:99.81億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670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235
- 國際域名縮寫:.td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主要學府:恩賈梅納大學、費薩爾國王大學等
歷史沿革,古代時期,法國殖民時期,獨立與查德內戰,當代時期,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分布,行政區劃,區劃,首都,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歌,格言,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司法,政府,政黨,政要,經濟,概況,工業,農牧業,服務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國援助,外國資本,人民生活,文化,語言,宗教,節日,習俗,民俗,軍事,國防,軍力,交通,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社會,教育,體育,醫療,通訊,媒體,音樂,文學,電影,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旅遊,
歷史沿革
從公元前7000年開始已有大量人口在查德一帶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個千年末期,一連串政權在查德的地區興起和消亡,它們都曾控制經過該區的跨撒哈拉貿易路線。查德在1920年被法國占領,成為的一部分。1960年,查德在帶領下從法國獨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區不滿,最終在1965年觸髮長期的內戰。1979年,反政府武裝攻占恩賈梅納,結束了南部政權的統治。但是反政府武裝指揮官之間發生內訌,結果贏得戰鬥,出任總統,但在1990年被他的將軍推翻。蘇丹的達爾富爾衝突在查德邊境爆發,使該區局勢不穩。
古代時期
公元前7000年,查德北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有利人類居住。這使得這一時期該地區的人口強勁增長。查德其中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主要位於)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查德盆地上有農業人口定居的歷史也超過了兩千年。這個區域長期以來一直是各個文明活動的中心。根據出土的手工藝品和口述歷史紀錄,這些文明中最早期的是薩奧文明。公元9至10世紀,薩奧人建立查德撒哈拉地區的第一個、也是國祚最長的帝國──,16世紀後,出現與之抗衡的巴吉米爾王國和瓦達伊王國,從此三國混戰不休。加涅姆帝國以及隨後的政權都建基於對經過該區的通道的控制。除了搶奪奴隸,這些政權的控制地都未曾延伸到南部的草原。1883年至1893年間,各王國先後被蘇丹人征服。
古代查德岩畫

法國殖民時期
1900年4月22日,在庫塞里之役擊敗並殺死(圖)後,法國清除了在查德殖民的主要障礙。
在法國的殖民擴張之下,法國殖民者於1900年建立了“查德國家和保護國軍事領地”(territoire militaire des pays et protectorats du tchad)。直至1920年,法國已取得查德全國的控制權。殖民地時期的查德並無統一領土的政策,現代化進程緩慢。法國人主要視查德為低級勞動力和的次要來源地,1929年,法國開始在當地大規模生產棉花。查德殖民政府人手嚴重不足,並需要依靠來自法國本土能力最差的一批官員。查德境內只有南部管理得較好,法國對北部和東部的控制則有名無實。殖民政府的忽視使教育制度也長期得不到發展。後,法國把查德列為海外領地,領地居民有權選舉代表和查德人民議會議員。當時的最大政黨是紮根南部地區的查德進步黨。
獨立與查德內戰
1960年8月11日,查德在帶領下從法國獨立,托姆巴巴耶任首任總統。
托姆巴巴耶在兩年後禁止反對黨,實行。他的獨裁統治和低效的管理使種族之間的衝突加劇。1965年,穆斯林發動了內戰。托姆巴巴耶在1975年一次由發動的軍事政變中被殺,但暴力浪潮並沒有因此而平息。1979年,反政府武裝占領恩賈梅納,馬盧姆倒台。之後幾個武裝組織(主要來自北部的反政府武裝)互相爭奪權力。
查德的分裂使法國在其國內的勢力崩潰,北部鄰國利比亞便乘勢填補了法國的位置,並介入,支持北部叛軍。1983年叛軍大舉進攻,法國在同年8月派兵到查德支持查德政府,在查德中部建立防線,戰局才穩定下來。得到法國支持的總統在查德成功號召國內民眾,並在1987年擊退利比亞軍隊。
一笑泯恩仇:查德總統代比(右)會見利比亞領袖卡扎菲之子穆塔西姆

哈布雷後來以貪污和暴力的手法鞏固政權,在他統治下估計有約40,000人被殺。哈布雷的政策傾向他自己的種族──達薩人(daza),並歧視其他以前的盟友。他的將軍在1990年把他推翻。
當代時期
代比隨後嘗試安撫反政府武裝,恢復了。查德通過公投在1996年通過了新憲法。同年,代比贏得了總統選舉,五年後連任。2003年,查德開始開採石油,但後來第二次查德內戰爆發。代比在2005年舉行公投決定是否取消總統任期的限制,這引發反對黨的強烈反對和整個社會的騷動。2006年,代比在反對黨抵制選舉的情況下第二次連任為總統。同時,查德東部的種族衝突情況惡化,警告,查德可能發生類似達爾富爾的種族屠殺。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查德全國面積1284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21大的國家,比略小,比略大。查德位於非洲中北部,北緯8和 24度、東經14和24度之間,北接利比亞,東接蘇丹,南接,西南與、為鄰,西與交界。首都恩賈梅納與最鄰近的海港相距1600公里,因為查德遠離海洋,且國土大部分屬,所以又被稱為“非洲死亡之心”。
查德行政區劃

地形地貌
全國分為三個主要的:北部地區屬撒哈拉沙漠或半沙漠,占全國面積1/3,東部是高原地區;中部乾旱的地區和南部較肥沃的草原地區。西北部平均海拔2000米。海拔3415米,是全國、中部非洲地區的最高峰。
氣候特徵
北部屬沙漠或半沙漠氣候,中部屬薩赫勒,南部屬,全年高溫炎熱。除北部高原山地外,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27°c以上,北部可達29°c。
水系分布
查德的國名源於查德湖,該湖泊在7000年前的面積有330000平方公里,但在21世紀縮減至17806平方公里,季節因素對它的面積影響甚大。查德湖是非洲的第二大濕地。位於提貝斯提高原的火山庫西山高3414米,是查德以至撒哈拉地區的最高山峰。查德的主要河流有、和它們的(從東南部流經南部草原至查德湖)。
行政區劃
區劃
主詞條:
根據2018年7月通過的全國行政區劃改革方案,全國劃分為23個地區、95個省、365個市鎮。
首都恩賈梅納市中心團結雕塑

省 | c1993.4.8 | 面積(km2) | 首府 | cc1993 |
東巴塔batha est | 288458 | 88800 | 奧姆-哈傑爾oum-hadjer | |
西巴塔batha ouest | ati | |||
biltine | 184807 | 46850 | biltine | |
博爾庫bourkou | 73185 | 600350 | yala | |
恩內迪ennedi | fada | |||
提貝斯提tibesti | bardai | |||
達巴巴dababa | 720941 | 82910 | 博科羅bokoro | |
巴吉爾米baguirmi | massenya | |||
哈傑爾-拉密hadjer lamis | massaguet | |||
蓋拉guéra | 306253 | 58950 | mongo | |
bahr el gazal | 279927 | 114520 | moussoro | |
加奈姆kanem | mao | |||
湖lac | 252932 | 22320 | bol | |
西洛貢logone occidental | 455489 | 8695 | moundou | 99530 |
東洛貢logone oriental | 441064 | 28035 | doba | |
拉姆山monts de lam | mbaibokoum | |||
卡比亞kabia | 825158 | 30105 | gounou-gaya | |
東凱比河mayo-kebbi est | bongor | |||
西凱比河mayo-kebbi ouest | pala | |||
伊洛湖lac iro | 738595 | 45180 | kyabe | |
考赫河bahr koh | sarh | 75496 | ||
芒杜爾mandoul | koumra | |||
瓦達伊ouaddai | 543900 | 76240 | abéché | 54628 |
色拉sila | goz-beida | |||
阿松加assongha | adre | |||
薩拉馬特 salamat | 184403 | 63000 | am timan | |
東坦吉萊tandjile est | 453854 | 18045 | laiuml | |
西坦吉萊tandjile ouest | kelo | 31319 | ||
恩賈梅納ndjamena | 530965 | 恩賈梅納ndjamena | 530965 |
首都
(n'djamena),原名拉密堡(fort-lamy),1973年9月5日改為現名。人口約110萬。最高氣溫42˚c(4月),最低14˚c(12月)。
國家象徵
國名
查德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chad;法語la république du tchad;阿拉伯語:تشاد )簡稱查德。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藍、黃、紅三色。藍色象徵藍天、希望和生活,還代表該國的南部;黃色象徵陽光,以及該國的北部;紅色象徵進步、團結和願為祖國獻身的精神。查德國旗與幾乎相同。僅藍色部分略深。
國徽
啟用於1975年,中心的盾形以黃、藍兩色波紋線構成,代表查德最主要的自然特徵:美麗寧靜的查德湖、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盾徽左側繪有一頭黃色山羊,表明查德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右側的代表當地特有的野生動物。一輪紅日躍出盾徽,照亮了查德前進的道路,預示著新生國家一定會蒸蒸日上,繁榮興旺。盾徽基部的黃色飾帶上寫著查德人深愛的箴言:“團結、勞動、進步”。
查德國徽

國歌
《查德人民》
歌詞大意:過去曾征服大地享有權利,查德人民,把重擔挑起!獲得自由,要憑你的勇氣。睜開眼睛,未來屬於你。願上帝保佑你,我的國家,願意你的子孫譽滿天下。歡歡喜喜唱著歌向前進,要忠於祖先,他們正在看你們。
格言
團結,勞動,進步(法語:unité, travail, progrès)
人口民族
人口
查德全國總人口1,490萬(2017年)。城市人口25%,農村人口74.8%。47.3%的人口年齡小於15歲,出生率為每1000人42.35,死亡率為16.69,人均預期壽命為47.2歲。查德人口不平均分布,博爾庫-恩內迪-提貝斯提區(位於撒哈拉地區)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1人,而的人口密度則為每平方千米52.4人,恩賈梅納的人口密度更高。全國約一半人口居於南部五分之一的地區。
圖布人部族代表團

民族
查德全國共有民族256個。北部、中部和東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統的、瓦達伊族、圖布族、巴吉爾米族等,約占全國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為薩拉族、馬薩族、科托科族、蒙當族等,約占全國人口的55%。
政治
政體
查德國家實行多黨制,1993年初召開了由各黨派參加的最高全國會議,確立過渡機制。1996年3月舉行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6月舉行總統選舉,代比勝出。1997年3月舉行立法選舉,愛拯運獲議會絕對多數。代比政府一面武力清剿境內反政府武裝,一面舉行政治和談緩和矛盾,鞏固政權,一度取得顯著效果。2001年5月和2002年4月,代比和愛拯運分別再度贏得總統大選和立法選舉。2003年,乍境內反政府武裝基本平息。2005年以來,發生多起未遂政變,反政府武裝死灰復燃並迅速發展壯大,活躍在東部與蘇丹交界地區,並屢次西進。2006年5月,乍舉行總統大選,代比在反對黨集體抵制的情況下勝選連任。12月,主要反政府武裝之一“變革聯合陣線”歸順政府。2007年8月,愛拯運等總統多數派政黨與18個反對黨簽署政治協定,宣布實現和解。10月,乍政府與“爭取民主和發展力量聯盟”(ufdd)等4支主要反政府武裝簽署和平協定。11月,雙方衝突再起。2008年1月底2月初,反政府武裝聯軍自東部發動攻勢,一度占領首都恩賈梅納大部分市區。乍政府軍經過激戰奪回首都和全國控制權,反政府武裝退回與蘇丹交界地區的基地。2009年1月,乍8支主要反政府武裝組成反政府武裝聯軍“抵抗力量聯盟”,選舉蒂馬納·埃爾迪米(timane erdimi,乍總統代比侄子)為共同領導人。5月6日,“抵抗力量聯盟”多支縱隊數百輛皮卡車越過查德和蘇丹邊境進入乍境內,並與政府軍交戰。10日,政府軍方面宣布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殲敵200餘人。自此,乍國內政局漸趨穩定。2011年2月和4月,乍分別舉行議會和總統選舉。執政黨愛國拯救動運動贏得議會絕對多數席位,代比以83.59%的得票率再次蟬聯總統。
憲法
獨立後第一部憲法於1962年4月制定。1993年4月4日,查德最高全國會議通過了“過渡時期憲章”,作為過渡時期臨時憲法。現行憲法於2018年5月4日頒布。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有權任命政府成員,頒布法律和法令,宣布緊急狀態。總統通過直接普選產生,任期6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議會
國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現共有188個議席,任期五年。本屆國民議會於2011年2月產生,議長為愛拯運總書記阿魯恩·卡巴迪(haroun kabadi)。各黨派在國民議會中所占席位如下:愛拯運118席,爭取民主進步聯盟9席,爭取共和行動陣線4席,爭取發展與革新全國同盟10席,爭取民主進步全國聯盟viva派4席,爭取革新與民主同盟8席,查德全國民主同盟8席,其它黨派共27席。
司法
憲法規定由最高法院、抗訴法院、初審法庭、治安裁判所行使司法權。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包括司法法庭、行政法庭和財政法庭,由16名成員組成,院長由總統徵求參眾兩院議長意見後以法令形式任命。最高法院法官實行終身制。此外還設有憲法委員會,負責審查法律、協定等是否違憲,並監督、審理、公布選舉及公民投票結果。設立特別最高法庭負責審判總統、政府成員及其同謀的叛國案。
政府
本屆政府成立於2018年5月,6月和11月兩次改組,共31人,包括國務部長1人、部長25人、國務秘書4人和政府副秘書長1人。
主要有國務部長兼總統府顧問卡西雷·德爾瓦·庫馬科耶(kassiré delwa coumakoye),外交、非洲一體化、國際合作和海外僑民事務部長謝里夫·穆罕默德·澤內(cherif mahamat zène),司法、掌璽和人權事務部長吉梅特·阿拉比(djimet arabi),領土行政、公安和地方管理部長穆罕默德·阿巴利·薩拉赫(mahamat abali salah),總統府負責國防、老兵和戰爭受害者事務的部長級代表達烏德·亞亞·卜拉欣(daoud yaya brahim),高等教育、科研和創新部長達維德·烏德因加爾·恩加里馬丹(david houdeingar ngarimaden),基礎設施、交通和互聯互通部長阿卜杜拉曼·穆克塔爾·穆罕默德(abdramane mouctar mahamat),財政和預算部長阿拉利·穆罕默德·阿巴利爾(allali mahamat abakar),經濟和發展規劃部長伊薩·杜卜拉涅(issa doubragne),國民教育和公民促進部長阿布巴卡爾·阿西迪克·楚魯馬(aboubakar assidick tchoroma),公共衛生部長阿齊茲·穆罕默德·薩利赫(aziz mahamat saleh),公職、勞動和社會對話部長阿里·姆博杜·姆博杜米(ali mbodou mbodoumi),職業培訓和小手工業部長瑪吉迪昂·帕賈·呂特(madjidian padja ruth,女),新聞部長兼政府發言人奧馬爾·亞亞·海珊(oumar yaya hissein),郵政和信息通訊新技術部長恩多萊諾吉·阿利克斯·納因巴耶(ndolénodji alixe naïmbaye),礦業、工貿發展和私營業促進部長艾哈邁德·穆罕默德·貝希爾(ahmat mohamat bachir),石油和能源部長布卡爾·米歇爾(boukar michel),領土整治、住房發展和城市化部長阿什塔·艾哈邁德·布雷梅(achta ahmat brémé,女),農業生產、灌溉和機械部長莉迪·貝亞塞達(lydie béassemda,女),民航和國家氣象部長穆罕默德·塔希爾·奧羅齊(mahamat taher orozi),畜牧和肉製品部長加揚·蘇瓦雷(gayang souaré),環境、水利和漁業部長西迪克·阿卜杜勒-卡里姆·哈加爾(sidick abdelkérim haggar),旅遊發展、文化和手工業部長馬德萊娜·阿林格(madeleine alingué,女),婦女、兒童保護和民族團結部長賈拉爾·阿爾朱奈·哈利勒(djallal ardjoune khalil,女),促進青年、體育和就業部長穆罕默德·納蘇爾·阿卜杜拉耶(mahamat nassour abdoulaye),負責與國民議會關係部長、政府秘書長瑪麗亞姆·穆罕默德·努爾(mariam mahamat nour,女)。
政黨
1991年9月查德實行多黨制。目前有240餘個合法政黨,主要有:
(1)愛國拯救運動(mouvement patriotique du salut,mps):簡稱愛拯運,1990年3月11日成立,執政黨。原為反哈布雷的政治、軍事組織。創始人為代比總統和馬爾東·巴達·阿巴斯(maldom bada abbas)等人。政治綱領:主張多黨民主,發展混合經濟;捍衛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睦鄰友好、不干涉別國內政和不結盟政策,遵守聯合國和憲章,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的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該黨設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和執行局,在全國各地均有基層組織。全國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中央委員會是最高執行機構,執行局是中央委員會常設機構,現有40名成員。應2/3以上中央委員要求可召開全國特別代表大會。2001年3月召開特別黨代會,代比繼任黨主席,阿巴斯任名譽主席。2016年2月在恩賈梅納召開的愛拯運“七大”選舉穆罕默德·澤納·巴達(mahamat zène bada)為總書記。目前該黨在國民議會中擁有118席。
(2)爭取發展與革新全國同盟(union national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et le renouveau,undr):反對黨。1992年7月21日取得合法地位。主張維護國家和平、團結,實現民族和解;建立一支真正全國性的職業化軍隊;發展社會經濟、農業、畜牧漁業、水電、交通、旅遊和手工業;實行地方分權,讓婦女和有能力的人參加國家管理;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實現糧食自給等。主席為薩萊赫·凱布扎博(saleh kebzabo),曾任第一屆過渡政府的貿工部長、乍新社社長,《恩賈梅納周刊》的創始人。2007年參與政治和解進程。目前在國民議會中擁有10席,為第一大反對黨。凱布扎博在2016年4月總統選舉中得票率12.77%,位居第二。
(3)爭取民主進步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rdp):1992年3月10日取得合法地位。創始人洛爾·馬哈馬特·舒瓦(loe mahamat choua),曾任國家元首和過渡時期最高委員會主席。1997年12月,該黨與愛拯運簽署合作協定。2001年總統大選中支持代比。2003年12月,舒瓦宣布解除與愛拯運的聯盟關係。2007年8月,參與國內和解進程,簽署“8·13和解協定”。目前該黨在國民議會中擁有9席。
政要
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總統。1953年生於比爾廷省。扎卡瓦族人。70年代曾留學法國。1979年加入查德民族解放陣線—北方武裝部隊。1982年6月任“北方武裝部隊”副參謀長。同年12月出任查德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1984年6月起任全國獨立和革命聯盟中央執行局軍事和安全書記。1985年11月被派往法國軍事學院進修。回國後任總統府國防與安全顧問。1989年流亡蘇丹。1990年3月任查德愛國拯救運動主席。同年12月就任查德國務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1991年3月自任總統。1996年6月在查德首次多黨民主選舉中獲勝當選,並於2001年6月、2006年5月、2011年4月、2016年4月四度蟬聯。信奉伊斯蘭教。已婚,有多個子女。
經濟
概況
查德是農牧業國家,經濟落後,系世界之一。代比執政後,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結構調整計畫,重點整頓棉花公司等國營企業和公職部門;鼓勵私人投資和發展中、小企業;宣布實行企業私有化和自由經濟;打擊走私,保證稅收;積極爭取國際援助,鼓勵外國投資。2000年乍石油開發計畫正式啟動。2003年7月,南部多巴油田順利投產,西方加大對乍投資,查德-喀麥隆輸油管道開通,乍石油生產及出口能力驟增,經濟一度高速增長。乍繼續執行經濟結構調整計畫,推進國家減貧戰略,加強和改善財政管理,大力促進私營經濟發展,並頒布了新能源法。但受局勢動盪和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成長放緩。2010年以來,隨著國內局勢逐漸穩定,石油收入增加,經濟有所好轉。2017年經濟指標估算如下:
查德大橋

國內生產總值:100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71美元。
經濟成長率:-3%。
貨幣名稱: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簡稱非洲法郎)。
匯率:1美元約合582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0.5%。
(資料來源:2018年第四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工業
主要為石油開採和農、牧產品加工業。2006年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6%,7%的勞動人口從事工業生產。全國石油可開採儲量12億桶,2007年日產原油能力約為15萬桶。全國有22家棉花加工廠,總加工能力為18.8萬噸。另有一些紡織、捲菸、麵粉、飲料、製糖、農機製造等中小企業。此外,查德年產天然鹼約1萬噸,部分供出口。電力供應不足,電價昂貴,全國僅2%的居民,首都僅9%的家庭能夠用電。受電力不足和資金短缺等困擾,乍工業發展困難較多。
中非銀行大樓

農牧業
隨著石油的開發與生產,農牧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2006年為21.9%。全國可耕地面積5200萬公頃,已耕地700萬公頃。查德湖平原和南部地區是主要農業區。主要糧食作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還有少量稻米和小麥等。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2%。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全國約有1/4人口從事棉花種植,2005年出口額為422億非郎,占出口總額的2.6%。其它經濟作物還有菸草、花生、芝麻、甘蔗和等。查德是中部非洲地區主要畜產國, 40%的勞動力從事畜牧業。2006年出口額為2.28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除石油外)的54%。
服務業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商業、交通、電訊等服務性行業逐步恢復。2006年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5%。全國20%的人口從事服務業,主要集中於交通運輸業和公共領域。
財政金融
貨幣發行受中部非洲國家銀行(beac)掌控。金融市場不健全,貸款利率較高,居民儲蓄率低。現有查德發展銀行(bdt)、查德國際農業銀行、查德信貸銀行(btcd)、法國興業銀行查德分行、子午線銀行集團西非國家銀行查德分行(bmbt)、財政銀行(fb)、蘇丹商業銀行查德分行、查德阿拉伯利比亞銀行(btal)和薩赫勒-撒哈拉投資商業銀行查德分行等9家商業銀行。
2011年外匯儲備約為8.8億美元(不包括黃金)。2006年底外債總額為17.7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03年起原油成為第一大出口商品,2006年占出口總額的86%。畜產品和棉花是乍傳統出口商品,主要進口石油製品、化工、機電產品、建築材料、汽車、紡織品、食品、藥材等。2011年主要出口對象國是美國、中國、法國、荷蘭和德國;主要進口來源國是喀麥隆、法國、中國、芬蘭和瑞典等。
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年份 | 出口 | 進口 |
2013 | 3927 | 3026 |
2014 | 4179 | 3319 |
2015 | 3965 | 3071 |
2016 | 2290 | 2138 |
2017 | 2462 | 2156 |
(資料來源:2018年第四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外國援助
外援在財政收入和預算中占很大比重。主要來自美國、法國、德國、瑞士以及聯合國、歐盟和非洲開發銀行等。2004年共接受外援3.18億美元,其中雙邊援助1.62億美元,多邊援助1.56億美元。
外國資本
因石油開發前景看好,外國資本大量湧入。2000年4月,美國埃克森和雪佛龍兩大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組成石油開發集團,參與乍石油開發項目。同年6月,世界銀行批准向查德和喀麥隆兩國政府分別提供3950萬和5340萬美元貸款用於乍喀輸油管道建設項目,總投資37億美元。2003-2005年接受外國直接投資分別為7.13億美元、4.78億美元和7.05億美元。
人民生活
乍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47個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超過55%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查德水電協會為首都15%的人口提供電力,全國覆蓋率僅為2%。大部分查德人使用木材、動物糞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
查德的城市基建落後,只有48%的市區人口有清潔的飲用水,可使用基本衛生設備的人口更只有2%。
文化
語言
查德官方語言為法語和查德阿拉伯語。南方居民通用的薩拉語,北方通用查德化的阿拉伯語。
宗教
查德全國居民中44%信奉伊斯蘭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節日
獨立日(國慶日):8月11日(1960年)
自由民主日(即代比執政日):12月1日
習俗
飲食
小米是查德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麵團伴以醬汁食用,這種食物在北部被稱為“alysh”在南部則被稱為“biya”。魚類也是該國的一種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曬乾後煙燻成的鮭脂鯉或猛魚)或“banda”(較大型的煙燻魚)。“carcaje”是一種以木槿葉製成的味甜的飲品。酒精飲品在南部比較流行,人們飲用“billi-billi”(以紅小米釀製)和“coshate”(以白小米釀製)小米啤酒。
查德馬奧的婦女

禮儀
查德人接受了不少現代化的東西,在國際交往中他們也習慣行握手禮,稱男性客人為先生,稱女性朋友為夫人、女士、小姐。外國客人也可用同樣的方式稱呼查德的政府官員。查德居民信仰不同的宗教,他們遵守各自的宗教教規。
民俗
查德擁有多樣化的種族和語言,文化遺產相當豐富。查德政府也積極推廣該國文化和傳統,開放和查德文化中心。查德全年共有6個公眾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則包括基督宗教的、伊斯蘭教的、節和聖紀節等。
販賣查德傳統服飾的裁縫師

一個販賣查德傳統服飾的裁縫師樂隊沙里爵士樂在1964年組成,開拓了查德的現代音樂領域。隨後,其他的一些樂隊試圖結合現代和傳統音樂。但查德人通常都蔑視現代的音樂。
一夫多妻制在查德十分普遍,約39%的女人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配偶在結婚時表明其不接受重婚,查德的法律允許一夫多妻制。雖然法律禁止對婦女使用暴力,但家庭暴力仍然普遍。約45%的查德婦女會進行女性割禮,雖然法律亦明文禁止。這種儀式在阿拉伯人、hadjarai人和瓦達伊人之中比較普遍(超過90%),(38%)和圖布人(2%)參與這種儀式的比例則較低。查德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較少,這使她們難以尋找工作。雖然基於法國法律的財產及遺產法並沒有歧視女性,但地區領袖在處理遺產個案時,通常會根據傳統做法傾向男性。
軍事
國防
1991年1月代比總統頒布命令將全國武裝部隊改編為查德國民軍。全國共劃分為八個軍區。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一年半。1991年7月,查德同法國簽訂了軍隊縮編協定。根據協定,法國出資幫助查德將軍隊編制減至25000人。精簡整編後的查德軍隊有陸軍、空軍和憲兵。
軍力
2001年,乍總兵力34,850人,其中陸軍約25,000人,空軍350人,4,500人,共和衛隊5,000人。另有法國駐軍900多人。2000年4月,乍法簽署協定,法允諾2000年向乍提供4100萬非洲法郎援助,並在未來三年間,每年為乍培訓25名中級和40名下級軍官。
根據憲法,乍總統代比為最高軍事統帥。三軍總參謀長哈桑·喬魯博準將(hassan djoroubo)。
交通
鐵路
查德是內陸國家,無鐵路,主要靠公路運輸。
公路
查德總長3.34萬公里,其中柏油路524公里,多數公路僅能在旱季通行。
水運
查德主要集中於沙里河和洛貢河,內河航道總長4,830公里,其中2,000公里河段能四季通航。出海須經喀麥隆杜阿拉港(距恩賈梅納1,500公里)或奈及利亞的哈科特港(距恩賈梅納1,700公里)轉運。
空運
恩賈梅納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飛機,通往歐洲及周邊國家。法國、喀麥隆、利比亞、蘇丹和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等有定期航班飛往查德。2004年2月,原查德航空公司更名為“toumai air tchad”,經營中部非洲地區和中東航線,並與合作經營恩賈梅納-巴黎航線。
社會
教育
查德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較低的國家。2004年乍成人識字率為38%,低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平均指數。國小與中學入學率分別為71%和15%。高等教育主要由恩賈梅納大學、費薩爾國王大學、蒙杜商業技校、阿貝歇科技學院、薩爾赫天文和環境學院等提供,全國共有在校大學生1500人。2003年,全國共有3653所國小,209所國中和36所高中。
體育
足球是查德最普及的運動,籃球和也很流行。
醫療
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匱乏。查德全國共有429個醫療衛生設施,總床位3962張。其中綜合性醫院僅有三所,即恩賈梅納中央醫院、軍事醫院和中國援建的自由醫院。1998年至1999年,全國有290名醫生和1837名護士。人均預期壽命44歲,人口年增長率3.1%。衛生覆蓋率30.6%,飲用水覆蓋率27%,嬰兒死亡率11.5%,成年人愛滋病感染率3.5%。常見病有:、肝炎、、、等。
通訊
查德的通訊業落後,費用高,覆蓋率低。查德電信公司(soteltchad)壟斷乍固定電話和國際長話業務,2005年共有固定電話用戶13000戶。2000年,“anglo-dutch msi mobicom(celtel)”和“egyptian orascom”(libertis)公司進入乍移動通信市場,2004年libertis因未能償稅而倒閉。到2006年底,celtel公司共有註冊用戶372000個。2005年10月,瑞典行動電話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mic)進入查德市場並迅速擴展業務,2006年該公司已有註冊用戶186700個。2005年,乍internet服務共有40000個註冊用戶。2012年,乍有固定電話用戶2.99萬,行動電話420萬。
媒體
全國有35家報社,均為私人所有。《進步報》為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每日印數達3萬份。較有影響的報刊還有《時代報》、《觀察家》、《我們的時代》等。
查德新聞社為國家通訊社,成立於1966年。
查德國家廣播電台1965年成立,主要用法語、薩拉語、阿拉伯語廣播。
查德國家電視台1987年12月成立,節目覆蓋首都和乍西南部地區。用法語和阿拉伯語播放節目。定時轉播喀麥隆電視節目。
音樂
查德較流行的樂器有“kinde”(一種豎琴)、“kakaki”(一種長3至4米的號角)和“hu hu”(一種使用葫蘆作擴音器的弦樂器)。不同種族會使用不同的樂器:薩拉人常用、巴拉風(balafon,一種木琴)、豎琴和kodjo鼓等;加涅姆布人則以長笛類樂器配合敲擊樂器演奏。
樂隊沙里爵士樂在1964年組成,開拓了查德的現代音樂新領域。隨後,其他的一些樂隊試圖結合現代和傳統音樂。但查德人通常都蔑視現代音樂,在1995年,他們對現代音樂開始感興趣,這促使一些查德歌手的唱片和錄音帶開始被發行。但盜版行為以及法律保障的缺乏都限制了查德音樂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文學
與其他非洲國家一樣,查德的文學被經濟、政治等因素打擊。很多查德作家被迫在流亡國外的情況下寫作,主題集中於政治壓迫和歷史論文。自1962年起,20位查德作家寫作了約60部小說作品。較著名的作家有約瑟夫·卜拉欣·賽義德(法文:joseph brahim seïd)、巴巴·穆斯塔法(法文:baba moustapha)、安托萬·班吉(法文:antoine bangui)和庫爾西·拉姆科(法文:koulsy lamko)。2003年,查德的唯一文學評論家艾哈邁德·塔博耶(法文:ahmat taboye)出版了查德文學選集(法文:anthologie de la littérature tchadienne)以在國際和青年間宣傳查德文學。
電影
查德的電影工業被內戰嚴重破壞,電影院的缺乏也是該行業面對的問題(查德全國只有一家電影院)。查德首部電影是1999年由穆罕默德·薩利赫·哈龍(mahamat saleh haroun)製作的《bye bye africa》,穆罕默德後來的電影《daratt》獲得的評審團特別獎。伊薩·塞爾日·克洛(issa serge coelo)曾執導其他兩部電影《daressalam》和《tartina city》。
外交
外交政策
查德奉行獨立自主、務實的全方位,強調維護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穩定的周邊環境;支持非洲團結,致力於加強同西方和國際金融機構關係;重視發展同及非洲國家的關係。截至2007年底,乍與世界上8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或領事關係。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62年查德曾同台灣當局“建交”。1972年11月28日,中國與查德建交,乍與台“斷交”。1980年8月,由於乍內戰加劇,中國曾撤回駐乍使館,1985年6月復館。1994年初台灣當局對查德進行誘拉,雙方就“復交”進行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會談。後經中方嚴正交涉,乍台會談未有結果。此後台多次派人赴乍活動。1997年8月12日乍與台“復交”,中國政府即宣布中止同乍的外交關係。兩國政府間一切協定也隨即停止執行。2006年8月6日,外交部長與查德外交和非洲一體化部長艾哈邁德·阿拉米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簽署了《》,決定即日起恢復兩國大使級外交關係。
習近平主席接見查德總統伊德里斯·代比

中乍互利合作始於1987年,中國在乍完成的主要經援項目有:人民宮、水稻墾區恢復、自由醫院和坦克修理廠等。兩國復交後,中國在乍完成了恩賈梅納市市政道路整治和農業技術合作等項目。雙方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的互利合作繼續推進。2010年4月,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率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乍,並與乍外長法基共同主持召開中乍首屆經貿混委會。2011年6月,中乍合資煉油廠落成投產。2011年12月,由中方提供優惠貸款實施的巴阿赫水泥廠投產。2012年雙邊貿易額3.93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中方出口1.73億美元,同比增長82.2%,進口2.21億美元,同比下降16.8%。中方主要進口石油,出口電子器材、茶葉、紡織品等。
同法國的關係
乍法傳統關係密切。兩國簽有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和軍事等一系列合作協定。法在乍設有軍事基地,駐軍1200人。僑民超過2000人。法軍向乍政府軍提供情報和後勤支持,並曾協助其擊退叛軍對首都的進攻。法有100多名專家在乍政府主要部門工作,蘇丹達爾富爾危機爆發後,法派200名軍人赴乍蘇邊境執行人道救援任務。法公司幾乎承包了全部乍喀石油管道建設工程。2010年4月,代比總統對法國進行私人訪問。2011年5月,乍外長法基訪法。2012年12月,代比總統對法國進行工作訪問。
查德總統伊德里斯·代比會晤法國總統馬克隆

同美國的關係
乍美於1961年建交。隨著乍石油開發項目的上馬,兩國關係得到加強。美國成為乍第一出口目的地,美石油公司參與查德石油開發,約有2000多名美石油技術人員在乍工作。美迄已向乍政府提供2.8億資金援助,並向乍教育、環保、社會等部門小型項目提供物資或資金支持。美有數十名士兵在乍北方排雷,在乍派有一支28人的“和平隊”,並幫乍進行反恐培訓。2005年1月,美乍簽訂司法信息管理和人員培訓援助協定。2006年4月、9月,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副國務卿助理唐納德·山本兩次訪乍。5月,美乍簽署民用航空安全司法合作協定。2008年8月,美國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布希總統特使理察·威廉姆森訪問查德。
同利比亞的關係
查德與利比亞因領土爭端等問題曾長期不和。1994年2月3日,國際法院將乍利爭議領土“”裁決歸乍後,乍利關係改善並不斷發展。雙方簽署了《乍利睦鄰、友好與合作條約》及多項合作協定。2006年1月,代比訪利。2月,代比赴利出席關於達爾富爾問題和查德同蘇丹糾紛的非盟小型首腦會議。5月,乍總理約阿迪姆納吉代表代比參加在的黎波里舉行的薩赫勒-撒哈拉國家共同體首腦峰會。11月,代比赴利比亞與利領導人就達爾富爾問題和查德-蘇丹糾紛等進行緊急磋商。同月,代比再次赴利出席達爾富爾問題小型峰會。2008年6月、7月,代比總統兩次訪問利比亞。
卡扎菲的接班人、利比亞最高國家安全顧問穆塔西姆訪問查德

2011年爆發後,乍否認利“國家過渡委員會”關於乍政府幫助的指責。卡扎菲政權倒台後,乍於8月23日宣布承認利“國家過渡委員會”。9月,代比總統出席了在法國召開的“”國際會議。2012年12月,利新政府總理扎伊丹率團對乍進行工作訪問。
2013年6月9日,查德總統伊德里斯·代比表示利比亞“頻臨崩潰”,它已成為那些激進伊斯蘭主義者的避風港。代比要求國際社會意識到這一危險,並對利比亞進行救助。查德總統強調,他不認為在未來三四年利比亞有任何希望能夠實現穩定,“除非奇蹟發生”,並補充道“恐怖主義”可以隨時的根據自己的意願去攻打查德。
同蘇丹的關係
乍與蘇丹關係曾長期友好,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爆發後,乍蘇關係出現波折。2005年4月,乍宣布停止擔任達爾富爾問題調解人,要求蘇丹儘快解除在蘇境內的乍反政府人員武裝。12月,乍政府宣布與蘇丹“處於交戰狀態”。2006年4月,乍指責蘇支持叛軍對首都的進攻,宣布斷絕與蘇丹外交關係。8月,蘇丹總統巴希爾訪乍,與代比總統會談並決定恢復兩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8年2月,乍叛軍攻入首都恩賈梅納並控制大部分地區,後被乍政府軍擊退。乍譴責蘇支持叛軍。3月,在塞內加爾和利比亞斡旋下,乍蘇簽署達喀爾和平協定,決定結束敵對狀態。5月,蘇反政府武裝突襲首都,蘇方指責乍政府背後支持,宣布與乍斷交。在利比亞等國斡旋下,雙方於11月恢復外交關係。2010年1月,雙方簽署兩國關係正常化協定。2010年2月,查德總統代比訪蘇。7月,巴希爾總統出席在乍舉行的“撒哈拉-薩赫勒國家共同體”首腦會議。2011年12月,代比總統訪問蘇丹。2013年2月,代比總統再次訪問蘇丹。
同中非的關係
1997年1月,乍派兵參與了在中非的維和行動。2001年11月,中非前總參謀長(françois bozizé)流亡查德後,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多次發生邊界衝突。查德和中非簽訂建立邊防混合部隊的協定。8月,中非總統博齊澤對乍進行過境訪問。2005年12月,中非總統博齊澤訪乍,與代比會晤。2006年5月,博齊澤訪乍,祝賀代比蟬聯總統。2008年2月,博齊澤訪乍。6月,博齊澤過境查德並會晤代比。
中非前總參謀長弗朗索瓦·博齊澤(françois bozizé)流亡查德後,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多次發生邊界衝突。2003年3月15日博齊澤武力奪權上台後,乍與中非關係迅速改善。2004年6月,兩國簽訂建立邊防混合部隊的協定。2011年3月,代比總統出席博齊澤連任總統就職儀式。6月,博齊澤總統對乍進行工作訪問。7月,博齊澤再次訪乍。2012年5月,代比總統對中非進行工作訪問。2013年3月,博齊澤總統出席在乍舉行的“撒哈拉-薩赫勒國家共同體”首腦會議。
同其它非洲國家的關係
查德重視發展同、奈及利亞、等鄰國及其它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積極參加地區合作。乍是非洲聯盟、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薩赫勒-撒哈拉國家共同體、尼日河流域國家組織、查德湖盆地委員會等非洲區域性組織的成員。
2011年5月,代比總統出席瓦塔拉就職典禮。同月,出席了奈及利亞總統就職典禮。7月,代比總統訪問貝寧。同月,出席了獨立慶典。8月,代比總統出席獨立51周年慶典。2012年1月,出席南非執政黨“非國大”成立百年慶典。2012年10月,出席赤道幾內亞獨立44周年慶典。
2017年8月23日,查德外交部發布公告,宣布查德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查德外交部在公告中說,由於卡達支持利比亞境內試圖破壞查德穩定的恐怖勢力,查德政府決定與卡達斷交,要求卡達在10天內關閉其駐查德使館、卡達駐查德外交使團在10天內離開查德。公告稱,查德外交部已於22日下午將這一決定知會卡達駐查德大使。查德也將同時關閉駐卡達使館,並撤回駐卡達外交使團。公告呼籲卡達停止一切可能危害查德及查德湖盆地地區和薩赫勒地區其它國家安全的行為。
同國際組織的關係
查德是(oic)、|、聯合國的成員國。重視與國際組織的關係。
旅遊
查德主要的旅遊地有、德基亞野生動物保護區和面積30萬公頃的扎科馬國家公園等。查德湖是非洲四大湖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內陸湖泊,被人們譽為“閃爍在黃沙萬里的撒哈拉沙漠南緣的一顆明珠”。查德湖的水除部分水域略帶鹹味外,其它大部分水域是清甜甘美的淡水,這不能不說是自然界的奇妙現象。在湖畔可以看到河馬、大象、野水牛、羚羊、長頸鹿、駝鳥等成群的熱帶動物。
德基亞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活著各種熱帶草原動物,保護區中有露營小屋等住宿設施供遊客休息。
此外,在恩賈梅納南面35公里的曼代利亞還專門辟有大象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