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漢語詞語之一,意思是砍伐後的的統稱。木頭為主產物,對於人類生活起著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徵,人們將它們用於不同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頭
- 外文名:wood
- 注音:ㄇㄨˋ ㄊㄡ
- 拼音:mù tou
- 解釋:砍伐後的樹木的統稱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木頭
英文翻譯:wood
日語翻譯:ウッド
韓語翻譯:나무
俄語翻譯:дерево
德語翻譯:holz
法語翻譯:bois
丹麥語翻譯:træ
荷蘭語翻譯:hout波蘭語翻譯:drewno

拉丁語翻譯:wood
泰語翻譯:เนื้อไม้
:[wood] 後的的統稱。另在地區,有用木頭代指的說法。
詳細解釋
(1):尺度名。古代量材,以取度而名。
【出處】:《·考工記·車人》“半矩謂之宣” 漢註:“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頭之長也,柯樨之木頭取名焉。”參閱 清桂馥《·木頭》。
釋義(2):和木料的統稱。
【出處】:遼《五冠山》詩:“木頭雕作小唐雞,筯子拈來壁上棲。”
【示例】:《紅樓夢》第十一回:“ 尤氏 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預備了。就是那件東西不得好木頭。’”《》第六回:“一個彈子……一直打到東邊那個廳柱上,吧撻的一聲,打了一寸來深,進去嵌在木頭裡邊。”
釋義(3):用以喻人,不靈活。
【出處】:唐《詩》之一三六:“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頭。出語無,雲我百不憂。”
【示例】:《》第三五回:“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跟前就不獻好兒。”
釋義(4):感情中用以形容男女對對方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