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是引進節目《》而推出的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節目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全程邀請科學家,從科學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並將篩選出的選手組成最強大腦中國戰隊,迎戰來自海外的最強大腦戰隊,決出世界最強大腦。
《最強大腦》包括:《》、《》、《》、《》、《》、《》。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於2019年2月15日起每周五晚21:10在江蘇衛視黃金檔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最強大腦
- 外文名稱:super brain/the brain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
- 導演:王培傑、
- 主持人:
- 主要嘉賓:、、、、、、、
- 製作公司:遠景影視
- 首播時間:2014年1月3日
- 播出頻道:
- 播出時間:周五21:10
- 線上播放平台:、、、
- 每集長度:90分鐘
- 播出狀態:第六季於2019年2月15日首播
- 科學判官:
- 觀察員:、、、等
- 科學總設計: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劉嘉教授及愛因思維團隊
創作團隊,節目形式,節目特色,節目賽制,節目製作,主要季度,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第六季,比賽項目,獲獎記錄,節目原聲,播出信息,播出平台,收視率,節目評價,節目爭議,
創作團隊
《最強大腦》由操刀人王培傑、帶領原班製作團隊製作兩季,科學評審繼續坐鎮,零經驗跨界主持。
節目形式
節目特色
製作團隊借鑑德國的電視節目《》模板,結合中國本土收視製作模式,開闢了一檔以展示科學與腦力為主要內容的真人秀電視節目《最強大腦》,《最強大腦》以“讓科學流行起來”為口號,適當加入娛樂元素,通過藝術性編排與加工,讓節目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觀賞性。採用“動靜結合”的舞台道具,並運用明星元素的偶像效應,使娛樂和科學相結合,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科學。
節目賽制
賽程 | 規則 |
---|---|
晉級賽 | 挑戰者挑戰前,三位評審根據挑戰者的技能描述打出0~5分的預判分。 挑戰成功後,科學家評審打出1~10分 難度係數分,難度係數分與預判分相乘,總分超過或等於80分晉級。 當科學家評審打出10分難度分時,挑戰者可直接晉級。 |
挑戰賽 | 方式一:挑戰者從晉級者中指定挑戰對象,對決同一項目,優勝者帶分晉級; 方式二:挑戰者不指定挑戰對象,晉級者中分數低於挑戰者的皆出列,由科學家評審決定淘汰一人, 最終有12位選手組成《最強大腦》中國戰隊。 |
中外pk賽 | 最強大腦中國戰隊的12位成員,將被分成4組。迎接4國,共16位外國選手的挑戰。由於中國戰隊人數較少,除一一單挑外。將有可能實行1挑多或車輪戰的局面,對抗結束後,若產生平局,則由國際評審挑出pk項目中難度最高的一個,在該項目中勝出的國家則代表最終勝利。當所有pk賽結束時,獲勝場數最多的國家,則獲得最終冠軍。 |
節目製作
選手選拔
節目籌備期透露的素人選手、明星觀察員的挑選方式:不僅要對空間感知、照相式記憶進行考核,還要經過北大等三所名校最權威的,達到120分以上就有機會入圍。更有10%的選手需要經過測試,來測試腦力控制技能。
製作團隊
節目由《》團隊製作,、、、國際團隊合作。
主要季度
第一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4年1月3日至2014年3月28日,每周五晚22:00 |
固定觀察員 | 、、梁冬 |
x觀察員 | 、、、、、、、 |
國際評審 | 、康納德·科汀、伯納德·巴倫 |
參與選手 | 、、、、、、、、、、、、、、、、、、、、、、、、、、、、 |
中國戰隊最終名單 | 、、、、、、、、、、、 |
國外戰隊名單 | 弗蘭克·簡戈第(義大利)、馬可·貝雷戈里尼(義大利)、(義大利)、馬戴奧·薩勒沃(義大利)、帕克·派斯(西班牙)、安蒂亞·馬丁內斯(西班牙)、(西班牙)、阿萊克斯·奧業塔(西班牙)、鮑里斯·尼古萊·康拉德(德國)、呂迪格爾·加姆(德國)、戴夫·雅尼沙克(德國)、于爾根·澤利格(德國) |
第二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5年1月2日至2015年3月27日,每周五晚21:10 |
固定觀察員 | 、、 |
臨時觀察員 | 、、 |
x觀察員 | 、、、、、 |
國際評審 | 、達格瑪·施特內德、喬納森·弗林特 |
參與選手 | 、、、、、、、、、、、、、、、、、、、、、、、、、、、、 |
中國戰隊最終名單 | 、、、、、、、、、、 、(備註:由於找不到對手遺憾退賽;因個人原因退賽;的難度係數分為滿分10分,何思慧的難度係數分為8分) |
國外戰隊名單 | (德國)、克里斯蒂安娜·施滕格(德國)、蕾蒂西婭·哈恩(德國)、鮑里斯·尼古萊·康拉德(德國)、(日本)、(日本)、(日本)、(日本)、(英國)、(英國)、(英國)、(英國)、(美國)、(美國)、尼爾森·德里斯(美國) |
第三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6年1月8日至2016年4月1日,每周五晚21:10 |
固定觀察員 | 、、、陶晶瑩 |
觀察員 | 、、、、、、等 |
國際評審 | 、托馬斯·奧爾布賴特、瑪格麗特·斯特拉特福特·利文斯敦 |
腦王評審團 | 、朵拉·安吉拉姬、、 |
參與選手 | 、、、、、、、、、、、、、、、、、、、、、、、、、、、、、 |
中國戰隊最終名單 | 、、、、、、、、、、、、、、、 、(備註:成功晉級,她的難度係數分為8分,因個人原因退賽;由於現場沒有隊長選擇她加入中國戰隊,最終淘汰出局) |
國外戰隊名單 | (德國)、(德國)、(德國)、(德國)、(英國)、(英國)、(英國)、(英國)、(日本)、(日本)、(日本)、(日本)、(瑞典)、(蒙古)、(西班牙)、(瑞典)、(澳大利亞)、(秘魯) |
第三季“腦王” |
第四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7年1月6日至2017年4月7日,每周五晚21:10 |
固定觀察員 | 、、 |
觀察員 | 、、、、、、等 |
國際評審 | 、 |
腦王評審團 | 、、 |
參與選手 | 、、、、、、、、、、、、、、、、、、、、、、、、、、、、、、、、、、 |
中國戰隊名單 | 、、、、、、、、 |
國外戰隊名單 | (日本)、(日本)(備註:日本速算兄弟在晉級賽與進行對抗,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瑞典)、(日本)、(日本)、凱爾納·阿莉莎(德國)、阿諾·西爾萬(法國)、(德國)、馬文·瓦諾紐斯(瑞典)、(瑞典)、·馬倫(美國) |
第四季“腦王” | 人類腦力選手代表隊和人工智慧機器人“” |
第五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8年1月5日至2018年4月6日每晚21:10在江蘇衛視播出 。 |
固定觀察員 | 、、、、 |
觀察員 | 、、、、、、、 |
國際評審 | 、 |
參與選手 | 、、張夢南、、、欒雨、曾新異、孫奕東、、、、、、、、卜瑋、、陶佳頤、蔡月辰、王清怡、吳丹等人 |
中國戰隊名單 | 、、、、陳家庚、曾新異、欒雨 |
國外戰隊名單 | 哈利·紐曼·普洛特尼克(美國)、納仁·塔拉普拉賈達(美國)、亨利·普埃爾(美國)、安德魯·薩姆·法辛(英國)、 丹尼爾·萊特溫(李軼睿;英國)、于爾根·比爾諸寇(德國)、森海渡(日本)、小松詩織(日本)、伊澤拓司(日本) |
第五季“腦王” | |
最佳拼搏獎 | 森海渡 |
第六季
主詞條:《》
播出時間 | 2019年2月15日起每晚21:10在江蘇衛視播出。 |
主持人 | |
觀察員 | 、、、、、 |
國際評審 | |
參與選手 | 、張藝帥、周凱翔、王易木、丁若虛、吳聖潔、劉仁傑、凡正陽、凡廣寬等人 |
比賽項目
(1)尋找阿基米德
設計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劉嘉教授及愛因思維團隊
(2)重力四子棋
設計者: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劉嘉教授及愛因思維團隊
獲獎記錄
2014年9月10日晚,《最強大腦》獲第27屆中國電視最佳電視文藝節目作品獎。
2016年6月10日晚,《最強大腦》第二季榮獲第22屆最佳綜藝欄目(季播)獎。
2016年9月13日晚,《最強大腦》獲第24屆電視文藝“”。
2016年12月, v地標(2016)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榜單中被評為 年度上星頻道最具品牌影響力節目。
2017年2月25日,獲得2016年度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衛視綜藝節目”十強。
節目原聲
主題曲
《最強大腦》(第一季———第四季)
(1)《》
演唱者:
(2)《》
演唱者:
《》《》(最強大腦第五季;最強大腦第六季)
(3)《》
演唱者:
(4)《》
演唱者: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季度 | 播出平台 | 播出日期 | 播出時間 |
江蘇衛視 | 2014年1月3日至3月28日 | 每周五晚22:00 | |
江蘇衛視 | 2015年1月2日至3月27日 | 每周五晚21:10 | |
江蘇衛視 | 2016年1月8日至4月1日 | 每周五晚21:10 | |
江蘇衛視 | 2017年1月6日至4月7日 | 每周五晚21:10 | |
(最強大腦第五季) | 江蘇衛視 | 2018年1月5日至4月6日 | 每周五晚21:10 |
(最強大腦第六季) | 江蘇衛視 | 2019年2月15日至5月3日 | 每周五晚21:10 |
收視率
第一季(2014) | 第二季(2015) | 第三季(2016) | 第四季(2017) | |
第一期 | 2.709 | 2.060 | 1.544 | 1.210 |
第二期 | 1.400 | 1.831 | 1.897 | 1.231 |
第三期 | 1.795 | 1.852 | 2.072 | 1.661 |
第四期 | 1.629 | 2.160 | 2.150 | 1.417 |
第五期 | 1.827 | 2.239 | 2.046 | 1.383 |
第六期 | 0.983 | 2.175 | 1.665 | 1.614 |
第七期 | 1.640 | 1.913 | 2.111 | 2.066 |
第八期 | 1.561 | 1.835 | 2.132 | 1.784 |
第九期 | 1.875 | 2.305 | 2.253 | 1.709 |
第十期 | 1.875 | 2.378 | 2.404 | 1.928 |
第十一期 | 1.788 | 2.259 | 2.547 | 1.627 |
第十二期 | 2.208 | 2.211 | 2.471 | 1.368 |
第十三期 | 2.584 | / | 2.360 | 1.309 |
平均收視率 | 1.705 | 2.102 | 2.1 | 1.562 |
以上內容來自:
節目評價
作為素人綜藝的堅守者,《最強大腦》將核心看點落在了明星之外。節目團隊表示,“觀眾對節目中擁有驚人腦力的選手有著天然的崇拜,同時關注科學、開發腦力的主題又能關照到中國教育的實際,它是符合當下中國百姓的欲望和訴求的”。在《最強大腦》中,素人挑戰者才是節目的核心,而這些或後天苦練或天賦秉異的人走上舞台,挑戰人類腦力極限,嘗試與機器“過招”,完成不可思議的挑戰,對觀眾而言,這種震撼和激勵更加強烈。(光明日報評)
節目爭議
《最強大腦》退賽風波傷元氣:在2月24日播出的節目中,魔方對決“聽音盲擰”,世界排名第1位的pk排名88位的賈立平。彩排中,使用正常方法還原魔方。但在正式錄製比賽時,他卻使用逆序還原的方法。圈內人表示,逆序還原法原則上是不允許的,因為“知道打亂公式的前提下使用逆序就等同於作弊”。而林愷俊微博表示:選手在錄製前十幾天就知道打亂公式。最後的pk結果是:林愷俊敗給賈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