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學院坐落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是一所公辦多科性全日制。
學校前身為景德鎮教育學院,創建於1977年。1993年,學校改制為。2013年,升格為景德鎮學院。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占地面積1006.2畝,校舍建築面積28.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678萬元;共有在校生10300餘人;有教職工622人,其中專任教師463人;開設10個系、14個本科專業、43個專科專業。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景德鎮
- 主管部門:江西省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景德鎮學院
- 英文名:jingdezhen university
- 簡稱:景院
- 創辦時間:1977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藝術類
- 屬性:省屬本科高校
- 現任校長:陳雨前
- 知名校友:賴德全 吳振洲 洪正華 馮蕾等
- 校訓:自強不息,澤土惠民。
- 主要院系:藝術設計系,教育系,人文科學系,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 學校地址:江西省景德鎮市瓷都大道838號
- 學校代碼:10894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成果,獲得榮譽,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徽,校訓,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77年12月,市革命委員會針對國中教師隊伍水平過低的實際,批准辦景德鎮市教師紅專學校。培訓在職國中教師,開辦業餘進修班,借十二小教室上課。
1978年2月,中共景德鎮市委批准,將紅專學校改為景德鎮市教育學院,院址暫定四小(今師範附小)。
1978年秋,江西師範學院上饒分院(後改上饒師範專科學校)辦景德鎮大專班,招收參加全國統考的高中畢業生,始招數學專業1個班,學生54人,由市教育學院代辦。
1982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在上饒師專景德鎮大專班的基礎上,成立景德鎮教育學院(1984年教育部備案),享有師範專科學校同等地位和待遇。教育學院主要任務是培訓、提高在職的國中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鑒於景德鎮市未設師專,教育學院除辦國中教師進修班外,同時承擔師專任務。
1983年9月,教育學院遷楓樹山,與市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共址。學院由省、市雙重領導,以市管為主。
1993年,更名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
2003年,景德鎮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在景德鎮高專的基礎上籌建景德鎮學院的決策。
2013年4月18日,國家教育部函復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的基礎上建立本科層次的景德鎮學院,正式更名為景德鎮學院。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景德鎮學院入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7月,學院設有10個院系、28個本科招生專業、6個專科招生專業。
本科招生專業(學制四年)
學院 | 序號 | 專業名稱 |
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 | 1 | 工藝美術 |
2 | 美術學 | |
3 | 雕塑 | |
4 | 環境設計 | |
5 | 產品設計 | |
6 | 藝術教育 | |
外國語學院 | 7 | 商務英語 |
8 | 英語 | |
信息工程學院 | 9 | 套用統計學 |
1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11 | 網路工程 | |
經濟管理學院 | 12 | 財務管理 |
13 | 物流管理 | |
14 | 電子商務 | |
教育學院 | 15 | 學前教育 |
16 | 國小教育 | |
17 | 音樂學 | |
人文學院 | 18 | 酒店管理 |
19 | 文物與博物館學 | |
20 | 漢語言文學 | |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 21 | 生物工程 |
22 | 環境科學 | |
23 | 風景園林 | |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 24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25 | 汽車服務工程 | |
26 | 自動化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27 | 思想政治教育 |
體育學院 | 28 | 體育教育 |
專科招生專業(學制三年)
院系 | 序號 | 專業名稱 |
外國語學院 | 1 | 英語教育 |
教育學院 | 2 | 學前教育 |
人文學院 | 3 | 語文教育 |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 4 | 園林技術 |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 5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6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師資力量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共有教職工622人,其中專任教師463人。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228人(其中教授77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257人(其中博士23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和省級人選、“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級藝術大師、省級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46人。
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王安維
國家優秀教師:韓曉光
國務院特殊津貼:王安維
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吳丁、李美珍、馮紹華、高常青、鐘振華
省級教學名師:章榮慶、韓曉光、劉升輝、李美珍
省級教學團隊:普通生物學教學團隊(高職高專,負責人:王幸斌)、英語教育教學團隊(高職高專,負責人:郭小麗)
教學成果
- 質量工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省級特色專業(高職高專)7個、省級示範專業(高職高專)7個、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高職高專)2個、省級高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高職高專)5門、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提升項目2個(高職高專)、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高職高專)、省級優質課程5門(高職高專)。
省級特色專業(高職高專):材料工程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陶瓷藝術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語文教育、物流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省級示範專業(高職高專):語文教育、英語教育、生物教育、電腦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高職高專):汽車實訓中心、“以素能為本的雙證制”與“區-校聯盟”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高校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高職高專):大學物理、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軟體工程、國際結算、導遊業務
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提升項目(高職高專):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生物工程與技術實驗實訓中心、汽車實訓基地(高職高專)
省級精品課程(高職高專):陶瓷綜合裝飾、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國小英語教學法、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現代秘書理論與實務、植物學、大學物理與實驗
省級優質課程(高職高專):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大學語文
- 教學成果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獲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
- 學生成績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競賽獲獎163項,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電腦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獲得榮譽
2006年4月,被評為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狀。
2006年6月,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6-2007年度江西省文明單位。
2010年5月,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2014年12月,被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聯合授予“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
2015年5月,學校陶瓷美術與設計藝術學院團總支獲評“全省五四紅旗團總支”。
2016年3月,學校團委獲評景德鎮市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組建項目1個、江西省科技廳第二批江西省軟科學培育研究基地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另外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陶瓷藝術研究所、陶瓷文化研究所、教育與心理研究所、景觀規劃設計中心、景德鎮電信3g網路與套用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組建項目:江西省特色資源植物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科技廳第二批江西省軟科學培育研究基地:江西省陶瓷旅遊產品研發設計基地
市級重點實驗室: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實驗室
科研成果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分別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梅花草屬系統學研究”、“中國亞熱帶地區三種古老植物比較譜系地理學研究”。參與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開放研究項目“依託種質資源庫的植物dna條形碼研究,主持“梅花草屬(parnassial.)的分子條形碼”專項。獲批了“基於物聯網的分散式城市環境監測系統研究”產學研項目和“華木蓮群體基因組學研究”科學前沿項目兩個重大項目。承擔“景德鎮區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重大專項,編制景德鎮市現代農業“十二五”規劃、浮梁縣休閒農業規劃、產業園區規劃和生態旅遊景觀設計等。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來,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383篇,其中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408篇,被sci、ei、istp等收錄論文67篇;課題立項23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課題立項166項;出版專著、教材共109部;獲得省、市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33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6年3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圖書館紙質圖書94萬餘冊,涵蓋了學校各學科門類教學科研所需的圖書資料,並藏有《四庫全書》、《中華大百科全書》、《中國私家藏書》等大型經典圖書。
圖書館擁有超星(含讀秀學術搜尋)電子圖書、方正apabi電子圖書、“書生之家”電子圖書、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等多類電子資源。
圖書館擁有報刊資源1200餘種,過刊14000餘冊。
- 學術期刊
景德鎮學院學報創刊於1986年,時為《景德鎮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更名為《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年11月更名為《景德鎮學院學報》。

期刊文科版有社科橫、人文藝術與文化創意、教育與教學、陶瓷文化與景德鎮等欄目;理科版有套用理論與技術、數學與計算機、化學研究、體育教育研究、圖書與情報、景德鎮陶瓷工藝與陶瓷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與其它等十幾個大學學科門類方面的學術研究欄目。期刊被列為《》、《》、《(光碟版)》、數位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來源期刊。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主色調是藍色,顯示學校的穩重、科學、嚴謹。
校徽文字

校徽整體是六邊形,在折角處以兩端圓弧勾勒連線。上部是景德鎮學院的英文、下面是景德鎮學院的漢字。
中間的白色的形狀由英文字母j變化而來,深藍色的是字母d、z的藝術線條,形狀整體展現出昂揚向上前進的姿態。
校訓
自強不息,澤土惠民
“天行健,君子以”,“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自強不息、澤土惠民,是古之賢者所倡導的為人處事準則,是景德鎮學院建校立校之校訓,是學習、工作、生活、社會實踐等的行為準則之一,是學校師生實際行動的詮釋,兢兢業業、自強不息,探索創新、澤土惠民。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陳雨前 |
黨委副書記 | 王麗心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吳丁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鄭富年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鄭昕芾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李新榮 |
歷任領導
時間 | 姓名 |
---|---|
1977年— 1987年 | 程銘、徐日新 |
1987年— 1991年 | 徐日新、楊振中 |
1991年— 1998年 | 吳鍊金、吳仁儒 |
1998年— 1999年 | 吳仁儒 |
1999年— 2003年 | 范希賢、吳仁儒 |
2003年— 2009年 | 范希賢、熊冬根 |
2010年—2011年2月 | 熊冬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