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九游会j9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the engineering&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成理工程”,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是中國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與於2000年在亞洲最大的受控核聚變實驗基地創辦的以工學為主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所屬的唯一高校,是國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獨立學院。

學校前身是2000年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二級學院)成都理工學院樂山分院;2001年,成都理工學院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同年學院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分校;2003年3月,學院正式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占地面積1300餘畝,規劃面積18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46.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資料151萬冊,教學科研設備總值達2.4億元;有8個教學系,2個教學部,3箇中心,開設45個本專業,22個專科專業;有教師1200餘人,在校生近20000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四川省 
  • 主管部門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英文名:the engineering&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創辦時間:2000年
  • 類別:民辦高校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屬性獨立學院
  • 現任校長:柯崎
  • 校訓:窮究於理,成就於工
  • 主要院系:核工程與新能源技術系、資源勘查與土木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工程系等
  • 學校地址: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肖壩路222號
  • 學校代碼:13668
  • 主要獎項: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2008年)
    四川省建設類優質學校(2011年)
    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校榮譽,學術研究,研究機構,學術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名,校訓,校徽,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2000年,由成都理工大學與中國在“產、學、研”全面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創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成都理工學院樂山分院(二級學院)。
分院成立揭牌儀式分院成立揭牌儀式
2001年,成都理工學院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同年學院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分校。
2003年3月,正式更名為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2004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屬全國有事業法人單位,被教育部評為本科獨立院校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2006年,學院被評為樂山市衛生先進單位。
學院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學院中國核聚變博物館
2007年,學院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衛生工作優秀單位。
2008年,學院被四川省愛衛會評為“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
2011年,學院被四川省建設廳確定為首批“四川省建設類優質學校”。
2012年,學院以四川省獨立學院最優異的成績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5月28日核工程與高新技術研究所成立。
2013年12月,學院中國核聚變博物館被命名為四川省科普基地。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師1200餘人,以上高級職稱及博士、碩士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87.5%。截至2013年底,學院有專任教師825人,兼職教師202人,折合總計92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86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比例為14.3%;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56.0%,生師比為20.5:1。
教授一覽表
系別姓名
外語系
章正剛
汪榮華
劉萬中
kwon young yil
---
---
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工程系
郭干城
冉利波
嚴東海
姚良驊
---
自動化工程系
龍思遠
李增民
王鐵山
殷國富
劉惠康
許世虎
資源勘查與土木工程系
周家紀
董賈福
王緒本
許強
苗放
李天斌
雷宛
---
---
核工程與新能源技術系
張小章
曾實
陳長河
董家齊
---
---
資料來源:備註:內容不全,故列舉部分

院系設定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核工程與新能源技術系、資源勘查與土木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工程系、經濟系、管理系、外語系、藝術設計系8個教學系,基礎教學部、體育教學部2個教學部,工程訓練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核工程與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3箇中心,開設45個本專業,22個專科專業。
專業設定
系別層次專業
核工程與新能源技術系
本科
專科
核電站動力設備運行與維護
太陽能光熱技術與套用
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
資源勘查與土木工程系
本科
專科
寶玉石鑑定與加工
自動化工程系
本科
專科
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工程系
本科
專科
經濟系
本科
專科
管理系
本科
專科
外語系
本科
專科
藝術設計系
本科
專科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4個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計畫”建設項目1個,四川省級教改立項2項,四川省級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5項,四川省級精品課程5門,四川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畫近100項。
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程訓練中心(2009年)、核工程與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2011年)、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2014年)、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2016年)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計畫”建設項目:機械工程專業
四川省特色專業:
專業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冉利波
2010
資料來源: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
省級精品課程
電子產品設計與工藝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信號與系統
---
---
資料來源:備註:省級精品課程及精品資源共享課內容不全,故列舉部分
四川省級教改立項:
獨立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大學物理》課程體系的改革與適應性研究
資料來源:
四川省級高等教育質量工程項目: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信息工程專業綜合改革
冉利波
2011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綜合改革
酈文忠
2011
基於工程訓練中心的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
---
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
---
機械工程(原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綜合改革
宋黎
2012
資料來源:
教學成果:
2012年4月,學院代表隊在第五屆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二項,四川省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一項的成績。
校園活動校園活動
2013年6月,在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2013年四川省大學生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中,學院代表隊獲得一等獎。
2013年9月,在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廣聯達杯”工程算量大賽總決賽中,學院參賽隊榮獲大賽總決賽二等獎。
2014年1月,在第五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單片機設計與開發”(本科組)的四川賽區比賽中,學院代表隊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優秀獎1項。
校園活動校園活動
2014年7月,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杯智慧型汽車競賽(西部賽區)中,學院2支代表代表隊獲電磁組二等獎,1支代表隊獲攝像頭組二等獎,1支代表隊獲光電組二等獎,1支代表隊獲光電組一等獎,並進入全國總決賽。
2014年11月,在國家工信部、中國測繪學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年第六屆全國高校gis技能大賽中,學院《基於mapgis雲軟體的成都同安鎮城市三維地理環境建模》項目榮獲大賽一等獎。
2015年8月,在第六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學院代表隊榮獲全國二等獎。
校園活動校園活動
2015年10月,在2015年四川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上,學院代表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
2015年12月,學院代表隊在在2015年第七屆全國高校gis技能大賽中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的成績。
2016年5月,學院代表隊在“學創杯”2016年四川省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的成績。

合作交流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在中國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國家實驗室及大中型企業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建立實習及就業辦事處,利用中國核工業平台向核電站及核工業系統輸送大量的優秀人才;有針對性的舉辦各類供需見面會、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設立企業獎學金、與近百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多渠道搭建就業平台。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學校榮譽

2006年,學院被評為衛生先進單位。
2007年,學院被評為衛生工作優秀單位。
2008年,學院被四川省愛衛會評為“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
2011年,學院被四川省建設廳確定為首批“四川省建設類優質學校”。
2013年4月,學院榮獲“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5年5月,學院被評為“全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示範(院)校”。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2個校級科研機構。
校級科研機構:物聯網技術與套用研究所、核工程與高新技術研究所

學術成果

根據2016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承擔了國防科技工業局、中核集團公司、省教育廳等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147餘項。學院設立科研發展基金項目220餘項,學院“物聯網技術與套用研究所”、“核工程與高新技術研究所”與地方大中型企業成功對接項目14項,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果。
學院先後獲得“國防科技工業管理創新”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7項;在國家核心及其以上期刊發表論文近450篇(gf報告77篇),其中,收錄ei的167篇,sci的40篇,istp的52篇。
2013年,學院李自成博士《環形閃電形成機理及其在核聚變領域套用可行性的研究》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資助經費63萬。
學校部分四川省教育廳2016年度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負責人類型
基於智慧型算法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參數最佳化研究
劉曉麗
一般項目
基於體驗教育的英語教師角色研究
何明烈
一般項目
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景觀格局變化研究
王海軍
一般項目
應力腐蝕下frp全包混凝土柱的耐久性試驗研究
姚運
一般項目
碳纖維複合材料鑽削工藝研究
唐克岩
一般項目
五自由度機器人機械機構設計與仿真分析
王振玉
一般項目
高烈度區公路隧道空洞抗震加固方案的最佳化研究
章仕靈
一般項目
一種五自由度機器人軌跡跟蹤控制研究
楊斌
一般項目
無線多媒體感測器網路時延-能耗敏感路由研究
李蘭英
一般項目
整體葉輪五軸加工技術的研究與套用
鄭才國
一般項目
川南紅粘土的物理性質指標研究
任宏偉
一般項目
次聲波檢測系統研究
王瓊
一般項目
電流耦合型人體通信信道解析模型建立與分析
楊皓
一般項目
基於無線wifi與移動通信gprs技術的智慧型家居監控系統設計
朱晉
一般項目
基於時頻域波形分類的礁灘儲層預測方法研究
石戰戰
一般項目
地震震後土石流空間分布和控制因素研究
李彩俠
一般項目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底,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圖書館圖書總量為145.58萬冊,生均圖書76.68冊;電子圖書:8000gb,電子圖書(期刊)81萬種。數字圖書館建設效果明顯,採用了購買資料庫和包庫等多種方式建立數字資源,建成資料庫16個,其中中文電子全文圖書()80萬冊,中文電子全文期刊(維普)12000餘種(其中核心期刊1810種,文獻總量達2500萬餘篇,並每年遞增文獻260萬篇),銀符考試模擬題庫19372套題供讀者使用,提供教育視頻庫、隨書光碟發布、報紙圖文資料庫及cnki《》等各種考試題庫等數字資源服務(包括維普資源整合平台、萬方數據等試用資源)。
學院圖書館學院圖書館

文化傳統

校名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學校於2001年9月21正式啟用“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校名。其中文名標準字型為。

校訓

涵義:
1、“窮究”:深入鑽研,追根尋源,不捨追求。見《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另見朱熹:“格物窮理”;見成語:“窮經皓首”等。
2、“於”:在於、及於、對於、自於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倫理、人生哲理、科學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論、理念等等。將尋常所說的道德、道理等盡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指在正確的理想、理念、理論指導下取得的成績。
5、“工”:實踐、實幹,工作、工力,過程、擅長,巧智、巧用,藝術境界等等。如“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無意而工而無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譯為:在事理物理處窮究鑽研,在實踐實幹中獲得成就。亦即:窮究於事事物物之理,成就於實踐實幹之工。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校徽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校標是雙圓套特定圖形、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特定字樣和阿拉伯數字2000的徽標。顏色為淺藍色。
徽標內圈是以校訓“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英文“ seeking truth, seeking triumph”中首字母s和t為主要設計元素,兩個字母、核能原子圖像經組合構成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英文校名縮寫“etccdut” 。
阿拉伯數字“2000”代表了學校的創建年份。
外圈的中文“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在上方;英文“the engineering&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下方。
整體上看,校標結構優美,簡潔明快,包容性強,體現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寓示了學校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發展歷程。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
柯崎
黨委書記
譚經偉
名譽院長
潘傳紅、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