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簡稱“成都文理”,是經過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始建於1999年4月,2004年四川師範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和四川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合併為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並通過教育部批准為獨立學院;2014年5月經批准在原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基礎上轉設並更名為成都文理學院。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擁有和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678畝,在校學生20000餘人,擁有專任教師1119人。截至2016年6月,學校開設18個二級學院,開設34個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
2019年5月11日,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訪問成都文理學院。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四川 成都
- 主管部門: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成都文理學院
- 英文名: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 簡稱:成都文理(cdcas)
- 創辦時間:1999年
- 類別:民辦高校
- 學校類型:師範類
- 屬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 現任校長:唐小林
- 知名校友:、
- 校訓:博文 明理 弘毅 篤行
- 校歌:《文理學子之歌》
- 主要院系:傳媒學院,美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文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會計學院等
- 學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外東洪河大道中路351號
- 學校代碼:13671
- 主要獎項:2009年獲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優秀單位
2010年獲四川省高校一伙食專業委員會先進集體
2010年獲四川省公寓與物業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2013年獲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教學合作,學術研究,科研平台,建設成果,學術資源,學術交流,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歌,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 四川師範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1999年4月,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與成都博大職業技術專修學校在龍泉驛區籌建四川師範大學“洪河校區”,同時成立“四川師範大學文化傳播學院”籌備小組。

2000年7月,籌建四川師範大學東區。2000年9月,以“四川師範大學洪河校區”的名義招收第一屆108名學生入學。9月以“四川師範大學洪河校區”的名義招收第一屆108名學生入學,共設三個專科專業:漢語言文學與文化傳播、涉外文秘、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
2001年4月,經四川師範大學批准,四川省教育廳備案,正式成立四川師範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同時,將“洪河校區”更名為“”。6月,原撤消,其2000級434名學生併入文化傳播學院。9月,原四川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恩立德學院)2000級英語、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的159名學生轉入文傳學院學習。“國際商學院”建制保留,一切工作由文化傳播學院統一管理。
2003年2月,國際商學院與文化傳播學院正式分離。9月,國際商學院與文化傳播學院正式脫鉤。
- 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
2004年2月23日,四川師範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國際商學院合併為,教育部教發函[2004]21號檔案確認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為獨立學院。7月2日,設定文化與傳播學系、經濟與法學系、管理系、外語系、藝術設計系五個系;設定體育教研室、思想政治課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和數學教研室四個教研室。9月,經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批准成立文理學院黨總支,成立傳媒系。
2005年2月18日,設定政法系,將原經濟系與法學系的法學專業(本科),法律專業(專科)分離出來與兩課教研室合併,原兩課教研室撤消;原經濟與法學系更名為經濟系。3月7日,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
2006年2月,籌建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系、心理學教研室;成立科研處。
2007年9月26日,院黨委成立的請示被批准。
2008年11月,被正式批准為山東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學習中心。
2009年,獲得“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優秀單位”稱號及“四川師範大學2009年度安全穩定工作紅旗單位”稱號。11月6日,中國成都大學生就業市場川師大文理學院分場掛牌成立。
2010年2月,“國際商務專業”獲教育部批准設定。3月,經四川師大黨委批准,學院機關黨總支正式成立。10月25日,舉行四川省智慧財產權人才培訓基地揭牌儀式。11月16日,通過省教育廳“園林式校園”評估驗收。被評為“四川省高校一伙食專業委員會先進集體”、“四川省公寓與物業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2011年4月11日,成立終身教育學院。7月,經教育部考試中心和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批准成立四川省書法等級考試中心。7月10日 ,成立音樂舞蹈系和旅遊系。8月31日 ,完成文理學院符合轉設條件的各教學單位系改院的轉設工作。12月6日,成立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
2012年,提出了“博文、明理、弘毅、篤行”的校訓。
2013年3月6日,被四川省人才服務行業協會評選為“2012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先進單位”;4月2日,再次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11月22日,學院被四川省社科聯授予“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四川省書法藝術社科普及基地”。
- 成都文理學院
2014年4月,教育部批准學院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普通本科學校。6月5日,四川省教育廳正式批准學院轉設為成都文理學院。新增物業管理和網路工程2個本科專業和建築工程管理、航空服務、寶石鑑定與加工技術3個專科專業。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34個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
院系名稱 | 本科專業名稱 | 專科專業名稱 |
---|---|---|
漢語言文學 | 文秘、漢語 | |
政治與法律學院 | 法學 | 法律事務 |
經濟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國際商務 | 保險、國際經濟與貿易、證券與期貨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商務英語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物業管理 | 物業管理 |
會計學院 | 會計學、會計學(acca)、審計學、資產評估 | 會計 |
信息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網路工程、電子商務 | 電子商務、數字媒體套用技術 |
傳媒學院 | 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 | 播音與主持、廣播影視節目製作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繪畫 | 廣告設計與製作 | |
休閒體育 | ----------- | |
旅遊管理 | 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 |
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 | 學前教育 | |
表演 | 音樂表演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套用統計學 | ----------- |
建築學、工程造價、風景園林 | 建設工程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 | |
航空學院 | ----------- | 空中乘務 |
文博學院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 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文化創意與策劃 |
終身教育學院 | ----------- | ----------- |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119名,高級職稱占32.8%,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67.1%。擁有四川省教學名師2名、四川省教學團隊3個。
四川省教學名師:、
四川省教學團隊:油畫教學團隊(負責人:張國平)、工商管理教學團隊(負責人:陳高林)、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龔雪萍)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86版西遊記孫悟空配音演員之一、《dota2》齊天大聖中文配音,中國首屆影視聲音學會獎獲得者: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2010年3月-2015年3月,獲批國家級和省級質量工程項目55個,省級精品、示範課程及特色專業15個。
截至2015年3月,學校建有四川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四川省精品課程4門、四川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四川省特色專業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個、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3個、四川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四川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會計學、廣播電視編導、繪畫、工商管理
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套用型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四川省精品課程:創業設計、會計學基礎、影視編導基礎、英漢與漢英互譯
四川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數字印刷設計校外實踐基地、套用型實務人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四川省特色專業:會計學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中外優秀文化傳播社科普及基地、書法藝術社科普及基地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體系構建,西文化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獨立學院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四川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中心
- 教學成果
2013年,九部學生作品入圍第12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學院獲最佳組織獎。
2014年,由學院高華錦、李愛東、吳金鐘、伍厚愷、程思進共同完成的《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建及實施》項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評定的2013年度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省級三等獎。在第七屆“電工杯”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協會獲得全國二等獎2項、全國三等獎10項。在2014年“高教社”杯實用英語口語大賽四川省決賽中外國語學院學生獲一等獎1項。在2014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四川分站賽暨四川省健美操錦標賽中,健美操代表隊獲普通院校組五級輕器械、普通院校組六級輕器械和體育院校組六級有氧舞蹈三個組別的一等獎。
2015年10月,王維民教授《應對多語民族地區學生語言磨蝕的英語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獲準立項為省規劃外語專項項目。
教學合作
學校與包括、峨嵋電影集團等在內的多家文化傳媒單位建立合作辦學院與包括、威普羅、、、等1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簽訂了深度校企合作戰略協定。與《》詩刊、、、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與、“”、、、等共建了人才培養基地。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3月,學院建有大學生詩歌創作與研究中心、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語言測試理論與研究中心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川菜發展研究中心7個科研機構。
建設成果
2010年3月-2015年3月,學校承擔了教育部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省廳級課題等各級各類課題89項,出版專(譯)著、教材51部,發表學術論文483篇,獲科研成果獎36項,其中教育部科研成果獎3項。
2016年6月,學校獲批2017年度科研項目13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5月,謝謝圖書館藏書282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82萬冊,電子圖書100萬冊,生均圖書156冊,生均紙質圖書100.5冊,紙質期刊1110種。圖書館由由一校區圖書館(東區館、洪河館)和二校區圖書館(金堂館)組成。東區館藏書40萬冊,紙質報刊570種。洪河館藏書12萬餘冊,報刊300餘種。金堂館藏書130萬餘冊,報刊330種。擁有(cnki)、、等資料庫資源。
學術交流
2002年10月,參加全國文藝學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 ,學校與、全國賦學會共同舉辦第六屆;與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共同舉辦第十屆中國屈原學會年會暨國際學學術研討會。
2012年9月28日,邀請校長,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教授做《建設真正一流民辦大學》的專題報告。
2013年10月18日,副主任,西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辦《》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唐浩舉行“形勢分析”主題講座。
2014年12月30日,由主辦,學校承辦的“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體育研究分會年會暨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舉行。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由英文字母“a”、“s”,中文“今”,捧起的雙手,以及上下開啟的圓形圖案構成。“a”、“s”是“arts”、“sciences”兩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寓意文理融合,提喻校名,體現“博文明理”、“博雅教育”的辦學理念。
校徽

“今”意涵“只爭朝夕”、“與時俱進”的學院精神;捧起的雙手,上下開啟的圓形圖案,象徵各界對學院的關懷呵護,以及學院開放、包容的胸懷。
校訓
博文、明理、弘毅、篤行
博學: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就是學識淵博,學問豐富。體現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既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和嫻熟的基本技能,又文理兼容,百科兼納,專業領域有所建樹、高質量、複合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明理:出自《朱熹集傳》:“明,謂明於理”。今意就是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明理者,學理精通、事理明了、文理順暢。
弘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一語。意為志存高遠,抱負遠大,堅韌剛毅。即磨練意志,追求遠大志向和美好理想。體現了學校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堅定之意”。“行”即行動,實踐。“篤行”即堅定地付諸行動,使目標得以實現。
校歌
《文理學子之歌》
我們是一群尋夢的孩子,從天南海北相聚文理。
在溫暖的大家庭里,我們是姐妹兄弟。
文以養德理以求真兼容並包與時俱進。
我們相信能夠改變自己,向著燦爛的文明之光,追尋。
文理學子,努力呀,努力。從今天起,從今天起,永不停息。
啊,向著那燦爛文明之光追尋,向著那永恆人類之光追尋。
啊。文理學子,努力呀,努力。從今天起,從今天起,永不停息。從今天起,永不停息。
我們是文理學子,相逢在夢想開始的地方,在自由民主的空氣里,呼吸。
我們播散著生命的熱力,博文明理弘毅篤行,精誠慎獨自強不息。
我們相信能夠創造奇蹟,向著永恆的人類之光追尋。
文理學子,努力呀,努力。從今天起,從今天起,永不停息。
啊。向著那燦爛文明之光追尋,向著那永恆人類之光追尋。
啊。文理學子,努力呀,努力。從今天起,從今天起,永不停息。從今天起,永不停息。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董事長 | 韓珩 |
院長 | |
黨委書記 | 高華錦 |
黨委副書記 | 鄒昌淑、駱雲英 |
副院長 | 塗開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