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路

彰德路: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志書記載,-九游会j9

彰德路是中國元代行政區劃名,位於今河南省北部安陽市一帶。

八年(1213年),伐取。

二年(1265年),改彰德府為彰德路,屬,轄四州、五縣。

至元四年,割出懷、孟、衛、輝四州,仍為彰德路。

明元年(1368年),將彰德路復為彰德府。

彰德路轄境大致在今河南省安陽、、、鶴壁等市、縣,舊治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彰德路
  • 政區類型:古地名(地級)
  • 始置年代:元至元二年(1265年)
  • 政府駐地:河南省安陽縣
  • 所屬地區:中書省
  • 下轄地區:河南安陽、湯陰、林州
  • 地理位置:今河南省安陽市一帶 
  • 存在時間:103年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志書記載,

建置沿革

四年(1232年),立彰德總帥府,領(今衛輝市)、(今輝縣市)二州。
二年(1252年),分出衛、輝二州,立彰德為散府,屬。
元二年(1265年)復立彰德總管府(“路”的長官稱總管),領懷州(今)、(今孟州市)、衛州、輝州四州及本府安陽縣、、湯陰縣、林慮縣(今林州市)、(今安陽縣水冶東北)五縣。
元至元四年(1267年),又劃出懷、孟、衛、輝四州,仍為彰德路。縣升,下轄輔岩縣。
元至元六年(1269年),併入安陽縣
明元年(1368年),將彰德路改為彰德府,治所仍在安陽城。

行政區劃

元代彰德路轄一司、三縣、一州:
一司:(元制,錄事司,掌城中民事)。
三縣:安陽縣湯陰縣、。
一州:。

志書記載

《》卷五十八志十地理志記載:
彰德路,下。唐相州,又改。升彰德軍。金升彰德府。四年,立彰德總帥府,領衛、輝二州。憲宗二年,割出衛、輝,以彰德為散府,屬。二年,復立彰德總管府,領懷、孟、衛、輝四州,及本府安陽、、、輔岩、五縣。四年,又割出懷、孟、衛、輝,仍立總管,以林慮升為,復立隸之。六年,並輔岩入安陽。戶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萬八千二百六。領司一、縣三、州一。。縣三安陽,上。至元六年,並輔岩入焉。,中。,中。州一,下。本林慮縣,金升為州。元太宗七年,行縣事。憲宗二年,復為州。至元二年,復為縣,又並輔岩入焉。未幾復為州,割輔岩入安陽,仍以州隸彰德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