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靜力學的一條定律,它指出,不可壓縮靜止流體中任一點受外力產生壓力增值後,此壓力增值瞬時間傳至靜止流體各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斯卡定律
- 外文名:pascal's law
- 提出者:b.帕斯卡(法國)
- 提出時間:1653年
- 套用學科:流體靜力學
定義,歷史,原理,套用,
定義
不可壓縮靜止流體中任一點受外力產生壓力增值後,此壓力增值瞬時間傳至靜止流體各點。
歷史
帕斯卡定律由法國b.帕斯卡在1653年提出,並利用這一原理製成水壓機。
原理
帕斯卡定律只能用於液體中,由於液體的,容器中的靜止的某一部分發生的變化,將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等於作用除以受力面積。根據帕斯卡定律,在水力系統中的一個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壓強,必將在另一個活塞上產生相同的壓強增量。如果第二個活塞的面積是第一個活塞的面積的1/10,那么作用於第一個活塞上的力將增大至第二個活塞的10倍,而兩個活塞上的壓強相等(如圖1)。
可用公式表示為:



套用
帕斯卡定律在生產技術中有很重要的套用,液壓機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實例。它具有多種用途,如液壓制動等。
若一個流體系統中有大小兩個活塞,在小活塞上施以小推力,通過流體
中的壓力傳遞,在大活塞上就會產生較大的推力。據此原理,可製造水壓機,用於壓力加工(圖3);
圖2帕斯卡定律套用-剎車系統

製造千斤頂,用於頂舉重物;製造液壓制動閘(圖2),用於剎車等。人們利用這個定律設計並製造了水壓機、液壓驅動裝置等流體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