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

孫道臨: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參演話劇,配音作品,導演作品,參演-九游会j9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194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1949年,憑藉主演的劇情電影《》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1954年,主演戰爭電影《》。1959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上映。1963年,在劇情電影《》中飾演肖澗秋。1979年,主演人物傳記電影《》。1984年,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電影《》。1986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1988年,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1995年,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2000年,與聯合執導的傳記電影《》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道臨
  • 別名:孫以亮(原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星座:射手座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18日
  • 逝世日期:2007年12月28日
  • 職業:演員、導演
  • 畢業院校:燕京大學哲學系
  •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
  • 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參演話劇,配音作品,導演作品,參演電影,文學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早年經歷

孫道臨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6年,15歲的孫道臨寫了一篇短篇小說《母子倆》,並發表於名為《大鵬》的校刊上。
1938年,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曾參加燕京劇社的演出,在校期間出演過《雷雨》、《生死戀》等話劇。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學校被迫關閉,孫道臨失學。
1943年起,參加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國華劇社等演劇團體。1944年,開始擔任北京南北劇社演員、編導,上海國華劇社演員。抗戰勝利後返回燕京大學,於1947年畢業,並加入了北平藝術館。

演藝經歷

1948年,在上海清華影業公司擔任演員,並參演了金山組織上海清華影業公司改編的劇情電影《》。1949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同年,與、聯袂主演劇情電影《》,獲得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1950年,與姚向黎、聯袂主演劇情電影《》。1951年,與、聯合主演劇情電影《》。1954年,與合作主演戰爭電影《》,在片中飾演特派偵察部隊李連長。
1955年,與等共同主演劇情電影《》。1956年,與、聯合主演劇情電影《》;6月2日,與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上映。
1957年,與李玲君、聯合主演劇情電影《》,在片中飾演大光明紡織印染廠老闆張耀堂的兒子張伯韓。1958年,與共同主演劇情電影《》;同年,與搭檔主演劇情電影《》,在片中飾演八路軍的電報專家李俠;此外,還為劇情電影《王子復仇記》中的王子哈姆雷特配音。
1959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上映。1961年,與合作主演劇情電影《》,飾演由祖母養大的江海清;同年,出演由執導的冒險電影《》。1963年,與、上官雲珠聯合主演劇情電影《》,在片中飾演為追尋革命真理而苦惱彷徨的知識青年肖澗秋。
1979年,與、聯袂主演人物傳記電影《》,在片中飾演專注於科學研究的地質學家李四光。1981年,擔任傳記紀錄片《魯迅傳》的旁白解說。1982年,與合作主演劇情電影《》,在片中飾演被譽為“江南棋王”的圍棋名手況易山。
1984年,自編自導自演劇情電影《》,在片中飾演專制、偽善的煤礦主周朴園,該片改編自曹禺的同名話劇。1986年,自導自演劇情電影《》。1988年,與、、等共同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1992年,執導根據肖復興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1995年,孫道臨獲得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同年,孫道臨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1997年,創作詩歌散文集《走進陽光》。
2000年,與聯合執導傳記電影《》,影片講述了詹天佑修建鐵路的故事,該片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5年,孫道臨獲得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

個人生活

孫道臨的父親是孫文耀。20世紀60年代,孫道臨與越劇演員結婚。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主要作品

參演話劇

時間名稱
/
《雷雨》
/
《日出》
/
《家》
/
《茶花女》

配音作品

時間名稱角色
1965年
《戰爭與和平》(前蘇聯)
旁白
1958年
《王子復仇記》
哈姆雷特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備註
2000年
《詹天佑》
與姚壽康合作導演
1992年
《繼母》
/
1986年
《非常大總統》
擔任主演
1984年
《雷雨》
擔任編劇、主演
/
《青春》
/

參演電影

共20部
  • 孫道臨
    1986-12-28
    飾 孫中山
  • 孫道臨
    1984
    飾 周朴園
  • 孫道臨
    1982-09-15
    飾 況易山
  • 孫道臨
    1979
    飾 李四光
  • 孫道臨
    1963-07-01
    飾 肖澗秋
  • 1961-10-01
    飾 政委
  • 孫道臨
    1961
    飾 江梅清
  • 孫道臨
    1959
    飾 鄭寶卿
  • 孫道臨
    1958
    飾 李俠
  • 孫道臨
    1958
    飾 雷鳴
  • 孫道臨
    1957
    飾 張伯韓
  • 孫道臨
    1956
    飾 高覺新
  • 孫道臨
    1956
    飾 魯淮生
  • 孫道臨
    1955-02-28
    飾 韓承光
  • 孫道臨
    1954
    飾 李連長
  • 孫道臨
    1950
    飾 方哲仁
  • 孫道臨
    1950
    飾 周技師
  • 孫道臨
    1949-11-01
    飾 華潔之
  • 1949
    大雷雨
     
  • 孫道臨
    1948
    飾 三弟

文學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7年
《走進陽光》
詩歌散文集
/
《唐詩欣賞》
盒帶
1936年
《母子倆》
短篇小說

獲獎記錄

中宣部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0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詹天佑》獲獎
中國文化部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5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烏鴉與麻雀》獲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0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詹天佑》獲獎
其它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註
2005----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獎獲獎
1995----電影世紀獎最佳男演員獎獲獎
1995第5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獎特別榮譽獎獲獎

人物評價

孫道臨所飾演的所有的銀幕形象,都散發出明顯而獨特的知識分子氣息。他塑造過一系列解放軍指揮員和地下工作者的銀幕英雄,卻區別於同時代其他演員飾演的工農英雄和戰士的銀幕形象,帶有知識分子在革命烽火中錘鍊成鋼的人民英雄特點。孫道臨的一生,是有思想的電影人的一生,也是一位知識分子的一生。他運用自己的身體和演技,塑造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銀幕形象系列,成為“五四”文化和當代知識分子的形象標誌,這是他不可替代的文化貢獻。同時,他又以廣泛而豐富的文化活動展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和現實參與性,展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操守和責任。孫道臨作為一個以電影藝術為表達方式的文化人,用行動體現了使命和責任(《當代電影》評)

後世紀念

2007年2月2日,以孫道臨名字命名的孫道臨電影藝術館落成。
2008年1月3日,孫道臨的遺體告別儀式舉行;1月5日至6日,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孫道臨經典電影回顧展”;1月13日,《》節目錄製孫道臨特別節目;2月19日,“夢遊天姥吟留別——懷念孫道臨音樂朗誦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12月28日上午,孫道臨墓地落成暨銅像揭幕儀式在宋慶齡陵園舉行;下午,紀念孫道臨的一場詩歌朗誦會在上海影城舉行,並售賣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