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河國際機場(wuhan tianhe international airport,:wuh,:zhhh),位於中國湖北省,距武漢市中心25公里,為中國中部首家4f級民用國際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2019年1月,機場開始實行144小時政策。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於1995年4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為武漢天河機場;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2008年4月完成二期擴建工程。三期擴建工程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2017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8月通過行業驗收並投入使用。
截至2017年7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總面積65.98萬平方米;擁有兩條跑道,長度分別為3400米和3600米;共有機位153個,貨庫2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次的需要;共開通國內外航線170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53條。
2017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2312.9萬人次,同比增長11.4%;貨郵吞吐量18.5萬噸,同比增長5.5%;運輸起降架次18.3萬架次,同比增長4.7%。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於2017年8月31日06:00正式啟用,原t1、t2航站樓所有航班、大巴、計程車等均轉移至t3航站樓運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外文名:wuhan tianhe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機場代碼:iata:wuh,icao:zhhh
- 通航日期:1995年4月15日
- 飛行區等級:4f級
- 機場類型: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 地區管理:
- 航站樓面積:65.98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8月)
- 機位數量:81個(截至2017年7月)
- 跑道長度:3400米、3600米(截至2017年8月)
- 客運航線:國內111條、國際及地區61條(截至2019年1月)
- 貨運航線:國內6條、國際及地區5條(截至2017年7月)
- 起降架次:18.3萬架次(2017年)
- 旅客吞吐量:2312.9萬人次(2017年)
- 貨郵吞吐量:18.5萬噸(2017年)
- 運營機構:
歷史沿革,硬體設施,運營情況,航線航點,人工值機,便民設施,生產數據,特色服務,自助值機,過境免簽,交通換乘,機場巴士,長途汽車,軌道交通,城際鐵路,停車場,建設規劃,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1985年7月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湖北省人民政府,選定武漢機場場址在武漢市黃陂縣(今黃陂區)天河鎮境內。
1989年3月17日,國家計委批覆武漢天河機場設計任務書,工程建設投資預測為3.4億元。
1990年12月7日,鄧小平同志為機場題寫了“武漢機場”四字。
1990年12月16日,武漢天河機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1994年9月27日,機場一期工程竣工,同年12月28日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1995年4月15日,機場正式通航啟用,同時實現從原到天河機場的轉場搬遷。
1998年5月18日,成立,經營管理天河機場航空運輸地面服務業務。
2000年11月,民航總局將天河機場確定為國際機場。
2004年3月5日 , 接管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成立。
2004年12月29日 ,機場二期工程開工。
2006年10月,國家民航局和湖北省政府共同確定武漢為國內第一個航空運輸綜合改革試點,開始打造以武漢機場為核心的中部地區現代立體交通樞紐。
2008年4月,機場t2航站樓投入運行。
200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2009年3月6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湖北機場集團公司樞紐深化合作協定,加強武漢樞紐建設。
2010年3月,機場第三航站樓建設工程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同年5月9日,天河機場三期工程奠基開建。
2010年12月28日,機場新國際航站樓建成正式啟用。
2011年6月,機場a380備降場改造工程竣工,並於當年8月成功通過行業驗收。
2011年8月,武漢天河機場完成a380備降場改造,成為中部首家可以提供f類飛機a380備降保障的4e級機場。
2012年7月,機場三期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159.59億元,包括新建t3航站樓暨機場交通中心,1條長36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2條平行滑行道等。
2016年1月23日,機場國際航站樓二期擴建工程完工並投入試運行。
2016年8月18日,長3600、寬60米的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跑道投入使用,武漢天河機場飛行區指標全面符合4f等級標準。
2016年12月17日,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
2017年8月31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啟用。
2017年11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覆同意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使用許可證為4f級,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成為中部首家、全國第十家,正式躋身國內最高等級機場行列。

硬體設施
- 航站樓
1、國際航站樓(停用)
機場國際航站樓於2010年6月開工建設,2010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2年進行第一次擴建,2015年進行第二次擴建。國際航站樓為主體單層、局部兩層結構,銀灰色主基調,採用玻璃通透幕牆,兩次擴建後建築總面積達到近15000平方米,站坪有機位11個,停機坪有機位16個,同時配套建設道路、停車場,及樓外供電、供水、弱電、雨水及污水排放等設施。
國際航站樓設定檢驗檢疫進出港通道各1條,5個申報櫃檯;海關通道進出港通道各2條、申報台4個;邊防通道進出港各3條、10個邊檢櫃檯;口岸簽證櫃檯9個;安檢通道2條、值機櫃檯8個;旅客休息座椅近730個。
2、t2航站樓(停用)
機場t2航站樓於2007年底竣工,2008年4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33.72億元,歷時3年建設,總建築面積14.98萬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25萬平方米的站坪和2萬平方米的貨庫。建設規模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300萬人次、飛機起降12.2萬架次、貨物吞吐量32萬噸設計。t2航站樓共設有42個售補票櫃檯、72個值機櫃檯、23條安檢通道、20個雙通道登機橋和14個遠機位登機口,還採用了行李自動分揀系統和自動泊位引導系統。
t2航站樓在造型上採用大跨度空間,運用全尺寸幕牆、多連續斜柱等,玻璃幕牆採用鋼化中空夾膠玻璃,既隔熱保溫、防輻射,又防爆炸和光污染,大廳選用的採光板使換氣系統與天窗均能自動開啟和調節。t2航站樓為雙指廊式結構,由一個主樓和兩個指廊按“凹”字形布局,主樓正立面全長315米,進深寬在95.3至83米之間,地上高度36米;指廊長度為246米,寬度為38米。主樓分三層,地下一層為設備間、停車場和辦公用房;地上兩層,一樓為到達層,二樓為出發層,出發層和到達層中間設夾層,作為旅客到達通道、中轉聯絡的通道。
3、t3航站樓
機場t3航站樓於2013年6月實質性動工,以2020年為目標年,按照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飛機起降40.4萬架的目標進行規劃設計。
t3航站樓外形以“星河璀璨、鳳舞九天”為主題,似展翅欲飛的鳳凰。航站樓面積37萬平方米,與10.15萬平方米綜合交通配套設施和2.35萬平方米生產輔助設施一起,形成了49.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綜合體,是t1、t2航站樓總面積的三倍。航站樓主樓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局部地下兩層)。四層是值機大廳、國際、國內航班出發層;二層是國際國內到達層及通往交通中心聯廊;一層是市內大巴、的士乘車區;負一層是行李用房層。航站樓內安裝有垂直電梯60部、自動扶梯72部、自動人行步道79部。
功能設計上,t3航站樓具有“空空無縫中轉、空地無縫換乘”的特點。在內部,t3航站樓採用航班到港、離港旅客垂直分流、集中候機的方式,實現國內航班與國際航班間的轉乘,轉乘時間由“t2時代”的最長1小時縮短至20分鐘。在外部,t3航站樓銜接捷運、城鐵、計程車、長途大巴、公車、社會車輛等六種交通方式,出捷運後步行10分鐘可抵達t3出發層。
- 跑道
西跑道:長3400米、寬45米。
東跑道:長3600米、寬60米。
- 平行滑行跑道
西跑道:長3000米、寬45米。
東跑道:長3600米、寬25米、2條。
- 助航系統
主降方向(南端)設ⅱ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次降方向(北端)設ⅰ類精密助航燈光系統;配有氣象雷達,自動觀測和自動填圖系統;還配有一、二次雷達和一類儀表著陸系統、全向信標、測距儀等通信導航設施。第二跑道新建盲降系統,主降方向ⅲ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次降方向ⅰ類精密進近助航燈光系統。
運營情況
航線航點
截至2017年7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擁有基地航空4家,分別為、、、;通達國內外航點總數119個:中國國內城市72個,國際及地區城市47個;擁有國內外航線總數170條:中國國內航線117條,其中客運航線111條,貨運航線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53條,其中定期客運航線41條,不定期航線7條,貨運航線5條。
- 國內客運航點
航空公司 | 航 點 |
北京、成都、大理、大連、大同、恩施、廣州、杭州、海口、蘭州、昆明、寧波、攀枝花、上海虹橋、上海浦東、瀋陽、三亞、深圳、太原、溫州、烏魯木齊、西安、錫林浩特、廈門、柳州 | |
北京、北海、長春、成都、大連、恩施、廣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海拉爾、昆明、麗江、南寧、寧波、三亞、汕頭、上海浦東、瀋陽、深圳、十堰、天津、烏魯木齊、廈門、溫州、西安、西寧、西雙版納 | |
北京、長春、重慶、成都、廣州、海口、臨汾、青島、瀋陽、深圳、西安、錫林浩特、廈門、珠海 | |
北京、海口、蘭州、連城、青島、三亞、瀋陽、溫州、烏魯木齊、珠海 | |
大連、恩施、海口、呼和浩特、麗江、三亞、廈門 | |
成都、南寧、台州路橋、溫州 | |
重慶航空 | 重慶 |
呼和浩特、南寧、深圳、瀋陽 | |
漢中、海口、三亞、天津 | |
福州、杭州、昆明、蘭州、柳州、綿陽、泉州、天津、烏魯木齊、太原、西寧、廈門、銀川 | |
重慶、福州 | |
南寧 | |
重慶 | |
昆明航空 | 昆明 |
重慶、成都、哈爾濱、南寧、南通 | |
貴陽、濟南、南寧、青島、廈門、煙臺、銀川 | |
烏魯木齊航空 | 烏魯木齊 |
黃山、張家界 | |
大連、麗江、昆明、青島 | |
浙江長龍航空 | 杭州、興義 |
- 國際、港澳台客運航點
航空公司 | 航 點 |
悉尼、福岡、靜岡、名古屋、首爾仁川、高雄 | |
清邁、素叻他尼、澳門、曼谷素萬那普(季節性)、吉隆坡(季節性)、胡志明市(季節性)、芽莊(季節性)、峴港(季節性)、長灘島(季節性) | |
紐約、倫敦、舊金山、杜拜、伊斯坦堡、曼谷-素萬那普、莫斯科-謝列梅捷沃、羅馬、東京-成田、名古屋、大阪、首爾-仁川、香港、台北、高雄 | |
東京成田 | |
全日空航空 | 東京成田 |
舊金山 | |
首爾仁川 | |
德威航空 | 務安(包機、季節性) |
宿霧(季節性) | |
巴黎戴高樂 | |
聖彼得堡 | |
俄羅斯艾菲航空 | 聖彼得堡 |
香港、峴港 | |
吉隆坡 | |
亞庇 | |
檳城、吉隆坡 | |
曼谷廊曼、普吉 | |
新加坡 | |
吉隆坡 | |
巴厘島、美娜多(季節性) | |
芽莊 | |
高棉天空 | 西哈努克港 |
馬累、曼谷素萬那普 | |
人工值機
- 值機時間
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信息顯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國內出港航班是飛機起飛前40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國際(地區)出港航班是飛機起飛前60分鐘停止辦理乘機手續。
- 國內航班值機島櫃檯分布
航空公司名稱 | 代碼 | 航站樓 | 值機櫃檯 |
中國東方航空 | mu | t3 | f01-f20 |
中國南方航空 | cz | j01-j20 | |
中國國際航空 | ca | k01-k15 | |
深圳航空 | zh | ||
海南航空 | hu | e01-e20 | |
廈門航空 | mf | ||
上海航空 | fm | ||
四川航空 | 3u | ||
山東航空 | sc | ||
成都航空 | eu | ||
春秋航空 | 9c | ||
天津航空 | gs | ||
鯤鵬航空 | vd | ||
- 國際及地區航班值機島櫃檯分布
據2018年11月機場官網顯示,所有國際及地區航班登機牌均按照乘機當天航班情況在t3航站樓g/h值機島值機櫃檯辦理。
便民設施
設施 | 出發層 | 到達層 |
問詢中心 | 3號出入口 | / |
公安警務 | 4號出入口 | 10號出入口 |
行李打包 | 2、3號出入口 | / |
行李暫存 | 問詢中心正後方 | / |
民航售票 | 3號出入口 | / |
火車售票 | / | 8號出入口 |
汽車售票 | / | 8號出入口 |
衛生間 | 1、5號出入口 | 6、10號出入口 |
貨幣兌換 | / | 8號出入口 |
atm取款 | 1、3號出入口,問詢中心左後方 | 7號出入口貴賓休息室旁 |
生產數據
年份 | 旅客吞吐量 (萬人次) | 同比增速 (%) | 貨郵吞吐量 (萬噸) | 同比增速 (%) | 起降架次 (萬架次) | 同比增速 (%) |
2016 | 2077.16 | 9.7 | 17.53 | 13.3 | 17.57 | 6.8 |
2015 | 1894.20 | 9.6 | 15.47 | 8.1 | 16.45 | 4.4 |
2014 | 1727.71 | 10.0 | 14.30 | 10.5 | 15.76 | 6.1 |
2013 | 1570.61 | 12.3 | 12.95 | 1.0 | 14.85 | 12.2 |
2012 | 1398.05 | 12.2 | 12.82 | 4.4 | 13.24 | 13.2 |
2011 | 1246.20 | 7.0 | 12.28 | 11.4 | 11.70 | 4.0 |
2010 | 1164.68 | 3.0 | 11.02 | 8.2 | 11.25 | -0.7 |
特色服務
自助值機
乘坐國內出港航班又無託運行李的旅客,可通過機場自助值機系統辦理乘機手續(領取登機牌)。自助值機系統的辦理時間為所乘坐航班起飛前3小時,辦理截止時間為航班實際起飛前50分鐘。
過境免簽
2015年5月1日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口岸正式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等53個國家的外國人,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確定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可從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口岸免簽入境,在武漢市行政區域內免簽停留144小時。
交通換乘
機場巴士
據2017年8月機場官網顯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巴士分為四條線路,4條線路快速穿越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連線火車站、汽車客運站、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實現了公、空、鐵的無縫對接。進港時,旅客乘坐機場大巴在國際航站樓、t2航站樓均會停靠前往機場時。出港時,旅客須前往t2航站樓一樓機場巴士停車點乘車。
- 至機場
線路 | 始發站 | 發車時間 | 行程時間 | 票價 |
漢口線 | 民航小區 | 5:50-10:00,往後每15-30分鐘一班 | 20分鐘 | 17元 |
金家墩 | 5:50-10:00,6:05-20:05 (每半小時一班)、20:40 | 40分鐘 | ||
美聯假日酒店 | 6:20,6:35 -19:35 (每半小時一班)、 20:20 | 60分鐘 | ||
武昌線 | 宏基汽車客運站 | 6:10 ,8:15 -19:15 ,每小時一班) | 90分鐘 | 32元 |
傅家坡客運站 | 6:00-20:00 (每半小時一班) | 90分鐘 | ||
黃鶴樓旅遊集散中心 | 6:45-17:45 (每1小時一班) | 70分鐘 | ||
青山線 | 武漢火車站 | 9:00-19:30 ( 9:00-18:00每20 分鐘一班)(其他時間30分鐘一班) | 40分鐘 | 37元 |
漢陽線 | 漢陽客運站 | 07 : 30-18 : 00 (每90分鐘一班) | 60分鐘 | 22元 |
新榮線 | 新榮村客運站 | 9 : 00-17 : 30 (每隔半小時一班) | 50分鐘 | 35元 |
- 至市區
線路 | 終到站 | 發車時間 | 行程時間 | 票價 |
漢口線 | 民航小區 | 9:05 始發,每隔半小時一班,載滿提前發車 | 20分鐘 | 17元 |
金家墩 | 8:35-19:00(每隔半小時一班),班車晚19:00混裝以後,停靠站點由美聯改為航空路東南 | 40分鐘 | ||
美聯假日 | 70分鐘 | |||
武昌線 | 傅家坡客運站 | 9:00始發,每隔半小時一班,載滿提前發車 | 90分鐘 | 32 |
漢陽古琴台 | 40分鐘 | 22 | ||
青山線 | 武漢火車站 | 9:20-21:00 ( 9:20-19:00 每隔二 分鐘一班)、(其他時間 30 分鐘一班) | 70分鐘 | 37元 |
徐東(光明萬麗) | 60分鐘 | 32元 | ||
漢陽線 | 漢陽客運站 | 8:50-16:20 (1小時30分鐘一班),18:10 、19:40 經停王家灣附近 | 60分鐘 | 22元 |
新榮線 | 新榮村客運站 | 10:30-19:00 (每半小時一班) | 50分鐘 | 35元 |
長途汽車
線路 | 發車時刻 | 行程時間 | 票價 |
機場—襄陽 | 10:00、11:00、11:50、13:00 14:00、14:50、16:00、17:00 18:00、19:00、19:50 | 4小時 | 136元 |
機場—隨州 | 12:20、14:00、16:30、19:00 | 2小時 | 100元 |
隨州—機場 | 08:20、10:30、13:00、15:30 | ||
機場—黃石 | 10:00、12:00、14:00、16:00 17:30、19:00、21:00 | 2小時 | 70元 |
機場—鄂州 | 10:00、11:30、13:30、14:30 16:00、17:30、19:00、20:30 | 2小時 | 60元 |
鄂州—機場 | 05:30、07:00、09:30、11:30 13:30、16:00、17:30 | ||
機場—荊門 | 14:10、17:10、19:30 | 3小時 | 120元 |
荊門—機場 | 08:30、09:50、12:10、13:30 | ||
機場—廣水 | 12:30、15:50、19:50 | 100分鐘 | 100元 |
廣水—機場 | 09:00、16:00 | ||
機場—仙桃 | 10:30、12:30、14:30 17:00、19:00、21:30 | 90分鐘 | 100元 |
軌道交通
2016年12月28日,開通。機場線與2號線貫通運營,小交路的起止車站為光谷廣場站和金銀潭站,大交路起止車站為光谷廣場站和天河機場站。2號線途徑漢口火車站,可實現與高鐵及普速列車的換乘。乘坐捷運2號線前往天河機場方向的乘客,如遇小交路列車,需在金銀潭站下車,並在站台層等候後續大交路列車。
城際鐵路
2016年12月1日,正式運行。從漢口火車站出發,12分鐘即可抵達天河機場,二等座票價為7元。線路全長61.3公里,設計速度200公里,線路從漢口火車站引出,沿途設後湖、金銀潭、盤龍城、天河機場、天河街、閔集、王母湖、毛陳、槐蔭、孝感東站10個站點。武漢到孝感城際鐵路時刻表信息請查閱參考資料:
停車場
據2017年8月機場官網顯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停車場共有停車位1432個。按區域分為t2停車場(含地下停車場)、國際停車場。
停車收費標準為:
1、t2停車場(原臨時停車場)和國際停車場收費標準:
小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8元,1小時後每小時加收5元;
大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15元,1小時後每小時加收10元。
2、地下停車場收費標準(只供停放小車):
小車第一個1小時收費10元,1小時後每小時加收5元。
3、各場地停車15分鐘以內免收服務費,停車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收。停車收費實行24小時內最高限額:小車60元/24小時,大車80元/24小時。超過24小時重新按上述規定計收。
建設規劃
根據《武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將推進機場建設“342”工程(即規劃武漢天河機場第三跑道,謀劃武漢天河機場四期建設,研究武漢第二機場選址),推進空鐵聯運交通銜接項目建設;堅持客貨並舉,提升航空樞紐功能;推進國際及地區航線倍增,構建完善便捷的國際網路、發達快速的國區域網路絡、密度合理的支線網路、順暢高效的中轉網路。
到2020年,機場力爭實現國際客貨運航線及吞吐量較“十二五”期末翻一番,旅客吞吐量達到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到50萬噸,基本建成國際門戶樞紐機場,初步形成聯通國際國內“軸輻式”客貨運轉乘分撥體系。
價值意義
承載國家戰略布局、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實現武漢跨越發展要求武漢交通有所作為、奮發有為。加快武漢天河機場建設是“十三五”武漢市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環節,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武漢國際化水平,突出其面向國際的交通運輸優勢;有利於進一步強化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功能,彰顯其國家交通運輸樞紐地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城市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夯實其城市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