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藝術學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簡稱“川文藝”,位於,是經批准成立的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創建於2001年,前身為; 2006年,升格為獨立面向全國招生的本科高校;2012年,批准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並與等聯合設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並更名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兩個校區,分別為綿陽校區、梓潼校區;綿陽校區占地1500餘畝,梓潼校區占地2773畝,總建築面積50多萬平方米;建有各類實驗室、實習實訓室近百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億元;學校設定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共有教師800餘名,全日制在校學生120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主管部門:四川省教育廳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外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
- 簡稱:川文藝
- 創辦時間:2001年
- 類別:民辦高校
- 類型:藝術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現任領導:校長:龔珍旭
黨委書記: - 高職專業:21個
- 本科專業:36個
- 院系設定:美術與設計學院、傳媒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
- 校訓:立本、務實、創新
- 校歌:《開創美好明天》
- 地址:綿陽校區:四川省綿陽市經濟開發區機場東路83號
梓潼校區: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永利街929號 - 院校代碼:14043
-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校榮譽,藝術研究,研創平台,研創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校園環境,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2001年,四川音樂學院創辦四川音樂學院綿陽校區(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為川音二級教學機構;同時成立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川音國際演藝學院、川音通俗音樂學院等二級教學點,畢業證統一由四川音樂學院頒發。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校門

2004年,川音、川音國際演藝學院、川音通俗音樂學院、川音舞蹈學院統一遷至新都校區。
2006年,四川音樂學院綿陽校區(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面向全國招生的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
2012年,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經教育部批准為授權單位。並與四川音樂學院聯合設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
2013年,先後通過四川省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的嚴格轉設評估,並在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六屆三次會議上以高票通過轉設;同時撤銷四川音樂學院管理下的二級學院(教學機構)建制。
201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原四川音樂學院綿陽校區(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資源整體轉設並更名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2015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
2016年6月,學校被列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系“”首屆理事單位。
2018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設定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36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二級學院 | 系 | 專業 |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美術系 | 、繪畫、雕塑、陶瓷藝術設計 |
建築藝術系 | 、室內設計 | |
時尚設計系 |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表演服裝設計 | |
數字藝術設計系 | 、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攝影、多媒體設計與製作 |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表演系 | |
流行音樂系 | 聲樂(流行演唱)、流行音樂寫作 流行器樂(木吉他、電吉他、薩克斯)打擊樂(流行打擊樂) | |
音樂科技系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數字媒體音樂、音樂軟體開發、音樂心理治療、樂器製造與維修 | |
音樂教育系 |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學 | |
傳媒學院 | 數字藝術系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影視設計與製作、影視燈光藝術、動畫、影視動畫 |
表演與編導系 | 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技術、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影視表演 | |
新聞傳播系 | 播音與主持藝術、主持與播音 | |
文化經濟學院 | 語言文學系 | 英語、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與藝術 |
經濟系 | 文物與博物館學、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家政服務、會計 | |
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 | |
職業教育學院 | 高鐵航空系 | 航空服務、高鐵乘務、國際郵輪乘務 |
藝術設計系 | 表演藝術、播音主持、建築設計、環境藝術、服裝設計、影視動漫、廣播影視編導、環境藝術 | |
計算機系 | web前端開發、ui互動設計、大數據、影視動漫、大數據 | |
管理系 | 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網際網路行銷、網際網路金融 | |
資料來源: |
學科建設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2個校級重點學科。
校級重點學科:音樂學、藝術設計學
師資力量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師800餘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為13人,占教師總數的1.79%;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71人,占教師總數的37.28%;具有學士學位的教師為395人,占教師總人數54.33%;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四川省傑出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設有20多個名師工作室。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魏明倫
國務院政府津貼:張黎、
名師工作室:王征驊工作室、劉懷勇名師工作室、敬庭堯名師工作室等
教學建設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校級重點特色建設專業7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數字媒體藝術
校級重點特色建設專業:環境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等
學校榮譽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獲得“中國十大藝術院校”、四川省旅遊“特別貢獻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藝術研究
研創平台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研究院(中心、研究所)6個,分別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級)、四川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文史研究研究中心、四川音樂技術研究所、中國刺繡織錦教產研發中心、北川羌文化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
研創成果
- 科研成果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省級項目23項,校級項目40餘項;教師發表科研論文近300篇。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傳媒學院完成四川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10項,校級各類教研科研項目10項。教師在省級、國家級核心期刊、雜誌等發表論文和作品上百篇。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文化經濟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219篇,申報和完成科研課題57項,舉辦學術活動65次。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思政與公共課教育學院教師發表有論文20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獲國家、省、市各級獎勵;主持參與國家、省、校級課題30餘項。
- 藝術成果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長期組織師生參加音樂、舞蹈、美術、傳媒、設計、文學創作大賽等重要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省、市各類大獎300餘項;成功完成第二、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藝術展廳和開幕式的策劃展演,及2015年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表演任務;連續多年成功舉辦綿陽新年音樂會。
舞蹈《青苹時節》獲中國舞蹈荷花銅獎 |
歌劇《原野》獲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歌劇、聲樂”展演三等獎 |
《爾瑪西惹木》獲中國原生態名額盛典暨第十屆““金獎 |
《北川羌韻》獲第三屆中國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演“太陽神鳥”金獎 |
第三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西南總決賽冠軍 |
中國海南萬寧國際衝浪節“沙灘寶貝大賽”亞軍 |
微電影《莫朵格依》榮獲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三等獎”、金鶴錄音獎、“金海棠獎” |
2012“大連杯”時裝畫大賽中首獲獎項 |
四川省第七屆大學生新人新作舞蹈大賽2個金獎,3個銀獎,2個銅獎 |
“l&xf杯”第11屆全國時裝畫藝術大賽中獲獎 |
編劇電影《浮城迷事》入圍台灣金馬獎八項提名 |
論文獲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學論文大賽一等獎 |
合唱團獲文化部第三屆黃河大合唱比賽二等獎 |
獲全國“2012·青春·中國”音樂作品金獎 |
四川省大學生(動漫)創意設計大賽獲3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 |
學術資源
- 圖書館
據2018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紙質書譜和音像資料共藏六十餘萬冊,包括、、傳統民族樂器演奏譜等珍貴資料,以及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外國作品。
圖書館

- 王蒙文學藝術館
據2018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是以中國文化部原部長、當代著名作家、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名譽主席先生的名字命名,它集收藏、展覽、學術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面向教學等功能於一體,恆溫恆濕,設備先進,接待國內外各種高端展覽。內設有展陳區、周轉庫、禮儀廳、藏品庫、圖書資料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會議室、書店和藝術品服務部、數字閱覽室;館內收藏王蒙先生珍貴的手稿、書信、檔案、工作生活用品等二千餘件資料,及吳祖光、曾來德、馮遠、楊力舟、王迎春、鄭作良、裴建國等多位藝術家的書畫作品;開設《青山未老——王蒙的文學與人生》陳列;成功舉辦“青春萬歲——中國美術館藏經典作品展”、“吉光片羽——書法家寫王蒙文句展”等多項重要展覽。
王蒙文學藝術館

- 期刊
學校與聯辦《中國藝術報·中國民間文藝》專刊。
合作交流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共同成立了,建立了;與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社科院、中央電視台等130多家企事業建立了多元化合作關係;與綿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文化科技產業示範園”;與華夏母親之都、嫘祖故里四川鹽亭縣政府共建“梓江生態文化旅遊保護區暨中國美術西部學生創業基地”;與北川縣人民政府共籌“羌文化保護中心”;與梓潼縣人民政府共建“文昌文化研究院”、“四川梓潼實踐實訓校區暨大學生文化旅遊產業創業園”。
據2018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等30多所世界著名院校簽訂了留學項目及其他合作協定;在國家正常專升本指標外,與四川大學、等合作開辦自考專升本項目。
序號 | 學校名稱 |
1 | 英國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
2 | 美國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nmsu) |
3 | 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а. и. герцена |
4 | chung-ang university(cau) |
5 | namseoul university |
6 | korea maritime and oceanuniversity |
7 | south korean artistic and literary realm art university |
8 | new york cinema institute |
9 | conservatorio tito schipa di lecce |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以圓形作為基本形狀,以紫色作為基調。一條白圓圈嵌入紫色的色帶內,形成層次分明的圓環狀外圍,主次有序,重點突出,又自然協調,保證了徽章的基本格調協調美觀。中心圖案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四川”的變性字型組成,代表學校所在地四川省。

精神文化
- 校訓
立本、務實、創新
立本:立足於本質,本分做人,不虛無空洞。
務實:務實就是講究實際、實事求是。做學問與做人、做事一樣,均要以誠信為本,腳踏實地,立足現實, 求真務實。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注重掌握實務知識、實際本領與實戰才幹,經世致用,強國富民。
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 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原來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 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校長 | |
副校長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藝術總監 | |
學術委員會主任 | |
、、 | 名譽校長 |
參考來源: |
校園環境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電視台、電台、多功能演播廳、琴房、游泳池、標準運動場等;校園內有大中小型專業演奏廳、歌劇排演廳和學術廳,設有綜合樓內的教學廳等。
知名校友
:中國內地歌手、影視演員。
: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培訓部顧問,北京市語言協會朗誦研究會會員。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早參考欄目組。
劉官寶: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原香港衛視四川機構主持人。
黃貴成:中國散文協會青少年創作中心三級作家;原新華網四川分頻道記者、四川綿陽廣播電視台《綿陽新聞》《政風行風熱線》新聞記者、編輯。
瑾婕:上饒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莊晨欣:電影《》女主角。
高卉:全國“新絲路”模特大獎賽三等獎,參演電視劇《》。
程奕:甘肅省張掖市電視台《人文張掖》《暢遊張掖》主持人。
藝兮:導演,作品《爾瑪西惹木》榮獲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莫朵格依》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微電影“三等獎”、“金海棠獎”、“金鶴錄音“等。
梅啟立:設計師,曾獲四川省大學生廣告創意大賽優秀獎;國際藝術學科畢業設計邀請賽入圍獎。
:內地新生代男演員,參演《》《》等影視劇。
周繼沖:鄭州電視台音樂欄目主持人,大型活動組音樂編輯。
陳少鋒:全國市縣電視台聯播節目《健康中國》《流通中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