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輕化工大學(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始建於1965年,入選、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是首批、四川省首批創新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第二批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範科研單位、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學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西南分院;1972年改為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1979年改建為四川化工學院;1983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2003年四川輕化工學院與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自貢高等專科學校和自貢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四川理工學院;2018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為兩地辦學、統一管理,擁有自貢(匯東、營盤、黃嶺)與宜賓四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3899.12畝,校舍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建設中的位於的成都高等研究院(占地165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和自貢東部新城校區(占地1100畝,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國有資產總值60多億元,圖書紙質文獻總量270餘萬冊;設有21個二級學院,開辦82個本科專業;擁有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3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6個;共有教職工2200餘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3萬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輕化工大學
- 外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 簡稱:川工大
- 創辦時間:1965年
- 類別:公辦大學
- 類型:理工類
- 屬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2011)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
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範科研單位(2007)
四川省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 - 主管部門:四川省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
校長: - 高職專業:8個
- 本科專業:82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6個 - 院系設定: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等21個二級學院
- 校訓:厚德達理、勵志勤工
- 校歌:《四川理工之歌》
- 校慶日:4月16日
- 地址:匯東校區:四川省自貢市匯興路519號
營盤校區:四川省自貢市同興路108號
黃嶺校區: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學院路15號
宜賓校區:四川省大學城188號 - 院校代碼:10622
-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5)
- 知名校友:、、、、等
歷史沿革,追根溯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優秀校友,
歷史沿革
追根溯源
- 四川輕化工學院
1965年,根據毛澤東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決策,時任國務院總理親自批示,作為教育部重點高等學校的華東化工學院(現)內遷部分保密專業,選址自貢黃嶺創建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對外稱之為“”)。

1967年1月16日,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停止施工的通知》,分院建設暫停,大部分建築工人回了原單位,而工程辦事處成員等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各種檔案,並投入到無休無止的揭批運動中。
1968年7月後,總院派駐了工宣隊、軍宣隊,幫助辦事處“抓階級鬥爭”、“清理階級隊伍”、“搞斗、批、改”,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要進行到底。後來,分院的所有教職員工還分期分批地去了當地的“五·七”幹校進行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等勞動鍛鍊。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高等院校下放問題的通知》,決定將華東化工學院及在四川的西南分院下放給上海市領導。
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期間,經上海市、四川省、教育部及燃料化學工業部商討研究,決定“652工程”繼續進行。
1972年初,國家投資44.8萬元,先用於基建維修。
1972年4月21日,根據上海市委的決定,將華東化工學院改名為上海化工學院;撤銷“652工程”辦事處,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改為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
1973年,全國計畫工作會議期間,相關部門又決定批給四川分院基建投資費用60萬元;9月6日,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正式開學。
1979年7月24日,國務院、教育部發文同意上海化工學院停辦四川分院,由四川省利用原分院的用地、校舍以及大部分設備、儀器、圖書、資料等,結合分院留川教職工和瀘州化工學校為基礎,新成立四川化工學院,歸四川省人民政府領導。
1983年5月,四川化工學院設定食品工程、發酵工程兩個輕工專業;7月6日,省政府批准四川化工學院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
- 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56年,自貢師範學校創建。
1984年,自貢師範學校升格為自貢師範專科學校。
1992年,自貢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自貢高等專科學校
1985年,自貢職業大學創建。
1994年,自貢職業大學更名為自貢高等專科學校。
- 自貢教育學院
1975年,自貢市教師進修學校創建。
1980年,自貢市教師進修學校升格為自貢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2年,自貢市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自貢教育學院。

合併發展
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和自貢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四川理工學院。
2007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範科研單位。同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子風采

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第二批高校。
2012年、2016年,分別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一期、二期工程。
2014年5月,入選。
2016年12月,入選首批四川省高校創新改革試點高校。
2017年5月,、、四川理工學院三校組成“校校戰略聯盟”。同年,獲中國酒業協會授牌建設“中國白酒學院”、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8年12月,教育部致函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四川理工學院正式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
2019年2月,四川輕化工大學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21個二級學院,開辦82個本科專業;2018年招生專科專業8個。
學院名稱 | 專業名錄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本科】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統計學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本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套用物理學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本科】化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 |
化學工程學院 | 【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能源化學工程、製藥工程、生物製藥 |
【專科】套用化工技術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本科】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計算機學院 | 【本科】、、網路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 |
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本科】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管理 |
【專科】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 | |
機械工程學院 | 【本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
生物工程學院 (五糧液白酒學院) | 【本科】釀酒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輕化工程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本科】思想政治教育 |
人文學院 | 【本科】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歷史學 |
外語學院 | 【本科】英語、日語、翻譯、西班牙語 |
音樂學院 | 【本科】音樂學、音樂表演 |
【專科】音樂教育 | |
美術學院 | 【本科】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 |
【專科】藝術設計 | |
經濟學院 | 【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農村區域發展、投資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
【專科】旅遊管理 | |
管理學院 | 【本科】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 |
【專科】會計 | |
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 | 【本科】法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
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 【本科】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 |
體育學院 | 【本科】體育教育 |
【專科】體育教育 | |
教育與心理科學學院 | 【本科】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 |
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 | —— |
學科建設
- 學科點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3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6個、四川省重點學科3個。
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固態釀造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套用化學、工業催化、製藥工程、食品科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釀酒工程、食品加工與安全、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過程設備與機械、過程裝備檢測及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電力系統及智慧型控制、腐蝕與防護、材料化學工程、企業信息系統與工程、基礎數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非線性系統最佳化與控制、統計與決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綠色催化、再生資源化工、綠色化學與技術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工程、法律、教育、藝術、會計、農業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材料工程、食品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藝術設計、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美術、音樂、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村發展、學前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學科教學(語文)、學科教學(思政)
四川省重點學科:化學工藝、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發酵工程

- 學科評估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c- | 60%~70%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c- | 60%~70% |
師資力量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86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超過3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近80%;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千人計畫”等省部級以上專家79人次;學校聘請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客座教授總計1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庹先國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游建軍、汪明義、、王曙、、、雷貞乾、、蘭恆友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汪明義、、
四川省教學名師:、傅成華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
人工智慧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教學團隊 | 姚毅 |
材料腐蝕與防護高校重點實驗室教學團隊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實驗室教學團隊 | |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團隊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9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2個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3個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2門四川省精品課程、14門四川省精品課程資源共享課、6門四川省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動化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自動化、網路工程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與瀘州老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實踐教育中心、與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實踐教育中心、與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共建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四川理工學院自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創業實踐教育基地
四川省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會計學、工程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網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製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
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工實驗中心、食品與發酵工程實驗中心等
四川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仿真實驗中心、機械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四川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地方院校多樣化套用型化工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智慧財產權法、建築市場分析與預測、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精品線上開放課程、金屬腐蝕理論及腐蝕控制、信號與線性系統、數學建模、現代漢語、化工設備機械基礎、食品保藏原理、大學物理、電磁場與電磁波、人機工程學
四川省精品課程:現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英文)、人機工程學、大學物理、材料科學基礎、化工設計、信號與線性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食品保藏原理、機械控制基礎、儀器分析、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套用、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無機化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工電子技術、數學建模、電路原理、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建築市場分析與預測、智慧財產權法
- 學生成績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在校學生參加全國“網際網路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競賽,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000餘項。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四川省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4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2個、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4個、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2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旅遊科研重點基地1個、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基地1個、四川省技術創新聯盟3個。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釀酒生物技術及套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人工智慧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物聯網技術與套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智慧型信號與信息處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礦山尾渣資源化利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
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團隊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川酒發展研究中心
校園風光

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民俗燈文化普及基地
四川省工程實驗室:四川省礦山尾渣資源化利用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川南曬制麩醋生物釀造技術工程實驗室(參建)
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工業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協同創新中心、傳統釀酒產業改升級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基地、信息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參建)、食品質量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參建)
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江河流域生態環境的集成感知與套用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固態釀造關鍵技術研究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
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省鹽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省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過程裝備與控制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綠色催化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企業信息化與物聯網測控技術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助劑及表面活性劑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橋樑無損檢測與工程計算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基層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川酒文化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智慧旅遊研究基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旅遊科研重點基地:四川省智慧旅遊重點研究基地
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基地: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四川輕化工大學)基地
四川省技術創新聯盟:四川省運輸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四川分離與過濾技術創新聯盟、四川省鎢鉬及硬質合金產業聯盟
校級研究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環境與安全研究所、過濾分離與淨化技術設計研究所、閥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套用研究所、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支持中心、建築與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信息與控制研究所、造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旅遊發展研究所、語言文學套用研究所、套用心理研究所、基層法律監督研究中心、經貿外語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非線性科學與工程計算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製藥工程技術與套用研究所、食品加工技術與套用研究所、彩燈設計與文化研究所、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所、青年價值觀研究所、學術傳播與評價研究所、特種加工技術研究中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所、民眾鋼琴藝術推廣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管理和發展研究所

研究成果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8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93項;到位科研經費由2015年的2000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8000多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9項、市廳級科技成果獎15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60餘部,獲得授權專利402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74項),發表學術論文5288餘篇(其中sci、ei、cpci-s、cssci等收錄論文2212篇)。
獲獎成果名稱 | 獎勵名稱 | 獎級 | 獲獎年度 |
---|---|---|---|
有機氟單體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產業化新技術開發 | 二等獎 | 2015 | |
非線性理論物理在計算機科學中的套用研究 | (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2016 |
往復走絲線切割工具機精密加工系統及技術 |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2 |
活性優質窖泥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三等獎 | 2012 |
濃香型白酒窖泥培養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一等獎 | 2013 |
真空製鹽關鍵設備的腐蝕與腐蝕控制技術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3 |
醬香型郎酒生產工藝技術創新研究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3 |
o,o'-二烴基二硫代磷酸鹽及其 配合物的合成、結構與性質研究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3 |
宜賓芽菜發酵技術研究與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3 |
濃香型白酒生產關鍵技術研究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3 |
辣椒新品種川椒系列選育及推廣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3 |
鋁、鎂、鈦、鐵合金功能性表面處理 新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套用 |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4 |
特色水果釀酒發酵技術研究與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4 |
文化引領下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研究 | 四川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4 |
《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白酒 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 四川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4 |
特色蔬菜醃製加工新技術及其 複合肉品開發的研究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5 |
基於微生物群落特徵和風味導向 的大曲組合技術及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5 |
高效全熔融塔式風冷造粒複合肥生產技術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5 |
面向綠色再製造的鎢基表面材料開發及產業化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6 |
鎂合金表面無鉻磷化技術研究及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6 |
全鋼結構吊拉式附著升降腳手架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6 |
高鹽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及回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6 |
《大學文化職能新論》(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一等獎 | 2016 |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構建研究》(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2016 |
《基於實踐教育哲學視域的知識結構 形式及教育理論研究》(系列論文)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2016 |
《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社會教育研究》(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創意產品開發模式——以文化創意 助推中國創造》(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類型 及實踐範式》(系列論文)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實踐教育哲學和地方本科高校轉型 發展的理論研究》(系列論文)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現代大學治理及其功能研究》(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中國西部高等教育資源最佳化 配置研究》(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扎染藝術》(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中西方文化差異與商務交際》(專著) | 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6 |
石油天然氣集輸及石化裝置用多功能新型球閥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4 |
低氧刺激提高機體運動能力的分子適應性機制 | 湖南省自然科學獎 | 三等獎 | 2014 |
中外條約與近代中國研究叢書 | 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二等獎 | 2016 |
基於“四化融合”引導傳統白酒產業的 升級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二等獎 | 2017 |
全位置奧氏體不鏽鋼焊條的研製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7 |
受電弓浸銅整體碳滑板的研發與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7 |
濃醬兼香型白酒生產技術創新及套用 | 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2017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底,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78.63萬餘冊,購買了70多箇中國國內外資料庫,如: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平台、維普資訊、超星數字圖書館、、、、優閱外文電子圖書等,折合電子圖書137.52萬冊、電子期刊84.89萬冊、學位論文879.78萬冊以及各種音視頻資源;自建特色資料庫9個,如:中國鹽文化資料庫、釀酒特色資料庫、腐蝕與防護特色資料庫等;同時,圖書館還購買了近十個檢索平台,如讀秀、超星百鏈、學科服務平台等電子資源利用工具。

- 學術期刊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數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與技術科學、材料科學、冶金工程技術、環境科學技術、管理學及其它相關學科的具有創造性的理論、套用以及實驗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學科發展動態、綜述及研究簡報。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美國《(ca)》、波蘭《哥白尼索引(ic)》收錄,是《》優秀期刊、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主要刊發純粹學術理論研究及實證研究性文章,設定有“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中國酒文化研究”、“教育發展與創新”、“政治與法律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學術傳播與評價研究”等欄目,是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擴展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來源期刊。
合作交流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四川省內外10餘個市級人民政府以及五糧液、、中昊集團晨光化工研究院、華西能源等100多家企業簽訂了全面戰略協定和產學研合作協定;與、等中國國內高校建有合作辦學機制;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古巴、白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中國以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派出老師和學生赴海外交流,招收了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韓國、巴基斯坦、寮國、奈及利亞等52個國家的留學生;開展中國海峽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和大學生香港行活動。
學校以多種形式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共同承擔各類縱橫向合作項目2500餘項;獲中國酒業協會授牌建設“中國白酒學院”;以生物工程學院為平台,與五糧液集團共建五糧液白酒學院、與遂寧市政府共建“中國生態釀酒產業技術研究院”、與邛崍市政府共建“邛酒產業技術研究院”;與自貢市人民政府、自貢燈彩文化產業集團合作共建“彩燈學院”。
2019年,四川理工學院與美國合作舉辦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2019年,5月16日,四川輕化工大學留學生共160人到開展茶葉生產見習與茶文化研修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四川輕化工大學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以墨綠色為標準色。雙圓之間上方是毛體“四川輕化工大學”校名,下方是學校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內圓正中是“酒樽”圖像標誌,酒樽圖像標誌是將校名融合為一體,同時融入了輕化二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qh。與學校的白酒文化淵源呼應。該圖像標誌下方是“1965”字樣,代表學校最初創建年份。
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達理、勵志勤工
學校以德育為本,以教學為中心,培養師生誠信、寬厚的健全人生品格;崇尚科學,孜孜以求,努力追求科學真理;勉勵心志、奮發圖強,傳承“勤奮求實,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校興我榮”的黃嶺精神;勤學苦鑽,練就精湛技藝,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一理一工,又暗含學校特色。

- 大學精神
以為底蘊,崇尚學術、發揚民主、追求卓越。
黃嶺精神注釋:勤奮求實、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校興我榮。
- 校歌
《四川理工之歌》
作詞:集體
校歌

作曲:
匯聚九州才俊,孕育百業棟樑。
弘揚黃嶺精神,書寫時代華章。
厚德達理,塑造高尚品質。
勵志勤工,鑄就自信榮光。
創新步伐,豪邁堅定,夢想之舟揚帆破浪。
崇尚學術,追求卓越,大學之魂永放光芒。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名譽校長 | |
黨委常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常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
優秀校友
類別 | 姓名 | 簡介 |
---|---|---|
黨政界 |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 | |
四川省委副書記、市長 | ||
曾任四川省委副書記、市長,四川省總工會黨組書記 | ||
四川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專職副書記 | ||
瀘州市政協副主席、民建瀘州市委主委、四川省政協提案委副主任(兼) | ||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長 | ||
自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九三學社自貢市委主委 | ||
自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民盟自貢市委主委 | ||
自貢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 ||
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雅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 ||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 ||
教科文界 | 高分子化學家、、四川理工學院名譽院長 | |
非線性系統學者、南伊利諾州大學終身教授 | ||
北京大學藥學院分子與細胞藥理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教授、博導 | ||
副院長、教授、博導 | ||
四川大學教授、博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導 | ||
文學作家、編劇 | ||
汶川大地震勇救學生獻出生命、抗震救災感動中國師德標兵 | ||
原內江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 ||
宜賓學院黨委書記 |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 ||
董延安 | 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 | |
宜賓學院計算機學院副院長、九三學社自貢市委副主委 | ||
工商界 |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
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 ||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駐四川聯絡部書記 | ||
曾任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備註:參考資料來源於四川輕化工大學校友總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