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名稱,歷史,史前時期,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台灣(taiwan),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位於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相望,南界與相對。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和周圍屬島以及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超過70%集中在台灣島西部的5大都會區,其中以為中心的最大。

台灣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屬;、在澎湖設;明末被和侵占;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屬,1885年台灣建省;1895年以《》割讓與日本;1945年中國人民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造成台灣同祖國大陸分離的狀況。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型戰略,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之列。台灣與發達,在、、、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

以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亦有影響,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台灣
  • 外文名稱:taiwan
  • 別名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
  • 下轄地區:6“直轄市”、3、13
  • 政府駐地
  • 電話區號: 886
  • 地理位置:東南海域
  • 面積:36192.8155平方千米
  • 人口:2358萬人(2018年)
  • 方言:、、、高山族南島語系諸語言
  • 氣候條件:以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台北故宮、、、、、、
  • 機場:、、、
  • 火車站:、高雄車站、、、、等
  • 人口密度:652.0人/平方千米(2018年底)
  • 主要民族漢族高山族 
  •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新教天主教等 
  • gdp總計:3.9萬億元人民幣(2018年) 
  • 人均gdp:16.54萬元人民幣(2018年)
  • 人均gdp:52304美元(2018年)
  • 貨幣單位:(,)
  • 基尼係數:0.342(中,2010年)
  • 人類發展指數:0.882(極高,2014年) 
  • 海岸線 :1566.3391千米
  • 地理最高點:(3952米)
  • 最長河流:(186.6千米)
  • 最大湖泊:(17.14平方千米)
  • 主要城市台北、、、、等
  • 著名大學: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等 
名稱,歷史,史前時期,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時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戰後時期,地理,地形地貌,氣候生態,政治,政治體制,主要政黨,紀年曆法,法定節假日,台灣問題,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區劃,“直轄市”,市,縣,軍事,經濟,發展情況,發展歷程,高新技術產業,農業,服務業,著名企業,人口,族群結構,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同性婚姻,社會,教育制度,醫療衛生,新聞媒體,國際交流,交通,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文化,民俗,外來影響,飲食,文學,美術,戲劇,音樂,電影,體育,旅遊,

名稱

主詞條:
“台灣”名稱的兩種繁體漢字書寫“台灣”名稱的兩種繁體漢字書寫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ㄊㄞˊ ㄨㄢ)一名源於居於今台南安平的“”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字作為簡稱。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右圖上方為“台灣”名稱的正式書寫,在台灣地區官方“國書”、檔案和教科書等正式場合中使用;下方的書寫多用於民間與媒體。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稱“”;時期稱“”;隋朝至元朝稱“”。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指台灣北部)、“”(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後鄭經改為“東寧”。更名為“台灣”,並設定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
稱台灣為“”(formosa),源於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對台灣的主要稱呼。日本古代曾稱台灣為“”、“高砂國”、“”。
台灣意象台灣意象

歷史

史前時期

主詞條:、、
公元3世紀三國孫吳政權派萬餘人開發台灣公元3世紀三國孫吳政權派萬餘人開發台灣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化石“”。和北京的有關係,同屬中國的,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的和屬於的。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時期台灣屬於九州中的。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時期,吳王派將軍、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今台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三國太守的《》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明代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繪台灣附近海域明代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繪台灣附近海域
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曾3次派、等人前往(今台灣)。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
時期漢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將澎湖劃歸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大陸和台灣的聯繫日漸頻繁。
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隸屬福建同安縣(今福建),雖然沒有直接將台灣島併入其內,卻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設定。
初期仍設,直至1387年因實施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泉州一帶。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後大陸與台灣的人民往來不絕。年間率船隊曾在台灣停留。17世紀20年代的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和荷蘭人。1628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台灣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許多村落。台灣自此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

主詞條:
《大員港市鳥瞰圖》描繪荷蘭殖民時期的台灣《大員港市鳥瞰圖》描繪荷蘭殖民時期的台灣
隨著15、16世紀的,世界進入,新興的國家紛紛往拓展勢力。
1624年屬於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1626年至1642年殖民者也曾侵占,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修築熱蘭遮城(今)和普羅民遮城(今)作為的中心,為增加、等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
立於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址的赤崁樓立於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址的赤崁樓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明鄭時期

主詞條:鄭成功收復台灣
《國姓爺鄭成功御真》,藏於台灣博物館《國姓爺鄭成功御真》,藏於台灣博物館
鄭成功是鄭芝龍之子,1624年生於今日本平戶市,早年以為起兵抗清,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延平王。因進攻受挫,後回師大修,傾力籌劃驅逐侵據台灣的荷蘭人,收復國土。
1661年4月,鄭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衛、金門,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爺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從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
4月30日鄭軍在(今屬)登入,在民眾積極下與荷軍展開多次激戰,最終將揆一和殘敵圍困在熱蘭遮城內。鄭成功在致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圍城9個月後,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不得不簽字投降。至此中國人民收回了被荷蘭殖民者侵占的寶島台灣。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改為,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總稱台灣為,後鄭經改稱東寧。為紀念改稱熱蘭遮城為。同時實行政策,令數萬軍眷隨軍赴各地大力,在南部和西部形成一大批村鎮。
鄭成功在台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台南孔廟鄭成功在台灣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台南孔廟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22年,獎勵製糖、製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末期台灣人口已近趨20萬。
國畫家劉繼卣1973年作品《鄭成功收復台灣》國畫家劉繼卣1973年作品《鄭成功收復台灣》

清朝時期

主詞條:
統率清軍渡海東徵收復台灣的施琅統率清軍渡海東徵收復台灣的施琅
明鄭政權末期與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政權。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漳州)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至此台灣在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
1684年(清二十三年),設定,台灣與共署,設一三,置台灣為一府,稱台灣府,設在今,下轄(今)、(今)、諸羅縣(今嘉義),於福建省,道署設於廈門。台灣重新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更加密切,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1727年,分出,移至今,設一四二。
1811年,不包括山地的族,台灣居民已超過200萬人,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大量開墾,使台灣成為新興的,並向提供大量和。由輸入的日用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此時台灣與福建廣東來往十分密切,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台灣成為了“糖谷之利甲天下”的中國寶島。
1867年的打狗港(今高雄港)哨船頭1867年的打狗港(今高雄港)哨船頭
19世紀中葉西方侵略矛頭直指中國中國危機四伏,而台灣地位顯要,成為英、美、日、法等武力侵犯的重點。由於西方列強逼迫中國開放,1860年起台灣(今安平)、(今)、(今)、(今)相繼開港。開港後,台灣林立,、、樟腦賺取大量,刺激著台灣、快速變遷。
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被譽為台灣近代化之父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被譽為台灣近代化之父
伊始,日本確立“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和台灣成為其的首選目標。1874年5月,日本以在台灣被殺為藉口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雖然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但《北京專約》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日本第一次對外侵略擴張,首選的目標即為台灣,給清政府敲響了警鐘,也暴露了日本霸占台灣的野心。此後清朝官員提出台灣設省的建議。
1883年法國挑起中法戰爭,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侵略目標首指台灣,使得劉銘傳被清政府重新啟用派往台灣。劉銘傳率部抗擊,成功台灣。
中法戰爭後,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將台灣從福建省析出升格設立,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由劉銘傳出任台灣省首任巡撫。1887年台灣建省行政工作完成,下設三府十一縣三廳一,設於橋孜圖(今),1894年移至台北
劉銘傳在台灣積極推行,清理,增加,購買,架設電報線,設立總局,建造;購買,增設,設立機器局自造;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機器;設立興市,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台灣事業進展頗多,在割台前已是中國現代化最進步的省份之一。
《康熙台灣輿圖》中的淡水河與基隆河流域《康熙台灣輿圖》中的淡水河與基隆河流域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主詞條:
甲午戰後中日於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議和甲午戰後中日於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議和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翌年清朝戰敗,派遣前往日本議和,與日本首相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傳出後舉國同憤,在北京會試的包括台灣在內的18省千餘,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
台灣人民不願淪為亡國奴,決定以自己的力量浴血奮戰、抵擋到底。1895年5月25日,為了免於被割讓,丘逢甲等台灣建立,推舉原台灣任,將領任大將軍,率黑旗軍和以為首領的等抵抗力量反抗日本的侵占,堅持了5個月的戰鬥,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慘重的代價,但因落後和不繼終遭失敗。6月7日日軍占領台北。首任台灣總督6月17日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台灣的殖民統治。10月21日日軍占領台南。10月23日台灣全島淪陷。
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形勢圖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形勢圖
面對台灣人民風起雲湧的抗日鬥爭,日本設台灣總督為殖民台灣最高,實行武官總督專制獨裁的統治體制,在台北設定台灣總督府,為在台最高統治機關,建立嚴密的制度控制台灣社會,並復活保甲制度輔助警察政治。後全球“”思潮高漲,日本調整統治政策,實施“”,改派文官總督,企圖把台灣人民教化成日本。1937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為徹底動員支持戰爭,重派武官總督鎮台,推行“”,極力強化思想教育,強制普及,鼓勵養成日式生活、改等,企圖從精神層面消滅台灣人民的,將台灣人民同化為日本的“忠臣良民”。在日據時代,台灣人民始終飽受日本殖民者的歧視和壓迫。末期,除造成台灣青年大量傷亡外,1944年後,歷經盟軍25次大空襲,台灣農工產值於結束前降至最低。
台灣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霧社事件”台灣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霧社事件”
殖民初期,日本實行“農業台灣,日本”的,榨取台灣廉價的糧食與原料,推銷日本的工業產品,以甘蔗、稻米為中心的商業性農業飛速發展,但利益多被日本所壟斷。1930年代,日本侵略華南南洋日亟,台灣成為日本的跳板,故推動以軍需產業為重點的工業化,把台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台灣進入半工半農的社會。1939年,台灣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
台灣義勇隊少年團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台灣義勇隊少年團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在日本侵占台灣的五十年間,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持續20年的鬥爭。後來,、、等組織領導了民族。原住民抗日行動有領導的。許多台灣人還從事、以爭取。
1937年日本製造“”,中國人民全面爆發,許多台灣青年奔赴參加抗戰。1941年爆發後,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自屬廢止之列。

戰後時期

主詞條:、、九二共識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
期間的協定重新肯定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參加簽署的《》中重申“《》之條件必將實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付出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歷史。台灣人民,慶祝祖國。
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公會堂舉行
國民政府將台灣設定為中國的一省,定於台北,任命為。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今)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代表中國政府接受的,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後,接管台灣的施政失當,官員貪污,橫行,加上糧食恐慌、物價飛漲、失業嚴重,引起台灣人民強烈不滿。1947年2月28日,台灣省人民為反抗當局的暴政、抗議反動軍警屠殺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2月底3月初,台灣各地漢族、高山族人民紛起回響,奪取武器,舉行起義,並攻占、等城市。國民黨當局從調來大批軍警、特務,對起義民眾進行鎮壓。3月14日起義失敗。雖然失敗了,但作為全國人民民主運動的組成部分,它有力地顯示了台灣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國民政府在“”後將改組為台灣省政府
二二八事件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的民眾二二八事件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的民眾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蔣中正(蔣介石)率部分軍政人員退踞台灣,5月19日頒布《》(簡稱台灣省戒嚴令),宣布台灣處於戰時動員狀況,封閉全省,限制出入境,實行,封鎖大陸訊息,嚴禁一切違禁的言論、出版和罷工、等活動。12月7日,國民黨“中央政府”遷至。12月11日,遷至。至此台灣再次陷入與的分離狀態之中。
《告台灣同胞書》《告台灣同胞書》
國民黨遷台後進行大規模改造運動,建立起對國民黨的絕對控制權,上進行整頓,改革,穩定,實行,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
國民黨在戒嚴體制下鞏固與強化專制統治。1960年蔣中正通過“”修訂《》獲得連任而成為“”。同時國民黨最高權力開始向過渡。在統治下蔣氏父子對黨政軍嚴格控制,對反對勢力採取嚴厲打擊的高壓政策。
1993年4月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握手1993年4月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握手
由於得到美日等外國的支持,實施利於的政策,日據時期的基礎,提供數十億援助和運用從運去的、等以及從赴台的人才,台灣經濟從1960年代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1960、70年代台灣形成發展模式,占經濟中的比重逐漸超過農業,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的。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宣布了祖國的方針,同時大陸停止,實現兩岸的真正停火。
台積電(tsmc)位於江蘇南京的晶圓廠台積電(tsmc)位於江蘇南京的晶圓廠
1979年台灣與香港韓國新加坡被列入新興工業化社會,被稱為“”,台灣威名遠揚。1980年代台灣基礎完備,普及,gdp超過6000,一度高達萬點,蓬勃發展,產量世界第一。
1987年7月15日,發布“令”,宣布解除實行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隨後更進一步開放及、各級機構的全民、民眾赴及與、等方面的交流。台灣開始朝向發展,長期隔絕的狀態也被打破。《》於1991年廢除。
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
1990年台灣成立辦理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的,1991年大陸成立。1992年海協會和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原則的重要共識(“九二共識”)。1993年海協會會長和海基會會長舉行會談。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領導人直選,國民黨參選人當選。
2000年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執政50餘年的敗選,執政,當選。2001年福建沿海實現與金門、地區直接往來。2002年以“”名義加入。2004年陳水扁獲得連任。2008年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再度執政;同年實現直接、、(“”)。2016年,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台灣台北市夜景(2005年)台灣台北市夜景(2005年)

地理

主詞條:

地形地貌

主詞條:、、、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及重要。
台灣地區(台澎金馬)的地理位置台灣地區(台澎金馬)的地理位置
現今的台灣地區範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列嶼、南沙群島的與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120度的 8(“”)。
台灣島東部多山,向西逐漸過渡為丘陵與平原台灣島東部多山,向西逐漸過渡為丘陵與平原
台灣島是由、和擠壓而隆起的島嶼,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複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複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的地體,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因位居使台灣有數座、和相應的地形,不過除了和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地帶而有眾多的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島地處板塊交界處,是地震多發區台灣島地處板塊交界處,是地震多發區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與相間的北部、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地形為主的南部、山地和相鄰的東部。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大,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占24%。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由東到西分別為、、、和。台灣海拔超過3000米的有268座,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亦為中國東部地區的最高峰,也使台灣島成為世界第四高的島嶼。西部衝上山地以西是起伏較平坦的丘陵與,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受河川侵蝕切割而成,主要丘陵有、等;多為礫石層與晚堆積而成,主要台地有、、等。
受變動、作用與差異影響,台灣一些丘陵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周圍平坦、肥沃、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如、、等。西部受下游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在中下游與地區形成平坦的,台灣絕大多數便居住在平原上。平原地形以最大平原為主,還有西部的、、等,以及東部的和花東縱谷平原等。
台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和等,分布在南部海域的、七星岩、、和等,以及、、等。
台灣第一高山玉山海拔3952米台灣第一高山玉山海拔3952米

氣候生態

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的嘉義、等地,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濕,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台灣進入梅雨季節。6月到9月為台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是盆地地形,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加上,夏季最高氣溫常可達35℃及以上,7月平均氣溫可接近30℃。台灣島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受調和,冬季氣溫相對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以北的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勢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台灣“雪鄉”合歡山冬季的雪景台灣“雪鄉”合歡山冬季的雪景
2001年中度颱風百合過境後台北市的沒頂車輛2001年中度颱風百合過境後台北市的沒頂車輛
台灣豐沛、濕潤,平均年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之3倍。因、、不同,各地隨之變化。東部、北部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而因豐沛而被稱為“”。中南部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夏季盛行,高峻阻隔,形成效應。
台中市武陵森林遊樂區秋季的楓紅景象台中市武陵森林遊樂區秋季的楓紅景象
台灣是中國受影響最多的地區之一,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有三至四個颱風。颱風提供豐沛的,但空間和時間分布不均,易引發與等災害。若缺少帶來的,冬季易出現,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築,雨季兼,旱季提供用水。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大部分受到走向的影響,主要往西方或東方流入。因最大位置偏東,主要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中部的,流域最廣、南部的及長度與流域面積第三、北部的。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其餘以人工修築的和居多,包括面積17.14平方千米的最大與湖泊、、虎頭埤等。
台灣特有的櫻鮭亞種櫻花鉤吻鮭台灣特有的櫻鮭亞種櫻花鉤吻鮭
台灣的達到58.5%,種類主要受影響。海拔700米以下是,海拔700-1800米是,1800-2500米是混合林,2500-3500米是,3500米以上的地帶是苔蘚或。
台灣島棲息著豐富多樣的,11%的和27%的為地區特有種,如水域棲息的等。島嶼上生長著超過3000種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及超過500多種生活在上。
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晨間景色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晨間景色

政治

政治體制

主詞條:、、、
台灣當局依據《“”》和成立,“”採行提出的架構,把“政府”組織分成5個機構運作,分別是“”、“”、“”、“考試院”和“”,採行“”。“”為台灣地區“元首”,對內負責政治上的最高責任,為軍隊最高統帥,對有協調權,並直接任命最高行政首長“長”,對外代表台灣地區,1996年起實施,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台灣地區歷任領導人列表
任次姓名任期
1
1950年—1954年
2
1954年—1960年
3
1960年—1966年
4
1966年—1972年
5
1972年—1975年
(繼任)
1975年—1978年
6
1978年—1984年
7
1984年—1988年
(繼任)
1988年—1990年
8
1990年—1996年
9
1996年—2000年
10
2000年—2004年
11
2004年—2008年
12
2008年—2012年
13
2012年—2016年
14
2016年至今
注釋:
⑴蔣中正字介石。大陸和港澳多以其字稱其為蔣介石。
⑵1975年,蔣中正去世,副領導人繼任。
⑶1988年,蔣經國去世,副領導人繼任。
台北“總統府”是台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中心台北“總統府”是台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中心

主要政黨

主詞條:
政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政治傾向
泛藍
泛綠
黨旗
中國國民黨黨旗中國國民黨黨旗
民主進步黨黨旗民主進步黨黨旗
黨徽
中國國民黨黨徽中國國民黨黨徽
民主進步黨黨徽民主進步黨黨徽

紀年曆法

主詞條:
台灣各機關、官方文書中均採用“”,以公元1912年成立為元年,與相差1911年。通用主要為國際慣用的公曆,民間亦通行,並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並行使用。

法定節假日

主詞條:
日期節日
“”
十二月最後一日
和平紀念日(紀念“”)
逝世紀念日()
革命先烈紀念日(,紀念)
民族節
農曆
誕辰紀念日()
農曆
紀念日(紀念台灣)
節(紀念抗戰勝利)
農曆
孔子誕辰紀念日()
“”(紀念)
節(紀念)
誕辰紀念日()

台灣問題

主詞條:、、、反分裂國家法
台灣問題是中國的遺留問題,也是海峽兩岸重要的。1949年因內戰失利而退守台灣。1950年爆發,派遣侵入台灣和台灣海峽,於1954年同台灣當局簽訂《》,將台灣置於的“保護”之下,造成台灣同中國大陸分離的狀況。
1972年2月,兩國發表《》。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聲明與台灣當局“斷交”,廢除《》以及從台灣撤軍。但三個月後,參、眾兩院通過《》,經簽署生效,繼續在、、等各方面扶植台灣。
中國政府解決的基本方針是“,”,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在2005年制定的《》中以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的原則。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20世紀80年代初,為解決台灣問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並首先用於解決香港澳門問題。

兩岸事務主管部門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標識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標識
與,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是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是貫徹執行、確定的對台工作的的機構。
“”是台灣“”轄屬的,是處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事務的官方機關。

區劃

主詞條:“”、
台灣地區現行為2個省(台灣省、“福建省”)、6個“直轄市”(、、、、、),其中台灣省下轄11個縣、3個市,位於南投縣;台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下轄2個,“”位於。
“福建省”與台灣省分別在1956年和1998年將省級政府,將大部分級併入“中央政府”以精簡作業,僅保留性工作。
台北市是台灣地區的最高所在地,亦是台灣、與文化發展的中心。

“直轄市”

中文名稱英文名稱簡稱下轄行政區市政府所在地面積(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萬)改制日期
taipei city
12區
271.7997
270.0091
1967年7月1日
new taipei city
新北
29區
2052.5667
396.3970
2010年12月25日
taoyuan city
13區
1220.9540
205.6273
2014年12月25日
taichung city
29區
2214.8968
271.6497
2010年12月25日
tainan city
37區

2191.6531
188.3844
2010年12月25日
kaohsiung city
38區

2946.2671
277.8155
1979年7月1日
2010年12月25日

中文名稱英文名稱簡稱下轄區劃政府所在地面積(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萬)
keelung city
7區
132.7589
37.3340
hsinchu city
竹市
3區
104.1526
43.1601
chiayi city
嘉市
2區
60.0256
27.0858

中文名稱英文名稱簡稱下轄區劃政府所在地面積(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萬)
hsinchu county
竹縣
1市3鎮9鄉
1427.5369
53.6954
miaoli county
1市6鎮11鄉
1820.3149
56.7202
changhua county
1市7鎮18鄉
1074.3960
129.2226
nantou county
1市4鎮8鄉
4106.4360
51.4836
yunlin county
1市5鎮14鄉
1290.8326
70.6174
chiayi county
嘉縣
2市2鎮14鄉
1820.3149
52.5579
pingtung county
1市3鎮29鄉
2775.6003
84.8804
yilan county
1市3鎮8鄉
2143.6251
45.8880
hualien county
1市2鎮10鄉
4628.5714
33.3484
taitung county
1市2鎮13鄉
3515.2526
22.4719
penghu county
1市5鄉
126.8641
10.1636
kinmen county
3鎮3鄉
151.6560
12.6964
lienchiang county
4鄉
28.8000
1.2528
注釋:
⑴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的的和南沙群島的、隸屬於中興里。
⑵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隸屬於大溪里。
⑶由台灣當局實際管轄的、(統轄範圍僅馬祖列島)地理位置靠近,隸屬於台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台灣的附屬島嶼

軍事

主詞條:
並泊中正軍港碼頭的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與馬公並泊中正軍港碼頭的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與馬公
由、海軍、三大軍種組成,戰時可納入、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
目前常備約21萬人,人約300萬人。

經濟

發展情況

台灣被、、《》等機構認定為,是之一。按計算,2014年台灣gdp5170.19億,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居中國省級行政區第6名;人均gdp22002美元,居世界第39名。按計算,2014年台灣gdp9770.88億美元,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居全球第五。2013年為0.882,居世界第21名,處於極高人類發展水平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台北101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台北101
台灣經濟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成為的體系,現今當局逐步減少對投資和的干預,一些大型“”和“”陸續被。是台灣的,是台灣最大夥伴、第一地區,其次為和日本。不同於鄰近的韓國日本,台灣經濟以而非大型為主。台灣在全球中地位舉足輕重,全球大多數電腦都在台灣生產。已取代,農業占gdp的比重從1952年的35%降至2%,與合計比例過半。
為降低,台灣許多和轉移到和,也造成的問題。台灣已投資大陸超過1500億美元,在大陸有8萬多家,常住的及已超過100萬人。
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台北市台灣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台北市

發展歷程

主詞條:
遷台初期採取適度干涉的制度,加上的,得以重建面臨困局的台灣。農業方面支持生產與農業雙軌並置,實行政策增加。方面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扶植以為主的。1950年代將外移,當局為吸引採取鼓勵的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使台灣成為美、日的,從轉型為,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1970年代在推動“”下與打下良好基礎。1980年代後陸續放寬與投資限制。目前當局積極推動升級,重點發展、、、、、六大和十大。
中台灣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台中市中台灣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台中市

高新技術產業

遷台後,給台灣帶來的與,成為發展的基礎。
自1980年起,台灣當局相繼成立、等,大力鼓勵廠商投資、電腦等,耗能少、污染低、高的取代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在全球中扮演重要角色。

農業

主詞條:
桃園市大溪區大溪花海農場的花海景觀桃園市大溪區大溪花海農場的花海景觀
台灣只有24%的土地適於耕種,主要為土壤肥沃、溫暖濕潤、利於耕作的西部平原及東部狹窄的地帶,但農業很高,出口高質量的、、、、、和及水果。盛產,一年有二至三熟,好,高,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農業生產的首位。主要有樟腦、、、()、、。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種類繁多,素有“水果王國”的美稱。產值也相當可觀,聞名世界。

服務業

台灣主要有、金融業、、等。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
是中國四大之一。
台灣文創產業融合和台灣本土特色文化,文創產品享譽中外。

著名企業

()
()
()
南台灣政治、經濟及交通中樞高雄市南台灣政治、經濟及交通中樞高雄市

人口

族群結構

主詞條:、、、高山族
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的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
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省漢族移民來台路線圖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省漢族移民來台路線圖
台灣本省人指結束前就已在台灣生活的族群。本省漢族民眾可分成從南部地區遷移、占人口70%的,以及從廣東省東部地區遷移、占人口14%的。
台灣少數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屬。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中國政府將台灣南島語系各族群統稱為高山族。現已有16個部族地位獲官方認可,可略區分為原住民族和,原先廣泛分布在山區,沿聚集成部落,族目前保有自己的、和結構,不過正面臨急速的問題,則大多已失去原有和。、、、、、、、、、、、、(實屬)、拉阿魯哇族和居住在台灣島東部,居住在附屬島嶼。
有14%的人口是後陸續從各隨遷台至台灣的。
隨著交流和發展,台灣現有數萬名及、10萬名外籍以及30萬名外籍,被稱作台灣。
2009年高雄世運會開幕式之原住民族傳統舞蹈2009年高雄世運會開幕式之原住民族傳統舞蹈

語言文字

主詞條:、、、
台灣語言方言分區圖台灣語言方言分區圖
和是台灣地區、、通用的。
漢族方言主要有閩南使用的(、)和使用的。此外地區通行(),通行。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使用,但會使用母語的人口逐漸下降。
台灣最普及的外語是英語,為重要的之一。為台灣第二大外語。
台灣採用。台灣的系統為通行的(2008年-),早期曾採用。目前(名除外)、名、均以翻譯。
台灣當局推行的“國語”以國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為的新國音為準,和發音稍有不同,後又深受台灣本地方言的影響,造成除非刻意要求,、性方言、於生活中逐漸消失,加之差異,以致和有一定差異,被稱作台灣國語。
台灣國語的和繼承許多、和初期用法,如()等。一些也吸收本地方言和的成分,如(熱烘烘、流行,來自)、(好極了,來自)與(女性長輩,日語おばさん)、(,英語bus)等,還有一些是用詞差異,如等同於大陸的等。

宗教信仰

主詞條:、、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佛教道教中國傳統在台灣極為盛行且長期發展,常見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也擁有不少信眾。
台灣近八成的民眾擁有,逾五成民眾經常參加各類型的與。佛教道教相互影響已不易區分。道教徒中混雜台灣者應占大多數,、、是台灣的主要。
所規範的與被視為組成與的基礎。對台灣影響深遠,傳統的規範著的和。
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龍山寺是台灣著名的廟宇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龍山寺是台灣著名的廟宇

同性婚姻

2019年2月21日,台灣“行政院”審查通過同性婚姻自由法案草案,規定相同性別的二人也應享有婚姻自由的平等保護。

社會

教育制度

台灣實施12年義務教育,各級為6年制、3年制、(含)3年制和一般4年制,著名大學有、、、、等。學生經4年獲學位後可繼續進修、學位。台灣常年向招收,近年也積極開放與就讀,並將重點放在以迎需求。
2013年台灣為98.29%。
台灣大學校門台灣大學校門

醫療衛生

台灣1995年起實施制度,向全體民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及。
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截至2012年台灣共有502家以及20935家,包括82家和447家。平均每萬人享有20.02名、5.31位和69.01張。
截至2015年,台灣人均79.84歲,男性76.72歲、女性83.19歲。僅為1.065,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總人口10%以上。

新聞媒體

主詞條:、
台灣是1924年成立於廣州的,目前總社設於。
1990年啟用至今的台灣電視公司大樓1990年啟用至今的台灣電視公司大樓
台灣的產業濫觴於日據時期,第一份是1896年創刊的《》(是1923年創刊的《》),第一家廣播電台是1931年成立的台灣放送協會。當時主要均與有相當程度的關係。戰後主要的與仍由官方掌握,1949年實施後出版品與受到嚴格管制。1962年()成立,為台灣第一家,1968年()和1971年()陸續成立,電視業進入時代。當時三台都由當局掌控,大眾的同時也扮演當局的工具。1969年播出台灣第一部《》。
《中國時報》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總部大樓《中國時報》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總部大樓
1987年之後,當局於1988年開放報禁,1993年開放成立和,台灣業隨之迅速發展。1998年首家台成立。台灣現已超過一百個,主要有、、、等。《康熙來了》等影響力遍布社會。和廣受歡迎,《》、《》、《》等佳作成功推廣至。
前台灣影響最大的兩份是《》與《》,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近年《蘋果日報》快速發展。
台灣主要的廣播電台有、等。

國際交流

主詞條:、
1949年後,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台灣國民黨集團長期非法竊據。1971年《》通過,恢復合法席位,台灣當局被逐出。現世界上絕大多數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以此為基礎同建立了。截至2018年8月21日,只有17個國家與台灣保持“”,並在其行政中心設立“代表機構”。許多非“邦交國”以名義在台灣設立具備、功能的準代表機構。同時台灣在許多非“邦交國”設立行使或部分權責,維持非關係。
雙橡園,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館舍雙橡園,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館舍
台灣“邦交國”
地區國家數國家
9國
、、、、、、、、
6國
、、、、、
1國
1國
台灣地區以“中國台北”的名義加入了等,成為、等的,保留了的席位;以“”的名義加入了。
梅花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梅花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
是的成員,以“中國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作為參加國際體育運動的代表團名稱。
共140個及給予台灣護照或待遇。

交通

鐵路

主詞條:、、、、
台灣鋪設了廣泛的網路,全部系統長度約1066.6千米。
台灣鐵路路網圖(包含台鐵、林鐵與高鐵)台灣鐵路路網圖(包含台鐵、林鐵與高鐵)
、分別於1996年、2008年開始營運。在、,(捷運)是主要的運輸工具,而和仍繼續建設中。
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
2007年全長345千米的系統運營。的建設縮短了各都會區間的,使至往返所需最短時間降至90分鐘。
2006年6月台灣高鐵700t型電力動車組試車2006年6月台灣高鐵700t型電力動車組試車

公路

台灣的分為“”、、市道、、區道和鄉道。與總長度約4.7萬千米,絕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最長的兩條是連線北部至南部的道路系統1978年通車、全長373千米的和1997年通車、全長432千米的。在東部發達地區則通過連線,至建設了含貫穿的的。
中山高速公路高雄交流道中正路出口南向車道中山高速公路高雄交流道中正路出口南向車道

航空

台灣有、2個主要及、2個次要,多數大城與亦設有。各大間及各之間皆有常態往來,形成便利的航空網。最主要的航空公司是和。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tpe)第二航站樓台灣桃園國際機場(tpe)第二航站樓

海運

台灣四面環海,海上發達,仰賴,目前有7座,分別為、、、4座主要港和、、3座輔助港。
位於,是台灣第一大港、世界第十三大,約占台灣整體二分之一。
台灣首要的海運樞紐、第一大港高雄港台灣首要的海運樞紐、第一大港高雄港

文化

主詞條:

民俗

台灣融合了時期移居的移民和後來台的的,堪稱中國的縮影。、、是台灣的三大,每逢、、、等,民間也有與相同或類似特色的禮俗。此外尚有多項深具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東港燒王船、頭城等。
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是台灣元宵節的重要慶典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是台灣元宵節的重要慶典
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各有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

外來影響

日本曾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因而對台灣影響深遠。“”、校園等日據時期被、至今,、、等地名都移植自日本,()、()等來自的進入,“”(1≈3.3平方米)也源於日本。遷台初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教育,推動,強化本省人對中國的認同。後,日本在台灣重新活躍。
建於日據時期的新竹車站采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建於日據時期的新竹車站采巴洛克式建築風格

飲食

主詞條:、、、
台北市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士林夜市台北市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士林夜市
台灣飲食文化融合各地風格,與(還受影響)和廣東淵源深厚,也受、和的影響。
有豐富、入菜、等特色,傾向自然,調味不求繁複,風格、。氣候使一些酸甜的菜餚出現在台菜中。台菜素有“”之稱,類菜餚廣受歡迎。
台灣中有著名的“小吃”文化,各式風味小吃雲集的夜市是台灣生活文化的代表之一,常見的小吃有、、、、、、、、、、、、等。鳳梨酥、等台灣特產的是知名的。
是台灣民眾的傳統。台灣全境皆產,名茶有、、和等。形式主要是。文化是台灣新的發展,代表性廣受歡迎。
新北市石碇區的茶田風光新北市石碇區的茶田風光

文學

主詞條:台灣文學
日據時期,在大陸的影響和指導下產生和發展起了台灣新文學運動,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1949年後,胡適、、等大陸隨移居台灣。1950、60年代風行懷鄉文學,代表作家有(《》)等。同時也是的重要力量,代表作家有(《》)、(《》)等。1960、70年代思潮興起,代表作家有(《》)等。1960、70年代以後,、、、、、、、古龍、、、等作家陸續有重要作品問世。21世紀初蔚然成風,代表作家有(《》)等。
台灣誠品書店位於台北市的信義旗艦店台灣誠品書店位於台北市的信義旗艦店

美術

1950年代,台灣畫壇主流是來台的家與日據時期出身的家,繪畫技巧較。1960年代起,新生代引入西方等風格,風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解嚴後,台灣生態多元自由,日益前衛。

戲劇

主詞條:、、
歌仔戲是唯一發源於台灣的中國地方戲曲劇種歌仔戲是唯一發源於台灣的中國地方戲曲劇種
是台灣最主要的地方,也是中國地方劇種中唯一誕生於台灣的劇種。戰後早期,官方大力扶持、推廣(、)等劇種,同時、布袋戲等台灣本土劇種仍是重要的娛樂方式。隨著的出現,布袋戲、講求效果而重獲重視。與融入創新元素,常以等形式表演,表演成為極具活力的藝術活動。

音樂

主詞條:
台灣愛樂樂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台灣愛樂樂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戰後初期,歌曲一度流行。民間香港的和傳唱一時。1970年代清新的風行,同時流行樂壇文化盛行。1980年代講究的風靡,代表人物有和。受西方的影響,時期後等將百態寫成歌曲,同時創作的廣受歡迎。1990年代以來歌曲愈多元活潑。後自由的與環境使台灣成為的重要發展地,代表歌手及樂團有周杰倫、、、、等,也吸引其他地區的歌手來台發展,代表歌手有、、、、、等。

電影

主詞條:
第50屆台灣金馬獎頒獎禮之歷屆影帝影后合影第50屆台灣金馬獎頒獎禮之歷屆影帝影后合影
戰後台灣電影界在當局扶持下拍攝大量。台灣第一部影片是1949年的《》,《》傳唱至今。同時題材以為主的電影悄然興起。
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主流。同時在台廣受歡迎,影響到的製作路線,、和成為主流。台灣電影金馬獎創立。1970年代末以翻拍作家的小說為主的掀起一陣潮流,大為流行。
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海報台灣電影《海角七號》海報
1980年代《》等影片開啟了風潮。後《》、《》等作品屢獲殊榮。同時由於表現手法大眾多難理解,加之以為主的外國電影大舉進入,的與一度萎縮低迷。
1990年代起一些前往發展,其中台灣導演李安憑藉執導《》、《》、《》等作品蜚聲國際,三度獲。
2008年執導的《》以商業路線揉合特色內容,在大獲成功並獲不少後,《》、《》等叫好又叫座的掀起台灣電影熱潮。

體育

主詞條:
在台灣是廣受社會大眾歡迎的項目,日據時期由日本引進台灣。台灣地區成立於1973年。是台灣成立最早和唯一的聯盟。是著名台灣旅美選手。也是台灣主力推廣的運動項目。是首位台灣裔球員。在和於奪得兩枚金牌後,台灣近幾年也開始推廣。台灣經常獲得佳績的體育項目還有、、、、舉重、、等。
2006年多哈亞運棒球賽中華台北隊全勝奪金2006年多哈亞運棒球賽中華台北隊全勝奪金
台灣曾數度舉辦,包括、台北和將舉辦的,以及每年一度的等。
台灣第一座國際性大型綜合體育館台北小巨蛋台灣第一座國際性大型綜合體育館台北小巨蛋

旅遊

主詞條:
台灣現有9個“”以及13處“國家風景區”,壯麗的、高聳的、多樣的與獨特的,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美麗台灣。
台灣境內的、日月潭、、、、等都是著名的景點。老街、、、等地方風情濃厚,是尋幽訪古的旅遊勝地。境內有不少特色,文化別具一格。
位於的著名景點有2004年至2010年間為世界第一高樓的、、、、高雄、各處夜市和各大等。坐落於的是中國著名的與文化博物館,所擁有的69.6萬餘件冊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珍藏。是一座為紀念蔣中正而興建的,園區廣場南北側建有“國家戲劇院”和“”,除了供民眾休憩外,常是大型的。是為紀念百年而興建的綜合性設施,是、、與活動的綜合性。遍布全台的夜市各具特色,小吃琳琅滿目。台灣優越,的、、等是著名的購物。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兩個故宮博物院之一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兩個故宮博物院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