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歷史沿革,早期起源,基輔羅斯,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蘇聯-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46個、9個、4個自治區、1個、3個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圖案。俄羅斯位於北部,地跨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構成的統一,主體民族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建立。1547年自稱,1721年被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併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後建立了。1922年12月30日,同、和組建。期間成為,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爭霸。

1991年12月25日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庫。在“”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居前列。俄羅斯還是五大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此外,俄羅斯還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俄羅斯聯邦、俄羅斯
  • 英文名稱:russian federation、russia
  • 簡稱:俄聯邦、俄國
  • 所屬洲:歐洲
  • 首都
  • 主要城市:,,,,等
  • 國慶日:1990年6月12日
  • 國歌:《》
  • 國家代碼:rus
  • 官方語言
  • 貨幣
  • 時區:utc 2至utc 12
  • 政治體制:半總統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總理:
  • 人口數量:1.445億(2017年) 
  • 人口密度:8.8人/平方公里(2017年) 
  • 主要民族
  • 主要宗教東正教
  • 國土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
  • 水域率:13%(包括沼澤
  • gdp總計:1.578萬億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10743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 7
  • 國際域名縮寫:ru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法律體系
  • 著名高校:、等
  • 國花
  • 國鳥
  • 人類發展指數:0.816(很高)(2018年)
  • 基尼係數:0.415
  • 最高點 :(5642米)
歷史沿革,早期起源,基輔羅斯,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蘇聯時期,現代俄羅斯,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分布,自然資源,行政區劃,聯邦管區,聯邦主體,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花,國歌,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政體,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貨幣,工業,農業,服務業,金融,對外貿易,居民收入,文化,宗教,禮儀,服飾,飲食,忌諱,語言,文藝,軍事,軍力發展,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其他軍事力量,交通,鐵路,公路,水運,航空業,管道運輸,社會,媒體,節日,科技,教育,體育,外交,外交政策,同美國的關係,同中國的關係,同歐洲國家的關係,同日本的關係,同土耳其的關係,旅遊,克里姆林宮,彼得大帝夏宮,冬宮,斯莫爾尼宮,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普希金廣場,“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爾巴特街,艾拉爾塔博物館,

歷史沿革

早期起源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混血的人是和、的共同祖先。是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和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被蒙古人占領後,最終分裂成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統治。
俄羅斯、、都自稱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基輔羅斯

6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逐漸向東歐草原地區遷徙。862年,以為首的征服,建立,882年,建立了,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1237年被來自於亞洲東部的蒙古軍隊占領,建立。

莫斯科大公國

市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462-1533年的俄羅斯1462-1533年的俄羅斯
1547年,加冕稱,建造,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

俄羅斯帝國

1613年,開創。1721年,在與進行勝利後,被俄羅斯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俄羅斯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統治時達到鼎盛。在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的,並成為戰後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南部、西起、東達(1867年賣給),國土面積約2280萬平方公里。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記,俄羅斯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中國、大英帝國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俄羅斯帝國先後逼迫中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又夥同對中國地區進行了兩次私自瓜分,將中國和的大片領土納入其版圖,策動與中國分離,並武裝侵占了(1900年)、(1944年被正式併入俄羅斯)等地區,總計使中國喪失了33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俄羅斯帝國是傳統的五大和當時世界之一,直到中葉在中失敗,才顯現出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在1861年進行,但是並不徹底。1904年,在爭奪勢力範圍的中再次失敗。
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國參加,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爆發,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和成立,但同年就被通過推翻成立。

蘇聯時期

1898年成立了(前身),俄國工農民眾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1917年2月推翻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1917年11月7日(俄歷十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蘇聯時期的紅場閱兵蘇聯時期的紅場閱兵
十月革命後,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同、、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的共產黨提出了聯合問題。1922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同、和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一起加入,後擴至16個(、三國、、、)。
蘇聯通過一系列社會主義改革成為世界強國,是二戰的戰勝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時期,高度集中的經濟政黨體制是蘇聯保持統一的主要因素。
1990年6月12日,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蘇聯創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簽署《》,宣布組成“”。12月21日,除和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和《協定議定書》。12月26日,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的歐洲領土退回到了當政時的範圍,—時期許多名人出生地都不在,生於的有親王、、、等,生於的有、、、等。

現代俄羅斯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
2014年3月18日,俄羅斯正式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
2015年3月28日,俄羅斯加入。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位於30°~180°e,50°~80°n,地跨兩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西北臨、。
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西面有、、、、,西南面是,南面有、亞塞拜然、,東南面有中國的、和(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的接壤)。海岸線長37653公里。
俄羅斯衛星地圖俄羅斯衛星地圖
同時,俄還與日本、、、、和隔海相望。
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3%,占地球陸地面積的11.4%),水域面積占13%,是上面積最大的。東西長為9000公里,橫跨11個時區;南北寬為4000公里,跨越4個氣候帶。隨著和加入俄羅斯,俄羅斯版圖新增加2.55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
西部幾乎全屬,向東為、、、和、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最高峰海拔5642米。
俄羅斯地形俄羅斯地形

氣候特徵

大部分地區處於,氣候多樣,以為主,但以北屬於。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苔原、森林苔原、森林、、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水系分布

俄羅斯臨、北冰洋和太平洋,瀕臨海域依次為裏海、、、、、、、、、、。
河流和湖泊
俄羅斯的河流俄羅斯的河流
①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85千米(俄羅斯母親河,五海通航:、、、、)——;、、(黑龍江)、等。
②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第一長河)、。
③(世界最深湖泊,由地殼斷裂下陷而成)、

自然資源

俄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天然氣輸出國,其擁有世界最大的儲備和含有約世界25%的淡水的湖泊。
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森林和水力資源: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蓄積量807億立方米。
水力資源豐富,總徑流量是4270㎞3/年,居世界第二位。眾多河流上建立的水電站是俄羅斯的主要電力來源。
礦產資源:煤()、石油(、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占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首位。
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10倍。

行政區劃

聯邦管區

2000年5月13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設立,目的是鞏固國家統一,強化總統對地方的管理體制。
俄羅斯行政區劃俄羅斯行政區劃
2010年1月19日,時任俄羅斯總統19日簽署法令,增設。
2014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增設,被任命為俄總統駐克里米亞全權代表。但其下轄主體和直轄市因獨立公投入俄而未得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2016年7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和合併改組為新的南部聯邦管區。
俄羅斯8個分別為:
莫斯科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
()
()
()
()
()
(又稱)
(又稱)
(註:括弧內為各聯邦區中心)

聯邦主體

俄現由85個組成:
3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與存在爭議)
俄羅斯聯邦地圖俄羅斯聯邦地圖
4個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
22個共和國:、、、、、、、、、、、、、、、、、、、、、(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46個州:、、、、、、、、、、、、、、、、、、、、、、、、、、、、、、、薩馬拉州、、、、、、、、、、、、、、
9個邊疆區:、、、、、、、、
1個自治州:

主要城市

莫斯科:首都,位於。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是僅次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已有800年的歷史。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
斯莫爾尼宮斯莫爾尼宮
: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北方之都”,首府。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綜合性工業中心。有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又名 “”。
():第二大城市,俄東部地區經濟貿易中心及遠東第一港,世界知名旅遊城市。
:全國經濟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烏拉爾聯邦區首府。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俄羅斯聯邦憲法俄羅斯聯邦憲法
:人口第四大城市,伏爾加沿岸聯邦區首府。位於奧卡河和伏爾加河交匯處的重工業城市。
:人口第三大城市,的中心城市。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鄂畢河的交匯處。
:南方聯邦區首府,位於的入海口。
、:緊靠著世界知名淡水湖——的兩座城市。
:世界上最北的城市及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俄羅斯最大的濱海溫泉療養地和氣候性療養地,每年有250萬國內外遊客來此度假休養。

國家象徵

國名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元音o,因此“羅斯”在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
俄羅斯帝國1792年地圖俄羅斯帝國1792年地圖
到了明朝,中俄聯繫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國旗

採用傳統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藍、紅三色。國旗中的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藍色代表亞寒帶,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三色的排列顯示了俄羅斯幅員的遼闊。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徵,藍色代表了純潔與忠誠,紅色則是美好和勇敢的標誌。
俄羅斯國旗俄羅斯國旗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他因此效仿荷蘭的三色國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是橙、白、藍三色)。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色。1883年5月7日這面旗幟正式成為,1917年後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這面旗幟再次被採用,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國旗。

國徽

為盾徽。
俄羅斯國徽俄羅斯國徽
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前時代的、以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皇帝的徽記。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新都拜占庭(意為第二羅馬),國徽改為雙頭鷹,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神佑東西兩羅馬”。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滅亡,拜占庭皇帝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藉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索菲婭由此佩戴著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隻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花

俄羅斯國花為。

國歌

《》(1815年)《》(1917年)
《》(1918年-1944年)
《》(1944年-1991年)
《》(1991年-2000年)
《》(俄文гимн россии,英文hym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0年12月25日至今)

人口民族

人口

俄總人口1.445億(截至2017年),共有民族194個,其中占77.7%。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2002年至2010年俄人口下降至1.429億,與2002年的1.452億相比減少230萬人,降幅近1.6%。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1996年等1.425億人,每年在以減少70萬人的速度在減少,到2030年俄人口將降至1.39億。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社會男女性別比率失調。1989年、2002年和2010年的三次全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俄羅斯男女人口比例分別是1000:1140、1000:1147、1000:1163。
人口分布極不均衡,西部發達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個別地方達261人,而東北部苔原帶不到1人。高加索地區的民族成分最為複雜,有大約40個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

民族

除主體民族外,全國還有193個少數民族,主要少數民族有、、、、、、、、、、、、、、、、、、、、、、、、等。

政治

政體

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實行法國式的的聯邦國家體制。
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以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為基礎,根據資產階級立法、司法、行政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原則行使職能。
總統是國家元首,任期4年。2008年修憲改為6年,由人民直選產生。總統擁有相當大的,有權任命包括了總理在內的高級官員,但必須經議會批准。總統同時也是的最高統帥以及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並可以不經議會通過直接頒布法令。總統不可以連任超過2屆。

議會

俄議會正式名稱為。根據俄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採用,上議院稱聯邦委員會(federal council),下議院稱(state duma)。
俄羅斯聯邦政府大樓--白宮俄羅斯聯邦政府大樓--白宮
聯邦委員會(上議院)由俄羅斯聯邦諸聯邦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的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係問題等。聯邦委員會主席瓦蓮京娜·伊萬諾芙娜·馬特維延科(女)(валент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матвиенко)。
國家杜馬(下議院)國家杜馬共450名代表(議員)席位,代表任期5年,主要職能是通過聯邦法律、宣布大赦、同意總統關於政府首腦的任命等。本屆國家杜馬為第七屆,於2016年9月選舉產生。共有4個議員團,分別為統一俄羅斯黨黨團(343席)、俄羅斯共產黨黨團(42席)、公正俄羅斯黨黨團(23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黨團(39席)。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維克托羅維奇·沃洛金(вячеслав викторович володин,統一俄羅斯黨)。

政府

是國家權力最高執行機關。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各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司法

司法機關主要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聯邦總檢察院。不允許設立特別法庭。
俄聯邦憲法法院俄聯邦憲法法院
聯邦憲法法院對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法律、決定,聯邦總統的命令,其他聯邦機構的檔案,各共和國的憲法,聯邦主體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規,聯邦內部條約和國際條約是否符合聯邦憲法,以及社會團體的成立和活動是否符合憲法的案件作出裁決。聯邦憲法法院還對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以及聯邦各主體國家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作出裁決。
聯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式對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對經濟糾紛和仲裁法院審理的其他案件進行裁決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式對仲裁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
聯邦總檢察院對犯罪案件偵查的合法性進行監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訴,為維護國家利益、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就國家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和公職人員的違法行為向法院提出異議。檢察院系統實行集中統一領導體制。聯邦委員會根據總統提名任命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聯邦總檢察長。

政黨

俄實行,主要有以下政黨:、、、、亞博盧聯盟、右翼力量聯盟等。

政要

總統:(2012年5月7日就職,第三次當選總統)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
總理:(2012年5月8日獲得任命)
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2011年9月就職)
(議會下院)主席:(2011年12月就職)

經濟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蘇聯曾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1978年被日本趕超。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度嚴重衰退,持續下滑,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後;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財政金融總體趨好。2006年黃金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升值了7.6%;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實行盧布完全可自由兌換,匯率穩定。
2005年底,俄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黃金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億美元儲蓄大關,成為世界上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俄經濟正在大幅放緩,2008年12月經濟成長率同比萎縮1.1%,出現2002年來的第一次負增長。
2017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截至2018年12月28日,國際儲備約4669億美元。
2019年1月,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奧列什金表示,2018年俄羅斯經濟增速為2%。

貨幣

盧布為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
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1盧布,2盧布,5盧布,10盧布鑄幣,另有1、5、10、50戈比鑄幣。
盧布匯率(2017年9月5日)1美元=57.8707俄羅斯盧布,1人民幣元=8.8535俄羅斯盧布,1日元=0.5296俄羅斯盧布,1英鎊=74.8384俄羅斯盧布,1歐元=68.9124俄羅斯盧布。

工業

俄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2055.4萬人,占總(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主要工業區
俄羅斯主要工業區俄羅斯主要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是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體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湧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體製造商。

農業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和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範化。
小麥進口
據俄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間,俄小麥進口量達到了36.28萬噸。
這份報告顯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噸。從獨立國協國家進口的小麥數量為35.3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4.19萬噸。

服務業

2004年產值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5%。2004年服務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金融

主要銀行有:
俄羅斯人口密度俄羅斯人口密度
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註冊資本241億盧布。
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註冊資本65.5億盧布。
,1988年成立,註冊資本 22.9億盧布。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註冊資本21.6億盧布。
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註冊資本18.5億盧布。
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註冊資本18.5億盧布。

對外貿易

據俄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2012年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為1546億美元,同比減少18.9%。其中:外國直接投資為18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證券投資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1.3倍;其它類投資為1340.9億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資主要投向製造業、金融、商業、交通工具和電器維修、礦產開採、房地產及租賃服務等領域,投資額合計達1508.1億美元,占同期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的97.5%。
截至2012年底,俄累計向境外投資117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739.3億美元,占62.8%;證券投資126.8億美元,占10.8%;其他類投資311.9億美元,占26.4%。
俄累計對外投資位列前位的國家分別是荷蘭、賽普勒斯、瑞士、美國、英國、白俄羅斯、盧森堡、維京群島、奧地利、烏克蘭。

居民收入

據俄聯邦統計局估計,2012年11月俄羅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資為27607盧布,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14.2%。
莫斯科大學校徽莫斯科大學校徽
根據俄首都經濟政策和發展部的數據顯示,莫斯科居民2012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達到了45600,同時,退休金也漲到了9870盧布。
2011年11月,俄居民的實際收入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0.2%。2011年前11個月的居民收入同樣上漲了0.2%。11月的居民平均收入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漲了14.4%,達到24310盧布(約合830美元)。
研究表明,2006至2010年間,俄公民收入增長的平均速率達到通貨膨脹率增速的1.5倍。
2004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文化

宗教

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猶太教的各為1%,0.8%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俄羅斯東正教會(русская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又稱“莫斯科宗主教區”(московский патриархат)。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教會團體,其最高權力屬於主教公會。公會根據需要召開,由全體主教參加;在公會休會期間,則由莫斯科和全俄羅斯大牧首領導,宗座設在莫斯科,2009年2月起這一職位由擔任。 估計全俄羅斯有超過一億信徒,實際活躍成員超過2000萬。
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禮儀

俄羅斯人一般的見面禮是握手,但握手時要脫下手套。久別的親朋好友常用親吻擁抱禮,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在隆重的場合,俄羅斯人用“麵包加鹽”的方式迎接貴賓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應邀到俄羅斯人家做客,進屋後應脫衣帽,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男士吸菸,要先徵得女士們的同意。

服飾

在俄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人當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典型的俄羅斯民族服裝是:男子是斜襟長袖襯衣,通常在領口和下擺有繡花,穿時在襯衣外面系一根腰帶。襯衣一般是用麻紗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鮮艷的花布做成。褲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飲食

、,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
紅腸紅腸
俄羅斯人常飲用的飲料有蜂蜜、等。俄羅斯人愛喝酒是世界聞名的,其中最重要的酒類當屬。俄羅斯人有喝茶的習慣,主要飲用紅茶。

忌諱

俄羅斯人特別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它是兇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認為“7”意味著幸福和成功。俄羅斯人不喜歡黑貓,認為它不會帶來好運氣。俄羅斯人認為鏡子是神聖的物品,打碎鏡子意味著靈魂的毀滅。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盤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它隆重的場合,會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

語言

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聯邦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有30多種語言,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俄語還是四個獨立國協國家的官方語言。

文藝

俄領土跨越歐亞兩洲,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俄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大量出版圖書和報刊,建立了許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俱樂部等民眾性文化設施。
普希金普希金
俄博物館按專業可分為革命歷史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各專業博物館以及其他博物館等。著名的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俄羅斯中央革命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中央海軍博物館等。較大的藝術館有莫斯科科列季亞克夫國家繪畫陳列館。
源遠流長,出現了、、、、、、、、等世界馳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羅斯的美術源遠流長,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藝術大師有、、、等。俄羅斯的和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歌劇、交響樂和室內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氣質,奔放豪邁。俄羅斯的戲劇藝術體裁和形式多樣,最早出現在內,19世紀進入繁榮時期,果戈理的《》等社會戲劇充滿強烈的時代氣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大師。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是19世紀50年代以後俄羅斯文壇眾多的戲劇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被稱為“俄羅斯戲劇之父”。俄羅斯的在俄也很受人們的歡迎,馬戲團團員訓練有素,技藝精湛。
民間藝術方面,實用裝飾藝術有金屬、獸骨和石頭的藝術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畫、刺繡、帶花紋的紡織品、花邊編織等。最有名的工藝品有木製、木刻勺、木盒、木碗、木盤等木製品。京劇藝術家梅蘭芳於1935年訪問蘇聯,會見了、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等蘇聯最著名的導演。當時在莫斯科工作的英國導演戈登﹒克雷、德國戲劇家和皮斯卡托也觀看演出。這是東西方戲劇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它永遠載入了世界戲史冊。畫家運用中國繪畫語言描繪俄羅斯,提供了具有歷史感的人文空間。
始於1959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是蘇聯和俄羅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1972年定級為世界a類電影節,是全球12個a類國際電影節之一,2000年起從每兩年一屆改為每年一屆。其悠久歷史僅次於。

軍事

俄羅斯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最高統帥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武裝力量由兩大部分組成:國防部所屬的“”、隸屬於強力部門其他軍事力量和其他準軍事力量。

軍力發展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1993年11月,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年12月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經濟危機,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
俄羅斯的軍費支出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總人數為113.4萬人。
紅場閱兵紅場閱兵
俄軍由五大軍兵種組成,包括陸軍、海軍、航空航天軍三大軍種,以及空降兵、戰略火箭兵兩大獨立兵種。並編為西部、南部、中部、東部四大軍區。
陸軍總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總人數約32.2萬人,陸軍兵種構成有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火箭兵和炮兵、武裝力量防空兵,特種部隊構成有汽車兵、偵察兵、通信兵、無線電電子戰部隊、核生化防護部隊(三防兵)、後勤警衛部隊、技術保障部隊。擁有2.5萬多輛坦克,其中包括9000輛t-72型坦克和5000輛t-80型坦克。俄陸軍在時隔10年後首次補充了30輛t-90型坦克,2005年再補充91輛這種型號的坦克。2006年計畫採購31輛。
航空航天軍,2015年由原空軍和原空天防禦兵部隊合併而成,在俄羅斯全境部署,2010年約6000架各型現役戰鬥機、運輸機和直升機,其中有14架圖-160戰略轟炸機、63架圖-95戰略轟炸機、158架圖-22遠程轟炸機、350架蘇-27殲擊機、280架米格-31殲擊機、315架米格-29殲擊機、275架蘇-25強擊機、520架蘇-24前線轟炸機、160架蘇-24mp轟炸機、約2000架米-24和米-8直升機,共有25個裝備с-300пм、с-300псc防空飛彈系統的防空飛彈團、旅。13000名飛行員。
海軍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約16萬人,由4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加里寧軍事集群、裏海區艦隊構成。海軍16萬人,文職人員12萬人。擁有各類艦艇287艘:潛艇61艘(戰略核潛艇16艘,多用途核潛艇20艘,多用途柴電潛艇25艘),大型水面艦艇146艘(航母1艘,遠洋艦70艘,掃雷艦40艘,登入艦35艘),小型水面艦艇80艘。作戰飛機300架。2005年海軍將裝備2艘第4代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武裝力量俄羅斯武裝力量
空降兵,俄羅斯空降兵繼承自蘇聯空降兵,蘇聯空降兵一度達到10萬人的規模,目前約有有3.5萬人規模,依然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也是唯一的機械化空降部隊。編為4個近衛師和4個近衛旅1個獨立旅和相關院校與基地,作為俄軍的“一號回響力量”,空降兵在歷次軍事行動中扮演了“急先鋒”。
戰略火箭兵,編制約為20萬人,主要由機動和固定部署的飛彈部隊以及航天發射和相關衛戍部隊組成,共編6個集團軍,其中4個火箭集團軍(下轄19個火箭師)。

其他軍事力量

除國防部所屬的113萬軍事力量以外,還有邊防、內衛、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等軍事力量。
邊防軍,兵力約18萬人,由議會、總統、政府按照規定許可權共同指揮並由邊防警衛處管理,戰時可根據總統授權全部或部分地轉隸給武裝力量的軍區(方面軍)司令、艦隊司令和集團軍(區艦隊)司令指揮,擁有數十架大中型運輸機和大量和裝甲車。
俄羅斯國民近衛軍捷爾任斯基獨立戰役師閱兵方隊俄羅斯國民近衛軍捷爾任斯基獨立戰役師閱兵方隊
,兵力約18萬人,前身可以追溯到沙皇時期,2016年在內務部原內衛部隊基礎上組建,部隊直屬聯邦總統,司令和內務部部長處於平級地位,裝備大量步兵戰車和。

交通

各類運輸方式俱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都起著重要作用。根據數據,2012年客運周轉量5325億人公里,貨運量85.19億噸,貨運周轉量達5.05萬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8%。

鐵路

截至2011年底,俄鐵路網總運營里程為12.2萬公里。2012年,俄鐵路客運周轉量為1446億人公里,同比增長3.4%;客運量10.59億人次,同比增長6.6%。貨運量14.21億噸,同比增長2.8%,貨物周轉量2.22萬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4%。
鐵路和管道運輸鐵路和管道運輸

公路

截至2011年底,俄公路網總里程109.4萬公里。2012年,公路客運周轉量1464億人公里,貨運周轉量2490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76%。

水運

截至2011年底,俄擁有海運客貨船2750艘,內河客貨船3.06萬艘。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聖彼得堡、、、等。2012年,海運貨運周轉量1260億噸公里,海洋客運量110萬人次,內河客運量1400萬人次。

航空業

2009年底機場總數232個,其中國際機場71個,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下諾夫哥羅德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現有航空公司46家,其中年運力超過100萬人次的大型航空公司11家。2012年,俄航空客運量7600萬人,同比增加15%;貨運量120萬噸,與2011年持平;貨運周轉量51億噸公里,同比增加2%。

管道運輸

截至2013年07月,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超24.6萬公里。2012年,輸油氣總量10.96億噸。2010年中俄原油管道全線貫通,11月1日開始試運行,2011年1月1日起投入商業運營。2011年,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道建成輸氣,開闢了繞開烏克蘭直接向歐洲輸氣的新途徑。2012年,管道運輸貨運周轉量2.45萬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

社會

媒體

報刊
報紙創辦時間日發行量
《》
1991年
48.31萬
《》
1991年
5.24萬
《》
1917年
23.45萬
《》
11.73萬
《》
1925年
79.6萬
《莫斯科共青團報》
196.04
2000年報紙總數5758種,雜誌和期刊3570種。
雜誌報刊發行量
《總結》周刊
8.5萬份
《政權》周刊
7.35萬份
《剖面》周刊
7.2萬份
《星火》周刊
5萬份
《》周刊
2.5萬份
通訊社
(一)俄通社-塔斯社,簡稱俄塔社,其前身是前蘇聯時期的及於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 年1月30日正式定名為俄通社-塔斯社。國營,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當前在俄及獨立國協國家有74個分社,在其他59個國家有62 個分社。
(二),簡稱,其前身是,成立於1961年,1993年被確定為國家通訊社。國營,是俄兩大國家通訊社之一,地位與俄通社-塔斯社相同。在俄及獨立國協國家有 40 多個分社。
(三),成立於1991年,私營。當前在俄、及波海國家有8個分社。
主要廣播電台:第一廣播電台(原蘇聯中央廣播電台)、(私營)、(國家控股)、莫斯科 “ 回聲 ” 電台(私營)。
電視台
(一)(亦稱俄羅斯電視台、國家電視台),建於1991年5月,國家控股。
(二)國家第一電視台(前身是),建於1990年,國家控股。
(三)獨立電視台,建於1993年1月,私營,在俄、美、歐、中東、北非、澳大利亞等地播放俄語節目。

節日

俄羅斯節日一覽表
節日名稱
時間
節日名稱
時間
1月1日
6月12日
1月7日
6月22日
2月23日
人民團結日
11月4日
宇航日
4月12日
和諧和解日
11月7日
勝利日
5月9日
12月12日
過後的第八周

科技

從18世紀到20世紀中後期,俄羅斯的科學技術經歷了學習和趕超西方的歷程,並形成較為完備的體系,部分尖端技術接近或趕上工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科技體系,依然是當今世界的科技大國之一,在基礎研究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宇航業發達,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闢了人類征服太空的新紀元,也確定了蘇聯在世界宇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蘇聯科學家成為自動太空飛行和載人太空飛行的先驅。在製造多座位宇宙飛船、發射軌道站、太空焊接方面,蘇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蘇聯和俄羅斯太空人保持著滯留太空的世界紀錄。
1960年5月15日,蘇聯發射第一個宇宙飛船。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乘坐東方1號繞地球一圈,成為世界第一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1963年6月16日,蘇聯女太空人乘坐東方6號繞地球飛行48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別列亞耶夫和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這在人類史上是第一次。列昂諾夫繫著5米長的保險繩,在艙外供停留12分鐘,成為第一個走出飛船、在太空自由飄動的人,被譽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1967年4月23日,蘇聯太空人乘坐聯盟1號升空,第二天在地面墜落,降落傘的繩子糾纏在一起,科馬羅夫不幸遇難,成為在空間死亡的第一個人。
1986年2月20日,蘇聯發射,這是人類送入近地軌道的第一個實驗室。蘇聯還發射了第一顆生物衛星。
1988年12月9日,蘇聯第一個太空郵電局在和平號軌道空間站上開業,郵件只限於在空間站上工作的太空人的家信及特種紀念郵件。
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宇航業。38年來,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共發射了3000多顆衛星。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衛星發射事業的黃金時期,平均每年發射110至120顆衛星,比同期世界其它國家發射衛星的總和還多。在作為宇航業尖端技術的軌道空間站技術方面,俄羅斯領先於美歐等西方國家數十年。80年代進入太空的“和平”號軌道空間站,已圍繞地球轉了5萬多圈,進行了大量科學試驗,至1997年初仍在正常工作。

教育

俄羅斯教育分為學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層次。由於俄學齡兒童數量呈下降趨勢,俄羅斯普通教育機構也相應有一定的減少。2007年,俄共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107621所,在校學生人數3576.43萬,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會科學擁有優秀傳統和鮮明風格。
創建於1755年,俄羅斯排名第一的大學,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的之一,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在俄羅斯高校中擁有最多的院士和專家,全俄羅斯最大的大學和學術中心,歷史上有過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莫斯科大學在俄羅斯聯邦具有特殊地位,是俄羅斯僅有的兩所擁有獨立自治權的大學之一(另一所是聖彼得堡大學)。
創建於1724年,俄羅斯第一所大學,世界眾多知名學派的源頭,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俄羅斯教育、科學和文化中心之一,進步的社會運動的重大中心之一,歷史上有過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此外還有、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莫斯科門捷列夫化工學院、、聖彼得堡海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航空宇航製造學院、聖彼得堡精密技術信息大學、薩馬拉航空技術大學、、莫斯科礦業大學、、莫斯科普希金語言學院、、等700多所大學、學院和其他教育機構,其高等教育體系還包括近800個研究機構、實驗設計室和校辦企業實體。

體育

俄是傳統的體育強國,,和是俄羅斯最受普羅大眾歡迎的運動,國內的的和冰球聯賽是最受歡迎的兩個體育聯盟。
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大學
俄是奧運百年歷史上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奪金強國之一;俄羅斯與美國在體育方面曾展開激烈的競爭。俄羅斯的奧運傳統優勢項目包括、、、,、、舉重、、、等。由於俄大部份領土地處高緯度,擁有得天獨厚的冬季奧運會項目的訓練場以及比賽場地。在、等項目上亦表現上佳。俄亦是的強國。
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曾在莫斯科舉辦。2014年冬奧會在舉辦。2010年12月2日俄申辦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成功,這將是俄所承辦的第三個世界級體育盛會。

外交

外交政策

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為戰略重點,以與西方關係、特別是與歐洲關係為優先,同時加強亞太外交,加大對中、印等亞太大國的借重。其宗旨是積極推動多極化進程,力主重振俄大國地位,突出維護國家利益,著眼點是為俄國內經濟復興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

同美國的關係

與時蘇美對抗相比,俄美關係有了根本改變,但發展歷程並不平坦。1999年由於轟炸使俄美關係跌入冷戰後最低點。2009年4月,美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同意“重啟”兩國關係,7月,俄美決定建立由兩國總統親自領導的雙邊合作發展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兩國各領域合作。7月6日,歐巴馬首次訪問俄,兩國就進一步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達成共識,並簽署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框架檔案、關於美國物資過境俄羅斯運往阿富汗的協定以及兩國核合作聯合聲明等檔案。至2011年4月,美國迄今已自俄羅斯領空過境飛行1000次,向阿富汗戰場輸送了15萬多人。《民用核能合作協定》於2011年1月正式生效。
聖瓦西里大教堂聖瓦西里大教堂

同中國的關係

後,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確認俄繼承蘇聯與中國的。
中俄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01年簽署《》,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14年進入新階段。兩國高層交往頻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訪的慣例,建立了總理定期會晤、議會合作委員會以及能源、投資、人文、經貿、地方、執法安全、戰略安全等各級別交往與合作機制。雙方在涉及、安全、領土完整、發展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積極開展兩國發展戰略對接和“”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務實合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同歐洲國家的關係

2003年5月,俄歐雙方就同意舉行談判建立四個“共同空間”:環境和能源合作的經濟空間;自由、安全和司法合作空間;外部安全合作空間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空間。這四個“共同空間”是通向歐俄戰略夥伴關係“路線圖”的主要內容,但雙方進行了多年談判未見成果。
1997年簽署的《夥伴關係與合作協定》已於2007年年底到期,雙方代表已就簽署新協定進行了六輪談判。
在影響俄歐關係發展的諸多障礙中,天然氣合作問題最為突出。歐盟1/4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其中80%經由烏克蘭輸送。俄烏多次因天然氣費用問題發生爭執,致使歐洲其他國家的俄天然氣用戶受到影響。2005年,烏克蘭又面臨拖欠俄羅斯天然氣費用問題。

同日本的關係

俄日關係因(日稱北方四島)問題成為全面發展關係的最重要障礙。由於兩國的領土爭端長期未解決,作為關係基礎的和平條約遲遲未簽署,兩國關係的發展因此受到影響。

同土耳其的關係

2015年11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對土耳其實行制裁的總統令。
根據總統令,旅遊公司不得辦理前往土耳其的旅遊手續。總統令要求政府採取措施,禁止包機往來俄土航線,嚴格監督土耳其運輸公司在俄境內的活動,監督港口,監督俄羅斯亞速海-黑海港口水域的運輸安全,包括禁止土耳其船隻在俄羅斯海港水域逗留和航行。從2016年1月1日起,除外交人員和家屬以及具有臨時居住證的人以外,土耳其公民暫時不得入境俄羅斯。

旅遊

俄羅斯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莫斯科的紅場、雄偉的克里姆林宮等景點早已是舉世聞名。 俄羅斯人是熱情而豪放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造就了俄羅斯人坦蕩寬闊的胸懷,漫長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用音樂與舞蹈來表達內心對生活的熱情;俄羅斯人同樣是細膩與多愁善感的,否則俄羅斯人不會創造出如此璀璨的藝術珍品,如此震撼心靈的文學佳作。

克里姆林宮

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瀕,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

彼得大帝夏宮

位於南岸的森林中,距約30公里,占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18世紀初,俄國沙皇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樸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裡舉行,彼得一世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闢為民俗史博物館。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

冬宮

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闢為聖彼得堡的一部分。
俄羅斯冬宮俄羅斯冬宮

斯莫爾尼宮

位於市的建於19世紀初葉,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曾是蘇共列寧格勒州委和市委機關所在地。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

簡稱,始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是俄羅斯及其文化藝術的象徵。坐落在莫斯科廣場上。建築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

普希金廣場

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舊稱苦行廣場,因舊時廣場上建有苦行而得此名。1937年,為紀念俄國偉大詩人逝世100周年,當時的政府把苦行廣場改名為。廣場上聳立著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銅紀念像。廣場上有個小花園,園中有花崗石台階、紅色大理石噴泉、飾燈等,景色優美。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原為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該艦長124米,寬16. 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參加日俄間的,該艦自沉於港灣中,戰爭後期它被打撈起來,並於1944年修復。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爾巴特街

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條著名步行街,緊鄰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徵之一。著名詩人普希金從1830年起居住在這條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爾巴特街53號。阿爾巴特街曾是藝人和畫家薈萃的天堂,保存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

艾拉爾塔博物館

俄最大的私立當代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了來自俄15個不同地區的超過150多位俄羅斯當代藝術家的超過3000多分當代藝術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