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寒帶(sub-frigid zone)出現於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寒帶
- 外文名:sub-frigid zone
- 分布形狀:帶狀
- 主要特徵: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暫而溫暖
- 經緯度:北緯50°~65°之間
- 學科:自然地理學
主要特徵,分布,氣候,
主要特徵
亞寒帶又稱副寒帶或副極帶。介乎於與寒帶之間。在北半球稱為 “副北極帶”,在南半球稱為 “副南極帶”。在副北極帶中冬季盛行極地氣團,夏季盛行溫帶氣團,冬季特別冷,溫度年為最大,有些地方最高與最低的溫差超過10℃,降水全年都有但其量不大。氣候類型有針葉林氣候,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及北美大陸北部,冬季嚴寒而漫長,積雪很厚,夏季溫暖但短促,年降水量在300~600mm之間,多降於夏季,氣溫低,蒸發弱。
分布
歐洲北部、加拿大北部、俄羅斯境內分布著亞寒帶氣候。亞寒帶出現的位置,具體來說,在北美從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南部除外),經芬蘭和俄羅斯西部(南界在聖彼得堡——一線)至俄羅斯東部(除南部以外)。

氣候
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 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並經常出現-50℃的;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