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議會(庚子事變時期政治組織):歷史,成員,-九游会j9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議會是年庚子事變時期在出現的一個政治組織。1900年6月21日北京清朝廷下詔對各國宣戰。6月26日,張之洞、劉坤一派上海道與各國駐滬議定“東南互保”條約。7月26日,經、唐才常等籌劃,中國議會在上海張園宣告成立。葉瀚任大會主席,以無記名投票選出議長容閎,副議長嚴復。章炳麟也參加會議,主張不準滿人入會。中國議會主要傾向是:一、尊光緒帝;二、不承認端王、剛毅等;三、力講明新政法而謀實施之。進入北京後,中國議會曾一度議論另立中央政府,推戴一名人任大總統。8月22日,議會幹事唐才常組織自立軍在漢口起事被捕。中國議會逐自行解散。汪康年逃亡湖北。一口咬定汪康年出賣了自立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議會
  • 時間:1900
  • 地址:上海
  • 定義:政治組織
  • 所屬:《》
歷史,成員,

歷史

1900年6月21日北京廷下詔對各國宣戰。6月26日,張之洞劉坤一上海道與各國駐滬議定“東南互保”條約。
1900年7月26日,經、等籌劃,由召集,中國議會在上海愚園南新廳宣告成立,到會者有、、、文廷式、吳彥復、、、、、、戢元丞、、、、、、唐才質等人。任此次大會主席,以無記名投票選出議長,副議長。
1900年7月29日,該會在愚園召開第二次會議,定下了該會的書記、幹事等人選。
  • 書記3人:(浩吾)、(公恪)、(子健)
  • 幹事10人:(陶齋)、(佛塵)、沈士孫(小沂)、(穣卿)、汪立元(劍齋)、(叔雅)、(彥復)、趙從藩(仲宣)、胡惟志(仲巽)、(仲筠)
  • 會計2人:(蔭亭)、。
在第二次會議上,主張不準滿人入會。
中國議會主要傾向是:一、尊;二、不承認端王、等;三、力講明新政法而謀實施之。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中國議會曾一度議論另立中央政府,推戴一名人任大總統。1900年8月22日,議會幹事唐才常組織在起事被捕。中國議會逐自行解散。汪康年逃亡湖北。一口咬定汪康年出賣了自立軍。

成員

該會除了創會時的成員外,後來還在南京、上海等地發展成員,最多時成員達到100多人。 其中有名可考者如下:
  • 、、、、(以上籍貫廣東)
  • 、、、汪立元、與井上雅二、胡惟志、、(以上浙江)
  • 、、、陶森甲、唐才質、(以上湖南)
  • 丘震、狄平、(以上江蘇)
  • 、、(以上安徽)
  • 趙從藩、文廷式陳三立、沈士孫(以上江西)
  • (福建)
  • (廣西)
  • 戢元丞(湖北)
  • (陝西)
  • (直隸)
  • 李學孝(不詳)
另外,沈兆褆(江西)、(廣東)、(四川) 、(福建)、、蔣新皆、、(以上浙江)等可能入會。
(浙江)、(湖南)兩人開始入會,後分別因故而退出該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