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頻道呼號:cctv-1 綜合)是以新聞為主的綜合類電視頻道,於1987年2月1日開播。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開始試驗播出。1978年5月1日,“”正式更名為。1995年11月30日,正式更名為“新聞·綜合頻道”。2003年5月1日,由新聞·綜合頻道改為綜合頻道。2009年9月28日,開播高清信號,實現高、標清同播。2011年開播香港版,2016年,頻道(境內版)在澳門落地播出。2017年,香港版(高清版)在香港電台開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 外文名:cctv-1
- 別稱:央視一套、央視綜合頻道
- 隸屬機構:
- 開播時間:1987年2月1日
- 上星時間:1987年2月1日
- 頻道口號:地有界,心無邊
- 代表節目:、、等
- 知名主持:、、、等
- 頻道總監:
- 播出方式:高標清同播
- 視頻格式:16:9
- 播出時長:24小時
- 語言:、粵語(僅香港版)
發展歷程,改版歷史,台標演變,編排方案,時段編排,形象包裝,主要節目,常播節目,季播節目,下檔節目,主持陣容,收視表現,社會評價,
發展歷程
改版歷史
北京電視台時期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央視前身)開始試驗播出。推出《電視新聞》、《經典電影劇場》、《電視劇》、《動漫劇場》等欄目。9月2日,北京電視台開始了黑白電視節目的播出,每周二、四、六、日在北京地區播出。
1960年1月1日,北京電視台更改固定節目時間表,每周播出由上一年的6次增加到8次(星期天上午增加1次)。
1967年1月6日,受“文革”影響,北京電視台暫停播出,但遇到有重要活動仍然播出,2月4日恢復播出,每周只播1次,隨後逐漸增加到每天1次。
1977年7月25日,改成彩色電視頻道。
中央電視台時期
1978年1月1日,北京電視台推出了晚間新聞節目《》。5月1日,經批准,北京電視台正式更名為,英文縮寫為cctv;同日起,保留《》、《科教片之窗》、《世界各地》、《城市之間》、《經典電影劇場》、《電視劇》、《動漫劇場》等欄目,頻道開播時間由19:00提前到9:00。同時在每周二下午14:30-17:00安排休台時段,夜間在23:30休台(春晚和特殊狀況除外)。
1984年1月2日,新聞資訊類節目《》(《新聞30分》前身)開播。
1985年8月1日,中國開始租用東經57°的國際通信衛星is—v的一個東半球波束轉發器轉播cctv的節目,1986年改為東經66°國際通信衛星轉播。同年,和她的電視節目《》正式播出。
開播初期
1987年2月1日,cctv-1開始向全國播出。
1988年,使用位於東經87.5°的”東方紅二號甲“衛星轉發cctv-1的節目。
1991年7月1日,cctv-1又送上了位於東經96°5′的俄羅斯靜止衛星,覆蓋了一大片國家和地區。
1992年,cctv-1在台灣有線電視開始播出,後因兩岸關係原因至1998年終止。同年10月1日,由於cctv-4的開播,不再安排每天下午的“休台時段”(周二下午除外),開台時間由上午9:00提前到8:30,全天節目開始連續播出。夜間休台時間略有變動,一般在0:10左右。
1993年3月1日,cctv-1改為早7點開播,新聞節目由4次增加到12次,實現滾動播出,夜間休台時間推後至凌晨1:00。5月1日,雜誌型新聞節目《》開播。
1994年4月1日,cctv-1改為早6點開播,夜間休台時間推後至凌晨1:58(周三凌晨1:12休台),新聞評論類節目《》開播。
新聞綜合頻道時期
1995年4月3日,新聞節目《午間新聞》改為《》,同年11月30日,cctv-1定為“新聞·綜合頻道”。
1996年3月16日,中國第一檔談話節目《》在cctv-1開播,並於當年4月28日起作為《》的周日版在每周日早上7:20播出(至2000年11月26日)。5月17日,新聞評論類節目《》在cctv-1開播。
1997年5月5日,cctv-1提前至5:50開台,並取消周二下午休台,夜間休台時間略有變動,一般在2:00左右。同年6月30日-7月3日,推出72小時特別報導。直到2004年9月1日正式實現24小時播出之前,頻道都未對全天節目播出時間做過明顯延長。
1998年6月1日,央視正式出台頻道包裝方案,以cctv-1為主兼顧cctv-2的包裝開始推出。
1999年1月2日,《》在cctv-1開播。7月5日,《》開始在cctv-1播出(至2003年)。同年3月1日,cctv-1實現每日24小時播出,但在周三凌晨安排休台。同年8月9日,頻道告別播出運行了12年的半自動模擬播出系統,轉入全數字播出系統,實行機械手全自動播出。12月19-21日,推出48小時特別報導。12月31日17:30-2000年1月1日17:30,央視在cctv-1推出與(bbc)等世界上62個國家和地區78家電視機構合作完成的《相逢2000年》24小時直播報導。
2000年6月1日,cctv-1從8:00-22:00播出 “我們的世紀——'六一'國際兒童節12小時特別製作”,在中國電視史上尚屬首創。同年11月27日,頻道進行調整,《》在cctv-1改版播出,並推出《本周》、《國際時訊》等欄目。同年12月15日,實現數位化播出。12月31日16:00-2001年1月1日02:00,央視在cctv-1和cctv-4並機播出10小時特別節目《新世紀》。
2001年5月1日,cctv-1率先倡導實行長假節目的特殊編排制度。同年6月1日,頻道在14:00-22:00推出2001年“六一”兒童節8小時特別製作《》。
2002年6月1日,cctv-1在14:00-22:00推出了2002年“六一”兒童節8小時特別製作《開採未來》,該節目由紀實部分《開採未來——六一行動》和晚會部分《開採未來——聯歡晚會》兩大段落組成。8月5日,《》在cctv-1開播。
2003年1月10日,人物專訪欄目《》在cctv-1開播,2月14日,《》在cctv-1開播。
綜合頻道時期
2003年5月1日,(cctv-新聞)試播,當年5月8日,cctv-1由新聞·綜合頻道改為綜合頻道。5月11日-17日,與cctv-4、cctv-5、cctv-10及剛開播的cctv-新聞頻道聯合直播《“站在第三極”——紀念人類登頂珠峰五十周年大型直播節目》。6月1日,推出了“六一”特別節目——《六一故事》。
2004年1月4日,原《》周末版《世界》更名為《》在cctv-1開播,並作為《》周末版節目在每周日播出。4月3日,電影背後故事講述節目《》開播,並作為《東方時空》周末版節目在每周六播出。8月14日-30日,cctv-1等頻道參與賽事轉播。9月1日,頻道改版並突出“綜合 精品”的定位,並該當年10月1日起實現每日24小時播出。
2005年7月11日-9月11日,cctv-1推出長達兩個月的暑假特別編排。
2006年上半年,央視對長假期間cctv-1非黃金時段影視劇、專題節目、綜藝節目等重點節目資源的選擇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制定了《cctv-1品牌維護目標管理辦法》,建立了欄目播出的引入和退出機制。此外,進一步規範了長假編排非黃金時段電視劇選片流程,並給予專項經費保障。6月9日-7月9日,轉播足球賽。
2007年1月1日起,為迎接2008年,cctv-1在每周一至周五晚21:40推出奧運人物專題節目《》。
2008年5月12日“5·12”發生後,cctv-1推出抗震救災特別報導。8月8日-8月24日,參與轉播北京奧運會,期間台標移到螢幕的最右邊,以不影響計分板的顯示。
2009年5月1日起,cctv-1在晚間21:40黃金時段電視劇之後分別推出《》(周一至周五)和《》(周六、周日)兩檔節目。8月1日起,《東方時空》取消在cctv-1的播出(但全國哀悼日等特殊情況仍然與cctv-13並機)。9月28日,改版並開播高清信號,實現高、標清同播。
2010年4月12日起,為迎接,cctv-1在每晚21:40推出200集大型專題片《》。5月1日-3日,五檔節目《亮相》、《》、《國家舞台》、《》、《》在“五一”期間集中試播。6月11日-7月12日,該頻道與cctv-5等頻道參與南非世界盃賽事直播。9月19日起,《》恢復在cctv-1的播出。11月12日-27日,頻道與cctv-5等頻道參與廣州亞運會賽事直播。12月6日,《夕陽紅》更名為《》,同時推出《》等新節目。
2011年1月1日,央視所有頻道更換台標cctv-1的標識最佳化為“cctv-1 綜合”,同時停用晚間時段的“”。3月1日,頻道開始在香港通過數碼15頻道全天24小時播出,替代同時停止轉播的cctv-4(亞洲版),6月1日正式播出。
2012年7月28日-8月13日,cctv-1(境內版)參與直播,在不影響計分的情況下,台標暫時移到右上角,取消整半點報時器,高清版本台標位置不變。
2013年起,央視加強公益廣告審核工作,cctv-1等央視所有中文頻道在播出公益廣告時,右上角顯示彩色色塊的“公益廣告標識”(至2016年7月止,因使用cctv新宣傳台標做著作權頁)。6月17日,與央視其它公共頻道的節目信號正式開始在央視總部大樓播出(新聞節目仍在舊址)。
cctv公益廣告標識

2015年2月1日,cctv-1香港版增加《粵語劇場》,於《》後兩集連播粵語配音的央視劇集。5月1日起,中星6b衛星上的cctv-1標清版加密播出。8月17日,頻道實現標清16:9播出(新聞欄目等為4:3拉伸播出)。8月31日,香港版實現16:9播出,亞視台標移到右上角,而新聞欄目和自行編排的部分經典電視劇時為4:3,左右黑色信箱模式。9月下旬,頻道實現管理升級,便於統籌協調全台優質資源向頻道傾斜,推動“全台辦一套”機制的落實。10月12日,標清版頻道包裝為16:9格式(除個別公益宣傳片外)。10月,亞視對電視頻道進行調整,頻道改由數碼16頻道轉播。12月8日起,頻道在now tv平台正式開播。12月26日零時起,中星6a衛星10a轉發器上的cctv-1標清節目清流信號停止傳輸。
2016年1月1日,cctv-1再次改版,其中《》和《》合併為《》,《》更名為《》。1月18日,境內版《第一精選劇場》臨時復播,復播後播出的第1部電視劇為《》,之後3月正式恢復播出。4月2日,由於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香港版(亞視版)停播。7月1日,與綜藝頻道、軍事農業頻道等頻道並機直播建黨95周年紀念活動。7月3日,科學實驗節目《加油!向未來》首播,同時推出《》、《》、《》、《特別節目》。8月,該頻道(境內版)與財經頻道、奧運頻道、體育賽事頻道共同播報里約奧運會,賽事直播期間台標暫時移動到右上角。10月30日,《》開播。11月4日,播出珠海航展畫面,使用新聞頻道2013年特別包裝。12月20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7周年之際,cctv-1(境內版)正式在澳門落地。
2017年1月15日,合家歡喜劇真人秀節目《》開播。2月18日,文化情感類節目《》開播。4月下旬,央視還與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電台等,共同磋商綜合頻道(香港版)在香港電台落地的籌備事宜。5月29日6:00,cctv-1(香港版)通過香港電台數字地面電視平台第33頻道及模擬電視平台第33a頻道同步在香港地區落地播出,替代同時停止轉播的紀錄高清頻道(當日澳廣視也開始轉播原亞洲電視(現nowtv)轉播的cctv-1香港標清版本)。10月4日,與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並機直播中秋節特別節目《傳奇中國節·中秋》。
2018年2月16日,cctv-1推出詩詞文化音樂節目《》;3月9日,推出人文藝術類節目《》;4月5日12時35分,推出清明特別節目《》;6月28日晚20:0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國家圖書館共同製作的特別節目《》在該頻道首播。
台標演變
1958年9月2日~1978年4月30日:沒有頻道標識,僅在節目片尾出現手書的“北京電視台”字樣。
1978年5月1日~1987年1月31日:使用文字式“中央電視台”的標識,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87年2月1日~1991年7月7日,由於cctv-2的上星,cctv-1使用文字式的“中央電視台-1”,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91年7月8日~1991年9月30日:隨著央視節目改在中央彩色電視中心製作,“中央電視台-1”和右上角報時器的字型變細、變窄。
1991年10月1日~1992年6月30日:使用文字式的“cctv”,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上角,並且全天候懸掛。
1992年7月1日~1992年12月31日:使用“蝴蝶標”,加上雙線式的“1”的標識,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93年1月1日~1998年5月31日: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上角,並開始全天候懸掛。
1998年6月1日~2001年7月8日:使用銀灰色透明(宣傳片中為雙線)字的“cctv”,但僅限於電視頻道畫面上,右上角改為碟形報時器(碟形報時器啟用於1998年6月1日當天6點)。即半透明“cctv-1”。
2001年7月8日~2001年7月13日:該頻道使用銀灰色透明雙線字“cctv”台標。勺標剛啟用時,勺內的數字“1”是空心的,不過因為很難辨識出各頻道序號,此版台標用了一個多月就停用,該頻道台標於2001年7月14日做出微調。(註:序號的字型是kabelc)。
2001年7月14日~2010年12月31日:勺標做出微調,將cctv雙線字型高亮化,勺標則透明化,中間的序號也改為了高亮,不過序號的字型仍然使用kabelc,至此空心數字式勺標僅在宣傳片中出現。而2009年9月28日早晨cctv-1高清版開播後使用的台標與標清版大致相似,只是質感略有不同。
2011年1月1日~2015年8月16日,該頻道台標作出修改,標清台標為4:3勺標,和透明度有所變化,其中序號的字型改為futura-bold,在“cctv 1”下方加上綜藝體的“綜合”字樣。高清版的台標也調整為和標清版一致。
2013年,對勺標內的字型的和頻道名稱進行了調整。
2013年6月17日,cctv-1搬入新址後使用的高、標清版報時器進行微調。
2015年8月17日凌晨,該頻道台標進行微調,台標橫向壓縮,標清台標由4:3改為16:9形式,同時報時器字型也有微調。
2015年8月31日,cctv-1香港版台標進行微調,台標橫向壓縮,台標由4:3改為16:9形式,同時報時器字型也有微調,亞視台標移到了右上角。
2017年5月29日,cctv-1香港版高清信號開播,台標首次實現高清,右上角的“高清”二字被港台電視33頻道台標遮蓋(於2017年6月中旬撤下高清字樣,內地版依然顯示高清字樣。2018年4月4日11:30左右恢復高清字樣,位於港台電視33頻道台標左側,同時報時器在11:29:30左右也移至港台33台標左側)。
編排方案
時段編排
2000年11月27日,cctv-1調整了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間:《東方時空》由40分鐘增加至150分鐘,播出時間為每天早上6:00-8:30,150分鐘版《東方時空》除了在原《東方之子》《生活空間》(《百姓故事》)《時空報導》(《直通現場》)的基礎上增加《》《時空資訊》《傳媒連結》等以外,還在周日推出《》、《世界》、《》(後於2004年1月3日開始從《東方時空》分離並成為獨立節目轉入新聞頻道播出)、《記憶》;中午的《新聞30分》由30分鐘延長到33分鐘(其中《》的《》和《》放在節目結束後播出);《時事縱橫》擴版為《本周》;晚上17:00增加一檔25分鐘的國際新聞節目《》(周一至周六),同時《》欄目從《東方時空》分離成為獨立節目在每周日晚21:15播出。
2001年11月5日,cctv-1對早間時段的新聞節目進行了調整:《東方時空》節目時長縮短為45分鐘並將新聞及資訊節目分離出去,同時開播6:00、7:00《早新聞》和《》,《東方時空》放在7:00《早新聞》之後7:15-8:00播出(周一至周六,周日為7:00-8:00),在保留原有的《東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紀事》各子欄目的基礎上,推出新的子欄目《》,並重新回到新聞評論部。
2002年8月5日,cctv-1改版,推出《》(周一至周六0:00,周日0:00為《午夜國際觀察》),10:00、14:00(周一至周六)和16:00(周一至周六)的《》新聞由5分鐘擴版為15分鐘(18:00的《整點新聞》仍為5分鐘),並更換片頭【不過僅在日常播出時使用;重大事件、節假日、重大會議、重大賽事直播期間,1995版《整點新聞》片頭仍在使用(除《午夜新聞》外)】。當日起cctv-1更換宣傳片,宣傳片的海藍色背景做出微調(不過僅在日常播出時使用;重大事件、節假日、重大會議、重大賽事直播期間,1998版宣傳片仍在使用)。
2003年3月20日,隨著的打響,cctv-1在台北時間上午10點43分中斷正常節目播出,推出《直播報導》,播發了伊拉克戰爭爆發的訊息,並在隨後的一個月里播出大量的直播報導(至2003年4月19日止)。5月1日,隨著cctv-新聞頻道的開播,cctv-1除保留《》(《》前身)、《》、《》、《》、《》(《》前身)、《》、《》、《》、《》等主要新聞節目外,其餘所有新聞節目全部移至新聞頻道,部分專題節目移入其它專業頻道;合併題材相似、風格相近欄目,欄目總量由58個縮減到40個。黃金時段電視劇由每天播出1集增至2集,播出時間提前到19:55。7個欄目《》、《》、《》、《》、《》、《》、《》引入晚間22:35時段,統一時間長度為45分鐘,每天播出1檔,從而構成周一至周日的精品欄目集萃板塊,擴大了精品欄目的影響,豐富了頻道節目類型。7月3日,cctv-12《》與cctv-1並機。
2004年9月1日,《》移入cctv-1傍晚18:14播出,早間增加新聞節目《》(6:30檔與cctv-新聞並機直播,7:15檔在cctv-1獨播)和7:00檔《整點新聞》,並在6:52和7:52增加cctv-13的《天氣·資訊》欄目;同時,《》延後至22:35播出,原在22:35播出的《》、《》、《》、《》、《》、《》、《》7個欄目提前至21:45播出,此外,cctv-1在每天上午11:10播出《》、《》、《》、《》、《》、《》、《》、《》以及《》等7個優秀欄目,另外,《》、《》的播出時間分別調整為16:55和17:27,10月1日起cctv-1實現每日24小時播出。12月28日,cctv-1與cctv-12《今日說法》不再並機,在cctv-1《》廣告時則播出cctv-12的片。
2005年3月1日,cctv-1的節目編排再次調整,調整後,《》恢復至22:00播出,原21:45播出的《》、《》、《》、《》、《》、《》、《》7個欄目恢復至22:35播出,同時在每晚21:40新增《紀實十分》(周一至周四播出)、《》(周五至周日播出)兩檔節目。9月12日,cctv-1的節目編排再次調整,此次調整後,原在cctv-1重播的《》、《》、《》、《》、《》、《》、《》、《》以及在cctv-1首播的《實話實說》(遷移到cctv-13每周日晚18:10播出)、《》共10個欄目撤出。同時將cctv-新聞早晨6:00《》、cctv-10的《》(每周二晚22:35播出)、cctv-新聞的《》(每天早上6:30在cctv-1重播)等3檔節目引入cctv-1播出。
2006年6月5日,原在cctv-1和cctv-新聞播出的早間6點檔和7點檔《》、《》及《》和早間時段的《》合成《》並於當日開播(其中6:00-7:00時段在cctv-新聞獨播,7:00-8:30時段在cctv-1與cctv-新聞並機)。7月18日,cctv-1與在19:30-19:38並機播出廣告時,在螢屏右上角顯示半透明狀的“”。同年8月16日,央視率先在晚間黃金時段全面啟動“綠色廣告標識”的審核工作,cctv-1、cctv-新聞等在晚間黃金時段廣告期間,螢幕右上角全部顯示“綠色廣告標識”。該標識於2010年7月12日停用。
2007年7月17日起,cctv-1調整了《》、《》、《》的播出時間,其中《東方時空》在cctv-1的播出時間調整為周一至周五16:54,周六、周日17:27。而《動畫城》、《大風車》的播出時間分別調整為17:48和18:18。同時,每晚《晚間新聞》之後22:35時段播出《》。
2008年3月24日起,《東方時空》改版,時長由45分鐘縮短為30分鐘,在cctv-1的播出時間調整為每周二至周五17:09、周六17:39(《東方時空》首播改在cctv-新聞每周一至周五22:30,北京奧運會後改為cctv-新聞每周一至周五21:30首播)。同時原來的兩檔周末版節目《》和《》也從中分離成為獨立節目,分別改在cctv-1每周一下午16:54(《高端訪問》首播在cctv-新聞每周日晚20:15)和每周日下午17:27播出。
2009年8月1日,《》取消在該頻道的播出(全國哀悼日等特殊情況除外),8月4日開始,《》停播。8月17日開始,cctv-1新聞節目微調。早間時段與cctv-新聞並機播出的《》,結束時間由原來的8:30延長至9:00(2009年9月28日cctv-1改版之後《朝聞天下》在cctv-1與cctv-新聞的並機時間再度調整為7:00-8:30);下午時段新增15:00檔《》節目(已於2010年7月12日停播) ;午夜時段00:30新增《新聞聯播》重播。同時,3檔新聞專欄節目《實話實說》、《》、《》由新聞頻道轉入綜合頻道播出,早晨6:37增加《今日說法》重播,《法治線上》取消在該頻道的播出。9月28日,cctv-1對節目編排進行了調整,《》、《實話實說》、《電影傳奇》、《》、《》、《》、《走近科學》、《》、《》、《大風車》、《》、《》等12檔節目撤出cctv-1並返回各自的頻道播出或停播,同時將《開心辭典》、《》、《藝術人生》、《》、《》、《》等節目引入cctv-1播出。
2010年7月12日起,cctv-1的節目編排再次調整,並開啟暑期特別編排,原在cctv-1播出的《》、《》、《》、《》、《》、《》、《》、《》等節目撤出cctv-1並返回各自頻道播出或者停播,同時原cctv-3的《》、《》、cctv-7的《軍事紀實》等節目進入cctv-1的特別節目《第一精品》播出,並同時開播《第一精彩》《精彩一刻》兩檔節目,另外,原《動畫城》欄目更名為《》並改由綜合頻道製作,《今日說法》撤出cctv-12。9月1日,cctv-1暑期編排結束,不再播出其他頻道節目,同時,cctv-3的《》、《》、《》和 cctv-2的《尋寶》、《分秒必爭》、《開學第一課》轉入該頻道播出並歸屬綜合頻道節目中心製作。並推出新節目《我們有一套》。
2010年12月6日,綜合頻道開播《》、《》、《我們有一套·石頭剪子布》三檔節目,《》在該頻道停播(後分別轉入cctv-10和cctv-12播出),12月12日開始,cctv-10《狀元360》轉入該頻道播出。
2011年8月,《看見》推出周末版在cctv-1每周日晚22:28播出,(後調整為22:36)十一期間,正大綜藝推出特別節目《·》在cctv-1晚22:30時段播出(試播,2012年4月14日正式開播)。
2012年4月16日,《朝聞天下》在cctv-1與cctv-13的並機時間調整為6:00-8:30(cctv-13的播出時間仍為6:00-9:00)。7月28日-8月13日,cctv-1(香港版)凌晨部分時段、早間時段與cctv-4(亞洲版)並機直播《》。
2013年1月1日,cctv1對新聞節目做出調整,黃金時段播出格局啟動5 2的格局,即周一到周五5天播出精品電視劇,周六播出《星光大道》,周日播出央視特別活動。在十點半以後的黃金時段,除了《魅力紀錄》和《謝天謝地你來啦》,還增加綜藝節目。4月,cctv-1推出“主持人時間節目帶”,周一至周日每晚深夜十一點半檔分別播出撒貝寧、柴靜、李佳明、易中天、樂嘉、王剛主持的七檔節目。它們包括周一柴靜時間《》、周二王剛時間《》、周三李佳明時間《》、周四易中天時間《》、周五撒貝寧時間《證據在說話》、周六撒貝寧時間《》、周日樂嘉時間《》。
2015年11月1日,cctv-1頻道編排微調,撤銷(境內版)《第一精選劇場》(香港版仍繼續播出);《》與部分cctv-3的節目開始安排在cctv-1(境內版)重播(由綜合頻道加工處理並添加部分綜合頻道片段預告)。
2016年1月,除了季播節目的升級,常態欄目也進行改版調整,頻道編排整體最佳化。常態欄目進行改版改造,主要涉及到早間、午間、晚間3個時段的5檔原創節目的內容拓展、形態調整等方向。早間時段,從1月4日起推出生活服務類欄目《生活圈》。午間時段,《今日說法》拓展選題範圍,增強時效性,增強對社會熱點的報導。晚間時段重點打造《我有傳家寶》、《開講啦》和《撒貝寧時間》3檔欄目。12月5日起,cctv-1(內地版)《動物世界》的播出時間調整為周一至周五早9:24播出(凌晨重播),《國際藝苑》則回歸內地版並安排在深夜播出,《第一動畫樂園》(下午版)暫撤出18點檔。香港now版的編排仍與亞視版一致,播出經典節目或重播劇集。
形象包裝
1998年6月1日,央視正式出台頻道包裝方案,以cctv-1為主的頻道包裝開始推出,有計畫、有步驟地加強節目和時段預告、宣傳,規範了台標、字幕使用規定,並啟用新的台標系統和著作權頁,製作頻道形象宣傳片。
2000年11月27日,cctv-1頻道包裝做出微調,原有的蝴蝶台標在宣傳片中消失。頻道名稱和雙線美術字cctv字幅有所改變,字型也有所調整。
2001年7月9日,cctv-1更換頻道包裝,啟用新台標(勺標)和以海藍色為底色的宣傳片。雙線美術字由方角改為圓角,並適當拉寬。但1998版宣傳片仍同時使用。
2002年8月5日,cctv-1海藍色包裝做出微調。
2003年5月1日,cctv-1改為綜合頻道,頻道包裝背景改為橙紅色,(初期使用橙紅色包裝時顏色較暗)。頻道仍使用2001版包裝,僅修改頻道名稱。1998版宣傳片停用。7月1日,頻道海藍色包裝背景再次做了微調。
2004年9月1日,cctv-1包裝微調,宣傳片橙紅色背景高亮化,加滾動速度-0.25%的透明雙線“cctv”字樣。同時停用了2001年版的包裝。
2009年1月1日,cctv-1更換頻道包裝。宣傳片背景為天藍色央視總部大樓,此版包裝在晨曲結尾還可以看到。9月28日,因迎接cctv-1高清版開播,再次更換包裝,改版後背景為灰白色,早間、午間使用日景包裝。起初高清版播放4:3的節目時,使用左右加黑信箱模式播出,後使用靜態圖片或動畫,但個別公益廣告的播出有所不同(後全部統一)。
2010年2月1日,cctv-1頻道包裝微調,增加夜景包裝,不過僅在夜間出現,白天仍繼續使用2009年9月28日的包裝。7月12日,cctv-1暑期特別編排期間,打出“繽紛暑假、特別奉獻”的口號,並推出由李瑞英、康輝、董卿、朱軍、鞠萍等15位央視主持人的宣傳片,整體宣傳片色調以白色為主。
2011年8月1日,cctv-1更換使用藍色背景包裝。收視指南以主持人合影的形式出現(2012年春節期間,cctv-1頻道包裝僅在導視時段更換為紅色背景,原有的藍色包裝仍然繼續使用)。
2012年12月31日晚間,cctv-1更換使用紅藍紫背景包裝。
2013年1月1日,該頻道吉祥物“c先生”登場。同時,頻道還專門策劃拍攝了多支宣傳片,包括主持人版、觀眾版、勵志版等。其中精心製作的主持人宣傳片以坦誠的獨白和手語形式,傳達了央視綜合頻道追求的基調。
2014年1月1日,cctv-1增加藍色背景新聞包裝,紅藍紫背景包裝繼續使用。春節期間,cctv-1使用春節紅色包裝,主包裝繼續使用。
2015年1月1日,央視新宣傳台標於6日凌晨在新聞頻道出現,cctv-1的吉祥物宣傳片於當日停用。現在,在各傳統和紀念節日期間(如春節、端午節),cctv-1會有專門的相對應的頻道包裝。
2016年1月1日起,cctv-1更換紅白背景包裝,但只在收視指南、節目預告、跑馬及節目預告角標和節目正片上使用,原有的紅藍紫主id包裝繼續使用,藍色新聞id停用。同時該頻道推出各種場地背景(例如森林、機場上空、雪原)包裝。春節期間僅在接下來播出使用紅色風格背景,其他部分作出小修改,主包裝仍繼續使用。
主要節目
常播節目
新聞類 | |
《》 | 《》 |
《》 | 《》 |
《》 | |
影視劇場類 | |
《第一精選劇場》 | 《第一情感劇場》 |
《》 | 《粵語劇場》(香港版) |
綜藝類 | |
《》 | |
動畫劇場類 | |
《》(必要時播出上午版) | |
生活服務類 | |
《》(原《》《》) | 《》(由製作,cctv-1獨播) |
《》 | 《早間天氣預報》 |
《午間天氣預報》 | |
法制、民生類 | |
《》(含周日版《》) | 《》 |
《》 | |
文化類 | |
《》 | 《》 |
《》 | |
自然類 | |
《》 | 《人與自然》 |
其他類 | |
《》(墊播節目) | 《》(墊播節目) |
《》 | 《》 |
季播節目
綜藝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晚會類 | |
《》(每年除夕夜) | 《》 |
《》(每年元宵節) | 《》 |
《》 | 《》 |
《》 | 《》 |
“”系列頒獎晚會 | 《》(每年中秋節) |
《cctv全國電視公益廣告大賽》 | 《》 |
《啟航》元旦晚會(每年12月31日) | 《》 |
《新年戲曲晚會》 | 《》 |
《》 | 《》(9月3日/10月1日) |
《》 | 《》 |
新聞類(如遇重大新聞事件則與新聞頻道並機直播) | |
《》(除夕當天17:00與新聞頻道並機直播到20:00,後新聞頻道繼續直播並實況報導春晚動態) | |
《兩會/黨代會特別節目》(每年全國兩會和黨代會召開期間與新聞頻道並機直播) | |
《》(有重大新聞事件時與新聞頻道並機直播) | |
《》(2017年10月4日起與cctv4並機直播) |
下檔節目
綜藝、晚會類 | |
《》(1990-2003) | 《》(1990-2014)(含《》)(周播) |
《》(2000-2009) | 《》 |
《》(2004-20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亮相》 | 《國家舞台》 |
《》 | 《》 |
《》 | 《》 |
《》 | 《春節歌舞晚會》(1994-2009) |
《》 | 《》 |
《》 | 《》 |
《環球》 | 《》 |
《》 | 《》 |
《》 | 《》 |
《》 | 《》 |
《》(第一季) | 《》 |
《》 | 《》 |
《新年京劇晚會》 | 《三八婦女節晚會》 |
《》 | 《每周一歌》 |
《》 | 《文藝廣角》 |
《》 | 《》 |
《》 | 《》 |
新聞類、生活服務類 | |
《》 | 《》 |
《》 | 《》(含原《》《》) |
《》 | 《》 |
《》(原15:55播出) | 《晚間氣象服務》 |
《》 | 《》 |
《》 | 《》 |
《》 | 《》 |
《》(2010-2015) | 《》 |
《》(6、7點檔) | 《》 |
《萬家燈火》 | 《》 |
《今日世界》 | 《觀察思考》 |
《》 | 《》 |
《》 | 《》(原《》) |
《早晨:百姓健身》 | 《》(原《滾動新聞》) |
《世界城市天氣預報》 | 《》 |
《午間新聞》 | 《》(原《晚間新聞報導》子版塊) |
《》(原《晚間新聞報導》子版塊) | 《》 |
《》(原《新聞30分》子版塊) | 《》 |
《》 | 《環境氣象預報》(《》) |
《》 | 《》 |
《》 | |
社教類 | |
《走近科學》 | 《》 |
《》 | 《紀錄片之窗》 |
《》 | 《》 |
《》 | 《》(原《》) |
《講述》 | 《》 |
《》(原《》周末版) | 《與你同行》(社會文化版、生活科技版)(1994-1995) |
《》 | 《》 |
《》 | 《》 |
《》 | 《》 |
《》 | 《》 |
《》 | 《紀實十分》 |
《》 | 《講述》 |
《》 | 《》 |
《》 | 《》(現《》) |
《》 | 《》 |
《銀手杖》 | 《民族之林》 |
《電視講座》 | 《》 |
《》 | 《》(原《地方台50分鐘》) |
《》 | 《》 |
《》 | 《》 |
《》 | 《榜上有名》 |
《》 | 《外語教學》 |
影視劇場、少兒類 | |
《星夜劇場》 | 《國際影院》 |
《周日影院》 | 《》 |
《世界名著名片》 | 《兒童劇場》 |
《》 | 《》 |
《》 | 《》 |
《》 | 《》 |
《》 | 《》 |
《》 | 《紅黃藍》 |
《》 | 《聰明屋》 |
《和爸爸媽媽一起看》 | 《蒲公英劇場》 |
《》 | 《》 |
主持陣容
主持人 | 主持節目 | 主持人 | 主持節目 |
---|---|---|---|
《晚間新聞》 | 《歡樂中國人》 | ||
《今日說法》《挑戰不可能》《開講啦》 | |||
暫無 | |||
《生活圈》 | 《生活提示》 | ||
《挑戰不可能》《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 | |||
《等著我》 | 《星光大道》 | ||
《我有傳家寶》 |
收視表現
時間 | 排名 | 收視率% | 市場份額% |
---|---|---|---|
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 | 1 | 未知 | 5.17 |
2015年1月-10月 | 1 | 未知 | 17.6% |
2015年全年 | 1 | 0.4479 | 未知 |
2016年1月1日-12月25日 | 2 | 0.381 | 3.400 |
社會評價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在電視頻道中的地位與央視“全台辦一套”的宗旨和舉措緊密相連,頻道匯集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經濟、文藝、體育、少兒等各類欄目,在輿論引導和社會影響力上占據引領地位,在堅守媒體屬性和品格的同時積極謀變。頻道持續開放,充分運用平台優勢,與社會化力量進行合作,在口碑和市場上得到了積極反響。(央視網、網易新聞評)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堅守責任和擔當,深入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內涵,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不但堅持對時代現實的關注,而且堅持對真實需求的呼應。中國精神、中國情感和中國文化三個角度的呈現,構成了央視一套節目的三個品類,其共同屬性與價值追求,是央視一套的價值呈現和責任擔當。(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