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陸地分別是:(近700萬平方公里)、(337萬)、(250萬)、(175萬)、南部高原區的(63萬)、(60萬)、美國(52萬)、中國(40多萬)、(37萬)、(30多萬)。另外,里318萬平方公里。
油氣資源易在生成,世界很多能源產地都分布在盆地。近51萬平方公里,1901年裡海盆地的產量占當時世界原油總產量的50%,後來取代其首要地位。俄羅斯等等在,中國大慶油田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十大盆地
- 外文名:the world's ten largest basin
- 最大盆地:近700萬平方公里
- 中國最大:40多萬平方公里
- 石油主要區:先在,後在
西伯利亞盆地,剛果盆地,查德盆地,大自流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南美大盆地,美國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南亞大盆地,渤海—華北盆地,高加索盆地,尼羅河上游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大型海洋盆地,波斯灣盆地,裏海盆地,東海盆地,
西伯利亞盆地
是地球上最大的陸相盆地,近700萬平方公里,分為盆地(350萬平方公里)、盆地(地圖上面積接近盆地),兩大部分以為界,中間很大部分是相連的。

西伯利亞盆地裡面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大平原,周圍丘陵只占很低比例。盆地概念主要是地質學上尋找油氣的研究需要,油氣都在盆地里。
剛果盆地
(congo basin,又稱),最大最典型的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下、和之間,處於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和境內,包括的大部分,面積約337萬平方公里。這裡擁有僅次於平原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匯聚了極其豐富的,包括1萬多種,400多種,1000多種鳥,200多種爬行動物。這裡的大森林被稱為地球最大的物種庫之一。

查德盆地
(chad basin),非洲巨大內陸盆地,位於大陸中北部。主要包括西部、東南部、東北部和北部。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
地形簡單,地表平坦。東半部伸入境內,被沙漠覆蓋。南部為以為中心的查德水系廣大內流流域地區。平均高度為海拔280~300米,查德湖東北的博德萊窪地海拔155米,是盆地最低處之一。東、南兩面盆邊較高,有海拔 500米以上的高崗。沿查德湖多窪地和沼澤。屬熱帶乾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年平均氣溫26℃以上,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為近似向心的內陸水系。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土壤為半乾旱棕色土,沿湖多沼澤鹽漬土。產食鹽和天然鹼。查德湖漁產豐富。大致以北緯15°為界,北部氣候乾旱,屬荒漠或半荒漠,為粗放畜牧業區;南部較濕潤,為熱帶草原,和流域是重要農業區,盛產棉花和穀物。有石油礦藏。向為撒哈拉南緣交通要地,有、等商業、交通中心。
大自流盆地
(great artesian basin),亦稱“澳大利亞大盆地”(great australian basin),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在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於中部偏東。在澳大利亞岩層上,覆蓋著不透水層,東部多雨,形成受水區,地下水流以每年11~16米的速度流向西部少雨地區。承壓水透過鑽井或天然泉眼等湧出地表,所以自流盆地因此而得名。澳大利亞的畜牧業發展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形。

卡拉哈迪盆地
(kgalagadi basin),上最大的寬淺盆地。南北位於和上游之間,東西界於辛巴威高原和高地之間。面積63萬平方千米。地勢起伏不大,海拔900~1100米,南部低處為700米左右,四周被海拔1500米的高原、山地包圍。中部有一東西向低矮分水嶺將盆地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多沼澤、湖泊和窪地,如馬卡迪卡迪鹽沼、奧卡萬戈鹽沼等;中部有,南部以荒漠和半荒漠為主,沙丘散布,並有少量孤立島狀山丘。屬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21℃,年較差和日較差較大。年降水量150~450毫米。為內流區,除博泰蒂河外無常流河。地下水豐富,多泉。植被為多刺薩瓦納,草本植物占優勢,北部有稠密灌木。多羚羊和其他熱帶動物,西南部已闢為。有、銅、鉛鋅、釩等礦。
南美大盆地
拉丁美洲東部亞諾斯平原和中部奧里諾科平原 所在的南美大盆地(主要是平原、還有廣大的丘陵地帶),60萬平方公里左右,是世界最大的。介紹里所謂拉美北部是廣闊的盆地,及介紹說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沉積盆地,就是指這個盆地。

美國大盆地
美國(great basin) 美國西部中的高原性內陸盆地。西為和,東為,北面是,南邊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塊狀山脈(海拔1800—3300米)及其間許多盆地構成。盆地底部海拔1200—1500米,最低的死谷在海平面下85米。面積52萬平方公里。氣候乾燥,年降水量100—350毫米,植物稀少,以耐旱灌木為主。多鹹水湖。大的湖泊有大鹽湖、皮拉米德湖、塞維爾湖、猶他湖等。有豐富的銅、金、鉛、鋅、鐵等礦藏。山麓地區有畜牧和灌溉農業。
塔里木盆地
(tarim basin)位於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處於和、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千米,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達40多萬平方,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邊緣為山麓、和綠洲()。
鄂爾多斯盆地
盆地包括寧夏大部,甘肅地區市、市,地區市、市,地區的山系以北區域,內蒙黃河以南的市(原名伊克昭盟) 。盆地北至黃河大拐彎的伊盟隆起;南至,即關中的北山,從經背斜、永壽梁、崔木樑、嶺山(鳳翔縣北端)至,地質上屬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系的前面弧;東至秦晉交界的黃河谷地,包括以東;西包石嘴山-銀川-固原大向斜,賀蘭山-六盤山以東,屬於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的東側盾地。
南亞大盆地
就是東部—印度的大盆地,主要在拉賈斯坦邦,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
渤海—華北盆地
是相連的兩個盆地即(22萬)和南華北盆地(10多萬),共30多萬平方公里。

高加索盆地
高加索盆地包括盆地和前高加索—盆地,在之中(44萬平方公里),包括和高加索丘陵地帶,面積可能是30多萬平方公里。
尼羅河上游盆地
(upper nile basin),亦稱“加扎勒盆地”。南部巨大盆地。位北緯5°-10°。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原為內陸湖盆,因受淤積和地殼輕微抬升使水流外泄而成陸地。
地勢低平,平均海拔400米。四周為高7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環繞,僅東北部有出口連。及其眾多支流縱橫流貫,水流不暢處瀦為沼澤。在等地有石油蘊藏。高溫多雨,土地肥沃。重要農業區,盛產、薯類、、、、等。養牛業發達。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sichuan basin),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它由連結的環繞而成,位於大陸中南部,中國腹心地帶和中國大西部東緣中段;總面積約26萬多平方千米,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地底部兩大部分,其面積分別約為10萬多和16萬多平方千米;邊緣山地區從下而上一般具有2~5個垂直自然分帶。

四川盆地的面積約26萬餘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積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及其西部邊緣的橫斷山脈,北近,與盆地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盆地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這裡的岩石,主要由紫紅色和頁岩組成。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豐富的、、等營養元素,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中國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四川盆地底部面積約16萬多平方千米,按其地理差異,又可分為盆西、盆中丘陵和盆東平行嶺谷三部分。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qaidam basin),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呈三角形,為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北部,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如的石油、魚卡的煤、錫鐵山的鉛鋅礦等都很有名。所以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的美稱。2011年3月17日,青海柴達木盆地遭遇40年來最大沙塵和大風天氣。柴達木盆地為高原型盆地,地處青海省西北部,是一個被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盆地,介於90°16′e—99°16′e、35°00′n—39°20′n之間。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km,南北寬約300km,面積257768平方公里。
大型海洋盆地
波斯灣盆地
318萬平方公里,是當代全球主要的石油產地。
裏海盆地
歐洲的近51萬平方公里,1901年裡海盆地的原油產量占當時世界原油總產量的50%。後來波斯灣盆地取代其首要地位。
東海盆地
26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