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shanghai maritime academy)是由批准的專門培養高等海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普通高校,為上海市高職高專特色院校建設單位之一、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中專部,2001 年,經批准和國家同意,上海海運職工大學由成人高校轉型為普通高校——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有校內實踐基地7個,設備總值4072.09萬元,藏書32.17萬冊;有5個教學系部,設定專業13個(不含方向),招生專業數4個(不含方向);有校內專任教師102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3332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上海
- 主管部門:
- 學校官網:
- 中文名: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英文名:shanghai maritime academy
- 簡稱:上海海職,sma
- 創辦時間:1986年
- 類別:公立院校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屬性:上海市高職高專特色院校(2012年)
- 現任校長:孫琦
- 校訓:勵志、求實、勤奮、守紀
- 校歌:《大海校園情》
- 主要院系:海洋船舶駕駛、航海技術、國際航運管理、船舶輪機管理等
- 學校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源深路158號
- 學校代碼:43110
- 主要獎項:交通部、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上海市文明單位 - 校慶日:11月8日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科研,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旗,校歌,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58年,上海海運學院中專部成立。
1961年,交通部決定中專部獨立建制,更名為,同年9月被確定為交通部重點中專。
校園環境

1962年,學校成立了函授部。
1963年,學校函授範圍擴大至、、等港口城市。
1964年,交通部撥款建設上海浦東源深路校區。
“文革”期間,學院先後以“上海海運局教導隊”和“七二一工人大學”校名辦學。
1978年,交通部批准成立上海海運職工大學。
1986年,學校試辦航海類高職教育。
1996年,上海海運職工大學、、上海海運技工學校合併成立上海海運教育培訓中心。
1998年,上海海運黨校併入上海海運教育培訓中心,通過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體系認證,並報國際海事組織。
2000年,上海海運職工大學、和上海海運技工學校由交通部下放到上海市,隸屬於,教育業務直接由領導。同年,上海海運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2001年,經批准和國家教育部同意,上海海運職工大學轉制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啟用“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校名。同時保留上海海運學校獨立建制。
2006年,學院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10年,學院順利通過國家海事局船員培訓機構資質現場核驗。
2012年,學院被遴選為“上海市八所高職高專特色院校” 建設單位之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
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校內專任教師102人,校內兼課人員27人,校外兼職教師19人,校外兼課教師38 人,總計186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26.5%,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0.8%。校內專任教師獲博士學位2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碩士學位40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9.2%;學士學位人數為48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為47.1%。具有博士或碩士以上研究生學歷的占26.5%,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占95.1%。有上海市勞模2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和職教名師4名,上海市教學團隊4支,全國交通職教專業帶頭人2名。
船舶培訓

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胡一民、孫琦
上海市職業院校教學名師:肖建農、胡一民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帶頭人:胡一民、孫琦
上海高職院校市級教學團隊:
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航海類專業英語教學團隊 | -- | 2012年 |
船舶電氣教學團隊 | 昝憲生 | 2014年 |
國際航運管理教學團隊 | 何國良 | 2012年 |
資料來源: |
院系設定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共設有5個教學系部,分別為航海技術系、機電工程系、航運管理系、公共教學部,管理系,其中管理系設定在寶山校區。設定專業13個(不含方向),招生專業數4個(不含方向)。
序號 | 院系 | 專業 |
---|---|---|
1 | 航海技術系 | 航海技術 |
2 | 航運管理系 | 國際航運業務管理 |
3 | 國際商務 | |
4 | 貨櫃運輸管理 | |
5 | 機電工程系 | 物流管理 |
6 | 船舶電子電氣技術 | |
7 | 船舶工程技術 | |
8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
9 | 輪機工程技術 | |
10 | 外語系 | 商務英語 |
11 | 管理系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12 | 會計 | |
13 |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 |
資料來源: |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中央財政重點資助高職建設專業2個,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上海市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試點專業2個;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門,省部級精品課程4門。獲全國交通職業教育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國家特色高職試點建設專業:輪機工程技術
中央財政重點資助高職建設專業:航海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
上海市特色高職試點建設專業:航海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
上海市085高職重點建設專業工程:商務英語、報關與國際貨運、航海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輪機工程技術
上海市特色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輪機工程技術、航海技術、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
精品課程:
類別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立項時間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船舶操縱 | 李勇 | 2007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船舶操縱 | 李勇 | 2013 |
市級精品課程 | 船舶操縱 | 李勇 | 2007 |
航海學 | 錢立勝 | 2008 | |
航海氣象與海洋學 | 沈四林 | 2009 | |
國際航運管理 | 何國良 | 2012 | |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 | 輪機自動控制崗位能力模組 | --- | 2014 |
輪機自動化網路課程 | --- | 2014 | |
資料來源: |
教學成果:
課題名稱 | 獲獎時間 | 獲獎類別 |
---|---|---|
《航海職業文化融入航海校園的探索與實踐》 | 2014年 | 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職業教育)二等獎 |
《高職航海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範與評估研究》 | --- |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
《高職航海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範與評估研究》 | ---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獎 |
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2015年,學院與上海分公司簽訂了勞務庫船員培訓協定,實現市場化運作;與、上海外國語大學搭建合作平台,助推高端陸岸培訓項目開發。2015年4月下旬,孫琦院長赴菲律賓船長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交流; 2015年7月16日--9月25日,航海系吳蔚青高級船長跟隨中海集箱新常熟輪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遠洋隨船實踐。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主要產學合作企業有近20家,訂單培養數103人,共同開發課程數18門,公共開發教材數10種,學校為企業技術服務年收入985.6萬元,為社會與合作企業培訓員工57374人天。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根據2017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機電系尹怡楠老師負責的2011年“晨光計畫”項目《基於emd的港口機械狀態監測與健康評價方法的研究》結題。機電系李嵐老師負責的“基於網路的《動力設備拆裝》仿真訓練研究”成功獲批2014年度教育信息技術套用研究(中等職業教育類)重點項目立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2月,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以國內外海事圖書資料為特色,有藏書32.17萬冊,各類報刊600 多種。圖書館是中國數字圖書館的分館,建有自己的鏡像站;開設有虛擬數字文獻資源庫多個,提供數字文獻資料的檢索和全文閱覽;作為上海教育網路圖書館的成員館,圖書館還向讀者提供“calis西文期刊目次資料庫”和“nstl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文獻傳遞服務。
紙質圖書(萬冊) | 中文紙質專業期刊(種) | 外文紙質專業期刊(種) |
---|---|---|
32.17 | 599.00 | 11.00 |
資料來源: |
文化傳統
校徽

學院的校徽由旋轉的地球和三條環世界航線組成,圖中“sma”為學院英文縮寫,整個圖形並由“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shanghai maritime academy” 、“china”環繞。寓意學院畢業生從事航海和航運事業遍布世界各地。標準色為“海事藍”——大海的顏色,是航海文化的體現,寓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象徵海事人具有像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以及行遍天下、勇闖世界的豪邁情懷。
校訓
勵志、求實、勤奮、守紀
校旗
學院校旗為長方形旗幟,旗面採用白底色,中央分別印有學院標準色的中文校名全稱、校名英譯全稱和校徽。
校歌
《大海校園情》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院長 | 孫琦 |
黨委書記 | 孫欣欣 |
常務副院長 | 姚張平 |
副院長 | 林海、凌整 |
資料來源: |